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讲时间:2014.06.23
6 ~7 {0 O) G5 F主讲老师:渝—梁晓光
: ~& `) ]; B, l. R" w4 R, T主讲内容:失眠医案
9 g, L% ^* S3 |% D& f2 }' j今天和大家学习个病案。8 i) E& J b4 ?' O- u3 V
主诉:失眠一周。一周前因长时间劳累后出现心动过速,胸闷呼吸困难,入院查心脏未见明显异常,治疗后缓解,后因输液出现过敏反应,入监护室治疗一日好转出院。0 k; ^: Q! A) Y3 ^( n/ G
刻诊:失眠,眠浅易醒,甚者整夜不眠,头昏心悸胸闷短气,易紧张,反应较前稍迟钝,前几日口干饮不解渴,饮温,现好转,饮水稍多,晚饭后稍欲呕,不怕冷不发热,手足温,汗出正常,二便可,不起夜。本次月经量较前少,不痛,色可。白带正常。右脉浮弦滑左寸沉弱关尺弦细 舌红苔薄
; T z1 t+ X* ^女性 29岁 体型略胖,面色因化妆不确切,但化妆后也不甚红润
6 b, y% L Y; p) K; { c+ e6 M3 o5 y$ c% |$ C2 A
这个病案主要是和大家探讨下一些具体的病机。我谈谈自己的辨证思路.
% D: r2 r! V, N" S3 x这个病病人就诊时自我感觉很不舒服,但经方上方证还是比较明显。我们先从发病原因开始分析。
+ I9 B! y8 {: U" R$ N2 `平素劳累后时有胸闷短气,近一两月劳累甚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急诊入院检查未见异常。这个劳累的诱因,首先多伤及津液胃气。所以常人过劳后出现轻微的短气乏力都很正常。而劳累后出现明显的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就不仅仅只是伤了津液胃气的问题,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r/ W; u L; w
伤寒论剂金匮中痰饮咳逆上气偏中关于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饮证基本上是占了绝大部分。一个是饮逆会,一个气逆会。当饮甚为水时也会- z5 ?0 @4 Z& S% I1 {4 q0 k
苓桂剂饮逆,桂枝甘草、桂枝加桂剂气逆,十枣类饮太甚为水逆。
! C# D1 L1 y. c% k9 Q# Z! ]/ D' j当然还有偏于阳明热性的饮逆。这里只是简单列举,为下一步分析病机做准备 [4 n& i! n, s9 `$ B( A
所以看到病人的一系列主症时,首先要想到饮。 ~- }6 K1 m! c6 f- x' K, g- {" M% J
接下来看她的治疗过程,入院输液,输液中途过敏反应甚,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持续输液一天。出院时呼吸困难不明显,但头昏心悸胸闷短气很明显,而夜间失眠。只能说,输水太多,已经人为注水,所以饮证的几个症状没有缓解。7 n1 ?* Z8 B. m, B7 V
四饮细分,此病在症状上没有四肢水肿的溢饮,没有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的悬饮,没有水走肠间,沥沥有声的痰饮。而是轻症的支饮,饮停心下。重者则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如果这个病人治疗不当,年纪大了,心脏功能明显出现损伤而心衰,必然会出现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 y1 b6 I! E3 b1 b) ?" p0 W水饮这个东西说起来停容易,但到底在身体里面是怎样的存在,又是如何对身体造成具体直观病理上的影响,其实都很懵。# W$ p1 Y/ b6 @9 O/ ~
这个一方面要多临床见多了多总结,另一方面需要自己体会水饮在自己身体内的变化,身体不好时自己体内的水饮怎么个变化致病,身体好时,自己体内的水饮又是怎么个变化。这样才能对这个中医第一大证的认识更透彻
3 t7 ~' Z- R+ |0 K
5 ^9 E1 h" [6 s' e }9 P前几日口干饮不解渴,饮温,现好转,饮水稍多,晚饭后稍欲呕。提示水饮不化津液,还饮温,没有明显的阳明热,晚饭后稍呕,饮甚,胃气不足食后难以运化。不怕冷不发热,手足温。目前没有明显的寒热表现。
, X) T' T# X% O' ?' C6 G* r W% B- x汗出正常,二便可,不起夜。水饮还没有明显影响到体表和下焦。. r& W+ z8 e. n, O$ _. z
失眠,易紧张,反应较前稍迟钝,都是水饮的缘故,水饮上逆扰乱神志。+ U' A# c) \: }( u% i+ w' d/ A, j
十字五行图画出来,精神层次方面:精神魂魄四象,神在最上面,饮逆上冲就会有所影响。
% T. C o# d# E# j, s, q师父阐释的十字五行图,物质和精神都在里面,中医经方的病机从此处,一切法则也从此出。
' i) X+ O0 h* B3 ]把这个病的病机用十字五行图对应的位置描绘出来,如果懂得药物在十字五行图中对应的位置,再回首看六纲的方证,会是什么状态。
7 Q3 T0 j9 e) Z. y+ p# B六纲方证是二者几近完美的纽带。所以首先要学好它,后面才能升华。不能对六纲掌握不好乱学五证,也不能执迷在六纲方证中不知何去何从。$ t0 c x; u! x
这个五行图,宗教都可以在里面阐释,因为它是自然法则,一切都跑不脱,所以师父也说,学这个要有慧根。
. I; h* @/ N( s. T1 m+ d右脉浮弦滑,左寸沉弱关尺弦细。饮盛津血不足,上焦津液阳气不足,不能制下的脉象。
# v' v1 t9 P- @% |/ J7 g左寸不足,临床上观察很多病人有失眠眠差的情况,也有睡眠很晚的情况。睡眠和神志有关,在上。- x& W- B3 k! _
这个病人的舌象,并不像水饮舌。有些饮证是不一定会舌淡红舌红苔腻的,还是要四诊和病史治疗经过结合判断。+ D& ^) B( Y4 O" ^0 ~
辨证:饮证(支饮) 太阴病% g. T8 L: x: @* d1 y: D6 c( u
方证: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 K' q( R# r( Z Y
药症:陈皮* O4 Z, I6 o Z& l. c, v
9 ~, o6 r0 ?/ V4 W$ H* b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 r& T8 c1 a6 d- G; u. S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 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 K0 x$ ~7 M7 K. J& L' ^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7 D1 h1 u, j9 B5 {; A# w# k
比较明显的方证。
2 F- j2 i% K5 M" e; a5 z加陈皮辛散,配合其他药破中上焦的饮滞。
# ?/ t" ?' ^$ M& X; S, C7 Y" p1 U3 b8 J- C6 r; B6 Y2 g1 f
茯苓60 桂枝45 白术30 炙甘草30 生半夏50 生姜80 陈皮803 b x. I, a. d/ b. q
四副水煎服 # G8 j" S2 u2 |8 v8 C
+ _* B1 p! I6 f5 b7 d# M
病人之前吃了几副黄芪党参当归之类的补血补气方子,效果不明显。问我这个病是怎么原因,也就按照刚才的思路给她解释,给她讲膈肌周围以下及的位置被大量的水气积聚不散,堵在这里往上冲胸,又影响神志正常的收敛,出现这些情况。$ y* ^3 F1 Y3 s" ^9 g3 s$ Q6 l
我们常听病人说短气,不管是虚劳证也好,都是有水饮参与的。只不过有治疗时有侧重。, E/ c: E8 h4 B2 r' f. u) S* c7 [
+ a" |+ z" x6 E6 E: r正常吸气时,因为肺部的隆起膈肌是要下降的,水饮本来就是存在细胞、组织间隙过多而没有代谢掉的液体,过多了是不利于营卫的交换是要影响局部细胞功能的。饮停在膈肌心下的位置,多了要影响吸气的,所以有些饮证重的人深吸气有些困难或者不适。
) {# ^% I9 W% ]* Y) Z所以要说: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 y* W# C2 a' Z7 y5 p E& T. `5 A& i" N
吃药后腹部腰发出痒疹,一颗一颗的。胸闷好转,胸口有气泡破了的感觉,服药后有咽喉食道凉爽感。偶有紧张。睡眠已好转,只是黎明前会醒,之后半睡眠。饮水正常。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头昏心悸胸闷短气明显减轻啦。继服四剂。# W3 E& B) Z9 a
诸症消失,出现个新情况,近几日无明显原因每夜噩梦,闭眼恶相纷飞,恐惧。呃逆失气较多。
5 h, l; j, c) G" f, ^4 G1 f' B双脉已弦缓,此次就诊时看面色略暗,考虑本身寒像体现出来了,上焦阳气不足,不正常的做这些噩梦和夜间闭眼恶相,方中去陈皮,加附子和龙骨。
7 ^8 t- Q0 | i8 W+ Q现在等着下次反馈。" a; @. |" v% |4 Q" ?. u" q6 F
/ v1 ?# d" R) t( x) }
一个很简单的病案啰嗦讲这么多,无非是尽量把病机阐述得更清楚透彻些。, A$ }! ?+ K/ F; u
讲完了,今天到这里。
7 E; f7 N6 b" K3 K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