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澄元居士(514590303) 20:00:24
" q3 A" F F) j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一个病案。! o4 o. E2 Y; l7 l* a9 ?
于x芳,女,36岁 ; q- i! }' R* A8 u9 v: a8 s$ B
初诊:2012.11.19。
" f5 x: a. P, Z% W5 J主诉:痛经,左侧身体怕冷。* M. ]0 U& v/ l
刻诊症见:面色萎黄,轻微面部浮肿。手足凉。身体左侧,尤其是左腿外侧怕冷甚。纳可,二便正常。无汗,月经准时,有黯黑血块。白带多,色黄白。: P; Z8 T. Y6 k$ [6 d$ `! x* V% c
舌苔脉象:寸沉弱,关弦细,尺沉弱。舌淡红,尖红,有齿痕,苔薄白。
' B4 l- ]) x V( |7 W5 F该患者在华为上海研发中心做开发工作,自我感觉除痛经和左侧怕冷外,身体整体状况良好,还能应付繁忙的工作。& Z9 V# U( \% u' |/ a8 c
自述有痛经20年,曾去中医院治疗,陆续服药几年,未愈。2007年因卵巢囊肿做过手术。经同事介绍来我处,要求中医治疗。: F- D& e7 k# O. r
大家可以先讨论下。
/ d c8 n5 E5 _- Y' _# {/ N1 K粤-珠海地平线 20:13:50! @- m2 f# Y1 g) m( J$ ?% ^5 f
面色萎黄,怕冷,手足凉。脉寸尺沉弱。少阴营血不足。2 ?3 w! q4 u/ i- z, o; h7 G5 O5 L
轻微面部浮肿,白带多,舌有齿痕。太阴饮盛。* J# r4 o2 \& I
粤-珠海地平线20:14:41
: r' K1 C4 R( }痛经,月经瘀黑,滞证
6 ^5 c: [$ [0 w6 y% Z) @我简单分析下。
( g$ O- r# i7 `6 w% ~% I病人手足凉,面色萎黄,体侧怕冷。四肢百骸皆为表。可以辨为少阴病。8 W5 k0 y6 e' z/ V% R' d9 U; y
面部浮肿,白带多,有齿痕,辨为太阴饮证。4 E0 |! l% V- Z
还有些许阳明郁热。1 q6 A( Q. M5 \2 x- R
整体六纲辨为太阴少阴阳明合病,属厥阴。
% ^7 `$ N$ j3 m身体左侧怕冷甚,右侧正常,左右失衡,也支持厥阴。
1 a* A |" c0 B" R五证辨为饮滞
' ^' R* x% u, y& |- \& ^选方用药应考虑养血活血止痛而利水饮。
4 C; Q0 m* S7 @/ E# }+ w处方:当归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改汤
& G# `0 l' @& u8 N, } h( i当归30 桂枝30 赤芍60 细辛30 炙甘草20 川木通20 大枣25个 茯苓40 生白术40 泽泻80 川穹 80
" b7 B! ? I: O* z3 x六付,一日一付,分三次,水煎服。每次1两黄酒送服。
+ e2 m. ]% X$ P: y' J% I患者来自北方,能喝白酒。3 }( q1 |* ^& ^! a# T' a8 d
喝药时一天3两黄酒,不算多。
* Q+ S! ^0 E7 ]/ [# x( \之前,不少患者都觉得一两酒太多了。自己减量。
6 l. d5 f5 L% A0 B/ j U, O; A" j简单说说方子。
7 }. q& B1 W9 M1 _) c0 j) ~( y# q少阴病是三阴之表,当归四逆汤温通四肢百骸的血脉。
$ R7 I3 O) |4 R; V* e' E当归,辛甘温。《神农本草经》:主治欬逆上气,温疟,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创,煮饮之。
8 c8 M9 Z& H2 p' O& F' P& X入营分,主入少阴病位。温养血脉。3 H3 @- c& f3 P3 n* J* x
细辛,辛温。《神农本草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d8 b5 `" b. D
温通百节经脉。
6 I s5 p4 J' y( h. A主入少阴病位。0 d0 Q3 `0 H0 e8 q) X
这个药我的用量最多到了80克。6 a- R+ H& N$ j# q
水煎,没问题。
9 x9 N9 T/ d: D4 n/ X5 w芍药,酸苦而凉。《神农本草经》: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w/ u- z' N# Z3 S0 ? l( j
入营血阴分。去血痹,通瘀滞。止痛。小建中汤,当归芍药散,芍药的量都是最大的。
+ |" N3 E! c! D) I- Q通草,辛苦凉。《神农本草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
9 C: ], u; |/ w# Y" ^通利九窍血脉关节 。
: S$ c: }8 {2 w加上炙甘草和大枣养胃气,补津液。( e6 j# Q5 K& n; W; W
这个方,寒热并用,接续阴阳而通血脉。0 Y7 H- C9 d4 V( E
不仅仅是少阴方子,也可以对治很多厥阴病。
7 B. e, V0 L! H. {! W4 n关于这个方子,之前杨海波老师有过精彩的讲解。大家可以找来仔细学习。
& i- [* m$ ~" u% s再谈谈当归芍药散。
2 m; z8 E% A( M# y7 b) R$ a- _$ j《脉经》的原文是“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9 d0 Z5 o+ \2 k
汉传师承认为《脉经》的讲法正确。刘师在金匮里有过解释。. t( K1 T. q1 x
刘师在<金匮增补>里有过解释
3 |7 E! V& {- `" A3 F* P2 G6 y当归、川芎、芍药,温通血脉,破血痹,止腹痛。" J0 A6 l4 W5 p# }
当归和川穹要配在一起用。! Z) I; X# [' d/ W
温通
+ H( o8 @, L- B: w白术、茯苓、泽泻,温渗水饮
) u# x1 k* ?' U" k/ ]+ P对治患者的诸多症状,非常对症。+ D! B2 t9 c6 x+ S
七天后,患者复诊。
2 u1 h8 Z. b2 z$ w- z- a' Y( u R手脚凉明显改善。- E5 }$ J; d |6 j1 I% L8 G. v
左腿外侧怕冷缓解不明显。面色无华。5 Z- @& F/ J/ G( c# @: v
但是,脉象变化较大。( m/ l1 Z( l! N0 M8 N" T
寸脉和缓有力,关弦,变粗,尺沉有力。
0 o& S( K6 n+ k% n! U. G效不更方。 这次加入生附子5克打粉,干姜15克, 加大温化寒饮。
6 x) ^% F, Q. w R& J L# Q大约过了2周,; G: J" V2 c3 f2 k
2012-12-12 来诊。三诊。: h1 n; T+ C- D- D% {
病人来告,此次月经按时来,没有疼痛。+ j: X3 d: F% w% Q1 e: C+ ]
左侧怕冷明显改善。面色改善,变白。4 |, D" G7 ?- d I# X9 |% k
右脉三部正常。
* N9 h* K+ [0 P/ T; G+ }左脉寸关和缓有力,唯尺脉依然没有起来,但已经不弱了。( ]8 p6 d' b6 ?. L7 `
有根了。# E( u2 x9 `+ s
效不更方。生附子加到10克打粉。+ C% N" t. r7 f" E
12月19日,四诊。$ O# i( }$ `, c
脉正常。左侧怕冷继续改善。没有根除。" B% x9 n$ q/ j2 k9 ?1 C# `3 P
面色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变得白中透红。" l; A+ ~& g& j7 d
加上病人本身皮肤不错,看上去象做过了面部美容护理。: ]/ [6 p, p0 {+ h+ y* j3 i% s
和出诊时相比,判若两人。患者非常满意。
, i/ w1 x8 J& I: g原方再服六剂巩固。
7 s" x1 y- m e. c告诉患者可以告一段落了。% n# B5 h3 v% q& A- b+ m1 X9 w6 L! J
春节期间,通过电话。告知痛经没有再犯。左腿还是有些怕冷,不严重,但没有根除。5 K! e5 ~ C! v
有点小遗憾。
r% w% C$ ^0 u, N说明此案,我在用药辨证上还有不太准确的地方。
. R: ]1 e1 V% q ]) _) }现在看来,病人的体侧怕冷, 应该还有怕风症状。1 o# V7 `' n; d; |5 a3 H/ H. ?0 d
虽然病人告知不怕风,主观表述不一定正确。. n, h, d% M; K+ d: H
风寒湿间杂。患者很难分得清楚。我也忽视了。
1 V) n, u0 m" b3 K) f6 i三诊时,在病人里饮滞解决后,用方时应该参照续命类方意,加入风药和麻黄。攻表祛风。# K: f, a& y1 Q: V- I
彰機堂主(525719385)
+ D7 B( _+ k5 G- C6 w沪-澄元居士: X' S. v. v, f% x* ^
三诊时,在病人里饮滞解决后,用方时应该参照续命类方意,加入风药和麻黄。攻表祛风。
3 E& e4 K6 I7 b不用麻黄
. J$ V( r, [6 }: Y彰機堂主21:00:22
( |, l/ R1 _6 ~9 j- ]) Z- N$ R; [# e用黄芪, o6 L$ C, ]$ R @- f
沪-澄元居士; I' x" c9 y* b3 C0 d' M
谢谢师兄指点。$ A7 D, i# p' l' G- L' X
该考虑黄芪桂枝五物汤了。
3 T) H+ O5 [% v最后,和大家分享下当归芍药散的症候群。
6 Z0 C# S( p! c0 Z! D" O1 p( `2 Q水盛血虚血瘀。' y; J1 `2 X3 ^! {0 B3 F
腹痛,伴随心悸心慌,小便不利而赤,口干欲饮,头晕,寒热不调,烦满不安,月经不利或漏下。下肢有水气。脉是要沉弦的。面色,要萎黄的。舌淡苔水滑而泛黄。
; `4 [- V# c5 T有以上症状,辨证知机, 用上就灵。6 P3 t: h; w5 A3 ?/ D& X- b
讲完了,请堂主和各位师兄弟指点。
6 A9 v5 o. g! n: J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