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801 梁晓光老师医案:酸枣仁汤
1 U' }! \" I( {# @6 b3 W+ f
- k2 R6 r# u, r' Z甘某 性别:女 年龄:54 日期2014.6.8
# F" U9 N8 X; g" g' s; x舌:舌嫩红无苔舌面裂痕 脉:双脉弦
' E; Z6 [' `' u& P: Y. ~% _主诉:失眠
2 P" t$ [3 g; n/ j6 ^) i刻诊:长期眠差,不易入睡,睡眠时间短,1-3小时,甚整夜不眠,口干甚自觉无津液,口不苦,欲饮凉,饮少,时头懵欲倒闭眼后缓解,心烦易怒,常胸闷,耳鸣,无恶心呕吐,时有心悸,生气后心下不适,纳一般,小便黄,大便时干。无明显怕冷,夜间盗汗发热胸闷。四肢酸软。 u- T- P4 H$ `( `* j4 f, N% F9 D
, b) z8 `% s1 i
根据大家分析处方,有一个问题就是,辨证分析的基本都对路,但在论治处方的地方把握得不够。这个是学习过程中要面对的,也正常。
3 y0 ?9 C# w! P8 c2 O# _ 这个病很明显的虚劳,没的说。看舌苔,舌嫩红无苔裂痕。津血不足是一定的,不管是寒症还是热证,虚劳,津血都不足。2 ^/ N+ J1 W* r& U7 U' m
其实辨证很简单,虚劳证,津血不足,偏热无明显寒像,失眠是主症。找一个虚劳津血虚热的失眠方就ok啦。
8 S% C7 T3 k9 W- v9 e" K% v- i& S知道津血不足虚劳,热性虚劳一大堆方子,选哪个?就根据主症选方。这个就是论治处方和前面辨证的对接,不然虽然都有效,就不能实现最大疗效。
8 @1 o+ J' n0 f' S6 U, i+ w(学员讨论:有用炙甘草汤的;有用小建中汤的;有用栀子豆豉汤的;有用黄连阿胶汤的;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有用温经汤的。此处略去。)
- A: K/ g9 D6 L( G k8 N. @ 炙甘草汤的主症是脉结代心动悸,津血大量丢失,重的要出现休克,不仅仅出现失眠的问题了。当然符合它的病机也可以,但此处显然津血伤得还没有到那个程度,用了就过了。
" R- w& I: W; B# h! ] 小建中汤,虚劳血痹,津亏燥热影响营血,但影响的主要是营血的瘀滞,而非营血虚。在里营血瘀滞不通要腹痛,治疗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 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G4 I% o/ V0 T7 I
虽然小建中主症上没有失眠,病机上已经比较符合,但这里没有里急血痹,还是与本病病机有细微差别,六两芍药用上去就不合适啦 。
; E! ]# Y0 y. O6 O2 H# R6 v
3 {& b& r2 L2 `* i' o$ p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辅行诀的版本有下血症。5 T9 [6 i5 b) g) `' v
黄连阿胶汤,阳明热伤及营血,阳明热重,下血后营血也不足。此病阳明热并不重,如果是阳明热盛,舌像不会这样,舌要很红。另外黄连阿胶汤虽然有营血不足,但不能算真正的虚劳。意思就是虽然热伤津血但正气还足。
0 _# [0 F0 o3 B- W2 O1 Q 栀子豆豉汤,叫虚烦不得眠,但指的的胃气不足,热也不重,津亏未伤及营血。胃气津液不足,轻度的水热互结胸中,要心中窒,反复颠倒,懊恼不得眠。8 l& u m" O9 @# J
舌上苔者,病机也不符合。# o) }" z' w( M/ e) U
柴胡桂枝干姜汤,或者是黄连阿胶汤和肾着汤,都是看到病人有一定的水饮,而未顾及虚劳的问题。! o! a! E! @6 }8 u& S$ T. r' |
而为何可以不用阿胶?阿胶的应用,除了妇科,不管寒症热证,把握住是否有出血症,有就可以用,没有出血,只要血虚不严重,不用也没得撒子。妇科用阿胶,月经方面本来就涉及到出血了
7 y1 U' E+ l+ R& y# }
: Y$ @# j2 M: e* j& C- C% g枣仁,味酸平。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 , 湿痹。久服安五藏,轻身延年。
" o e$ k# i. z+ E2 ~ 川芎,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 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9 s6 j" y( V0 {& _) o1 ? 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 , 下水,补不足,益气。
, ^. b( X% Q" z' O! t& d, B 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 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Q. O( y* n9 A7 [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 肌肉,倍力,金创,解毒。
% I/ b: H9 y) M看看酸枣仁汤的药症,是不是基本把此病的症状都涵盖啦。6 J# _ h0 A( E# T' N/ c
烦证,阳明太阴合病,病机上也符合。主症失眠。条文: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基本上都对应了。津亏虚热,神气涣散,水饮上凌,神虚不安,加上饮邪干预,就睡不着。5 d R- y1 l# N, R6 ^- z
大量用酸枣仁,酸收,收敛神气样津液止疼痛,茯苓知母照顾轻微的水饮,知母下水同时照顾阳明的微热。川芎祛风,通利血脉,虚劳很容易受风,去营血滞。甘草养津液胃气,调和诸药。% E- {5 w8 Q% S) x
诊断:烦证 阳明太阴合病1 Q- S' z& j l& w+ I: Q
处方:+ E2 N- R6 g8 I0 ~( h
酸枣仁50 炙甘草15 知母30 茯苓30 川芎30 3剂2 S# w- K' b0 K }% N
失眠愈,口干减轻,耳鸣无变化。余症除,继服三剂
8 [) R+ N4 V0 a: }/ M: M
! w+ n! a2 N, R+ d: G* ~# w* h 讲完了。
* C! E z/ Z: t# e; W# _. c k( A8 n: n7 Q3 O, W3 y# [& L; N6 {
课后讨论:& a: P2 @0 a+ b, k& @; z" q5 q$ a5 j9 _
酸枣仁现在太贵,直接影响用药的剂量。
5 C3 x8 }. K( o 酸枣仁汤对症效果很好,但都是在辨证正确的基础上。0 W/ B/ J$ H3 q& f+ D. F9 Z) `
学员问:请教老师,舌嫩红无苔有裂纹,酸枣仁汤中养津血的药够吗?还是让津血自行恢复?* ?! I: [) X& ?1 _ j$ K
答:临床上失眠证型太多,辨证对,选方合适,几十年的失眠也可几副愈。用得不对就麻烦。但也有些难治的。不用加,症状上并不严重。而且酸枣仁本来就可以养了。
9 f( m5 |& Q! F* G0 Z$ _3 B: ? 又问:“梁老师我还是没搞懂烦、燥证之间关系?”
( P0 F Q! q3 V4 z4 i 答:津亏微饮的表现。津液得养,二便就调了。慢慢来吧,没有学好六纲,学五证也糊涂,学习一步步来。10月南阳的汉传讲学,刘老师会详细讲五证的。
3 _, j2 e" [4 m* h4 q 问:老师,脉单眩为飲双眩为寒此病案我觉得有点脉证不符请老师解惑。
6 v, A; C: K% D' j8 u 答:少阳病双脉也会弦的,看问题不要绝对死板。即使脉双弦为寒,也要看寒的轻重,同时要结合诸症去评判。
( T, S% w/ v5 ^& d% Q7 P 真的明白了经方的思维,看书就是玩,反而容易记住。
6 F) N& `$ S3 B8 _ 阴阳,胃气、卫气营血是基础,还有就是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何痊愈,如何加重,如何死亡,体会每个病此刻的疾病状态。用心去体会,不要只会背背条文方子。
3 F, W% }( d/ Z( S9 D8 e" v 学医于己来说,不仅要看病,而最终要明医学规律而了悟,不受束缚要活得洒脱学六纲是框框,学五证是圆活。要想洒脱,不学五证不行。慢慢体悟吧!医一脉,有这一脉的修行路。守规矩,在框框里,就像小孩一样,老师大人就会给吃的,得利益。但为何不做给利益的人呢? f! T2 j- W2 ]" {5 v
都在五证,都在真五行里。3 \8 R7 ~! D8 E+ n" X2 G
1 W7 L& |% i7 ?.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