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时间:2013.12.17+ r' S p! ^! L! \- h4 l$ n3 P
主讲老师:粤-淳元-禤宝子3 H6 v& I9 w3 h% S+ k
主讲内容:疾病的治疗时机及预后判断# M" }& C( j6 g0 q2 L
疾病,临床上症状千奇百怪,纷乱错杂,经方以六纲统之,给了大家化繁为简的道路,那么大家治疗的时候,辨证下药准确的情况下总有治疗不满意的地方,
+ Q1 W# {$ ^ T! }* T不是反复不愈,就是治疗很长时间才能收效。
- j" |; p+ S0 A; V有的病吃几个月,不吃了,过一段时间却自己好了。
& R& k' x! ?8 K, {' L+ z& n: p有的病在一个经方医生那里吃很多药,灰心了,随便找个时方医,看两下,却好了。其实是前面医生打的铺垫,不是后面医生的功劳。对于这些,医者有时感到很疑惑。其实这些跟伤寒欲解时有关。1 t/ ~8 O% B+ m9 Q$ _
没碰到这个欲解时,时机不到,好不了。
$ P* d% C7 N2 P/ M0 w欲解时是人体自我恢复的时间,人体的这个自我恢复机能,是有严格规律的,按照时间去变化。- M5 |* W7 s! L
我们知道,病位按六纲,分为六种,即三阴三阳六种。人体的这个自我恢复机能,我们可以称之为“卫气运行”或者叫“正气运行”,它是随着季节和时间,有规律的在人体三阴三阳六纲病位里运转出入着。
9 y5 u* H; i! v六纲病位和六纲生理是有关系的,我们先复习一下六纲生理的内容。& Q% c5 I! w0 ^# o
正常状态下,机体三阴三阳之气彼此内外上下沟通,平衡运转,维持健康自稳状态。
6 M) l5 e% I5 i4 Q4 j太阳和少阴,是一对阴阳,共同主机体之表,包括四肢百骸、司营卫、皮毛开合等平衡。------有病的话,病位在表,一个属阳,一个属阴。
! ^# p( i2 f# U6 B$ Z/ b' d阳明和太阴,是一对阴阳,共同主机体之里,主内脏、司气血,主吸收和排泄的平衡。-------有病的话,病位在里,一个属阳,一个属阴。
6 V1 y: ?; g9 h7 A A" k少阳和厥阴,是一对阴阳,共同主表里和上下的总体阴阳气血平衡。----半表里。9 A, N2 e5 f4 m
三阳主阳气,太阳主升散,阳明主收敛,少阳主太阳阳明之表里平衡,与阴气相交,由阳入阴。
/ q( D3 S0 r8 A4 M, Z三阴主阴血,少阴主收敛,太阴主开泄,厥阴主少阴太阴之表里平衡,与阳气相交,由阴出阳。2 I0 _0 F+ b2 M6 F( ]+ z
这是三阴三阳发挥抗病护体的机制。7 ^0 P+ {& o9 N, R& a: c6 t
六纲(三阴三阳)之气(卫气,也可叫正气)除了维持各自的平稳和谐,还会按着六纲病位流转出表入里顾护周身,它到了太阳病位,一些轻微的太阳病就会被自动以出汗的形式清理出去,达到自愈。它到了阳明病位,轻的病,就会以腹泻的形式清理掉。其它的类推。
( J% |) e @' A2 T2 n那么它的巡行时间是怎样的呢,我们先看几个图:! B: q! `& R2 p9 i& G0 ?
9 f" y$ n& C' C$ G! y( f' c
4 A0 c9 c7 y2 ^7 O0 s这几个图在师父首本伤寒实录里有,估计大家都不太怎么去看它,用它。
5 C( \6 O) I# W& g" d这个六纲六病的时相,除了可以作时辰看,也可以作月份看,更可以作年看。
' b4 x+ |7 Y+ d# E2 Q% B大家去找本古董万年历看看,里面记录的月份和年份都有天干、地支,其中月支和年支,都可以套进这个六纲时相。
) J y. Y0 Y2 {) `" r简单说一下,三阴三阳本时相是正气驻扎时间,欲解时是六纲病好转或变化的时间。治疗的时机在正气驻扎的时段,这样在欲解时就容易恢复痊愈。正气的驻扎按照这个三阴三阳时流转。
1 b7 |0 s. v9 y& b比如正气流转到太阳病位时是早上(3-9点)这个时候,通过这个正气的维持修复,太阳轻病可以在中午后自愈。3 @; h( c _# g, W+ F
重的,就不解,这个时候,你趁机用药,就会助一臂之力,疾病在中午后(9-15)就痊愈了,如果这个病邪太厉害了,太阳之气不足以驱邪,到太阳欲解时,疾病就不会康复,又或者你在其它时段用药,正气调动得不多,也是不能痊愈,比如正气走到太阴位置,而病在太阳,你用药治疗太阳病,正气调动的不多,因此不解。经方治病,就是用药调动正气去驱邪,
4 u! t# K, _8 Z! r. L6 R, w就好像打仗,你在南方,部队在北方巡回驻扎。你南方出动乱,要部队回来,人家正在北方做任务,没有那个多余的人来帮你,也远水救不了近火。道理就在这里。药就像令牌,你下令了,是个光杆司令,部队没在身边。正气的巡回驻扎,一天24小时一轮换,一年12月一轮换,60年里,12年一轮换。- [! {: ]" [, m) z- x; k
比如太阳病,发烧厉害,在一天的3-9点(太阳本时相段)这段时间下药密集一点,汗出则愈,不需要一整天都给药,分散力量。2 H: L' u6 |5 Z7 O* d1 I5 ~9 a Z
当天还没好完,不了了之者,第二天的太阳时再给一两次,就没问题了。
* o4 O' E/ f3 m: N9 C6 d/ c, u又比如少阳病,下午吃药好了(非少阳本时相段),那不算好,没彻底,等到第二天上午才能彻底好,因此,早晨还要吃一付(少阳本时相段1-7点)
2 X- V0 ]3 l2 n1 S$ ^1 |# T8 x而一些慢性病,不是一天或几天就能好,往往就是一个月或几个月才能好。. P) m9 W4 J$ v$ r
那么我们下药就在本时相月支内。
0 d+ P8 D/ e4 m& e; W+ M1 \比如:现在农历十一月,是甲子月,大自然之正气流传到厥阴位,自然之气和人体之气相应,这个时候正好治慢性厥阴病。
3 N) f7 x& G' z2 Q到乙丑月之后,也就是12月之后,就是厥阴病的欲解时,到时病能好就好了,不能好就麻烦了。) X% V% H B) n) S4 ~/ R( j/ s
就是继续用药也只能改善症状,不能彻底断根了,要等到下一个厥阴时再图断根治之。有的慢性病,不到欲解月前去治疗,你就很难根治或是很难显效。人家要是病情不重,到月就会自解,因为正气去驻扎了。同样道理,疾病欲解年也是如此。6 v0 g l' h' {
3 D+ L7 U& o3 _% P5 l) k' ^我们明了这个治疗时机问题,在本时相内下药,到欲解时病就会有变化,是痊愈还是不变或恶化,做到心里有数
& w/ C$ k6 N0 w当然对于急性病,咱们不能画地为牢,非要按照这个治疗时机来下药。, X: C. n1 Q/ k" O8 Q# y0 q
很多慢性病不能自解,你就要抓时机,不到时机去治疗,最多只能求个暂时安稳。1 \* a. l! N/ a2 Y: J8 x
这个更多的是针对慢性顽固性疾病。恩师强调这个东西,很有用,不仅知道治疗时机,还可以判断预后。大家临床上多观察体会吧。
& M7 H0 [# }& R% m0 y' E这个疾病的预后判断除了欲解时,还要参考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这个外感病的痊愈时间。- f1 R9 m! n8 G% T# \
还有就是那个连续加九的危险年。这个连续加九的我记得师父好像在群里讲过。& K2 A0 ]3 h9 z5 U4 x! T
7 @( s9 m6 v) p简单说说一下。
3 j8 B! p# b# [8 k/ z, @曰:得其形,不得其色,何如?曰:形胜色,色胜形者,至其胜时年加,害则病行,失则忧矣,形色相得,富贵大乐。曰:其形色相胜之时年加,可知乎?曰:凡人之大忌,常加九岁,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忌,不可不自安也,感则病,失则忧矣。这是《灵枢》里面的记载。意思是说一个人在7岁,16岁,25岁。这些年龄段,是易感年。不注意就会惹灾祸。如果得病了,重病的话,到这时候得注意,是个坎。能过去就好,不能过去就拜拜了。
2 ^ o( a) ]( r) ~7 e8 m比如说厥阴病,很重。赶上厥阴年支或者月支,以及厥阴欲解时,又正遇上那个年龄段,就可以定为危险年,就要十分注意。这些都是大规律,很有用。真的可以指导临床。就简单说这些吧!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总感觉没有很好的讲透,请师父及师兄弟们指正。
: s/ Z5 [+ R6 ~% s
; O2 ^0 V# O, W B问:七岁 ,指虚岁,还是周岁呢?
% U6 k5 r' g+ {8 j. q答:是指的实岁(周岁)。9 N. v2 n5 Y% _% v6 x4 z- U/ x0 J- `! }
实岁,就是生日+1,应该把怀孕一岁算上了吧。如果是虚岁要加2年的。. n* R2 M% |8 E+ P. z( X- i
- j% x! e9 X" Z
8 b$ M- b) Y+ K
6 W7 F5 }# J& m ^, Q
, e! v3 q R/ E e* l7 Q
# q1 n# e( d4 C n- b" N0 p9 @) C) m! Q/ [/ m
1 L& d: f* s1 i) k: | H* s
/ W8 G7 _, @. n2 N; _. I# d5 z+ t) b3 F& t2 P
3 i3 ?! A4 l) B6 W: G0 g
+ W% [6 r. F3 ~5 q2 q3 `# U; [# h& X" a
9 ?& {5 c% b( @6 Q
- k" Q+ r7 q$ v! Z, k* x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