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气功的元神和识神(转帖) [打印本页]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08-1-21 13:12
标题: 气功的元神和识神(转帖)
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概念,大至天地宇宙间一切正常现象,小至瞬息即逝的灵感,中间涵义则主要是指心理现象的表现。气功中练神为主导,则指中间涵义之神。神的范围和种类较多,与气功关系密切的是元神与识神。元神即为先天之神,近代医家张锡纯认为它藏于脑,是“无思无虑,自然虚灵”。先天之神是随遗传而来,处于先天状态之下,有自我主宰之能和自调之力。通过它,人体的元气可以与化育天地间万物的元气相通,使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形成个体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元神赖元精(人体中一切生命物质产生的基础,乃与生俱来的遗传物质,并在后天发展中不断补充)以化生。元神是气的内在能变的动力,它包含着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某些重要基本属性。它使个体人适应自然,社会,保持着与自然发展规律与宇宙物质规律之间的一致性。在人发展到当今社会的高级水平,它使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联系,保持群体统一的社会性。人们通过气功实践,可以排除杂念,绝对入静时,或者在意念集中时,会觉察到一些本不为人所知的事物和信息,这就是元神的显露,也说明元神本为无知无觉者,但因其自身的发动而有知有觉。当元神显露时古代气功大家就称为“真意”。 所谓识神即为后天之神。张锡纯认为它藏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是一种自觉意识,是借助于元神之灵以为用,初生的婴儿大多识神尚没有形成,随着婴儿逐步成长,对客观事物有所知,有所识,则逐步形成识神。现代人类的生活社会性很强,从幼儿直到成人所学习的知识皆给予识神非常大的发展。于是,一般成人的元神就会淹没于识神之中,也因此人类的自然之性相对地消退,人们为了获得自然之性,就通过气功的锻炼,排除杂念,将识神的活动逐步减弱,直到元神显露,回复自然。元神与识神的关系是密切的,难于分清,元神为先天之神,禀赋于父母,识神由后天学习逐步建立。元神有如画纸,识神有如画纸上的图形。当画家在纸上画出图画后,人们所注意的是图形而忽略画纸的载体,于是,画纸就淹没于图形之下。元神比喻为画纸,却不是不是空白的画纸,元神蕴藏着系统的遗传信息,识神只是电脑操作员,将要处理的资料输入,发挥运算力量的是软件。元神虽为先天之神,但常常受识神影响,识神对事物有所思,有所识,之后即将直储存于元神,元神可将识神所获得的知识分门别类储藏,这种储藏是随元神潜在能力的作用而一丝不苟地处理,哪怕是识神一闪而过的念头,它也将之存于元神,元神所获得的知觉不全由人的五官,它可以随时而感,随时而知,只要是宇宙中存在的信息皆可感而知之,识神由人的五官去感知,当识神所获得的知识越多,人的元神感知则逐步消退,没有经过气功锻炼是无法将元神之潜能发挥的。气功锻炼中的调身,挑息与挑心及松静自然等方法都是为排除识神中的杂念以待元神的显露,如果到一定深度元神显露时,识神仍需在旁边伴随,绝不可让元神绝对地显露,元神显露时识神一定随时能察知元神之所作所为,即可达到元神与识神同步,即可在识神的引导下发挥元神的极大潜在力量,在气功锻炼中(不管静功或动功),皆运用意识,如三调中的调心,在动功中多以形引气,在静功中多以意引气(即心意),在以形引气及以意引气的练习中皆不可缺少意识的运用,锻炼中的调形其本质也是以意来调形,没有意的参与就无法维持一定的形,所以以意印气的意是指识神,初练气功时无所谓元神的显露,所以任何气功的初步阶段皆从识婶入手,气功中的意守丹田是以一念代万念,以形引气也是把识神专注于形体的活动以排除杂念,在精神专注于某个动作时就减少了识神的活动,当气功锻炼到一定程度,即可感觉到体内气机的活动,就是说明元神已开始露出了苗头,在平常的情况下,人体本身无法察觉气的活动,只有元神显露时才有所察觉。初练气动时以意气引气,气只是处在被引动的地位,当功力已强,意则要随气而行,这叫做以意随气,以意随气的过程绝不是让气胡乱行走,但也不可让气当了主人而由气领意走。气是元神的化身,元神的显露越大,气的强度也大,到此时,意与气是紧密不可分离的整体,但意也尽量让气发挥作用,换言之,在这时识神与元神是相互同步,互不干扰并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当然识神让元神发挥潜能时不可纵容,也不可约束。过于纵容,则可能出现走火入魔;如果过于约束,则元神作用无法全盘发挥。在气功中常提到的元神与识神的内容,有趣的是它们与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讲的潜意识和意(显意识)有一些相近的涵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人在觉醒状态下的活动为意识,意识活动可将很多资料储藏入潜意识层,而潜意识层的各种资料也可向意识层传出,在西方则多以催眠术控制病人的潜意识,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对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心理研究,西方最初是由病态着手的,而中国人则以自我调气入手,中国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所获得的是第一手的资料,也就是直观的体验,至少在气功锻炼中可以较清楚地体察类似元神与识神的这两种心理情形,这与外国借由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才能研究人的心理问题不完全相同,意识常指觉醒状态下的心理活动,潜意识就是潜藏的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气功学中的识神于元神,相当于心理学中的意识与潜意识。通过两者的比较和沟通,更能理解练功中用神的意义。气功修炼中常提到识神淹没元神,而入静到一定程度则可解除识神对元神的约束,直到最后元神为识神服务,这时就能发挥人体潜能,这也是人体科学的中心内容,当练功到一定程度,由于意识的正确运用就会解除意识对潜意识的专横控制,让意识有选择,有条理地引导潜意识发挥能力。当潜意识已经被组织起来后,就会有条理地释放出能量,在体内可由意识体察出来。潜意识的能量发挥仍不能全盘脱离意识,此时就是“意卧气行”阶段,因为意识在守着潜意识发挥力量,故而练功者不会出偏差。练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得抑制识神的活动,从而解放元神,始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转自《气功》1999年9月刊,作者王米渠 教授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