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任逍遥 时间: 2013-6-4 13:11 标题: 2013.6.3郝焕永老师讲先天阴阳
3 E; u5 c2 I* x$ v
9 F* T4 F! A( r6 @ `/ N0 [. L& \讲课时间:2013年6月3日晚8:00, v+ q! [$ H( q( q' p
) u& B9 Y+ l) ]$ B$ d h
讲课地点:汉传论坛总群(qq群号:66453507)
8 @3 F$ [8 K2 z
0 O2 [+ h9 O: A9 K主 讲:郝焕永老师
( V& R& [9 l, N+ G6 \
0 o6 v6 P& G- {+ ~" ~7 ?; e讲课主题:经方基础——阴阳先后天
, }1 Q2 ^' ]$ A7 U8 s4 Q$ c8 u' t5 V$ O& Q( G6 d0 m
e$ J1 N, Z% }) b大家晚上好!
% ~2 U! }3 f- _* X$ ]; M- z; O+ M: S9 t
我总打头一炮,简单的讲一阴阳先后天。
/ c9 d. a1 {% X" u$ X2 u4 F; V/ H
4 ^# \- o" Q$ |) J1 ^7 _- K阴阳理论是作为一个中医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分为先天与后天两个部份。1 Z6 g6 E/ p& O3 j; z
: Q! P5 o( q. v- s! F# D2 ?( M先天阴阳理论很少有人提到和阐述,《黄帝内经》及大多数书中上提到都是后天阴阳,而我们学习经方的人必须搞明白阴阳先后天的关系,才能深入的分析经方方证和辩证体系。0 Z! ~$ C0 y7 L0 u) g; c/ D8 u
7 ~$ Q: ?- [7 F# T; V# M) {6 G' i% o* [) N7 r1 ?. x
先看一下恩师刘志杰书写的阴阳化论原文:
6 c$ j1 o2 h6 g7 C! p1 c3 U# b3 V9 |0 e9 F
问:阴阳常道,余已知矣。然先后顺逆,尚未明辨,今欲明先后之道,可得闻乎?4 h; f5 I/ E/ S) F& [* G
% v0 k$ o+ j4 \. n8 t& ?曰:详乎哉其问也!纯阴亲下,纯阳亲上,此其道也。俟于母腹,阴精沉降,化积脑髓,阳精浮升,化生原阳。此阴阳之始,以定水火之根者也。
" p0 T9 H) B0 l1 M! V6 O" g. ~$ }, M( |$ v3 L5 ]9 s7 v! G( m
问:余闻阴升阳降,方成化机。今阳升阴降者,岂阴阳之离绝乎?' t) @& d8 }* o5 R' L) v
0 ~ w( M1 y7 A7 j4 [3 \曰:阳升阴降而不绝者,源母之大气推转也。生化完形而出也。此其先也。
6 K. h! b0 Z! s# ^# q) l# C
7 G8 e+ ~4 r! Z+ n& h* k问:其先已明,愿闻其后若何?( M. k- N% v( x% ~
& i8 ^ [1 ]8 s4 @/ A5 w1 p+ K曰:脱胎而后,二根逆转,火根于下蒸化阴精上奉,水根于上肃润阳精下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负阴抱阳,升降出入之机立,阴升而阳降,阴降而阳升。乃能独生天地间。
4 e- T6 A4 ~$ m7 S8 D- @( Z+ F# J( Y% I* X, V' [* R
此先后之玄奥,生身之本始,勿殆。
8 p# Z! o, h+ `! g# f3 L- o, t4 X2 c9 n* i
这个先天问题,在中医上来说其实是阴阳的胎化问题。
) q5 c! L/ n# D, p5 s \0 x& p/ G
* @( _+ W8 ^; c纯阴亲下,纯阳亲上,这也是自然规律,胎儿在母亲体内正常胎位是头在下的,母体通过脐带传入胎儿先天的纯阴和纯阳,胎儿体内阴精往下沉降,藏于在胎儿的心肺和脑。阳气往上浮升,藏在胎儿的小腹和生殖器。这是阴阳的根本,也就是先天的阴阳。它没有产生自律的交合运动,不具备那个阴阳后天的属性。先天的阴阳源源不断的逐渐从母体输入到胎儿体内,先天阴阳靠母亲的一根脐带来联系,靠母亲的大气运转,使之不致阴阳离决,这就是先天之阴阳。
+ I9 o0 o/ s& H9 E U# g7 r7 d! T% q( t0 o
十月怀胎,积累完成,各个部件都齐全了,就瓜熟蒂落。一朝分娩后,婴儿第一声的哭开始,先天的阴阳开始倒转,先天积聚在心脑的阴精开始下降,流到小腹和生殖品重新安家,而他的根还在心肺和脑,那就是阴根。而藏在小腹和生殖器的阳精呢,开始上升到心肺脑,那么小腹和生殖器就是阳根。阴根阳根就是后天的阴中之阳和阳中之阴,后天的阴阳要靠先天阴阳的动力运转。9 C% D& i& T% ?3 r4 ]4 F2 C
( m7 }4 ?7 @$ j% O; c8 C: X* J
/ K" \0 t. Y0 V. B- v2 D
为方便理解,我们看一下东晋·陈延之《小品方》方中的一段话:4 d2 U* ~7 a% P% a8 l
又肺为五脏之华盖,若下有暖气蒸即肺润,若下冷极,即阳气不能升,故肺干则热,故《周 易》有否卦,乾上坤下,阳阻阴而不降,阴无阳而不升,上下不交,故成痞也。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其釜若以板盖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也。若无火力, 水气则不上,此板终不可得润也。(小品)
4 A1 D. a. l6 A, a( R, T% r' B0 z# Q0 D9 S1 V6 P
这个比喻比较好,火就是指的下焦的真阳,也就是阳根,中焦比喻釜,板盖喻上焦,那么这就是一幅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图。怎么理解呢,火说的就是真阳,也就是阳根,将水气蒸腾于上焦。中焦饮的入的水、食物要靠下焦的真阳去蒸腾,中焦俞釜,那么上焦是后天的阳位,他性质是热的,需要下面上去的蒸气去润,上焦的阴根又将这些蒸汽化为雨露布施于周身。《内经》称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 g/ Z5 K% r0 Q0 v7 l0 [0 D E: B人体正常阴阳升降周而不殆,则阴阳调和,疾病无从生。婴儿出生后先天阴阳二根逆转产生了动力而阴阳交化生出后天阴阳来。而后天阴阳则要靠先天阴阳来资生运化。人体的能源根本动力是它们提供的。因为先天阴阳为根本,而提供给后天阴阳为用为体现。它是有限的能源,也就是先天的阴阳耗尽代表生命的终止,需要有后天的阴阳来滋养,减慢其消耗。换句话说,先天的阴阳是生命的动力,后天的阴阳则是能量(水谷化生)的来源。它们共同维持着生命的正常代谢平衡。1 k. R k2 t, s; A) a9 q
% }7 Y8 i0 q2 A' g
我试着拿一个方子套一下,也就是验证下:: b6 N" U2 W* ?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宋316)
2 W. U) j* j) b7 J; ^" O
4 d# b9 i8 B) F( S! f' T- O+ R, |真武汤方
4 ^% F% E$ ]) T$ Y7 ^& ^茯苓 (三两 30克)# _! S, x" K* |
芍药(三两 30克)3 j, N; {# J0 o3 Q0 i2 T
白术(二两 20克)
! b7 N6 d- G) M5 @生姜(切,三两 30克)
# T6 d. ~ J( T7 J0 F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10)7 ^3 M9 p7 ^6 c0 E, w$ b
看这个方子,有茯苓、芍药这两个药,肯定是有饮的存在了。那饮是怎么来的呢?用上了附子,因少火不足了,也就是下焦的真阳不够了.不足后,饮入的水谷,不能正常的升腾,滞留了。. ]# t+ R+ C4 p+ M. _
3 g2 M' C1 L7 ]* D2 w那么人身的水液分为两种:一是饮一是津。滞留下的,不能被正常升腾,而周运四末,那他一定是饮了。那么用这个附子去温下焦的寒。用茯苓白术去化饮生津,滞留下的饮,会不会有热呢?+ K, X1 ?$ Q0 q, j
! `' c2 v5 U( {+ A3 N
豫-宛-一笑堂(*****) 21:09:51+ P/ Z% _* v7 r/ J
会6 ?$ M2 X7 }6 M
7 L, d% w, O0 A, T6 f J
那么加用的了芍药,既清阳明热,又能除滞。( C" \2 O5 {& E0 q
& A& ]; j: @' H今天讲到这儿了谢谢各位。
* P2 r4 I; t. Z1 A" F: A! W; z+ G- L) h5 ^8 x9 D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3-6-4 14:59
* M. V3 M1 W) B7 _
$ t! k- v& }$ q/ k9 s* T感恩老师讲授及师兄整理! 作者: duanlihong 时间: 2013-6-4 20:53
7 Q! k4 h2 _4 X& e
$ g4 c$ U: _: ^感谢老师讲授 作者: 2013223 时间: 2013-6-4 21:382 V" M1 m, F* Z* I4 ^* f
# x0 j" ]$ v. [ N/ l- t多谢分享整理。高手! 作者: ab4928 时间: 2013-6-4 22:20- h) Q6 R0 [* g2 T
& g( r% M7 _, O8 @多谢整理 作者: yangry 时间: 2013-6-4 22:46
, v7 r/ G$ f5 l/ Y4 V" h" N
3 p) l5 a$ l& L3 r: |7 ?" e多谢整理,因为不能天天上网,所以有时候有时间就错过了听课了! 作者: 鱼戏莲叶 时间: 2013-6-5 07:540 _' q( N2 `! L; z
8 F9 i% y& a, w- N. Q
整理地规范清晰,一目了然。谢谢,献花~~ 作者: 香雨 时间: 2013-6-5 11:19* [! |* Z8 v+ }( j: ~# v* Q1 P: t
" {8 I! }1 a, P/ j% e5 j& A学了一半,下班了去接孩子,下午接着看,基础知识多看一遍,就又懂一点。谢谢老师讲课,收藏了! 作者: 飞雪飘飘 时间: 2013-6-5 13:21
( `* b5 S. U1 `2 ?2 s
: H s2 ]0 g" j y回复 ab4928 的帖子+ _8 K1 J: c% j
7 t8 ?! _6 |! A' G# L, n3 ^& u$ y
学习了,谢谢! 作者: 中医初学 时间: 2013-6-5 15:00
8 A7 S8 l5 R3 |! J) X( `5 A( c; I) D/ V/ H8 A
感谢师兄精彩讲解,学习了。 作者: 张文轩 时间: 2013-6-7 11:37) y5 S }3 q5 j% [
( G' i+ k. e9 W* K2 C/ [2 W; I
感谢郝师叔精彩讲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