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时间:2014.04.304 @; ?8 F( ^( {8 w
主讲老师:渝—梁晓光
2 p) H0 t8 A: z+ r7 h. D主讲内容:小儿抽动医案. R/ z- x3 \9 n
黎某 男 7岁 2013.9.14就诊# a3 X4 r6 [; u, v
主诉:眼角、嘴角抽动1年
0 O0 f! I: [+ @- B- ~' X7 ?刻诊:时有眼角、嘴角不自主抽动,今年夏天游泳后加重,无寒热不适,精神佳,纳眠可,饮水正常,小便黄,大便正常,余无特殊;平素喜动,活动后头汗多,情绪激动。既往感冒后输液多。1岁时外伤脑震荡病史。
5 ^7 N' t7 F2 Q- [舌尖红苔薄胖 右脉弦左脉濡- Q* ] [* g. Q" J4 d. }" ?
和大家讨论这个病案,主要是在此类病中总结些病机辨证规律,更好于临床。现在小孩中这类病也不少,轻微的就是本案,症状以面部的抽动为主,不涉及到肢体意识障碍,而病情重的以肢体意识障碍为主,不能行走,意识减退,发育迟缓,比如一些脊髓炎、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大脑神经受损。
5 w) Y: @' C' q/ b% @两者都是神经系统的问题,如果以成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为例,第一种类似于面瘫,第二种病情重就是偏瘫。
0 Y* d; {0 N8 S8 c接下来进入汉传经方理论分析。
/ e" y( q; I7 A7 L+ Z这个在师父的书中也是有阐述的,主要是归于中风篇。在汉唐及以前,经方对于此类疾病的病因,就是这个外“风”,所以此病命名为中风。! X5 I) [+ I; m) n6 ?
这个风,和太阳中风、少阴中风中的风都是外风,但为什么表现出来的主症不一样?因为风中的位置不一样了,一个主要是影响肌腠,出现的是肢体头面部的寒热疼痛不适等,另一个是风入得深,深入神经系统,汉传经方讲叫做中风入脑,影响的就是神经系统。$ m8 p6 k4 s) ]+ _
川芎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生川谷。川芎的这个药证中的第一个治疗的就是这个中风入脑。而什么些原因影响风中的深浅呢?大家结合现在的脑梗、脑出血自己去体会吧!
2 I+ X* q$ ^1 s接着看这个病,这个病除了主诉和舌脉,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兼症,除了六纲辨证外,还需要对特定病种病机的认识作为切入点6 ]8 H% r8 d' b, k; w% d( \: ?. j
这个病人的家长问我这种病的原因是什么,我很肯定地告诉她就是受风了,影响到了神经系统。没有有用的兼症,那就要详细问病史。这个病发生前有什么诱因,什么情况下加重,什么情况下减轻,以前都有什么疾病,夏天游泳后主症加重,既往有脑震荡病史。游泳要出汗,重庆这边夏天中午高热,大多都是下午傍晚游泳,很多持续到太阳下山,这个时候气温降低,从游泳池里出来,腠理开受风是很正常的。所以夏天游泳后加重,既往的脑震荡,神经系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相当于家贼勾外邪。断定的病因和既往的病史诱因基本吻合了,那就处方的方向定了,外风所致,就处方续命类。
. E$ B) _! E3 f9 X- a接下来就是分析病机,然后选出续命类中某一个合适的方子。+ t5 E: [7 u6 h* [; U9 [" U
症状太少,不容易分析,但抓住一个是一个。活动后头汗多,舌尖红苔薄胖。汗出多,在经方里对于外邪来说是风,各纲中风都可以出汗运动后汗出多。但其他症状上看,没有明显的少阴、厥阴、少阳的本证症状支持,主要就考虑太阳太阴阳明中风。舌尖红小便黄考虑轻微的阳明热。既往输液多、舌胖,考虑身体有一定太阴水饮存在。脉弦如果没有少阳证的支持,主要考虑水饮的问题。2 [0 E0 F# m- X& u
而在此对于太阳病又如何认识呢?这里没有寒热不适,没有太阳的提纲证。但是有体表面部的的抽动,也是个表证。如果没有少阴表证的支持,可以归于太阳病。而小孩的阳气也比较旺盛,没有特殊原因,不容易出现少阴的真阳亏虚。2 q- }- e" P( ^5 ^& a7 W
所以这个运动后汗出多,也就是太阳中风、太阴水饮、阳明微热共同的作用。表虚风湿而已,有些防己黄芪汤的汗出,不过没有防己黄芪汤那么表虚和明显的水饮。细分析是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 T9 [ z8 Q, t3 S8 ]' @( C但得抓主要矛盾,风是关键,而太阴的水饮有,但症状太不明显了,对于主症影响也不大。选方还得从太阳阳明入手
* A1 v6 X) J2 v" w2 q g" L选用师父金匮小儿篇的增损续命汤6 U* m0 ~, m8 v) Z9 K$ e' X
麻黄 甘草 桂心(各一两) 川芎 葛根 升麻 当归 独活(各十八铢) 人参 黄芩 石膏(各半两) 杏仁(二十枚)5 [& {8 H3 U+ }* k
上十二味咀,以水六升煮麻黄,去上沫,乃纳诸。
* s( N! H5 ^$ n d! O# ~( g+ S" q药,煮取一升二合,三岁儿分为四服,一日令尽,少取汗,得汗以粉粉之。) k x" R) k; p' K: g
处方:麻黄10 桂枝15 川芎15 羌活15 葛根15 升麻15 生石膏10
. F' y# o5 v* o! Z& T2 P 炙甘草15 当归15 党参8 黄芩7 杏仁10 4 w! S- o* n4 |% U" R9 Z- F, G8 k
续命方中不管有汗无汗,都有麻黄,算是特定病特定药,不是一般的伤寒中风,有汗不得用麻黄了。这里用其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还魂汤也是麻黄为主,所谓醒脑。不过如果汗出太多用了麻黄注意量,还有就是兼顾津血的问题,不能伤到津血。其他药的药症大家在对病机理解上对应本经看看就行。也就明白了。
* }. l) y1 n* V6 B$ A: }5 Q一共12剂基本上恢复的很好了,后来再抓了四剂巩固,现在情况稳定,基本上一直没有再抽动。
9 V6 u6 |$ V6 Q8 q3 a) K现在小孩的这类病可以从这个思路入手。更严重的小儿神经系统受损肢体意识障碍,在续命的基础上还得兼顾虚劳的情况。效果也还可以,如果遇到大家可以实践下,也算是好事一件。8 }4 W; T# p0 L! o$ m7 t: }
今天就讲到这里。" O, }" z$ V( J: _- \
( W' K" k9 a: A' S% g- A: W3 D
% E4 [$ t, J. M% Y7 J
/ E4 J8 s1 G+ P; b) B
% q5 r4 N; |1 O; F% S+ M% G6 ?# |# f8 |3 r2 q; _4 c
) n: ]1 S( \( H
* y: |# n9 W, X7 _
3 v5 r* q# L0 g2 A8 c% }; y* E
8 \" m( Y1 x8 w, r$ I Z* c' B, {( H7 f4 O7 |3 A" z
- e8 M, p" B! g8 c. k; Z0 p7 F, P* f. ]
/ S0 _+ m8 ~2 B' q& @) k. V( E
% [' {- c5 T: U* n9 {2 ~7 j; |6 K' Q. B. Q
( z$ _' Q' \6 S5 T' Q9 D3 ?, ~" e" j/ O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