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周某,性别:女,年龄: 22岁,学生 。 
病史简要:患者为医学院实习学生,在肺病科住院部实习期间,感染肺结核,表现为剧烈咳嗽,发热汗出。因惧怕西药对肝肾的损害,故来求诊。 
刻诊:剧烈咳嗽,发热汗出,头晕头痛,口干,小便黄,大便正常。 
舌象:舌红苔黄腻。 
脉象:左:寸:  弦紧  关:   细滑数 尺:   细滑数   
      右:寸:  滑数 关: 滑数   尺: 沉细     
诊断: 
六纲:阳明病 
五证:燥、饮 
处方:竹叶石膏汤加茯苓四两(一两=10g) 
竹叶20 石膏160 生旱半夏40 麦门冬30 
白人参20 粳米3把 炙甘草20 茯苓40 
四付,10碗水煎取3碗药,一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服。 
二诊:患者不放心到华西医学院做痰查结核杆菌检查显示阴性。 
刻诊:咳嗽明显缓解,已不发热汗出,头晕头痛、口不干,小便黄,大便稀溏,少腹胀痛,白带量多清稀无异味,外阴瘙痒,月经量可色黯红,有血块。 
舌象:舌淡胖大水滑,苔白腻。 
脉象:左:寸:  弦紧  关: 弦细滑尺: 弦细滑   
      右:寸:  弦紧 关: 弦滑   尺: 沉弦细     
诊断: 
六纲: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五证:饮、滞 
处方: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合当归芍药散(一两=10g,芍药用4两,川芎用3两) 
茯苓40 炙甘草30 五味子30 干姜30  
北细辛30 生旱半夏40 杏仁30 当归30 
赤芍40 生白术40 泽泻80 川芎30 
四付,10碗水煎取3碗药,一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服。 
三诊:偶尔咳嗽,已不头痛头晕,口不干,小便黄,大便成形,少腹已不胀痛,白带明显减少,外阴瘙痒,月经颜色转红,血块减少。 
舌象:舌淡胖大水滑,苔薄白。 
脉象:左:寸:  弦  关: 弦细滑尺: 弦细滑   
      右:寸:  弦 关: 弦滑   尺: 沉弦细     
诊断: 
六纲: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五证:饮、滞 
处方: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合当归芍药散加蛇床子三两(一两=10g,芍药用4两,川芎用3两) 
茯苓40 炙甘草30 五味子30 干姜30  
北细辛30 生旱半夏40 杏仁30 当归30 
赤芍40 生白术40 泽泻80 川芎30 
蛇床子30 
四付,10碗水煎取3碗药,一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服。 
四诊:余诊皆除,不处方,患者担心其扔有传染性,继续服用抗结核药。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