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讲时间:2014.08.12
: U& f+ b @% X1 x主讲老师:赣-梦泉-利林; R1 e' [2 h- R9 o( d. r" D5 P
主讲内容:感冒后头痛二十余天案* N+ c$ P/ k- W9 i; Q$ ~$ s
6 b3 f: E5 d. J% g7 J) @9 \2 e2 ~俞 女,65岁 2014,8,2。
1 ]& Q8 h3 V- o+ n初诊:现病史:患者20余天前患感冒,以恶寒发热,头痛为主,在当地诊所输液治疗三天,热退,但头痛不解,服西药不见大效来诊。
# M1 R6 X6 b' F$ B- N0 w刻诊:患者为农民,平素节俭劳禄。面色萎黄,精神差,心烦躁,喜睡,睡眠不深。全头痛,后项发紧。有汗,怕风,无食欲,强食之无心下痞,口干不欲饮水,大便每日一次,成形,小便日2--3次,淡黄。舌红苔黄干,脉细。! x9 v' n7 F4 _. g
这个病案如果没有出现这个舌脉的话,辨证就更简单了。3 {7 v) J! P a6 C( t
先以六纲归类
+ f7 [2 L' p. J9 Q头痛,后项发紧,怕风有汗,脉细----表 虚 寒,基本上可以定位少阴。
( d& y- l e1 }' {4 C( c舌红苔黄干,脉细,面色萎黄,平素节俭劳禄----虚劳,津血不足。
: E. x) R# U* w! s舌红苔黄干,心烦---津不足,阳明虚热。' u0 S" `& |; U) x9 O) \9 G7 e! [+ K
五证 滞证,夹带烦证
) \5 Q' i/ q# c综上所述:属寒热夹杂的厥阴虚劳外感中风证0 j( F; p3 ]& g8 n
方证的选择上,以表虚寒为主且有津血不足的
" t p' b* g9 h当归四逆汤应首先考虑,师父说过当归四逆汤是少阴本证的方子,本身也是厥阴的方子。
, }- R, O- X: K* g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宋351) [条文]
/ y; u d E$ @; C! R! G3 S" \0 o[当归(三两 30克) 桂枝(三两 30克) 芍药(三两 30克) 细辛(三两 30克) 甘草(炙,二两 20克) 通草(二两 20克) 大枣(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 20克)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9 k6 N; {9 Z8 f, w( p) x& f
还有阳明热烦证也需要照顾,当归四逆汤就显得不足了,需加药症
$ p' B" W Q: C2 w4 `: }
8 n& p5 y( Z' j! C1 f! T% N$ F o+ d6 w5 D好在病人没有明显的里虚寒,只是以在表的不足为主,4 w4 b. V- U$ L) Z4 r( n) h
人参,栀子都可以筛选,但我还是选了一味辛凉的石膏加入原方中。
9 _4 m8 W+ D$ Z) K, c3 r石膏 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生山谷。3 G c7 [' j! s1 S
原方原量加石膏80克,三剂。
0 C) O0 X: b8 Y, x2 |! v8月4号复诊2 j' @' K* h: T3 E
头痛当晚即止,黄苔已退, z, u/ T" t0 H; F/ J- |
面色不华,脉细,饮食不好。中风已去,虚劳仍存。方选黄芪伤多汤调理。
5 |/ U6 U/ L2 X5 ?8 H5 ~% o9 f总结了下这几年学习的心得:, O$ \" n0 O5 a6 y. E
熟练基础,揣摩方证,细心辨证,大胆实践
: [: G; W9 s* K9 h& [$ l: A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