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由我来跟大家一起聊聊经方基础。因为很多朋友反映,直接讨论病案很多都不懂啊,所以今天咱们就从简单的基础着手。先来看一个非常简单的病例,帮助学习。
% X2 I. M4 \3 m& D3 w1 @朱某,女,48岁。
, O; g* u+ D9 g初诊时间:2012年05月3日
8 i8 V: D8 d6 c+ Q# M4 x( h主诉:头晕、耳鸣2周。 ! E/ c% e: h* i+ S6 ^9 X( s1 O. X8 P
患者两周前出现头晕,时有左后侧头痛,耳鸣,乏力。以脑缺血经输液治疗(每日以盐水兑,日输液量1000ml)2周后,症状加重。现头晕、头痛、耳鸣、乏力、有汗、心烦、失眠、少腹胀,不喜饮水,手足逆冷,腰以下酸冷,小便频,大便尚可,有时溏。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舌根略黄。左脉沉细,右脉沉弦。* V8 J g; B x* `( d) L2 |
今天的重点不是病案,所以基础不好的同学也不用担心,看看,了解一下。' P9 b: o9 Q% P. I1 H% B
这个病例本身很简单。大家看一下,留个印象。基础好的,自己心里也分析一下。
( k' P8 x; h: X0 V# Q; S咱们中医讲究辨证。辨证首先应该看什么?/ h, H% d3 h+ ^; J, B
也就是《伤寒杂病论》其核心理论就是六纲辨证。3 e; U* Z, a3 C% T
六纲就是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0 P/ H) J U9 J6 V$ A
所以辨病,首先你得分清阴阳。很明显,此病属阴。
! L; b3 M1 o: x2 F7 a- [& ]再细分,阴阳学说的三阴三阳。4 h9 M8 X6 ~/ ^/ B- D5 q1 L
三阳者,表也、实也、热也。三阴者,里也、虚也、寒也。
- ~: d& Q/ u% t. V! H6 i3 S阳之表,太阳也。其里阳明也。' [; q8 R. m9 W2 |' F( }
少阳者表里之中也。
, |2 ]3 T( k) |2 F' ]阴之表,少阴也。 C1 V) e# ~! `0 _
其里太阴也。厥阴者表里之中也。
. o' f, B: z: x! \3 I3 m2 T这就是三阴三阳六纲的本义,以定万病之提纲(病位及性态)。' Y% j( D# W* C) t" Q; o+ Y; \
六纲即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少阴-太阴' {! z; o" H: ]& F6 P* n
少阳和厥阴作为阴阳的枢纽:少阳是阳的中间体,厥阴是阴的中间体。% S2 Q t6 k/ C" B- n& U) Q8 ^
2 p2 S: u- G. t少阳和厥阴又是阴阳的中间体。
# c$ O; E' X! C% l# C. v
, J: q: R/ O& P7 _$ n% L" A+ x. E三阳靠少阳沟通;三阴靠厥阴沟通;三阴三阳靠少阳厥阴沟通。
9 Q6 T+ j6 x0 T; k- z
: |8 K8 Z$ i7 \这个东西,乍一听好像不好理解,大家看个图,估计能帮助理解。( u7 `3 g; B H
; z, } J! p2 i; A2 ~, l6 ~ f& N
太阳是大树顶端的树干,连着所有的枝叶。阳明是中上段树干,上接太阳,下接少阳。而少阳就是地上最下段树干,' m8 o) S& P6 Y: S+ j2 ]
6 k" i H4 Q# `; I! Q" x6 ] ?
与他相连的就是地表以里的厥阴,再往下是少阴、太阴。太阴因为在土地最下方,所以,他阴最盛。. h2 e/ X0 F, V8 s
* S7 _8 c1 v0 N4 |& e1 @与他相反,生发的太阳阳最盛。( ?+ x* s! b3 C) z$ y( O3 _1 e
) ^9 u/ `" ^) m, P
所以少阳症状单纯,明确,热多寒少。厥阴症状复杂,多变,寒多热少6 T; ?9 b* I; `: S$ [
% G. ^1 h3 j0 M" |0 n3 u* x
那么继续看,这个患者病位在哪?很明显在这个患者病位在里—半寒半热—虚,不难判断出其属厥阴。
|. `5 ?* x* Q' s8 ~) \+ ^8 r) j5 p4 u
厥阴病,主要的症状,是手足逆冷。除了手足逆冷为主之外,还会有什么症状?# F9 X# X/ F. Y: z+ G; x
2 F: [( I5 K+ V因为它是在两阴之间,因此,也会有少阴和太阴的一些症状。
9 B$ |/ I$ f& U# f* i2 v4 }' G7 P- x* S- }" e* z
手足逆冷,畏寒,心中烦热,这些都会同时出现。. x8 s6 m# Z! b1 P3 q9 Z
! T9 s5 l1 V4 ^$ L
如何确定“属厥阴病”呢?8 H2 k& A2 U# h" M% r: ~! b9 _
) F6 I9 G/ a, ]3 Z
也有个标准。那就是:必须具备阴阳两纲及以上同病者,具备寒热错杂,变证多端。以虚寒为主者。这类病,必须是按照厥阴治法去调理。因此,可以定性为“属厥阴”病( j& D7 g; s1 W
( f0 L" ?2 _$ S) i5 U1 ?4 ~1 D( R. a厥阴病这部分,书上讲的很详细,大家一定要好好看一下,临床上,很难见到单纯的一个纲,合病、并病较多。要注意抓住重点。
/ F/ d* N8 M; N7 I4 R3 c+ B" w, |/ c# K
那么继续看,这个病病位在哪?很明显在这个患者病位在里—半寒半热—虚,不难判断出其属厥阴。 c3 e6 U P4 E: x' ~' n
( @! i3 t$ u/ `# W4 C7 {判断出大纲了,下一步就得看五证了。
6 N2 q6 T; q y. y, U W
/ A3 j1 f ]6 d五证,是经方家和医经家共用的病机。包括痞证、烦证、燥证、滞证和饮证。% R+ e/ A4 N! B/ K# P! X
$ [& O* n$ R! V5 _/ b% D: F
病情的发生、发展、转归上,始终不离五证的病机参与。——病机是重点啊!!!
. m6 o5 {1 p: f6 n A6 S. ^7 S) z j4 ?4 s2 B
咱们来共同复习一下五证。六纲部分内容太多,大家一定要课后自己看书。" b* c0 q- j* E/ R4 S- C" L' v4 x
5 `9 B' K5 b4 x4 J9 F- W1 d) V
痞证,就是病情表现的寒热错杂,交阻于心下,痞闷不通,气机不得升降,一般是虚寒水饮与湿热相互结,以少阳病和厥阴病为多见。9 T9 X2 ]- _5 `" e# o
4 l# a8 M% F D+ D7 X( j
烦证,是指烦躁说的。心烦不宁,失眠懊憹,躁动不安为表现。这个证候,多是阳明有邪热扰动,津亏不足,甚则扰动营血。属于实热的阳明病。
n% Z/ o9 O+ _4 G! j, d! C4 H- Q5 l, ~# f1 \! I9 u
也有一些三阴的虚寒烦躁,属于真阳外越,临床要注意区别。咱们这个病例就是虚寒烦躁。一会我会细讲。
& u0 ]& p1 T9 z* p3 @$ g* R
9 f, I0 Z/ C8 @. ^, X7 H9 a燥证,从火,是因为阳明实热,伤及津液,甚则波及营血,造成津血不能润肌肤、养心神,皮肤干燥、痉动,心悸不安,情志异常,重则伤及血络,导致出血。或者大便干硬,神昏谵语。属于典型的阳明病。. c" d5 ^2 m5 k. r
7 m% x8 D0 V; d; `3 Y! p滞证,是指气滞、血瘀、痰凝,一般都是由于三阴寒邪造成的,寒性收束,导致气血闭阻,病邪留滞。" i$ E# |; ~5 H& q# L0 K" W9 N
7 W% b1 I% [; g" ^2 }5 I; k0 O
饮证,就是通常说的痰饮,是由于少阴真阳不足,或太阴虚寒水湿停留,或厥阴的阴阳不和而产生的,在发展上,寒盛则泛滥成水,热多则炼液成痰。2 u1 i1 n7 }8 Z9 j7 x
' g. C4 F y- ?$ z
那大家现在看咱们这个患者是属于哪个证呢?" n+ n, C& i/ X( {- z0 |$ Y6 y
& `# U9 m9 d" u9 Y6 w饮 滞 烦证,应该是这三个,而饮是主要原因。
7 k7 z9 Q( ]) Q% v& U. ]5 Z! t+ O" Y7 s1 g8 w9 \
饮证大家都判断出来了。然后这患者寒性收束,导致气血闭阻,四肢厥冷。
2 T3 F( M( d$ w4 E4 S8 s6 k/ S$ S2 L+ N( q5 y/ R
这是滞证! ^7 m' c0 m. y8 C C8 P- H+ p$ r- p
. [0 v% J8 R5 h烦,刚才说过,虚寒烦躁也属烦。
! \4 [) s& A) U; e- l! Q
B$ F. x' h% K# k0 I9 H& `六纲五证确定,这个病就不难治了。2 z5 l# I% m+ @5 Y5 C% B; A% r; c
3 }3 |8 G" g* A( Z0 G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 b/ o2 B( k. J ^: \
, H% r! r/ F, T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宋351)
4 d& \2 x% J( h3 N) _" t9 g$ R: m. V9 v& \! r
这个患者用当归四逆汤合苓桂术甘汤,加用川芎20克,治疗头痛。5 j$ J2 Q" B" `. F% n7 m8 `# Z
+ \4 [! m2 e, q, M% e3 t) h. W吃了半个月,好了。* [9 U* m0 ?- a
+ b6 }5 U8 p# f. c/ Y2 t% M+ _4 }这个病很简单,但是其中有很多问题大家要注意。
# k9 [3 p- p; T
% f4 d1 d6 P/ K: l2 W* P图从下往上看:阳气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多:从上往下看:阴气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多。
3 W- V8 i! U7 O( W: z8 E6 ~0 h
4 ^' @) E/ z9 w0 E: h. X; e/ Z太阴因为在土地最下方,所以,他阴最盛。与他相反,生发的太阳阳最盛。! D+ l: ?7 ?- r4 s6 F h
5 @+ O& u# D# i* I" {# o
真寒时,如同大地结冰,不是没有水,是冻上了,作为大树,总需要水的滋润,但真喝水(同下雨),如果是凉水,他受不了,喝了更难受(下雨了,又结冰了),所以这个大树系统会指示不要水,喝也是喝点热的临时缓解一下。
w( [# W: e3 O+ e, u; |
1 z+ m" d' T7 m; u% w这个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大小便。
$ d6 S' Z; m- |1 {" O$ V7 q8 U) A! |* @) l+ B9 j* f) h
不能一看到便秘了,就认为是阳明了,有热了,得用寒凉药物通,他还有可能是因为都冻上了,自然也就通不了了,还得注意舌苔、小便。
4 O4 X) V6 F! E- o0 r! p
& l8 x& r: B- l即使患者喜饮温水,舌苔根部有黄腻,有阳明里实了,但他只是虚寒水饮的一个兼症,没必要特地去攻逐。咱们经方的应用中,厥阴本来就表示半表半里,用药时寒热都能兼顾的。
: R0 H. z$ j9 z' t9 U/ v2 E8 c/ o; O/ \6 l7 F/ F, P* |) Y
就上上面的那盆植物,花盆下面有孔,但花盆都冻上了,孔再大也出不来啊。
$ Z( Q5 d' v/ r) E' d' D8 [* l }9 y C2 a7 B
很多时方派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看到便秘就大黄啊,黄芩啊,黄柏啊,全用寒凉的药加倍上,越吃越不好,大夫还在想,是不是寒药用少了?这真是把人往死里整啊,到最后也不知道为啥不行。
- V5 X; s q. A7 u9 B9 J+ L# H
2 \ g# O" ~; f& h' E& c我就在我们当地医院见过不少这样的患者,有个老人就是,吃了半个多月了,就是不好使
) ~* C* _+ t& N+ t
6 ~ s3 P0 C+ z) `& q" a# H当时我为了认药,在药房帮忙抓药,一看方,承气汤为主的加减方,看见便秘,当阳明治了。一问患者,果然没效果,我这边患者也实在,吃了两三个星期没效果也继续吃。我当时的立场也不好说什么,给别人干活还挖人墙角也不好。
/ }9 s9 P; o8 e2 V( c
. c! A' N% R+ T5 ]& e' n' q7 c很多患者就这么被时方耽误了,真的很痛心。所以,这个地方很容易犯错误,我重点强调一下。9 E) C4 m4 ~6 R$ U
1 @( E0 G3 A! U
就像当归四逆汤,他除了温化,里面的白芍能帮忙通出去啊。本来就有的好东西,怎么就忘了呢。6 n; {+ H# {- r1 `. S7 ~5 e
, R( [8 Q' h5 E) e4 d下面说完了,咱们再说说上面。' n" p6 [. p- ], r5 S, H$ N
5 j& o1 U* f, l+ Q, p中医是整体学说,阴阳各占一半,互补互存。
- w) ]) ~, j* m& X' ~
& Q& S3 t7 j: \7 ~六纲就是在这阴阳两大纲上建立的。
7 `' l8 n& N9 H7 k# R; Z/ M# S1 j8 s
而现在,下面都被阴占据了,阳怎么办?只能往上跑了。
, ]/ {& w8 f5 n
8 r* u7 q2 ?1 ]6 N阳的属性是什么?1 b' o/ K4 c' W! d* L! e9 o v
& g( `" _3 P8 T3 {) L) {
那是火啊。
0 S( e, R5 o/ k9 I& n0 [ @
' @0 [3 s# P* k, D9 R8 ]有人就会出现一派虚热之相啊。
% S$ {3 g b/ r3 Q5 C' O8 n* y- l& E1 J% U7 ?9 s1 D
但这个热是真的邪热么?不是!
. L: `9 V+ M" w- z, M$ _0 W% Y# ]( O7 f8 o" b6 M: [
这是咱们自己本身的阳气啊,本身阳气就不足的,这些症状也就不明显了。
) S4 k- Q! o# i& h3 [. e
$ B9 T. j6 `3 i这些症状时方看到了,有热啊,赶紧灭火吧,可怜那点阳气也灭没了。。。
: R) T& L' R, a1 v, i0 ~1 r. l6 D: c" H
所以,我们该做的是帮助原有的阳气找回自己的地位。
- J8 T" U3 A0 T& Y7 w* ^9 d& T; ^2 q% d( ?& D1 F! l
上下温通
3 q& G# d* y/ G4 R! U% r7 `3 T5 X+ \
这就是刚才我说的那个虚寒烦证出现的原因。! q" r) A4 B, b, _- x
1 D+ U5 G( \: ?, g- O3 I
这回大家理解了吧。# i+ x; j! A# L$ ~. k1 q- r
4 ~7 X1 a7 D1 j/ f. o! V这个患者吃了这个药,早上就出现了腹泻。
7 l/ ^6 _& r: s" Y) Z I
+ ~3 `7 n2 g* j0 T, e# H这里面大家还要注意会有的用药后反应。。" Q, }' N+ E2 V$ [
7 o6 L: p, O. B. V" v# \不是所有的中药吃了就舒服的。
* P. O% W+ c9 U9 \# c/ s2 \; h, R: r4 X
生病就像就两军交战。& ~+ m) e- r8 Q+ i+ d7 O9 R
7 j' p8 `) F) ?8 G7 F( N+ R7 D本身体质好的人兵强马壮,邪气进来了,也打的厉害,症状自然就明显。
8 J: L$ z! o8 P- \
" v4 K5 y* |+ o" B所以刚开始得病的时候,各种症状相继出现。
) j6 l( w9 P: d* S
! D$ S6 Q, ~9 V# D慢慢胜负就能分出来,战争暂时停止。若我军赢了,就是自愈了,一般感冒就这样。打七天也就差不多了。我军输了,就只能躲在角落里,蓄势待发。这时候,敌军占主导位置。因为是休战,症状也就不明显了。要注意,这时的症状缓解,不是好了,是留下大隐患了。就像癌细胞,她安静了,就是真安静了么。这时候患者吃药,提供援军。这援军是敌方的(寒药),这下好了,症状可能再次缓解。自己觉得舒服了,城池彻底被占领,可不是安静了么。在这里有人可能不信,觉得都是敌军(阴寒)了,怎么可能就安静了,觉得舒服了。我见过,我的表姐因为便秘、晚上五心烦热,再加体检时发现肝功转氨酶升高,找了我们这中医院的院长看病(当地很有名),开了黄芩、地骨皮、牡丹皮和其他清肝火的药,我一看不对啊,我表姐中下焦寒饮很重,但她吃了药以后,症状缓解了很多,吃了一个月以后复查肝功,不出我所料,转氨酶更高了。所以说中药不是吃了舒服就行了,得用对啊! 所以说癌症后期,也不觉得多疼了,就是这个原因。! j" P: g* ] e) p
' a c( j& z: D$ [0 }, ?咱们继续说遇到真正的援军(温热药)会怎么样?这时候我方士气大涨,两军再次交战,症状可能复发或加重,还会出现其他的症状,寒战、腹泻等,视药而定。当归四逆汤,我见过最多的是服药后腹泻,这个不要怕,寒湿泻出来就舒服了。应该是当归四逆汤合用苓桂术甘汤。这些一定要事先跟患者讲清楚,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事先说了,出现那些症状,患者就不怕了。医生一定要照顾到患者的心理,患者信了,药效就出来了。
( T6 [1 q1 o& \0 ~/ d+ ?- `2 B: C, e5 ]/ {9 x- C& l
这就是辨证,用药,用药后反应。这一整套下来,都是咱们需要考虑的,环环相扣,马虎不得。刘师在论坛有治疗反应的,大家一定要去看一下。
2 x2 e, Y5 q2 f; ^8 o
8 d, c w; J# O* H1 q查看前后消息在经方园地置顶帖里,我电脑太卡,就不发地址了。
z4 L& K$ ]5 P! p9 S, A% w+ U2 Z7 g p
今天就讲到这吧。希望今天的课程对大家的经方学习有帮助。
- ]8 F0 J" q# h3 W! j* {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