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回归三坟讲桂枝汤! v" Z; w3 D# `) Y- e) H2 w6 y$ o
桂枝汤,群方之祖" W! E2 a% `) V4 x
可以说,这个方是张仲景毕生的核心方,调和阴阳的大方。寥寥几味药: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中国古人,把这个作为一种调味汤料,进行食用。 4 e) l3 \. x; f- B& W' S6 q4 H
现在四川火锅里,还延续着
: { F" R% M! d V) c4 w8 i3 z9 g桂皮,生姜,大枣,甘草,这些都是必备料。2 j$ u# r& m) t7 f; N% @9 d, o* u
桂枝辛甘,芍药酸苦。辛甘化阳,酸苦敛阴,除饮 。
) s, G- Q! Z. a, v2 ~( g' P8 o2 H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之必备用药。1 K& f, k: b+ n0 V
甘草,调和诸药,补中。0 P( y) F+ t1 V+ K ^
中是什么? q% j% O% A: K1 W1 V9 ^% N
就是胃气,要从胃气出发) b! X0 s# O( J2 Z: B
营卫生成的出发点 ,人体的卫气营血,其实就是人的后天。真阴真阳是先天。真阴真阳是先天,先天后天皆无损,阴平阳秘,那么还会生病么?
; T/ W" f# u( p人本无六纲,是阴阳失调了,才有了六纲。六纲本质其实就是偏颇!六纲只是细化了阴阳的表里寒热虚实。而且不仅仅是死板的像时方八纲一样,机械化判断。记得我老师说过一句话:以常论变。常,是什么?变,是什么?
( m8 U) V8 ~8 z& W3 s% i常是真阴,真阳无损。卫气营血运行正常。变呢,就是常的反义词。要研究疾病,首先研究生理 r8 _4 a$ a5 x* t
中医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 9 L$ ^ | ~5 O& h
不管你什么学派,中医的无非阴阳二字。经方的生理学,无非是阴阳化论基础上,胃气生成的卫气营血,桂枝汤浓缩了仲景的毕生心血。
+ Q4 {, b0 b7 r桂枝甘草,化阳,芍药甘草,敛阴。阴阳鱼,就是桂枝汤的真正表达。这个方剂第一点:以胃气为核心,时时顾护胃气。开任何方都要如此,尤其是经方。
C- z s% X; I. p7 k2 e第二点:调和营卫 ,卫是气中血,营是血中气。卫是阴阳图里的阳,营是阴阳图里的阴。
- @' H) O# z+ V, O# k( A) F. ]5 @ 4 h1 F4 p# |# H5 h5 V* H5 L
看图就是方解。气血是死气死血 。发挥作用的只有营卫
1 j, h1 d" {9 u. M第三点,发挥真阴真阳阴升阳降的功能。
6 {+ x& L- h# q第四点,是气血交换,续接阴阳的经典方% f7 i$ A0 ~% K" D
第五点,中风病的经典方剂0 m2 U" x7 ^/ ~
第六点,太阳病的核心方剂
* ?% p, S( F W具体的,我还没细细总结; ?: }& ^, F4 g) [, y6 N, `
今天临时乱讲,只肤浅的开始懂了这个方。卫气营血,转来转去。貌似你是我,我是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搞得大家不知道谁是谁,相当于卫气营血都是有亲戚关系的。但都有自身的独立性和区别性,是种动态平衡,哪个多了,哪个少了,都会引起人体的病变。这种卫气营血的交接不利,会导致各种疾病。+ ]& Z+ Q) u* \8 l
沈杰--回归三坟(327564683) 21:35:15& Q, m2 u" E6 u- l" L" i' u
生了六纲,再生了五证
) b( q* k. j/ L8 l3 \% n仲景讲伤寒论的顺序很有意思。先讲了桂枝汤。是有意味的。就像他的长子一样。所以桂枝汤不愧是仲景第一方,不仅仅是太阳病那么简单,治疗感冒方。药症,不讲了。翻书。方证变化。/ e0 P1 ^4 y3 f, I+ M$ R
我简单说说:7 V1 `4 N0 y" B4 v
里面有: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桂枝去芍汤,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芍汤。桂枝新加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
+ Y2 k. w; E6 E2 U# c太多了,每个方子都暗含了阴阳变化,无论怎么变化,胃气为中心。这个打死了也不会变。否则,,不是桂枝汤了。都必须要有甘草,没甘草就不行很多人忽略这个药,四逆汤重用甘草。就是临死前重胃气,回真阳,存住津液啊。时时顾护胃气,时时顾护津液。$ U u% b- u/ k' O k [/ A% ^9 {
彰機堂主(525719385) 21:41:46
8 f6 ]3 N* u; ]' r& i4 D: j, Q! F* h9 G是的
5 `3 L3 Z- O6 v) j9 ^4 H: |: a6 O( D4 [7 X沈杰--回归三坟(327564683) 21:42:070 H5 Y% D" S4 n, z+ U
药是什么? 食是什么?( Q7 s4 I5 G' K J9 r$ e
彰機堂主(525719385) 21:42:10
. U8 H! R% ~8 g. m9 a/ e# W保胃气,存津液,护真阳
: j' U! {9 `/ Z/ p5 O. D: I" ]( W1 [3 O沈杰--回归三坟(327564683) 21:42:53& f. M/ D* [7 B3 A6 M6 P7 h
药为泄,食为养。 其实世间本无药食之分。古人没有用药来吃饭的,味道甘味的,几乎都是食物,具有泄的作用的,都是药了。毒药不是正常人天天食用的。泄,包括汗下吐。桂枝汤是药,那么稀饭就是食。稀饭,不可或缺,是什么药物都无法代替的。其实桂枝汤本身都是贴近人体的调味料。之所以贴近人体,就是具有养的作用。稀饭让津液源源不断生成,徐徐生成。气是温的。味是甘的。 9 B; Y( M! \& J H
胃气是喜温,喜甘。没稀饭是不行的。
* T5 o4 ?8 U" [3 L/ w; t以保证上述六个类型用桂枝汤的情况。甘草安和胃气。另外解诸毒。毒是什么?
6 r+ g+ i t& w/ N. z) p5 g无非表里寒热虚实,它能纠正偏颇。药即是毒,毒即是药。毒是本正用偏,药师本偏用正。为什么不讲讲生姜呢?我暂时说不出来,今天没准备,具体翻药症,方证。基础的我不讲,要讲都能讲一整天都讲不完。
. R4 T3 p8 [* h6 @' E& _: l我说说具体的桂枝汤方剂的运用:
2 O* Z% u) s0 Y$ b随便说说的,没整理。可能四诊不全,1.小儿中度贫血发热案。这个患者是我朋友,之前给我打电话说,孩子6个半月大,贫血,问我如何解决。我说,去医院找医生开药就行了。我没有主动揽,因为他老婆对我是心存疑虑的。这事我没关注,过了一个半月,他给我打电话说:孩子一直发热不退1周多,现在去医院检查,已经是接近重度贫血,医生说要住院,要输血。症状大体如下:发热反复,39度。腹泻,咳嗽,呕吐,不思饮食,夜间哭闹,哭声无力,眼皮易下垂,面黄肌瘦。情况已经很危急了。我的处方如下:桂枝15,白芍15,生姜15,大枣15,甘草10,党参15,白术15. 没有加止咳,补血,止呕,止吐等等药。5 y! N! T* A% P# G
张善载(972994131) 22:00:29
% O* W( L/ h( G9 D: z8 R# k桂枝加理中汤
" S; m8 l/ X$ \; H沈杰--回归三坟(327564683) 22:01:03 b. a% s6 M/ C c) a3 ~
那么这个应该分为哪个纲呢?- J6 l# @2 D$ q. |# y+ I# V' I8 K+ f! k
太阴中风。其实桂枝汤原方就是太阴中风本方,无需加任何药。党参,白术是遵理中汤之意。生姜在这里都够了。病机:胃气的问题,时时顾护胃气。第一副吃完,烧就第一次开始退到37.8,第二幅吃完就基本不烧了。孩子开始索食,三幅桂枝汤下去。精神焕发。给小孩治病。第一顾护胃气。
3 p8 ~, ?- Q( n0 Y' S, `+ Z- x第二,请看第一条
W1 M4 |8 Z- f8 V沈杰--回归三坟(327564683) 22:05:43$ `6 e2 N9 v6 `, r3 F6 G
要分析基本病机
9 s6 i L+ x2 r( N( p! n8 H" |. T不能见什么加什么,把时方的加药法运用到经方上来。用了当归,半夏什么乱搞,不仅影响汤药本身,还会把胃气损了。要从基础理论入手加药,选方,合方。后来我用黄芪炖猪肝,让小孩吃了半个月,去医院检查,完全正常!
0 X5 `" v! ]1 Z$ ]黄芪,神农里说:宜小儿,为什么宜小儿,自己思考。
3 S7 V: f$ E0 |' c2.急性肠痉挛腹痛案
4 r, w- i( A5 A7 l患者早晨自觉不适,妻子搀扶至就诊。腹痛,自感腹中抽搐。口臭。双脉沉弦,舌胖微腻。把脉时,自觉恶心,当场呕吐。浑身冒冷汗,精神不振。先搀扶至病室。急煎药方。艾灸神阙,针刺三里,输液皆无缓解。药煎好,15分钟服一次。处方:乌头10,芍药40,甘草20。服后15分钟开始打鼾。之前患者一直有濒死感。一剂愈,不处方!其实这个患者,体质不能够一剂解决。解决的只是急性疼痛。
; a+ q. d! Q9 q! P+ n* c: Y5 |3.30年胃痛缠绵不愈案 3 N, ?, J i! D7 {7 X+ C3 O
患者为50多岁的男性患者。30年来百试各种中药,胃痛一直没有明显缓解。口干,舌焦,恶心欲吐,大便干燥,每天要吃泻药才能泻的出来。舌黄腻黑燥,左右脉皆弦,独左关脉沉弱之极。之前服用大黄,黄连等苦寒药,舌苔一直未缓解。另外腹痛,烦躁,失眠,浑身有种不舒适的感觉,欲死。面色已槁黄枯萎,白发沧桑。腹偏大,胀满不适。吃巴掌大的小米糕都要疼痛三天。; d" a- R9 I) T; Z h; Y
处方:小建中汤加附子10,加党参45。8 O, m9 k+ |3 c; Q1 w. [: g" f
大便是不在吃药的情况下,一周都难解一次。三剂下去,大便通利,而且是那种有精神的感觉,自觉三十年来第一次有这种感觉。舌黄腻黑燥,立即变成白腻苔
- | H6 }8 U& Z: J; p之后不服药都能保证大便一日一次。现患者持续稳定的治疗中。。。
: S" x4 B9 a" x7 i% p& i4.嘴肿案 ' W* R0 M. B$ |: O
是个神秘人士嘴肿。男,26岁。患者因不慎撞门致下唇肿。疼痛不堪。我没有细辨,开始用当归四逆汤,致嘴更痛更肿。用生地,大黄等通泻药亦无效果。患者症状如下:0 b6 N) ^/ r( g. S
平时睡眠多梦,大便干燥,一日一次。口干舌焦。遇风嘴肿得更大,但不怕风。舌淡红苔薄白微有齿痕。脉略滑。素来身体强壮,无其他不适。汗出正常。反思了自己之前的处方,详细斟酌。用了以下处方:桂枝30,白芍60,生姜30,大枣10枚,甘草20,大黄30,麦冬60。患者没有腹痛,舌也没有黄燥。
h/ e1 N, @6 i* d6 X这个患者嘴为什么会肿呢?正常人被人打出血,都不会肿,因为患者本身就有阳明体质,外伤激化了他的病因。我们知道,如果人体受到外邪侵犯,就会启动救援机制。4 T! m4 \4 b: W+ S- Z: R% D( n
沈杰--回归三坟(327564683) 22:40:08; _" n5 ~0 q% D( Y0 h: a. J8 o
红肿,甚至带有青淤
b, r2 c. G( F这个外邪,包括外感,金创,击打,蚊虫叮咬
2 {2 \1 T: x! n' a. }0 a/ A! w. Q3 f受到外邪津液就会凝聚,以达到迅速恢复的效果
5 w4 T5 L8 K% o2 G- k& x5 s% i彰機堂主(525719385) 22:41:014 k; B$ i! B! m7 m- H. {: q- j
金创,击打,蚊虫叮咬$ W( N% l# {7 h
这是外因,不能算是外邪。! U% a c7 L/ Y( }3 G
沈杰--回归三坟(327564683) 22:41:44+ l: x ~6 W3 W, C) p6 L" {
卫气( Q) V z# K3 v) q1 Z
具有保卫作用# g+ `/ t1 F1 @% v' X
让人修复至健康
3 r- Y [( j. i3 f$ `, J/ Y4 f( D彰機堂主(525719385) 22:41:59- ]5 g( L" f6 | p- W+ _
外伤激化了他的病因(改为“体质”)
6 ^# V9 M2 I3 _: ?这个才是发病根本% P! b" N0 ^6 V. Q
沈杰--回归三坟(327564683) 22:42:37# }; `7 C3 G8 g+ e8 p
但是这个情况呢? 一般人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打个比方,汶川地震了,很多物资都很匮乏,这是为什么?
# P# A( i: Z3 I根本原因是交通问题。道路受损,一下子救援车辆过多,堵车了。越堵越运不进去,当归四逆只能让车辆越堵越多。要想疏通交通首先要修复道路,然后减少车辆送上去,最后交通顺利再缓缓输送。这就是我开这个方的方意。桂枝汤首当其冲,阳明病,就是津液足的假象。
8 @ X4 |. l; K5 O& ^0 ^* ]8 u5 S' }雪影飞鸿(1942130767) 22:46:13
# D C$ q! V, B) O4 Z大黄 麦冬有事啥意思那?" g$ p9 H% ]/ x4 W" ]! Q3 [) ]
沈杰--回归三坟(327564683) 22:46:23
+ ^6 T/ N7 g' c' g a3 v, N而且是局部在伤口上,津液运行不畅,就是死血。气中血都成了瘀血。滞了+ s9 e- U% @2 e; e f. b6 b
阳明病的滞证,燥证。没有芍药不行的。没有桂枝汤调和营卫是不行的,让死血活起来。这里的大黄,跟伤寒论的原方不同,加麦冬是患者体质如此,素有的体质问题。大黄针对不是别的,就是推陈致新,针对的是瘀血。跟原伤寒论应用的方面不同,病机是相同的。死血不去,活血不来。
; y" `8 A- D, e沈杰--回归三坟(327564683) 22:50:46$ @* @2 L1 V2 N/ J {* C
第一天用了一幅,肿好一半。# ~/ T {& O7 h, ^/ _# t- F( K0 R G
第二天去了大黄,肿基本消了。( u3 @6 `9 V' p2 r( k( A/ `9 \
第一天的第一道服后,疼痛大大缓解 + P0 C9 Y( m# D0 D" Q4 B) J
有可能有不当之处,谢谢大家的指正。
* K) z9 s2 s& ]/ ~2 f! B, f0 ?/ c讲完了
\% [) w% p; d4 l" b/ }9 _8 p
+ s# D0 _7 _" `% L. B e+ k
, X. o* l2 N9 m: i8 b
# v" S; L. t5 I; P5 {- l " t! E/ W! h8 w& o
8 U/ R9 v' [) z& H+ \8 z
. f* q" \ P$ Z& e. U
/ b1 h- A3 P! l4 _ 9 U& C9 N* q& g! v+ A: _# K/ r' x
4 O/ |, ]# k) g+ T+ X* o
, V) v( i) }1 A, `' h+ ?( J
9 {5 v8 w1 C/ E4 K5 y' ?, c. s' a4 f4 E1 P# [/ J1 M
7 \6 B- P8 v3 b. I
2 B- Y) w' ^% ^
$ h7 g3 X/ U+ o: O3 P
; S4 i+ E0 X9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