|
主讲时间:2014.11.18
) A4 Z$ f; ~$ h6 X7 w8 O主讲老师:冀-保定-贾铁军
# M. a* o9 E6 `! q( N5 Q) G8 D6 L主讲内容:汉传基础理论-治病略例* j0 s7 C+ n$ E) q$ _' \* R9 O, }. W
我们先看第一条;欲疗病先察其原,先侯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神农本草经。
`7 ~: A$ E( L1 [这段话说的就是判断疾病首先看他来自于哪里,也就是什么地方,我们专业术语叫表位还是里位。也就是我们的六纲病位。病位定了,从五证可以看基本的病机是什么。如果病邪清浅,会很快痊愈;如果形成慢性病,在古人来讲,治愈率只能达到五成;病情如果根深蒂固,一般治愈的希望就不大了。在临床中有很多患者是不能强求的,这个在师父的书中都有详细讲解,这里就不再重复。
) Q9 T5 S( A& v7 V- B# V第二条;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栗,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神农本草经。4 e0 ~% j4 O U* W X b2 O5 z7 W9 m
这条说的是用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时,要从小量开始应用,慢慢加到治疗量。不可开始时就大量,避免发生意外
+ q; @; x/ D p2 O. Q) [9 e第三条;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神农本草经。
- f4 R0 n: M, Q& t) D9 \% i这段话的意思很好明白,讲的服药的一般规律,病在上焦饭后服,病在横隔以下,饭前服,病在四肢血脉宜空腹,病在骨髓内脏,尤其三阴病,宜在半夜服药。这里指的是一般规律,临床要根据患者胃气的情况酌情掌握。: T" _8 C& _/ ^1 h7 V# d
第四条;但问人男女长少依据方说,方说有半与病相会便可服也。宜有曾损者,一依药性也。--小品方。
: V/ X5 |( w; g z. Z这里讲的是有一半以上的主治与方剂相符即可服用,再根据症状,对药物进行加减,以求精准。8 k! F0 G$ J7 T1 g) e
第五条;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非其主对者,慎勿服也。--千金药方。! p5 S3 M4 g% X C) p4 x# d" y
这段话讲的是在方证相应的情况下,服药后反应很大,这时医者只要排除是没有辩证错误,就不要怕,再让患者坚持服用三四次,一般都会适应过来,这里可以理解为对敌作战,我们派兵过去,敌人都会有反应的。+ V/ a# J% h7 a" H0 ^; l: Y
第六条;凡医候诊,固是不易,又问而知之,别病深浅,名曰巧医。--千金要方0 t# J2 d* N' P. c) n
我们医生为患者诊病,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患者就医也是非常不易,对于医生是信任的,所以我们更应该详细询问,四诊合参,一定杜绝主观,严肃认真完成每一个诊疗过程。8 z" v- b2 u/ {0 n, a
第七条;仲景曰;凡欲和汤合药,针灸之法,宜应精思,必通十二经脉,辩三百六十五孔穴,荣卫气行,知病所在,宜治之法,不可不通。--千金要方
8 k+ c3 b! k6 J0 e- a3 S/ F这段话说的是不论服药还是针灸,都要熟练掌握生理病理的基础知识,准确把握病机,对证治疗。9 F4 i: _0 ~& T, \4 J
第八条;寻百病之生,违和共缓急理殊,救治不同。缓者年月乃剧,急者不延时即剧。缓者久而自瘥,急者不救即殒。或有见药欲服未详之,顷而致逝者。此甚众寻方,学之要以验速为贵。--小品方。
- r1 }* ?/ k% _病有轻重缓急,慢性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向重病发展;急性病很多时候给医生的时间很少,有时候来不及治疗就出现死亡。所以要求医生遇到急症时需要快速判断,迅速给出对治的方法,这就给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延之的【小品方】讲的就是正统的经方学术,是用非常严谨的理论来讲中医。
& h4 R8 x7 E4 P# k U4 B第九条;夫欲执术者,皆宜善识暴卒病候,看方宜先解救急要说,次精和缓,未详辅卫,此则要矣。是以官府有成和见药者,以备仓卒也。凡多口数家,亦宜其然也。--小品方。
# c7 a5 V# [! y; D- `古人要求医生,先学急救之法,再精研慢性病,最后才研究辅助疗法及养生。官府设有药局,备有许多急救的成药,家里人口多的,都要买来备用。+ J. I) `: N! j* c$ P2 {
第十条;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肌肤薄脆,腠理开疏,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土地刚燥,其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重复。---千金要方。9 I i' \! r8 U+ ~3 q& X
用药一般要讲地域性,南方人用药较轻,北方人用药偏重
& ~0 Y& x; O# n# P第十一条;世有少盛之人,不避风湿,触犯禁忌,暴竭精液,虽得微疾,皆不可轻以利药下之。一利大重,竭其精液,困滞着床,动经年月也。---千金药方% l- A: x- g+ p' \
年轻强壮之人,平时如果不注意保养身体,造成正气亏虚,这时候得了小病,不能马上就用攻下药,否则会加重,变成慢性劳伤。/ i" ^* C; _: T
第十二条;凡长宿病,宜服利汤,不须尽剂,侯利之足则止。病源未除者,于后更合耳。稍有气力堪尽剂,则不论也。---千金要方。
" ?6 v& n" |6 C( R" S b1 D这段话说的是慢性久病有实邪需要攻下时,不能太过,通了就要停药。即使没有完全康复,也要有一个缓冲期后再去进行第二次治疗。身体强壮者则不需要这样,攻下时一般可以二服三服,直到拔掉病根。
7 \3 I1 ~+ E, j! [8 c) ^" s9 V第十三条;病源需服利汤取除者,服利汤后,宜将丸散时时助之。凡服利汤得瘥者,此后慎不中服补汤也。若得补汤,病势还复成也,更重泻之,则其人重受弊也。若初瘥,气力未甚平复者,但消息之,须服药者,当以平药和之。---千金要方
% Y; Y: z2 d) `' U( ]2 |需要用汗,吐,下的疾病,一般指实证,控制好病情,用丸散慢慢去除病根,过补是不适合的,可以用食疗的方法。虚弱的身体是适合大补药的。# N& R3 R4 B3 }9 [7 p; r8 ]& {/ h
第十四条;夫常患之人,不妨行走,气力未衰,欲将补益。冷热随宜丸散者,可先服利汤,泻除胸腹中壅积痰实,然后可服补药也。夫极虚劳应服补汤者,不过三剂即止。若治风病应服治风汤者,皆非三五剂可知也。自有滞风洞虚,即服十数剂,乃至百余日可瘥也。---千金要方
5 j8 d' [- [! a( l3 t* I身体平时较虚弱的病人,在服补药前,可先服一剂攻下药,把体内的积滞清一下,然后再补。即使补,也不要服太多,二三付即止。补药大补,长补。风病等慢性病,服药最少十数剂,甚至百余剂。; R0 j& Y) E7 O+ p# G
第十五条;复有虚人,积服补药,或中实食为害者,可止服,利药除之。---小品方。: {0 x9 l2 v+ z+ {* L9 u
说的是平时虚弱之人,服补药过多,或者体内实邪积滞,可停服补药,以攻下药治之,但是一定要掌握好用药的尺度
( w1 v! d3 Z, q( o! {! O第十六条;复有平实之人,暴虚空竭者,亦宜以微补药,止以和之,而不可顿补也,暴虚微补,则易平也,过补喜痞结为害也。---小品方
F1 a9 Y% G7 Z) U身体健康之人,突然大汗大泻之后,身体必虚,这时候要微用补药,而不要过补,不然也会导致体内实邪积聚。伤寒论书中没有纯补的方药,也是这个原因 d% ~0 F$ m' Z$ x/ j
第十七条;凡病剧者人必弱,人弱则不胜药,处方宜用分量单省者也。病轻者人则强,胜于药,处方宜用分量重复者也。---小品方
. }1 C* L5 _! Y5 L4 e. r5 {重病人虚,开始时用药宜轻,反之,病轻,身体较壮实,开始时可用重剂,以求速效。$ [ f0 ^4 }3 d* E& o
第十八条;凡病久者,日月已积,必损于食力,食力即弱,亦不胜药,处方宜用分量单省者也。新病者日月即浅,虽损于食,其谷气未虚,犹胜于药,处方宜用分量重复者也。---小品方。
% x8 G5 W/ A1 L: C5 X$ g& `这条说的是久病者伤中焦胃气,处方宜轻,新病者,一般胃气不虚,用药可适度加量。
' t9 r- E( l# B0 R第十九条;少壮者,病虽重,其人壮,气血盛,胜于药,处方宜用分量重复者也。虽是优乐人,其人骤病,数服药则难为药势,处方亦宜如此也。---小品方
. O7 p W4 y, s5 l. x平时身体强壮的,病情虽重,因其气血旺盛,所以用药宜重。平时养尊处优的人,没有生病时都要常服微药,所以在他们突然得病时,也要服重剂
P% e3 `' d& s第二十条;衰老者,病虽轻,其气血衰,不胜于药,处方宜用分两单省者也。虽是辛苦人,其人希病,不经服药者,则易为药势,处方亦宜如此也。---小品方
- W/ s6 R( l6 I1 J4 O老年人,病情虽轻,即使刚得,用药也宜轻,不可下以重剂。平时劳苦之人,不易得病,很少吃药,用药也宜轻。
* v- Z9 f0 A, n: ~第二十一条;夫人壮病轻,而用少分两方者,人势则胜于药势,方分量单省者则不能制病,虽积服之,其势随消,终不治病,是以宜服分量重复者也。---小品方
[8 }' n1 v V这条和十七条的后半句可以连在一起看,这里也有两个概念要搞清楚。药效--药势,病情轻重--病势。强壮之人,正气较足,宜损伤药效,所以在处方时要考虑到正气损伤的那一部分,所以强壮之人宜下较重的剂量。治疗时最基本的原则是药势要强于病势。
: ]0 A% Q3 H ?8 O1 G1 j第二十二条;夫衰老虚人,久病病重,而用多分量方者,人虚衰,气力弱则不堪药,药未能遣病而人气力先疲,人疲则病胜,便不敢复服,则不得力也,是以宜服分量单省者也。---小品方。& I1 h% e/ g, v3 P: n$ I6 e$ n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病患者,身体虚衰,药力重了反而伤正气,造成病势增强,所以,有时候病人以为病情加重。所以遇到这类患者还是要求慢求缓。欲速则不达。
5 r3 B; \; z. s) P7 ^8 v第二十三条;女子妇人,其治异品,女子年十六以上则有月病,其是月病来日,得风寒冷湿,四时之病相协者,皆应自说之,不尔治相融会,便致增困也,处方者亦应问之。---小品方: S- C8 n k2 P* P$ K2 x% [
妇女有特殊的生理周期,还有妇科病是专门的一科,不同于内科病,所以临床要仔细询问。! w* B2 }! E0 l+ B$ p! n: B
以上二十三条是临床上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诊疗时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临床的疗效,大家在工作中一定仔细揣摩,以精准的判断来体现汉传经方的效果。2 H* @+ ^$ x8 A/ ^1 Z5 N
类编补遗】书中还有一大段关于治疗反应的问题(72--76页),希望大家课后好好揣摩,为临床打好基础。准备这个课件的时候,我总在想师父为什么老是给我强调基础课的作用,准备这个课件对我自己来讲,收获是最大的,感谢师父。
4 O9 Y: f# S; _3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