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经方实践病案1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8-3 13:59
标题: 经方实践病案1
患者,男,52岁,自觉浑身发热伴困乏无力喜卧懒动,下肢沉重感。触诊手心灼烧,稍动则汗出发热更甚(患者体胖),偶尔伴眼睛干涩和视物不清)头晕,头后部偶有疼痛,胃中不适,恶心食欲差,饭后恶心腹胀甚,口干但不欲饮水,阵阵心慌,容易受惊而发,下肢和眼睑部有浮肿,下午浮肿明显,小便时黄时白,有尿意量不多,大便基本正常有时质略稀(平素饮食稍有不慎容易腹泻),舌色稍红苔腻稍厚微黄,脉细弦有紧感,左比右稍有力。
   六纲辩证:太阴阳明虚热夹杂之厥阴病
   处方:五苓散+小建中汤+半夏泻心汤
   分析:头晕,头后部偶有疼痛,胃中不适,恶心食欲差,饭后恶心腹胀甚,口干但不欲饮水,阵阵心慌,容易受惊而发,下肢和眼睑部有浮肿,下午浮肿明显,有尿意但量不多,大便基本正常有时质略稀,为水饮内盛,导致津液生成布散障碍,且伴有饮逆,结合舌脉选五苓散和半夏泻心汤。小建中针对津液亏损加饮的阳明虚热证。
   结果:服用两剂,只有腹胀稍减轻,其余效果不明显。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8-3 14:00
本帖最后由 小水 于 2009-8-3 14:01 编辑

重新整理四诊资料:出现头疼,以头顶最重,伴恶心,困乏无力,下肢沉重,口干但不多饮,浑身自觉发热,腹胀,浮肿依然存在,舌脉转化不大,无怕冷。
六纲辩证:太阴阳明虚热夹杂之厥阴病
处方:真武汤+小建中汤+吴茱萸汤
分析:结合患者的平素虚寒体质,真阳不足为饮盛的根源所在,所以应选用真武汤,吴茱萸针对胃气虚而水饮上逆,选小建中同上
结果:处方两剂,一剂完头疼减轻,二剂后头疼消失,且下肢沉重感,困乏症状减轻,自觉发热情况也有所减轻,但是腹胀依然存在,实在赞叹附片的威力。患者服药后会拉肚子,拉完并不觉得难受,反而觉得舒服,判断应为排除寒饮!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8-3 14:02
重新整理辩证资料:天阴小雨,患者仍然自觉浑身发热,食欲不大好,偶有恶心,脐周胀满,触诊感觉鼓鼓的,下肢眼睑依然有浮肿,小便量少,舌色淡红水滑苔腻微黄,脉细数
六纲辩证:太阴阳明虚热夹杂之厥阴病
处方:真武汤+小建中+厚姜半甘参汤
结果:两剂后,服药期间依然出现拉肚子,自觉发热情况明显减轻,气温32度,但患者也没有出现象天阴时发热的难受症状,触诊手心,没有之前的烧灼感,且下肢沉重感减轻,工作时精神状况好转,腹胀整体减轻,但是下午晚上又会反复!
原方继进2付,不正常发热症状完全消失,且患者脸色转变极大,以前黧黑暗,现在好了(抱歉,文学功底不足,实在描述不出来了)。且疲乏无力,下肢沉重等症状均大大减轻,爸爸极为高兴!但是腹胀依然反复。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8-3 14:04
出差回家,患者自诉睡觉感觉气短,呼吸不畅,站立正常。口干但饮水不多,眼睑及下肢有轻微浮肿,腹胀,小便量少,大便质稀。舌淡胖齿痕,苔腻慢布舌面,微黄。
辨证:太阴  
分析:归纳症状,还是因为水饮太盛,津液不得生成和布散,且从舌象看,有点水饮积聚化热。
处方:五苓散+真武汤+葶苈大枣泄肺汤
结果:依然出现拉肚子,睡觉气短,呼吸不畅症状消失,眼睑浮肿消失,小腿轻微浮肿,但是依然腹胀,下午严重,触诊鼓鼓的,矢气可缓解,腹中自觉有些冰凉,精神及吃饭状况良好
      
  于是处方:真武汤+小建中+厚姜半甘参汤,两剂
结果:腹胀依然时重时轻,腹中有点冰凉,请教堂主师兄,他说我不辨六纲,更不辨卫气营血,不应该看到腹胀就选厚姜半甘参汤,从组成看,厚姜半甘参归为太阴水饮兼阳明津液不足!
于是更方:真武汤+五苓散+枳术汤 两剂
由于患者近日繁忙,所以今天开始服药,结果待续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8-3 14:22
患者高血压一只服用西药控制,因为是我爸爸,呵呵,为了验证中药是否可以降压,再三劝说,停用西药,服药前血压140/100,六剂之后血压稳定在120/90左右,虽有过反复,但坚持服药,控制较为满意,而且患者现在整体面色及精神状况相比之前确实好了很多。
   辨六纲,辨方证,思药症!感谢老师!
作者: 彰机堂主    时间: 2009-8-3 18:23
失败地方就是用参!
没有谨守《实录》中理中汤之论,也没有掌握太阴提纲。
作者: 经方-天行健    时间: 2009-8-3 19:28
顶!
初诊处方是否可考虑: 苓甘五味姜辛汤+真武汤+白虎汤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8-3 20:18
7# 经方-天行健

谢谢师兄,我觉得真武汤可以选择。

苓甘五味姜辛汤条文: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37)
虽归为饮证,属于太阴方证,但是其饮偏上,故有咳喘,胸满等主要表现,本案首诊饮偏在中下焦,方证不相应。

白虎汤为阳明中风证主方,满足大热,大喝,大烦,脉洪大等症状,此病案发热为阳明津亏的虚热证,汗出我判断应属于营卫不和,口干为饮不化津,津不得布所致,白虎汤不支持!
学习中,望指点!
作者: laidoctor    时间: 2009-8-3 21:20
能把以上各方的药量写一下吗?
作者: 彰机堂主    时间: 2009-8-3 21:29
满足大热,大喝,大烦

就是加人参汤证了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8-3 21:54
9# laidoctor

原方一两10克,五苓散不大严格,但是保持大的比例,小建中的胶饴用蜂蜜替代。
作者: 武陵渔人    时间: 2009-8-5 10:52
想问几个问题:
1、四诊与六诊并无太阳表证,为何用五苓散?
2、患者无腹痛之苦,为何用小建中汤?
3、一诊可否用:越婢汤+真武汤?越婢汤发散体表水湿并清阳明热,真武汤利小便并化体内水饮为津液。
4、对于堂主老师所提出的“用参未谨守理中汤”之论不太明白。理中汤不是本身就含人参吗?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8-5 13:32
本帖最后由 小水 于 2009-8-5 13:34 编辑

试着回答下,学习中,望老师指正:
一,四诊与六诊并无太阳表证,为何用五苓散?
    五苓散组成:1:桂枝,猪苓,茯苓,白术,泽泻,从组成看,桂枝解表降逆,其他四味药化水饮,生津液,所以从组成看,也并非一定要有表证,对于饮不化津而表现出的小便不利,口渴,饮不解渴,眩晕,恶心微热等就可以应用。水饮证为其主证。2: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用桂枝的目的也可以理解成通过通表而达到透里的目的,从而恢复正常的氺液代谢。
二患者无腹痛之苦,为何用小建中汤?
    小建中为桂枝汤倍加芍药,加胶饴组成,本案患者表现为津亏的阳明虚热且水饮较盛。如果单纯的水饮证,必须用专门针对水饮的方子,但是此案水饮伴有津亏虚热,就需要选小建中。桂枝汤为酸甘之物,具有制水的作用,加芍药利水凉润兼通血分,胶饴补中。饮热同治,营卫同调。   
      参考条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13)
         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三:一诊可否用:越婢汤+真武汤?   
   回过头的话,一诊我会选择真武汤+五苓散+小建中,越婢汤组成: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15枚。甘草2两。从组成看,属于太阳伤寒+阳明郁热+饮,不符合。
四:对于堂主老师所提出的“用参未谨守理中汤”之论不太明白。理中汤不是本身就含人参吗?
   这个问题你看看《师承实录》的213页226条的解释,对于理中汤中加人参其实我也不能理解,本来太阴里虚寒了,为何还要加一味甘寒的人参呢?书中关于人参的描述很多,我理解人参在阴证中应用大概是一个救急作用,缓解饮不化津液所造成的津亏症状,比如口渴口干等。
作者: 香雾    时间: 2009-8-5 20:25
有前途,继续努力!
作者: 娇娇    时间: 2009-8-5 21:19
学习中
作者: 沈杰--回归三坟    时间: 2009-8-7 19:29
本帖最后由 沈杰--回归三坟 于 2009-8-7 19:31 编辑

真武汤+白虎汤?  难道看了渴,有点像白虎汤证,就加个白虎。有个困重,下肢沉重感,就真武汤。有两个兼有就加一起? 实在无法苟同没有分析清楚病机的组合。
不要一见气短呼吸不顺畅了就葶苈大枣泄肺汤,一腹胀了就厚姜半甘参汤,一渴了就石膏的。。 还是要看病机,尽可能用一个方来用,组不好会影响原方的疗效。特别是白虎汤和真武汤,加了一团,相互影响,要影响疗效的。
第一诊半夏泻心汤就用的不妥,初诊就是个寒饮,有个腹胀来个泻心。。。
早该下真武了。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8-7 20:32
本帖最后由 小水 于 2009-8-7 20:33 编辑

16# 沈杰--回归三坟

   先谢谢您的指正,刚开始实践,发出来的初衷就是给大家提供点可以引起反思的材料,我再小小的补充一下,希望初学的同学引以为鉴,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首先,首诊选半夏泻心汤并非着眼于胀的症状,而是因为胃气虚的呕逆,还有患者又夹杂热象,于是选用,效果不明显,我认栽了。回想原因,真阳不足,水饮太盛,半夏泻心汤没有直奔要害。
     其次,葶苈大枣泄肺汤证我还是肯定的,疗效说明一切,您说是不是?而且从病机和药症分析看,上焦饮盛所造成的呼吸也不畅并非不可啊。
    再次厚姜半甘参的使用是有硬套条文的罪过,病机根本是饮,此方人参实在拉了后腿。
    最后要说您没有仔细读贴,冤枉了我,辨证论治乃中医临床的特色,这句话我一只放在心里,从头到尾我都没有用过白虎汤,你可以再回头看看哦。在我的思路中,口渴病机:饮阻津布,饮盛津亏,所以我的方子基本以温渗水饮,扶助真阳为主。并非盲目的看症下药。
作者: 经方-天行健    时间: 2009-8-7 23:03
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同时结合症状,考虑用白虎汤。

“闻道有先后。。。。。”  
有话好好说。
作者: 沈杰--回归三坟    时间: 2009-8-9 14:24
没有说楼主用错石膏。同意8楼小水所说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条文: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37)
虽归为饮证,属于太阴方证,但是其饮偏上,故有咳喘,胸满等主要表现,本案首诊饮偏在中下焦,方证不相应。
白虎汤为阳明中风证主方,满足大热,大喝,大烦,脉洪大等症状,此病案发热为阳明津亏的虚热证,汗出我判断应属于营卫不和,口干为饮不化津,津不得布所致,白虎汤不支持!
学习中,望指点!”
前面说的已经够明白了,所以经方-天行健兄的处方不对路啊。同时结合症状,考虑用白虎汤。那是指哪个症状呢? 本人愚笨,不解太具有创意的方药组合,请明示。神农的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 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
要辩清六纲之前先要辩清寒热啊! 不辩清寒热就更不能谈上六纲了。如:肢体浮肿,在知母里有;口干,苦焦在石膏里有。那我要问问,神农里还有没有其他药有这个作用? 肢体浮肿为什么不用其他的药?
患者已有真阳不足,见阳明虚热就用白虎伐阳。那为什么不用黄芩,黄连呢? 用参用芩连的效果已经看出来了,还要用白虎?
作者: 沈杰--回归三坟    时间: 2009-8-9 14:25
同意一诊用真武汤+五苓散+小建中。
作者: jfsj    时间: 2009-8-9 22:53
病位在里(太阴虚寒+饮),表是假热此乃真寒假热。治应通表温阳理中辅行诀大玄武去白芍人参+加肉桂当归主之。
作者: 杨国政    时间: 2010-12-5 12:51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