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快乐 时间: 2013-6-6 22:09 标题: 2013.6.6澄元堂—对汉传中医理论的西医微观研究
# M9 s& ?2 O' H* X% X: a% j; N
+ d" r8 t4 F# y; L本帖最后由 香雾 于 2013-6-21 16:49 编辑
3 y) i( n2 z2 d/ ?
% m" M3 q7 C/ n8 E4 f, k- H5 U讲课时间:20130606晚
6 ~; @' b( _' y, t. @( H! z& U8 k讲课老师:冀-唐山-澄元堂
/ E! ]7 @1 T- L- E! D5 g7 c讲课内容:对汉传中医理论的西医微观研究& v9 z0 l, j+ b& S4 G
好西医的微观研究做的很好,对于我们学习汉传经方是很好的借鉴。去年北京汉传中医第一期临床精讲班,梁晓光师兄用西医微循环的理论讲解汉传经方理论,让大家收益匪浅,那么,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下我的学习心得。
) n+ Y6 F. X: ~0 D& O) N
2 ]8 X; f4 ]7 _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 它还输送热量到身体各部以保持体温,输送激素到靶器官以调节其功能 。
+ h9 }7 F4 s6 `8 } Y' B0 Z! Y
# `- n& {7 c# C- T. `3 @循环系统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具有三个主要部分:血液,即运输的介质或载体;管道系统,运送血液到身体各部分的结构;心脏,像一个泵,维 持血液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淋巴管、淋巴结、及淋巴组织构成。功能是帮助收集和输送组织液回心脏,是静脉系 统的一个系统的一个辅助部分,同时,还具有防御的重要机能。3 j: P" s1 f/ l0 Q! V+ b9 o4 [
( N/ [8 r7 R0 i% {0 }: k6 o$ k! l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液三者之间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细胞膜与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互相进行交换。微循环供给组织细胞氧气和养料,带走代谢废物,保证了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
6 W/ X: _; J$ ~; u. f
6 N; V, a. Q9 ]9 i6 {: I! q机体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和溶解在水里的各种物质总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 约占体重的40%。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的组织间液(包括淋巴液和脑脊液),约占体重的16%。另 一类是血液的血浆(约占体重的4%)。3 w# }3 _0 m$ Q# {# B
1 p5 ?- C" L' r6 ?. J
我们可以简单的把组织液称为“水",血液称为“血”% E( y: ~) }" k) I
当人体循环系统出现问题,是中医说的卫气营血交换不利的时候,会产生“废水”,被我们称为水饮,痰饮,产生的垃圾血就被我们称为“血淤”,当这些垃圾淤滞过多,人体就会以各种方式排除体外,痰,涕,白带,女性月经排血块,没有代谢途径还会可能产生水肿。" K7 H# ~ s+ l$ V
- b0 v0 P6 K4 E" m' U) x从前段我们可以看出淋巴液组织液的比重远远大于血液的比重。从这一点来说这也是临床上饮证很常见,茯苓白术这类利水的的药很常用的原因。
! t+ k) D* j4 P9 E. C
$ B* z2 b& |/ S7 j; X那么从西医上说,这些水饮是怎么来的呢?受寒后毛细血管紧缩,血通行道路窄,通行的血量就相对要少了,如果寒重甚至闭塞局部的毛细血管。一个是微静脉闭塞 出现水饮,另外一部分微循环闭塞,血液就向没有受寒引起的其他部位的通行,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要充血扩张,血管压力就要大,滤出就要多,重吸收还少,组织 间的水就多了。1 h3 l" j' S/ t6 u% x" M: E' v0 S
人体内毛细血管网总面积可达6000平方左右,长度大致有10万公里左右,这样的长度和面积,如果出现卫气营血交换失常,出现的水饮是不可忽视的。
3 u; H7 |# ^; `. A全身微循环的交换正常与否,与局部的温度和毛细血管的通畅度密切相关,受寒毛细血管先要收缩躲避这个寒,紧接着又要扩张,增强局部的血量,使滤出组织间水 分增多来祛除寒邪,在卫气营血上就是营转化为卫,也就是津液,使局部的津液增多,卫就旺盛,导致卫的功能(气)强大从而来祛寒邪,寒邪要是一时祛不掉,局 部津液增多了,就转化为水饮,在表就是麻黄汤,要解表帮助卫气祛除寒邪,给邪以出路。
7 D! ~$ H" g2 G' o& u+ y8 T$ P) q1 [+ T# U [5 p
在里呢?比如说里虚寒证,虚,乃是津液营血亏虚,里寒收缩体内的毛细血管,因营血不足,毛细血管难以像里实热证那样充盈扩张起来,一直处在相对开放不利甚 至闭塞的状态,这个时候,治疗就要温阳化水饮,温阳辛温驱寒,解除寒邪对毛细血管的收缩束缚,使毛细血管开放正常,组织间的水饮就得以正常地重吸收到毛细 血管内,再配合茯苓白术的利小便作用,让水饮从小便而去,这是让邪有出路。看看肾着汤就是这个意思,期间再配合甘草养津液,如果时间长了,夹有一定面积的 毛细血管淤血严重,还要配合养血祛瘀之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个是寒邪对毛细血管通常度的影响而出现水饮的情况。2 ~. n8 f& }' R; p
另外还有毛细血管自身管腔内淤血严重同样也会引起水饮。这个大家自己多思考体悟。对于临床的运用,比如上焦寒饮,上焦卫气营血交换失常,出现心肺水饮或寒饮的症状,该如何认识,又如何治疗,5 r! D' w: Y6 \: r
$ {4 w# ^# p7 f; T+ L& t
同样在中焦、下焦、体表四肢百骸这些地方也是此理,再配合六纲实质、病因、饮食情志等因素,大家可以反复体会,这个就是病机,先体会到疾病的病机,再用对应的方证按同样的方法加以印证,推到出方子的病机,
5 s* z# d. r" \$ K/ R6 e( o: e0 ?- W! o! I) c5 Y5 U8 ^
病有六纲,方药有六纲,病有三焦,方药有三焦;病因卫气营血,方药同样有卫气营血;病有内外等病因,方药也有针对这内外病因而去的。若能一一印证,方能至善圆满。这也是经方理论为什么严谨、疗效为什么可重复的缘由。
2 Y/ @4 v( b* z$ D5 u/ c2 C2 P里寒的胃肠炎西医检查会发现胃粘膜水肿、充血,呼吸道疾病会出现,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浆液渗出,出现水饮。
, o2 s2 V9 p7 d$ N" r! ^7 q6 o2 S8 Z- i" R, d4 W0 }5 J9 R
我们诊脉是桡骨内侧动脉,那么“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动脉的大血管出现了细微脉,那么可以分析出,血液循环系统的末端的毛细血管的血流是更加的微细,(甚至处于关闭状态)这样的情况就会出现人体热量不足 (人体热量由毛细血管带到体表),所以,少阴病主寒,临床表现形体怕冷,整个人体的微循环属于低能状态”血液系统供给细胞的能力就会降低,(动脉血供给细 胞的营养不足,导致细胞功能降低,)那么脑细胞当然也是“养分不足(功能不足)”所以,“但欲寐”。
' h7 X* g: ]) W
# y( L* f: r4 y另外,由于皮下毛细血管和四肢毛细血管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最远端,所以,少阴病主表,病多在四肢百骸。
$ s$ E% t: P _5 [6 e* A6 \! {% X, O( m6 m2 t
说道少阴病,就简单谈谈当归四逆汤,在恩师的书中多次提到,当归四逆可以是对治少阴的主方,看下方子:
7 u# }+ h# E- Q% e/ G8 I! p190、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宋351)
$ |# M! ]) g' Z) Z/ D' z7 {当归四逆汤方
9 y1 g" W( I$ K4 s) v: v5 m$ h0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炙,二两) 通草(二两) 大枣(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
' Q+ x% _' b9 M% }2 P3 S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2 F8 w( y. l7 B5 ^
) R* r; R! N& R3 m
7 ? i1 o- {9 l' q$ g2 S: ~, j( K: p从脉象上来看细微脉提示的是“血液”的亏虚,同时也提示血液流通的“动力不足”-----阳气不足,用桂枝,细辛来“温通血脉”,增加血液系统的动力,用 当归来养血以补充“血”的不足,同时,受寒之后毛细血管闭塞,血液系统的运载能力会出现“障碍”尤其是,长期,受寒变成了慢性疾病的,整个系统会出现“垃 圾”那么,方用芍药,木通来清理闭塞,清理'垃圾,保证整个系统的“通行畅通”,用大枣甘草就是对整个人体细胞提供营养。, e. ^& X7 W- ^: U
0 a; u7 O; \. J9 [3 E
说到了 “但欲寐”,那咱们说说,西医上的“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的西医表现,大家可以百度一下,仔细体会。我在临床上见到脑供血不足。出现如:头晕,头痛,嗜睡,困倦乏力,或失眠。; [+ Y3 y( a4 ?; N) a
西医上对脑供血不足主要的病因归类为:1颈椎病引起的通向大脑血流量变少。2血压降低,影响脑部供血不足。3血粘度增高。4微血栓的形成。那么怎么去联系这个病呢?
: ?. C1 _3 _! Y1 _2 A0 P# j$ |. v5 l) I, m5 |4 S& u
通过上述,我们总结发现,这个病出现,1血流量不足2血粘度高,血栓的形成是脑部血液循环通路不畅,也就是属于我们所说的“滞”证。同时我们知道,“脑”属于人体上部的表。2 S( W0 {3 c% V- G" j- Z' ~" a; H
那么大家应该很好的应用这个方子来治疗“脑供血不足",头痛明显或脑部瘀血重,加川芎,头晕,心慌等饮证明显,加茯苓。等等。但是一定要记住对证治疗,不要被西医的病名迷惑* O) y% s) p% k2 }9 C
! s/ X2 x+ V7 F& u) p1 H& A杨海波师弟专门讲了一节当归四逆汤,可以看出来,我们对这个方子的重视,我希望大家好好理解和运用,实话讲,这些都是看家东西,在恩师的引领下,无私的把治病的经验讲给大家。
9 r/ X( J# r* i! ?& s当归四逆加川芎,当归四逆加茯苓,当归四逆加黄芪,当归四逆加半夏,只要你看准病机,深刻的理解了这个方子,那么你就可以在临床上大展身手了
. Y6 t; g' i: h* V- a( X) g3 ?& k" s0 I; w
说到这提一个病,临床上,一过性眩晕很常见,严重的会发生昏厥,我的一个朋友就昏厥过几次,到北京各大医院检查过,检查的病因为,不明原因。昏厥,又称晕厥、虚脱、昏晕、昏倒,是一过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血压降低是昏厥的普遍现象 。
) |5 h" J" Y K" m5 I8 a
+ _ }9 T* k, o1 u6 X$ k/ x突然的昏厥往往与外在的刺激有关,人在受到刺激以后,心跳加快,那么心跳突然加速,心跳的加速,在引起血液系统的输布失常,心脏在泵会血液的时候,末端毛 细血管的血量供应就出现不足,大脑细胞得不到养分的濡养,就会出现一过性眩晕,和昏厥。而少阴病,脉细弱,本身就提示“血量”不足,所以,这类病很容易出 现在有少阴病的身体,那么治疗这个病,我们就可以用当归四逆作为基础方,如果饮盛,可以加茯苓白术半夏,寒再重,可以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l& W# L% L9 w- e. v
2 b9 c& O( C( G0 f2 R
那天焕永师兄提到,西医发现,这种昏厥也和血栓的脱落有关,是中风先兆,那么,这种情况就有可能要用到续命汤类方了,从这里我们也认识到,不能被西医的研究迷惑,最后还是要辨六钢五证,辨病机。什么病也跑不出阴阳寒热的。$ s3 o6 U' o" @ @2 N+ f8 W
% c# f' B- |: `1 `+ {4 T$ v* [" G
艾灸大家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艾灸就是通艾草的热力渗透增加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达到驱寒目的,另外艾叶的吸水能力很强,在我们的店里,阴天下雨,会发现艾绒受潮的严重,同时煎煮过这味药也会发现,艾草的吸水力很强。
7 _4 T+ k* {+ T J
( C; Z1 z; M8 |, k8 R0 I* t从上面我们会发现艾灸温通血脉,同时由于艾草特殊的药力同时“吸收”水饮,那么艾灸作用是不是有点像真武汤,肾着汤呢?
2 g$ G" I4 a5 y& }+ l$ p( _, n' W5 F2 n6 q
借这个机会介绍一下恩师刘志杰先生的温灸疗法,恩师在理法方药上的造诣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将来有机缘,恩师准备系统的对针法,灸法,藏象推拿进行深入讲解。4 W- L$ N2 k+ a4 i$ f* J) P
) Z' u/ L( p2 ? }1 r: l: ^从上面我们会发现艾灸温通血脉,同时由于艾草特殊的药力同时“吸收”水饮,那么艾灸作用是不是有点像真武汤,肾着汤呢?6 h1 ]5 g2 U+ v
& w) K4 h2 N- l3 p# t
恩师经临床实践二十余年,发明了刘氏温灸疗法,对灸疗用具进行改良,成功研制刘氏温灸罐,获得了国家专利,该温灸罐受热面积广,热力持久,同时精心研制独家秘方添加于艾草之中。使灸疗效果持久显著,临证应用,效如桴鼓。
7 W# a4 L. [8 K/ N刘氏温灸疗法,不仅治疗量充足,而且对艾灸燃烧烟雾有效控制,同时节省人力资源。2 ]4 t9 \$ I5 R; L: |
4 V5 U3 h' R; j& h. H那天在这个群里,和几个朋友,通过西医的微循环简单谈了下少阴病,然后留了点思考题,问题是怎么理解太阴病,接下来就简单讲下太阴病。
' `8 f/ d& B& ?) S6 }! p1、太阴病,阳明中寒,胃家虚是也。
5 T0 `8 ^8 o1 U2、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饮水即哕,或呕吐头痛而眩晕。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1 o: v6 K+ ^0 j* X/ @上面第一条,1、太阴病,阳明中寒,胃家虚是也。相信大家都明白,与“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这两条对比来看,太阴病说的就是里虚寒,阳明病说的就是里实热。 H" m$ B* {( `/ Y- d% d6 c6 ?& g
H$ ^$ i4 D% E" s说到了表里,简单来说表指的是皮肤四肢百骸,里说的就是五脏六腑,再精确一点,“里”从生理上来说,主要就是以胃肠为中心的消化系统,所以,不管是阳明里证还是太阴里证都表现出了消化系统的症状表现以及症候群。
( e/ S( q' f6 m# @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饮水即哕,或呕吐头痛而眩晕。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5 n' E6 \2 N" z$ b+ Q: i
1 n+ Y" z/ W3 V7 b9 H7 y0 H' x太阴病提纲的消化系统表现就是腹满,食不下,饮水即哕或呕吐,自利,时腹自痛' s( a9 v! D3 `2 Z8 N. }8 p4 _
细心的朋友在生活中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吃“热饭”会吃的很多,生冷会吃的很少,尤其在夏天,天气热,一方面汗出多,耗上了津液,另一方面,有人喜欢喝冷饮,这时候,这样光喝冷饮就会觉得很饱。
* o! y! X& u) G8 Y: n Q H从西医生理上来说,里虚寒会造成胃肠道的微循环系统造成低能状态,整个消化系统的细胞机能被寒气抑制,那么人体的自我保护就会发生作用,通过神经向神经系统的总司令大脑传递信号,消化系统机能衰退,已经不能很好的运化水谷,这就出现了“太阴病的食不下”5 F3 r0 ^' w) S1 L, h7 R
,如果机能衰退的厉害,或者勉强吃很多,那么消化系统的自保机制就会产生排斥反应,出现“吐”“哕”,“吐”“哕”主要是消化系统的上部的胃的反应机制,而“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是消化系统的下部肠道的排除水饮的保护机制的作用。而没有排出机制的水饮反应就是头痛而眩晕。6 Q# S+ G- i" X# e3 F+ _/ y
2 ]% m8 o. v9 t" |
接下来说阳明病就简单了,阳明证讲的就是热证,里证的阳明病,主要的消化系统来说就是胃肠道的微循环动力昂奋,持续的昂奋就就会消耗大量的液体,就会“胃 中干”,肠道不也一样干燥吗?所以大便干硬,细胞得不到合理的水分,造成了腹胀腹痛。没有造成里实的外证来说,持续的循环亢奋主要表现就是汗出恶热,烦躁 口渴,这样细胞就得不到水分滋养。+ F: n4 s: J0 l$ i3 g0 F
临床上我们经常说少阴病提示的是真阳的问题,那么生理上来说,真阳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自己乱发挥一下,真阳就是细胞的动能。
4 m' q# J) c: ~那么先天真阳呢?西方医学经常提到基因,中医学教科书上也说先天禀赋。那么,我们知道,人体是由父母“精血”化生,那么在受精卵形成的时刻,就决定了,他所具有的能量,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有着自己的“生老病死”
& E6 M# o4 @1 f* n在受精卵的时候就决定了,以后人体(也就是人体细胞)所具有的能量。这个能量是恒定的。我把这个能量叫做先天真阳。
4 K9 K+ n. J2 V% t+ J( o O. M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与细胞的功能是多么的密切,这应该是少阴病主营血的原因,所以临床不要光想着“饮”
# h& |% D/ U0 L( r2 w. H个体之间由于受精卵的质量不同,能量不同,也就决定了个体细胞的强弱,也就是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
1 \ x) v7 p( |$ W7 J6 z7 y我们治病养生保健,无非就是把天生的细胞能量做最优质的发挥,让这些细胞以最久的时间状态存在。
4 |9 K+ t* s" z+ X# [而先天的细胞能量发挥得如何?发挥多久?在后天主要取决于微循环的状态,也就是经方里卫气营血的交换状态,卫气营血交换的各个环节正常,津液营血营养细胞、细胞的废物(水饮)排泄这一过程无障碍,那细胞的能量将起正面作用,反之则起负面作用。
1 A/ r h" a% I/ L1 F5 g7 O, r现在人们养生的功法如太极拳、瑜伽、道家佛教的静坐,在身体的层面起的作用也就是保持卫气营血的交换最大程度的优化,而让细胞的衰老减慢,起到保健长寿的作用)。
7 X+ ?+ N( N+ R% [+ T2 C, u# Z从衣食住行来谈谈保健,先来说说吃,现在由于工业科技的发达,什么季节都能吃到'“凉爽”的饮食,这些“冷食”直接到达人体的里部,也就是“太阴,阳明” 的位置,消化道的细胞受到寒冷的刺激,处于“低能”状态,久而久之,消化系统的动能受到严重的损伤,而出现太阴病。当然也不能的过饱,过热,这样会过度消 耗细胞的能力,时间久了也会产生疾病。这也就是平时我们都知道的,“八分饱刚刚好”“清淡饮食”。
; W8 _0 o% ]5 u+ ]" v, E再来谈谈穿,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薄露透”大行其道,这样无疑会大大损伤身体的动能,尤其是四肢百骸,也就是我们汉传经方所说的“少阴病位”。还有,老人 们常说“春捂秋冻”,我觉得这句话其实存在着误区,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了“少阴病”这个时候还要秋冻那么势必会更加损伤营血,如果是生机勃勃的孩童,那么适 当“秋冻”就会增加他的机体反应能力。9 b5 ^, P" G& q4 g5 `% S, j
0 K+ h0 N' h V% n$ q- s7 v再来谈谈睡眠问题,现在熬夜的朋友很多,睡眠是细胞为了休息,神经对机体产生的抑制作用,如果长时间的熬夜,就会对细胞的动能产生重大的损耗,而发生疾病,疾病轻的以出现饮证为主,病重病久的波及营血。$ d; m/ v: v/ S. {3 _
上面咱们说到,细胞的能量,我们知道人是有生老病死的,佛家叫做“成住坏空”,那么就人体的细胞来说,细胞的衰老是必然的,直到衰亡。
' ~/ M. p; C: q7 n5 u“治寒”上来说,其实从伤寒论所列出的六钢对治方剂也能体现出来,三阴病是寒证疾病,三阳病的太阳病也是辛温药为主导。也就是说疾病所体现的治疗方剂大部分是都是本寒用热。这也印证了,病太多都是动能热能不足。寒证居多。
8 `+ s9 o) I6 X; `) P) q六纲中,阳明病属于热证,少阳属寒热错杂以热为主,其他四钢病都是以寒为主,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寒证很多见。也印证了上面说的人体细胞的生长规律。6 R8 Q4 |9 i f
西医的微观搞的很好,但是西医学由于搞的太微观,所以,从西医的角度,都是一直都是在观察病理产物,病邪,如局部炎症,局部病变,其实这些病变很多原因是 受寒之后血液循环系统通路障碍所产生,西医会以咱们六钢上阳明治法来对治,所以西医有时候效果迅速,因为西医擅治“阳明”病。对于解决局部炎症,病变,感 染,还是效果不错的。
6 k+ A$ }3 O( x/ J0 {, Y4 m- S6 \汉传学好了,然后用这个理论理解西医的一些病理学,然后你会发现,很有收获的* |' e4 E" v3 c% P9 S6 o! b
包括对音乐的理解,对按摩的疗法的理解,等等一些微小事物的直观理解,有助于我们加深医学的深入,但是,谨记,不要离开,阴阳,六钢五证,病机。) }5 H |1 U' H) [2 i1 k( X- B
4 z3 m# f, ?" ]0 C
讲完了0 D' z3 v6 b G$ g; A3 h
* B9 c' L8 J, f5 `$ y6 t0 ~鲁-烟台-三才 21:59:11
: x# ]) v4 w! v' F; g Y9 a大家讲完课可以提问题,讲课期间是否请自觉一些?
" p+ r) C. h3 Q' q, D& @# b! z冀 学者 21:58:08
4 L. a6 _. m4 U& X西医会以咱们六钢上阳明治法来对治,所以西医有时候效果迅速,因为西医擅治“阳明”病。对于解决局部炎症,病变,感染,还是效果不错的。
' ?- x, j/ [) Q6 z+ h/ F$ w老师这是什么意思不太明白5 P; Y' r/ y% I. G: s* H5 |6 W$ J* ^
冀-唐山-澄元堂(18245559) 21:59:30
# Z- p2 V) L, L1 M0 E拿感冒的呼吸道感染来说
+ R; o% {: Y! p" D M8 D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我们都知道, @( N' O5 d6 q
感冒引起的为主
, f: |' B8 v7 P7 H2 [受寒外感! y4 w7 D5 u A
那么出现了呼吸道感染
. z. ]2 w# T' t& B p9 [* O7 e8 W* x9 [! A' D3 |! [+ |* i% V5 @
受寒后,毛细血管闭塞淤滞,局部通路不畅,就是我们中医上说的滞证
! I6 A& h, ?+ c滞久了,局部循环不畅,代谢垃圾不能排除,就会出现感染发炎& r4 C. D" f7 _
4 \3 g+ B* f% \( W+ M: r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阳明”阳明证9 M! ~8 R4 O3 T. N2 G2 X' f0 s; _
西药抗炎药 抗菌药,就是针对局部的这些情况的# V0 p+ d% y; v$ s
但是西医对大的循环,整个疾病的病机理解不到,所以都是阳明的治疗方法& n1 R- |; [' w% v
9 K) `6 h. \) N2 F$ |8 J) J
我在临床上见到的很多都是小青龙加石膏汤 小柴胡汤 前胡汤证
( J4 L% L/ N& S! Q/ s, `8 W 0 B0 j- n$ y; [
州-张小医 22:00:32
' q7 R/ `' n" c+ T7 x六钢中,阳明病属于热证,少阳属寒热错杂以热为主,其他四钢病都是以寒为主,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寒证很多见。也印证了上面说的人体细胞的生长规律。太阳病怎么是寒?请老师解惑
" X* Y3 \3 Z. C9 G4 {
" g) b% ], W! r# p冀-唐山-澄元堂 22:07:346 y7 d9 G- h* h* g, u" p/ `
张小医 你问的真好7 q4 z2 ?; P* F4 V6 h2 ~
冀-唐山-澄元堂 22:07:40
" E6 |; J5 F9 E& w S. ~: {我给你献花 g0 d& A# `* X* K. p/ D
兰州-张小医 22:07:503 C& d* Z. @* Y% b2 X
$ ^) g; \* W a( {, c* t
冀-唐山-澄元堂 22:07:56
p% k9 B7 {2 a! m% k* N这个问题提的好,那么我问你:太阳病的方子都是什么?
, Z+ c5 @6 ]; C R5 I都有什么 大概举例' r8 U. I: F) J o+ E( v
兰州-张小医 22:08:47
' ^1 G$ k* a5 o1 i+ p( M桂、麻。葛等
* N5 J8 x" Y! l. L8 u, T冀 学者 22:09:03
$ E* I! W4 T' D# e9 L( }9 H% H T麻黄桂枝大小青龙
1 l9 A' c! |1 i% ?, @* \冀 学者 22:09:13
+ M$ y1 A& j4 A! M$ {* e7 Y麻杏石甘" P) S: s0 X3 V" f
冀 学者 22:09:23
( @3 o7 `3 r* E+ a" `; w很多很多】0 W! o( i- w" C5 t' V
冀-唐山-澄元堂 22:09:336 i9 E2 ~* s- m. y: V+ w2 S
桂枝汤 麻黄汤 是以温药为主嘛
9 n( B6 g5 s0 d, [兰州-张小医 22:09:472 X( Q, A0 i' C# h: q
明白了 老师! i& o3 Y7 o; r7 c
冀-唐山-澄元堂 22:10:01
4 K! E h3 `2 {# f1 y没有明白吧# @6 E( o$ D" C, [& E
冀-唐山-澄元堂22:10:14
6 y$ Q7 R" O( ~其实这里有个关子的、' F! l2 B: t3 P6 t$ R- y
冀-唐山-澄元堂22:10:474 U& Q" M3 M1 L; M/ a
太阳病的钢病 在北京讲座的时候 师父专门讲过
& x! s# P( m5 m* k& O* ^- {冀-唐山-澄元堂 22:11:12
. V# M0 U. _! `( Y" v这个属于暂时不能公开的东西,也不是为了保密,苦心吧!
. @& B7 Z0 p! D2 M( N兰州-张小医 22:13:16' c' d: q: x9 H5 \* ?/ [8 U
我是小学生 问题幼稚,别见笑) [( {- M2 q o5 t; h
冀-唐山-澄元堂 22:13:22
* S. o) x( v. W! t1 E不幼稚冀-唐山-澄元堂 22:14:014 t9 Y% G; Z* A1 H3 b2 ^
学者刚接触汉传吧
5 B2 H/ G2 P) ]+ E- e6 p( Z冀-唐山-澄元堂 22:14:09, N. r* K+ e U" L, S8 F
先定心看看书. N8 C( |+ J" D5 h
3 h3 \6 e1 q( z/ I8 z# O# G
, ?: v9 t5 N; s! i
& t# f4 D( F( Q; Q" t, c* D============================================) e: ^6 D; j) \% x9 ?2 _
3 q+ |5 E7 G- ]5 g3 {作者: 程金亮 时间: 2013-6-6 22:44
- [) B1 s4 e1 _8 ?! b7 E+ A9 v' @
; g1 C, h: R* m0 C: P老师讲解非常详细,受教了! 作者: sherry 时间: 2013-6-6 23:50
; {5 T+ k- H* M! ?/ z! B; E
; h0 Y2 C. f4 u: C, i全身微循环的交换正常与否,与局部的温度和毛细血管的通畅度密切相关,受寒毛细血管先要收缩躲避这个寒,紧接着又要扩张,增强局部的血量,使滤出组织间水分增多来祛除寒邪,在卫气营血上就是营转化为卫,也就是津液, N2 i. O" M' q% Q8 i0 P
7 e* v% k4 o! f, o3 \0 H& z这里不太明白,营卫怎么转换啊
! g% s$ T* h7 f是不是说“营”从血管那边跑过来(增强局部的血量),然后“卫”从血管里溢出到组织间,驱逐寒邪?
* n4 Z5 }7 W3 I3 Y$ y, J6 _9 E4 W% t还是说,“营”的清气从血管里跑出来,到组织间,补充了“卫”? 作者: 初学岐黄 时间: 2013-6-7 08:34
4 ~+ F& {$ f/ Q: W2 V n U
2 @( u# e; q2 {0 u7 O! T) R用西医普通概念来理解中医,真受教了。 作者: 鱼戏莲叶 时间: 2013-6-7 08:45% j+ i0 D- y5 n6 [- x4 K" H
/ z' t# d, T- d# O9 k: M1 c. j
整理的很清楚 作者: xqb1009 时间: 2013-6-7 09:45
% @8 A1 Z6 C" G) O7 H+ G7 J4 s4 T# C2 o. E; m- ?( p% G
整理的很清楚,老师讲解的太透彻了。受教 作者: 远离颠倒 时间: 2013-6-7 15:196 t4 [2 S1 d% [5 e' k# a5 c
( \( z& ?% s+ F) P' d* y
从西医角度讲解,容易理解,谢谢 作者: sunflower 时间: 2013-6-7 21:51/ ~7 L) p$ j! ]9 O, Q- d
0 v1 k8 v3 U7 e1 z8 p& s
感谢整理,分享! 作者: leida 时间: 2013-6-8 09:13
1 [% N/ y! f; K; f
2 G0 {; f$ a: @据我目前所知,太极拳并不是如楼主所说的,仅仅在身体的层面起的作用也就是保持卫气营血的交换最大程度的优化,而让细胞的衰老减慢,起到保健长寿的作用)。 片面了,还有其他很重要的作用。
" n& A" i# K# n% p9 K& W& I作者: 观潮 时间: 2013-6-9 00:24
, V# `! F* h2 p% ^* C4 B0 E. k! k) l2 s
善哉,辛苦了
, ]$ B/ w: C# ]0 C ?5 _作者: 半夏没药 时间: 2013-6-10 12:07
- `, M. Y0 P. d0 ^( C3 Z! k2 o. n; i
非常感谢 收藏了 还要好好消化一下 作者: 当归小骥 时间: 2013-6-10 20:36% i: G3 N/ R6 l! k
2 d4 D2 `$ x, \# f' n! o4 H x' l5 C多谢分享 谢谢老师 作者: ab4928 时间: 2013-6-11 10:06" v6 r# h$ r! `% U
/ N' A+ l' o1 }9 j感谢整理 作者: leida 时间: 2013-6-12 20:22
; ~" s) z( a! R9 L% l7 P( c- c, d
leida 发表于 2013-6-8 09:138 x! |0 V* a0 |/ p" [& d
据我目前所知,太极拳并不是如楼主所说的,仅仅在身体的层面起的作用也就是保持卫气营血的交换最大程度的优 ...: F; E, u1 |4 ?- m. b
4 w3 b% t0 I+ K9 [/ R
% I; S5 W) O$ Z6 F% v' i# `是我没说清楚,
3 F; U: z. ]- M o) P就是在身体层面,也不是仅仅保持卫气营血的交换最大程度的优化,正统太极拳(不是太极操)一起步就非常强调脊柱关节的锻炼,特别是腰功的锻炼。卫气营血的交换最大程度的优化也就是其锻炼的附带作用而已。7 _: W8 e- t5 D" U( ?3 q) O3 o! ^
我也是最近才明白这一点。和大家分享。' _+ U b0 [; K! k9 A, G2 t
作者: 经方--岱宗 时间: 2013-6-14 23:04
) ]9 {/ n% ]1 o) f) j
! v, c6 Z4 M+ s4 @' m' u多谢整理 作者: 梁晓光 时间: 2013-6-15 18:19
8 w0 q- ]) Q& }3 l/ _
* c6 L0 P/ }, a leida 发表于 2013-6-12 20:22 A9 g4 k3 S7 b) ^* [: f
是我没说清楚,
6 H- l" E: _- S: `, g" } 就是在身体层面,也不是仅仅保持卫气营血的交换最大程度的优化,正统太极拳(不是太极操 ...; g5 a1 q7 I, ~, m c- G
: M3 E6 F/ E6 H
' d0 ~' N% @$ Y; o9 v谢谢你的分享。
* b, T; L. Z4 H- G1 P对于卫气营血的认识你可以再慢慢体会,不管是真正的太极拳还是其他的功法,包括佛家道家的静坐,在身体的层面所带来的最终好处都是卫气营血的状态最大优化。& e8 }1 R% k S5 P$ ^7 y9 v% |7 I' p- U+ e
人体内基本上无处不在卫气营血,六纲各纲病卫气营血都是失调的。每一纲病,卫气营血都是处在不同的疾病状态,从而产生病理产物,水饮淤血丛生。而如何让他们的状态最好?排除病理产物,在身体层面,医家有医家的方法,武家有武家的方式,而佛家道家亦是如是。( |- t9 F$ \8 D
太极拳对腰、脊柱的锻炼,为了什么?不也是通过它自己的方式让全身的卫气营血状态尽量最好吗?说附带作用也好,说主要目的也罢,它引起的客观事实就是如实。不过最重要的是太极拳练习的方式方法,这个是手段。) {' H2 {4 B( R. g* H3 {
比如说有些修行的人,能真正达到清净无为的静坐或者诵经持咒,不用自己强加意念引导,他的身体会自动放松放沉。坐着的时候身体会 自己调整坐姿,把僵硬的地方松下来,也会有脊柱和腰部的一定变化调整。这些都是方式方法,引导人进入清净的状态,这个时候身体自己调整,然后尽量达到卫气 营血的最佳状态。不过是这样的修行相对有难度,而练太极拳通过老师的传授相对容易些。
( n8 p- |0 O5 \. X$ { 而你说的太极操,是不具备卫气营血最大优化的作用的。8 j) }$ L# z! G/ I
作者: 远离颠倒 时间: 2013-6-18 10:47
. r$ {/ Y, {+ }$ ]5 c5 {' H9 U
2 I% n/ e7 w: `! c3 x0 k* M醍醐灌顶,受教了,谢谢2 \5 \, ]- H9 E+ N
' Y5 [! P9 T: H) x1 y8 M" ?: g!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