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晚由我带领大家复习《伤寒论类编补遗》的405-412条。
; }' ~% q# O2 ]0 x5 Z v405、脉微,不可发其汗,无阳故也。(不可汗证篇)
6 K i4 d8 R" A8 A* z脉微无力——是虚寒少津液,他叫“无阳”,当然不可发汗。1 E& G3 Y. J9 l8 V
406、脉微而恶寒,此为阴阳俱虚,不可复发汗也。(不可汗证篇)$ o4 H# }3 e7 ~1 w, K* \
脉微——是里虚,恶寒——是表虚寒,内外都虚,不能给发汗。
3 F. \/ G0 H5 d R& v407、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不可攻其表。汗出则厥逆冷。汗出多极,发其汗,亦坚。(不可汗证篇)
6 ~, K% M8 }+ a- s' G8 \408、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晬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踡而苦满,腹中复坚。(不可汗证篇)) S, B. F$ j; P* W; z- B
这两条,说的大概都是一个意思,他说,剧烈咳嗽的病人,痰涎很多,不时的咳吐,还小便频数,这也是在丢失津液,咽喉因为津液的不足,会干燥的厉害。如果小便出现不利而短少涩痛了,则是亡津液的征兆,万不可发汗而再伤津液。1 [$ X8 I7 F1 Y1 J& w7 |
如果发汗了,就会出现厥热往复的现象,就像401条说的,“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
" Q& F8 W. {+ [: s8 `寒的时候,要“踡而苦满”,热的时候,会“心中饥烦”,要是汗出的多些,也会造成大便干硬。这其实,就是形成厥阴病了。
3 X3 T" o/ K5 X- l6 b0 |4 ^3 x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当归四逆汤对治。& j! \( d: ~" ~' j
409、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微絶,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不可汗证篇)% }9 t1 r X5 b p+ Q0 x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特指的是少阴或者厥阴的咽喉生疮,不能发汗。! f8 g- c1 V/ g8 ?
咽喉疼痛闭塞——有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证,而书中,只是明确提了少阴咽痛和厥阴咽痛。用意呢,在于提醒我们要重视阴证咽喉痛,不可乱治。9 z5 ?" J: H8 d ~8 S& |
阴证咽喉痛——是寒邪过剩,阳气郁闭于咽喉,发汗则津液更虚,过汗则会血随津脱而咳血。也就是要亡血了。
0 _7 f- q( T% K5 A( V i* T& O! W6 ?“气微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气微绝,该是脉气微厥。出现了当归四逆汤证。——“190、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宋351)”# V4 k, j. M: I+ O, w( X
3 u" g& T% F. c. O5 S6 U- V410、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宋83)
9 E2 H- u3 @/ |" W: P9 e咽喉干燥,就是嗓子干得厉害,要和咽喉疼痛、疮肿、闭塞相鉴别。
( w/ W( G% `+ Z g导致咽喉干燥的因素很多,主要的病机就是津液亏虚。3 P5 I% w5 s; W5 L
少阳、阳明病——津液不足,常出现咽喉干燥。
8 y- m8 v& ]+ C" @, y9 f; _, p三阴病——水饮不化而津亏,也会有咽喉干燥。# Q1 a5 v1 ~5 y6 V9 o c
这个时候,你要是给大发汗,就会津液更亏而出现各种变证。4 N0 {1 T5 P3 l1 w2 ?, {6 a! g
一个是津液不足而干燥,不能再给发汗了。一个是水饮不化津液而干燥,不要急着发汗,搞不好就水饮上逆。
) P! @- S3 r3 w6 Q5 m8 r有人说咽喉疼痛也不可以发汗,按照我们汉传中医理念不完全对。
B- K3 m/ ~ b+ D' O临床有很多太阳病咽喉肿痛的,照样发汗就好了
0 z! ]2 v( t/ b# v0 D ]# c少阴表阴证,有咽喉痛的,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疗效也挺不错
) c3 R7 w2 Q; ^8 Y( o, J411、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宋84)/ v) d* s, p, q7 p9 r! J+ C
淋——是指小便淋涩不通或者疼痛,多数是热性的淋证。是由热伤下焦津液引起的。
. Z/ e7 `$ a; c4 o1 p8 \4 n8 v
0 E5 ~% S/ g0 P# G- ~* P7 U- y& E* Y有无寒性的淋证呢?也有,也是水饮不化津液导致的,9 ~( I, M- ~! v: h
所以都是津液不足问题,就不要给发汗,即使有太阳病也不要发汗。这种情况发汗,就更伤津液。
, ~. k* \* N% J0 X1 w热的——会导致热伤络脉,寒的——会津气不固,伤及营血而尿血。
) z9 z2 T! O3 [9 N. s5 D: s/ h这种情况,如果还有表证,就不能先治表,你把下窍的津液气化等问题解决了,一般表证也就随之而解。这也是内通则外透的意思。可以选择猪苓汤或五苓散。, P/ O$ k8 p; _) N. Z
412、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宋85)
" X8 q5 |. S" B8 @9 |/ `, Y这个疮家,是指外生疮疡的病人,肌肉血脉外发脓血的这种。他这种情况本身就属于表证,伤了营卫气血了。
4 {9 w! L$ R7 N! U# ^2 _5 h* i尤其是溃脓的,最能伤及营卫气血,可以看作是“血弱气尽腠理开”的一种表现。; v' A5 v% p; ^
病情很轻的,刚刚起于皮表的,有太阳表证参与而没有溃脓的,是可以用汗法解决的。
, E. _; x9 ~' W& \. h如果病位很深,溃脓而流血,疮口不收,虽然有身痛等表证出现,因为津血被伤的原因,病人会营卫虚弱,你再给发汗解表,就更伤津液,会导致经脉不养而发痉。
* o6 ~) q: P+ k* h发痉了,怎么办呢?恩师《金贵要略增补》中已经详细论述,大法已经交给大家了,你要学会辩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 d+ y i2 H! w' \( A: o3 K, z好吧!今晚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r( n; t+ X# J3 ^$ K1 W5 L& n
; y1 u t d/ D0 b6 }
9 y$ B* Q( y+ c8 X& N*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