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0, ]+ C0 U5 v' \5 O# Y7 p4 c
通知一下,今晚七点给大家加一堂短课,对上节课的一点补充和修正。
3 ~! d. N! L5 \/ ^# ~( d0 a9 h* I明晚七点半上课,因为第二节小青龙汤的内容较多,就提前半小时上课。
- o- {/ b& a! W" \: U. C, i4 \4 M' I& S! M( y1 K L! \7 d
大家可以先复习一下上节小青龙汤课的内容,看看会是哪里需要修正,问题出在了哪里,到了晚上我们来揭晓答案。
7 z" U9 o: H4 o. w@全体成员 这是上一节小青龙汤化裁加减课在论坛里的帖子,在上一节讲课中,存在一些问题,今天给大家补一节课,修正一下错误。1 J1 d* K' ]9 _
对于仲景小青龙汤,昨晚请教了恩师之后,才发现上节课中一个比较让人忽视也很容易弄错的问题,今天向大家及时更正。* L6 W F$ i/ f
也为明晚的最后一节小青龙汤化裁课做好准备,明晚的课程内容也比较多,需要大家慢慢消化。所以明晚的课,我们七点半开始。) o. o1 `- X* k$ M, P1 Q0 V8 ~; Q
仲景小青龙汤,在临床当中是对治虚寒滞证的一个常用方,疗效应用起来也非常理想。: N+ }# G2 T* M1 n9 T0 b- A9 S
并且,方中麻黄、桂枝、细辛这样的对治病位偏表的药物总药量偏大,又以温性为主,所以解表、祛寒、除滞、通痹的效果都很不错,常规情况下,将其视认为对治“虚寒滞证”的通治方,并没有错误。
0 k' x+ {6 V, U, r, \8 J但是,我们要注意,方中有一味干姜,重要的是这是一味热药,而且三两的情况下用量并不算小,温中化饮力量十足。而仲景小青龙汤,也是一个以在里的虚寒水饮与在表的凉滞证以及少许微热合并、表里同病为主要病机的的方剂。
) @- X, h0 k1 b所以,从理论上严格来讲:仲景小青龙汤的五证归属该为“饮证”,即仲景小青龙汤为汉传玄武汤类方。
# l7 |% Q) T2 Q( R! t0 f; a但大家还要清楚,病有寒热温凉之分,而“凉”是包含于“寒”当中的,相当于1是包含于2当中的。
' m, J1 p4 B, t+ L0 c! f8 d; i# W: z也就是说寒饮证是涵盖着凉滞证的,所以对治“饮证”的仲景小青龙汤是完全能治疗上节课我们所讲过的病机的。
$ O: M# u& W4 a并且仲景小青龙汤当中只有这一味热药干姜,而麻黄、桂枝、细辛这三味药对治的病位又以偏表及滞证为主,所以它经常用于对治虚寒滞证而依旧疗效显著,且温化水饮的功效又由于干姜的加入而提高。
1 }0 q* L" g- `0 Q; p6 r并由于一味凉性使药的加入,牵制了一点整体的热性,使得仲景小青龙汤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过度治疗。
0 h$ f+ f4 z9 d+ k) `4 m! b' _& N$ [而温性药当中的三两麻黄,辛温发散通痹解表的力量不小,在整个仲景小青龙汤当中,它的药物偏性、烈性都很大。+ P2 g- T+ G: z c4 z* x) b- ~
所以,仲景小青龙汤的君药,仍然为麻黄。正如我们第一节课中讲到的君药的确立条件,麻黄就因为它的药物烈性大,而取代热性的干姜,升为君药。
5 ^5 E+ I$ K1 [) {! w# d那么第一节课程中的几个段落,我稍加修改了些地方,内容如下:( t- s5 E/ L6 G. w5 f
1、仲景小青龙汤,它是在汉传标准的大青龙汤的基础上,去杏仁加干姜、芍药。由于三两干姜的加入,仲景小青龙汤便从基础方——大青龙汤的青龙汤类方转变为玄武汤类方。既然作为玄武汤类方,它首能祛寒除滞祛饮。- Y0 H& ]* l2 D3 P7 o1 G+ n
2、既然仲景小青龙汤在汉传大青龙汤的基础上加了干姜而转向了玄武汤类方,说明它在大青龙汤祛寒除滞的基础上增加了温中化饮,解决饮证的效果。干姜和半夏,都能降逆止呕,但止呕以半夏为主力。五味子酸温,能敛化水饮,还可以养虚劳、补不足。炙甘草养胃补津液。加上了使药芍药,止腹痛、清热、利小便。
/ H6 g' t3 X# f' m1 }* V! O几味温热药中,虽然干姜药性为热,是主导全方走向玄武汤类方的主药。而温性药当中的麻黄质轻,辛温发散的偏性也较大。所以在整个方子当中,三两麻黄,发散除滞的偏性、烈性便更不小。
, L4 _% [4 h7 ]) p- P4 u) K所以,正如上面讲到的君药确立条件,麻黄就因为其烈性大,而取代热性的干姜,升为君药。所以仲景小青龙汤以麻黄为君,携领全方,祛寒化饮、理气通滞,解决虚寒饮证为主、滞证为辅的疾病。2 _5 |2 U7 I3 R9 N2 A- c
3、上面六纲这里,以内伤为主。论外感的话,仲景小青龙汤无论对外感伤寒还是中风,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上讲,都有很好的疗效。外感风湿,也有一定针对性。* D3 l5 L, N: H0 B" C; {6 f0 S+ x# N- j
在《汉传经方辨治学》课程当中,恩师就将仲景小青龙汤放在“辨中风病合并传变并治”一章当中,借此提示大家,它对治的,很多时候也是外感合并内伤病。既可以祛较重的表里饮证,又可以祛在表为主的滞证以及外感证。
8 i7 Z1 e5 J2 m4 |4 p/ H并且,如果我们将上述八味药的药症相互叠加,可以治疗的病种是非常之多的。凡是虚寒饮、滞证,无论是内伤病还是外感病,仲景小青龙汤都有用武之地。" b3 J c; W7 y& I) Q( m# V1 Q
4、用现代医学名词来讲,外感风寒或虚寒水饮导致的哮喘、鼻炎、咽炎、神经性头痛、风湿性关节痛、肩周炎、颈椎病、肢体浮肿、特发性水肿等虚寒性滞、饮证,都在仲景小青龙汤的治疗范围之内。) G$ ^8 Z0 ]! x
这样,上次课程中的一些问题就修正过来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
L# S" F8 ~# Z3 O+ u
% I8 |3 S) d# \: n* o p明天课程的主要内容字数统计有5700字,所以说内容比往常多些,但是是一个整体,不好拆开讲,希望大家谅解。
4 ^/ E" ~" E6 r$ h' D1 g7 n7 d9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