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刘守峰 于 2013-12-14 11:33 编辑 ; j& ~+ ]) s3 |& R
# Q, H% x J% T8 e7 r. P, b1 p1 d讲课老师:王翰霆
- u0 B: J& D4 ?" W2 |讲课内容:夜话汉传从医路9 B8 ? L, Z. |
讲课时间:2013-11-11
" Z0 Q/ I( N: [% h 今天没事儿,扯一会儿,说说我从学院毕业到踌躇满志到冷水泼头,到怎么开始学经方的,怎么入汉传之门的,我相信我的经历在座的不陌生,有很多人跟我有共同的困惑和经历。也让新来的朋友有个数,该怎么学习汉传中医。在座的各位有很多跟我一样,都是上过中医院校的所谓专业毕业的。上学是理论学的"头头是道",方剂,药性,背的是"五迷三倒"。毕业了一搞临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有的人得从毕业前实习时就开始出现这个问题。带你的导师或许最常说的是"中医啊,博大精深,你既然选了这行就要有这个心理准备,临床诊疗和你课本上学的是两码事儿,跟着磨砺吧,没有十年八年的看不了病,中医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你听了泄气不?几年学院苦读,还要磨砺个十年八年的,最后还永远不消停,活到老学到老,神马时候到头啊。# V9 o1 Y* V8 }
等我们独自临床了,遇到某些病人也发现有时候确实头大的狠,一肚子知识突然空白了,怎么辨证开方都没底了。+ Z: E7 k; h9 {' W) Z. A
脑子里想的是"好像是!大概是!或许是!到底是什么呢?"都是这种难于确定心中没底的猜病猜方猜药+ |/ @& f+ E4 A# m8 M# J" z) Z$ u
疗效嘛!不可测。
4 o |/ X. K7 w4 ]3 o 你身边的朋友有时候会说,我不信你们中医,不相信中医能治病,有时候问的你无法反驳,因为你自己也没底。
6 Z9 C" x' r7 ]$ y7 k. V6 X 你身边的西医同事更会鄙视你,他说你们中医是玄学,跟算命的差不多。
. @( m+ B" I d2 D0 z" H$ T 最后很多同学都改学西医了,有的甚至改行不搞医疗了。
) g' [4 M* N8 w) r1 g; j0 M 我有个亲戚在辽宁某县开了所私营医院,当时他有个朋友是沈阳某著名中医院的业务院长。
3 I* N+ ^5 z8 r/ d5 z% u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有名的中医专家。
8 H( d5 w, m) X0 c% H7 { 我亲戚请他帮忙造造声势,每周末给出个专家诊。他答应了,我亲戚就做了宣传。
4 n: M4 Z, r0 k% ]/ J 沈阳离那个县城200公里路程,要车接车送的。第一个应诊日那天来看专家号的患者排了很长一队。
1 {. U: ~, p) W& X9 {. @- U! k% J 看到第四个患者的时候突然"炸锅"了。一个老太太急了,与那位教授吵了起来。
% e9 I Q. V( I$ g" e- h) S 老太太是"老慢支"看了很多医院也不见好,中西医都看过,一到冬天准犯。/ f o E$ a1 `5 l* t C2 U/ p
她听说来了沈阳著名中医专家就早早的来排队挂号。
5 v8 P, T# z* T: Z O 等轮到她看时,老太太一伸手让他把脉(东北有这个看中医的习惯,一般病人不说病情,让医生直接把脉"猜"。猜对了医生咋说咋是,不对转身走人不看了)
: [ F( I* M$ P教授说了句"没时间"。询问了她的症状,拿着听诊器在她胸部听了听,量了血压,开了个胸X光片,又开了血常规化验,老太太做完各项检查回来找他,他给开了头孢呋辛和盐酸氨嗅索静脉输液七天,口服西药若干。老太太当时就翻了。说:"大夫,我早早排队,还挂了专家号,可是我是奔您这个中医院院长中医教授的名头来的,我来看的是中医,您给开这药我们村的大队医每年都给我输,这才撤了没到半个月呢,要是知道你也开这药我找你干啥?"。- b! s. q; t! N4 Y0 [4 u
教授脸红脖子粗说了句"爱看不看,中药只能帮助你调理体质,你现在是发作期,有炎症,中药治不了"。
& X) t t% z$ u5 g4 M: p; b 老太太无奈的走了,出门那瞬间我看到的是愤怒、无奈、悲观。
* S/ F- X$ x7 p6 E我也很失望,本来是想跟这个教授学点东西,可是我从来就对西医无兴趣,根本学不进去,让我从头学也不赶趟了。
& d% U$ p% H7 v, z& f+ x2 O3 ?3 ^0 P 其实我们家也在那个县开了所私立医院,我父亲是西医外科主任医师,患者源也是以手术病人为多。1 h! l' |. @- a& J# G
但是我喜欢中医,所以我就在里面开设了中医科。自己上学学的那点东西还比较嫩,看病没底,经验不足,我就聘请了两位道骨仙风的老中医坐诊。
1 g& r8 U7 _7 {6 [7 O& u由于有新农合报销跟着开始很火爆,日收入五千左右,门诊量每天二三十人。+ V* j2 s$ i' Z' }
按理说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两个月后病人逐渐少了,从每天二三十的门诊量锐减到一两个、三四个了,甚至有时候连一个都没有了。
/ l5 a" @* p, x+ Q. ~ 后来一调查原来是这两个老大夫看病的疗效不太好,有些病人甚至给耽误了病情,一传十,十传百,直接影响到了医院中医科的门诊量了,后来只好辞退了两位老人家,关闭了中医科。/ r" ? \4 n5 d0 }, x
这件事对我本人的打击很大,对中医逐渐失去了信心,有一段时间再也没有关注过中医.
2 H6 l5 q6 J ^& i$ N$ m 大约过了半年左右我们那个镇子几十里的镇子的医院院长,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在离我们那个镇子几十里的镇子的医院院长.
; @, v- {% J' k- q/ h' ^) T# \+ E; T 这个人跟我一样也是外地来的,通过卫生局招标承包的当地镇医院,但是人家那个医院干的那是"风生水起"啊。8 j. F" ^, C# C2 n* {) v
他那医院的名气我早就灌满了耳朵,人家那是全县开展最好的乡镇医院,连续两年获得卫生局颁发的第一名奖励,地市卫生局局长曾亲自到他那开现场会,给全市基层卫生院立楷模。
" U7 N1 [0 ]" w ]; y% g) b就这样一个骨干基层医院我以为得有很多专家教授呢,内、外、妇、儿、彩超、CT等不得全了啊!
& K( n4 N) ` w8 L 可是我一打听人家以中医为主,院长本人就是中医,在短短两年就有了那么大的影响力,我很怀疑,后来他邀请我去他们医院做客,到那儿一看我服了,看病的人排着长队有几十号人,不光有本地患者,还有很多是从方圆百里慕名而来的,无一例外都是找院长看病的
( A! s4 L; @ s5 C1 F: u3 { 我确实是看着他把脉开方抓药,旁边几个助理记病例,登记合作医疗等忙的不亦乐乎,这下我服气了。
& P. f' e3 s J, ?. n, ] 这也重拾了我对中医的信心,我当时想啊,怎么能忽悠他学点秘方。晚上我请客吃饭我就"开套"人家明白我的意思,就跟我说了一句"我没有秘方,我只能告诉你,想出名学经方"。就他这句话使我开始走向学习经方之路。那时每天没事就去书店找关于经方的医学书籍,又在网上找这方面的知识学习,所涉猎的各种大家流派数不胜数,但是始终都找不到一个能够系统完善的即能快速入门又能讲明白道理经得起考证的经方专著。就突然有了一种识破"天机"的感觉。( u% r' Q: ~; M, m) _. h9 w4 @( Z( r
全新的辩证思维方式结合那些熟的不能再熟的方子后怎么感觉那么贴切,那么天衣无缝!
0 b4 e% ?3 t$ t8 S8 O 由衷的感叹刘师其人就是上天派来拯救中医的圣人,要不然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成就?* Q) Y6 U1 A6 ^' |4 t1 R
学刘师的汉传医学对初学者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入门快。0 J: k T) }; I% f+ K4 R) `; W
能够即学即用,用之就效,这对初学者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1 a# |: l( [% h) Q9 t8 @/ a# p
因为你不用去研究那些脢涩难懂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不用费心熬血的去背那些千方万证
( L4 I5 U8 [2 J# W s [ 辩证六纲五证加上伤寒115剂足已,任你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无需蒙冒猜迷加减杜撰,看到病人就有成竹在胸之感。
% A/ ^" k# o/ b' z6 s; ` 经过几次临床后都是治疗效果神奇我那时真是信心百倍啊!) k" `2 g! A& \! I& K
当时我心里想我一定要拜刘师为师$ h! s) Q% {0 m0 S9 A
经过百般钻营与努力,机缘巧合在网上有幸结识了徐渊师兄、俞坤琴师姐,经他们引荐把我带进了汉传师承的大门。后来我前往吉林拜会恩师,当面给师父师娘磕头敬茶行了拜师礼。当时我心里是无比激动。看着师父师娘笑容可掬满心欢喜的样子,我暗下决心,今生一定要把发展汉传,推广汉传作为毕生事业来做,不能辜负了老师这些千金难买的宝贝啊!1 i6 e# t X, b9 i" j8 {
没有师父,没有汉传,我敢离开那个小破镇医院,跑北京来开诊吗?
+ O, L* j3 ~) r看过文三块电视剧的同学知道,那里有句话:没两下子赶来京城行医?还敢没把脉就收200元号脉费?为什么会反差这么大?三年前还蒙头人呢,现在咋这么牛?就是因为咱们汉传的学术牛,是真东西,好东西,咱有底了。1 h% s7 T. T+ q% f) }! D
堂主师兄讲课的时候说过,要记住:“脏腑理论”、“经络理论”、“运气学说”也不是“汉传经方理论”,那我们就不能使用这些非经方理论去解释经方,这个是必须要注意的。& C4 Z1 p6 c3 c: S1 F# n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学会“舍得”,有舍才有得。! R X+ T5 B" c( X7 o5 Z
我奉劝新入群的朋友,想要学真东西就要放下你以前那些谬论。
+ T' A/ ]% |- A+ d) W# C) G 放不下就最好放弃,因为你不可能学会的。
; B' d0 R8 X, b6 j' K/ K$ n, H 就是我说的"倒空你的杯子,要装新东西"。有的同学以前学过很多理论,例如脏腑、经络、运气、其他人的“经方理论”,那现在就要会放下,不要混杂。这样,你得到的、掌握的东西就会多,才会学得好,临床也会得心应手。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