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标题: [原创]带状疱疹的迅速根治 [打印本页]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06-7-15 14:02     标题: [原创]带状疱疹的迅速根治
 
 带状疱疹的迅速根治
 
 
 --------------------------------------------------------------------------------
 
 发表曰期:2004年8月24曰 出处:原创 作者:刘志杰 已经有3位读者读过此文
 
 
 蛇盘疮中医又称缠腰火丹、蛇串疮等。西医叫带状疱疹,是一种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疾病。
 
 本病多在春秋季节发病,成年人患病多些。发病前常有轻度发热,疲惫不适,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部有带索状刺痛,有些疼痛在发病前出现,有的在发病时随着皮肤同时出现,还有的在发病后出现。初步患部皮肤发红,续则出现密集成簇的绿豆至黄豆大的丘疹,迅速变成小水疱。水疱三五成群,集聚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呈现疱与疱之间正常皮肤,严重时可出现血点,血疱或坏死。皮损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按周围神经走向排列,如腰部、胸部、面部。
 
 此病发生在头部的病情严重,常引起剧烈的头痛。可损害眼球各部位,甚至引起失明,病程约2周至4周。
 
 该病中医认为是胆气上逆,相火不能封藏而外越,胃土之气随胆逆行,不能震慑水湿,导致水湿泛滥,与相火交蒸,或同时外感湿邪,郁于肌肤而发。热重于湿痛甚,反之疼痛略缓。治则为清热利湿,降胆胃之逆,平水火之争。此内治之理。火郁则发之,此外治之宗。
 
 该病以疼痛难忍著称,极痛苦,如耽误治疗,则遗留长期神经痛,难以治愈!故发现患病后,务必36小时内接受下述疗法治疗。
 
 一、内治法:
 
 1. 口服中药汤剂
 
 龙胆草15 黄 苓15 山桅子10 地夫子20 半夏15
 泽 泻20   柴 胡20 当 归15   生 地50  甘 草10板兰根20 大青叶30
 
 痛重者加元胡10。水煎服。早晚各1次,忌食辛辣食物。
 
 
 二、外治法
 1.以梅花针扣刺疮面水疱并轻度出血.第二天如出现新疹,再将其扣破出血。
 2.黄连5 黄芩5 黄柏5 大黄5 马钱子5 白藓皮5 地夫子5 大风子10 薄荷冰5 以75%酒精浸泡一天,取上清夜涂擦扣刺后之疮面.一天三次。
 3、针刺阳陵泉(双),出现针感得气后,最好导气至病位,疗效更佳。不留针。曰一次。
 
 经验:一般单纯采用中医外治法,2次治愈率达90%,并于第一次治疗后,疼痛迅速消失,疮面干燥结痂。迅速痊愈,无后遗症。
 注:这里的根治是指不遗留后遗症。该病患过一次后,基本可以终身免疫,只有极少数人二次复发 。
 
 吉林市江城刘志杰中医诊所
 
 
 
 
 
 2006-7-2 09:51 PM                评分 ---- -25 -20 -15 -10 -5 +5 +10 +15 +20 +25 +30
 
 ☆益生☆
 贵宾
 
 
 
 
 
 积分 4
 发贴 4
 注册 2006-7-10
 来自 辽宁 鞍山
 状态 离线  #2
 
 我用看看,谢谢刘老师! 作者: eyou    时间: 2006-7-16 21:55
 
 请问先生,这里用地黄不是会增加脾湿吗?脾湿则胆胃更俞逆?现在到处看到的都是附子,还真不知地黄啥时可用?对于地黄附子同用更不知为何了?望先生开示,谢谢!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6-7-17 01:10
 
 所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该病标证为湿邪郁久而化热,不能外达而,阻于经络皮肤间。生地虽不可久服,但暂用生地于清热表散之中,清经热而达皮毛。况且,有柴胡剂理少阳,降相火归藏,栀子、胆草清肝胆湿热,泽泻利湿。使相火得藏,湿热得清,经络皮毛湿邪郁热得解,此速治方法。
 待标证得除,再看是否存在命门阳虚问题。
 
 《长沙药解》云:地黄,味甘微苦,入肝脾。凉血滋肝,清风润木。疗厥阴之消渴,调经脉之结代。滋风木而断疏泄,血脱甚良。泽燥金而开约闭,便坚亦效。
 皮肤斑生痂癞,亦为要物。
 
 而生地附子同用,参考一下仲景肾气丸便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