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刘守峰 于 2014-5-21 20:32 编辑 ! R$ h6 ?) G* K
# U0 M% w7 ] l7 H, u& Y
讲课老师:梁晓光讲课内容:双臂冷案例
3 w) a5 @* W8 k3 `( \9 D讲课时间:2014-05-18
# G! Q" g" B. c性别:男 年龄:34 日期2014.5.18
$ q+ i, F, Y/ h* p% J4 }舌:舌红薄黄腻苔 脉:右脉微细无力左脉略弦濡
* H5 U% r. F9 q主诉:双臂冷
. a8 X$ a/ z' ^9 j# z) [. V* X& L1 ?刻诊:4前回渝,之前10年在高原,长期感冒,输液.在高原开车较久.晨起苔厚,或黄或白,口腻,长期饮酒,饮酒后排便较平常顺畅.唇红.偶大便前干后稀.偶肠鸣.偶心下痞,有10年胃炎史.现症:双臂冷2月.大便可.小便可偶尿无力.早泄.无汗.无心慌胸闷.口不渴,饮冷热无忌.手心汗多.但欲寐.纳可.眠可.( ^- w) Z6 G$ Q+ p' C7 Q- [
渝-梁晓光
4 v9 y% l6 Y6 F: r$ Y+ `' W什么叫乱辨证?四肢不属表?
7 F7 M; J7 ^" O t1 @为什么一派虚寒还会苔黄?为什么会唇红?
4 u+ {3 K. Z9 o* x4 x0 m是啊,高原受寒,长期感冒,一片虚寒症状,舌头为什么红苔为什么黄
+ D3 G3 X% Z$ u! b$ r水饮就一定会化微热了?就不能纯寒吗?. w* @8 n M* w+ E, P0 B; s+ s
好好看看病例描述。/ Y, ]5 U4 n' l: r
饮酒。高原天寒,长期饮酒也可驱寒。
`) E& l" C& d1 L9 [' h长期感冒,或输液或服药,长期如此皆是可出现胃气受影响,运化不利,水饮滋生.如果是输液治疗,更是直接性的注水.如果服用抗生素,那就伤胃气,西医叫菌群失调,功能受损。
- o) l* K/ p4 I' e然后就是长期饮酒,饮白酒多,热与饮合,热会明显。饮啤酒多,饮重热轻。 饮酒后口渴再贪凉饮冷水,就要加重水饮。再汗出当风,会不会受凉感冒?反反复复如此会如何?
+ p4 D1 W' v: @5 O% h# G' v2 }虚寒里饮加阳明微热外加少阴表虚寒。右脉微细无力,阳气不足了,也是少阴脉。病人要但欲寐。左脉弦濡,是水饮征象。左脉主津血,这样的脉象提示营血未明显耗损。2 K1 j* }) t A& m# ]6 i- F8 H: I
舌厚或黄或白,中焦那点邪热和寒饮再争斗。肠鸣时痞也如痞。小便偶无力,早泄,结合脉象,提示少阴的真阳也开始受影响了。
# s9 r: r% u; L手足汗多,那是中焦水饮。
/ Z$ J: B4 N" s) y; o) u) L% n饮冷热无碍,一说明在里不是纯太阴寒,二说明在里夹有阳明微热。$ U9 m# ]' p G: h" j
唇红,一个是高原问题,西医讲缺氧后血管要收缩,营血要郁滞,如果暗红结合右脉要注意心脏问题,另一个是如果鲜红,提示有阳明问题。
; ~2 o8 T- c& V- s/ S- M* g既往史,发病原因症状提示的病机都分析完了。7 f& c/ T' p( d
这是第一步,这叫辨证
* _) a; z2 p1 a' l要做到如理如法,圆满自洽。
, Q+ a* w; Y# X, C% B9 G% z0 j接下来就是论治。
$ u; I+ J- \5 z8 j+ `0 I9 r在六纲基础上选用最合适的方证,一般情况下突破口就是主症。结合兼症选方证。; Y M& H6 i0 t" V7 B
少阴病手冷的是哪个方证
( F: b5 e+ y0 E附子汤
) s8 S7 x. Z& {! V手足冷骨节寒,且不喜饮水 且双臂冷 似浸骨 。这是蒋韩梅在后面补充的典型方证。
% J$ M% P" y( Y8 }* M而在里的情况给他合个生姜泄心汤。为什么?因为舌红苔黄。如果舌淡苔白,那就不管了。但黄芩黄连的量要酌情减,因为在里不是典型生姜泻心汤方证。属轻证,不减量寒凉药就重了,要伤胃气。, O& P- b# C9 n3 m
这个病用少阴太阴的很多方证都会有效。如果偷懒不想细辨,续命煮散都可以。加个半夏。小续命没有对治太阴水饮的药,要差些。附子理中也有效,但没有有效针对病机。加个药症桂枝,配合附子白术走表利关节。
5 z7 i) H1 j7 u0 U/ f8 |) `但我不会打分,不敢妄言他人乱处分,打击学子自信。打个0分多伤人。俺还是有自知之明,有底线。不敢自言张仲景在世。
% A0 C0 H, r( n' e, Z3 U1 Z7 Y9 h; V
; L" e0 q8 U2 E X湘-益阳-廖冬阳- ]% ^3 e7 ^; T- j& R( S
非得一个病一个方不做加减吗?那样还是太呆板了.师兄思路广阔哦。
2 e; i& x6 A1 u7 `- N8 n& `' m渝-梁晓光$ q2 ^6 u' [7 ] |; a/ B; J. O
看了病案分析,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为什么不能合方。为什么不能加药症。加了就不符合仲景了,就不是经方。大言不惭。敢如此说,那就是不明病机。 明病机了还会如此说。踏踏实实地学好汉传基础,才能不得妄想症。基础是关键。
3 J( ]& r1 m9 O3 n, O: g \今天阐述的一切,都来自汉传的基础理论,纯经方思路。哪有复杂的。多简单。万丈高楼平地起。守不住了,心乱了,妄想不断,要乱串,摔下来的时候自己小心点。
, X5 ]0 j& z" i; n我也按照师父传授的,依据汉传基础把伤寒论给重庆的讲得差不多了,很简单啊。身心愉悦,法喜啊。但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法本如是而已。学了师父的东西这个有什么大不了的,做到了是本分。有些人就安耐不住了,不敬师长,狂妄至极。* N7 [8 e5 e4 F$ v
就到这里,ok啦。
' Q# L7 q/ Z3 _( \, {( G大家在这里学习汉传就安心吧,恩师是不会吧大家往邪路上引。踏踏实实把基础学好,以后自有展翅高飞的时候。$ G! B. r+ X3 t. `
# s; Y7 j& E' j w/ O0 `' Z3 m* Z& V- x+ X9 ~
2 F' N+ K4 u& o5 S" a3 ]( P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