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卫气营血、麻黄汤、桂枝汤琐谈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品堂主    时间: 2014-4-11 16:46
标题: 卫气营血、麻黄汤、桂枝汤琐谈
本帖最后由 一品堂主 于 2014-4-11 16:49 编辑

        前些天有几个人问我汉传“卫气营血”的生理病理,相互探讨了几句,今天整理一下,希望能对初学经方的人有所裨益。
        其实,卫气营血的生理病理,在恩师的几部著述中已经阐述得清清楚楚。可是还有一部分人,尚不能理解得明明白白。原因呢,就是对经方概念的模糊以及夹杂了时方固有的理念。忽略了“大道至简”,总以为中医“博大精深”,忘却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真义。
        经方的卫气营血,可以看成是三阴三阳六纲的代名词。读过恩师著作的人都知道,太阳主卫,少阴主营,阳明主气,太阴主血,少阳主卫气之间,厥阴主营血之间。六纲是公式,各有所主,本于一阴一阳。气血为体,营卫为用,营卫偏于主外,气血偏于主内,分阴阳而已。
        这些基础中的基础,看着不难理解,但是运用时往往容易与临床脱节,使得辨证失去严谨。理解了,不见得会用,会用也要用得恰到好处,“体用”结合才是真正的掌握。具体多多详参汉传经方基础理论——        卫气营血篇。恩师刘志杰先生以及地平线师兄、超明师兄、安宇师兄、医者仁心师兄、曹林辉师姐、小水师姐等等,对此都有详细的讲述。
       我这个人逻辑思维不强,这里说到哪儿算哪儿,呵呵。世上万事万物一理,就像医理、文学、武学、军事等等是相通的一样。无论生活中或临床上,要想接近真理,就得打好相关专业基础,开拓思路、触类旁通,所以要不厌其烦的反复的温习这些基础......
        卫是气中血,代表人体一切津液,温养表里。在外像部队,防卫外邪侵入;在内如警察,保卫内部治安。
        营是血中气,是血中的精气养分,滋润内外。它和卫相随互化,出表入里,巡行内外,使病邪无所遁形。
        营卫在外就像机体的两道边防线,第一道防线就是卫,是要正面迎敌的。那么第二道防线营呢,就是预备队呀,随时支援嘛。
        敌人发起进攻了,卫首当其冲,卫呢,很强大,阵地牢固,两军集重兵于边界而呐喊厮杀。在人体表现呢,比如会出现“脉浮紧,恶寒发热身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群。敌人的顽固不退,却惹恼了一支劲旅——麻黄汤大军,它就迅猛如青龙出海,帮助卫杀退敌军。因为机体阳气津液充足啊,这支劲旅又是速战速决,有炙甘草先生随军给养足矣。所以不用啜热粥,更不用姜枣相助。
        只是个别机体“阳气重”——津液旺盛,在麻黄汤大军杀敌时,机体会“发烦目瞑”、“剧者必衄”,但是一般能够“衄乃解”——“或因致衄而不解者”,尚需麻黄汤大军再战,这些是常识。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卫的士兵松懈了,即便有营派兵协助,但是第一道防线还是被敌人攻破了。不过还好,敌人的攻势被暂时缓冲了。因为边防部队总兵力是一定的,卫津的不足,影响到营,         而营呢,要派去援助卫,却也被敌人消耗很多,所以第二道防线的营也相对弱了。机体呢,就会表现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症状。这时营就不能硬打硬拼了,要讲究策略了。
        这时的状态就好比武术搏击一样,对方人高马大,进攻“快狠准”,势不可挡。己方身小力弱。那最佳的选择呢,最好是错身让步,避其锋芒,让其击“空”,趁敌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我方乘势上步反击。
        记得三国演义有一段镜头:曹魏汹涌进攻,蜀军一触即败退,魏军边追边捡蜀军的粮草辎重,追着追着自然势衰。这时蜀军回马反击,魏军大败而逃。蜀军一退一进之间,大有奥妙,退时保持着体力和反攻的念头,甚至边跑边喝着水,吃着干粮。而魏军“一鼓作气”却击“空”,再而贪心粮草辎重势衰,未等“三而竭”,就注定要败了。
        桂枝汤就是这个原理,芍药酸凉,清滞热、收敛,就像蜀军的假装后退,让过邪气的锐锋——恰似武学中的一手搭手牵引,是为了配合另一手的出手反击。这里芍药能使桂枝、生姜温阳发散不致于太过,用的是一尺的劲力,打出了“寸拳”的威力。而炙甘草、大枣养津液护胃气,服用时更是啜热粥,后勤粮草充足,有制之师,表里寒热营卫都照顾到了,何愁不克敌制胜呢?
        经方六纲病,实际就是卫气营血之病变。太阳病伤寒证和中风证,是风寒之邪影响卫津造成的。太阳伤寒证是机体偏于感受寒邪,机体卫(津液)凝聚肌表抗邪,麻黄汤发汗就是出阳入阴,使卫顾护周身。中风证是机体偏于感受风邪,风邪耗散卫津,所以用桂枝汤由阴出阳,即要驱邪外出,还要顾护补充津液,解表生津液。
        卫特指津液,营就是荣气。津液在表为卫,在里为胃气。一部伤寒大论,论的就是津液在人体的分布,即以阳气为参照物,三阳病是阳盛导致的津亏热燥,阳气津液过旺了。三阴病,是阳衰导致的水饮瘀滞。阳气津液不足了。卫津太过多实热。卫津不足多虚寒。
        气血就是阴阳,水火就是它的征兆。营卫就是气血之阴阳,气血和营卫原本就是体用关系。师曰:“气入血,化血以成卫;血涵气,化气以成营。气有清浊,清者,天之清气,浊者,体之浊气。血有明晦,明者,奉养之血,晦者,陈谢之血。清气吸而浊气呼,本乎胸中。明血养而晦血谢,根乎血海”。
        营卫气血总论:“阴阳者,一身之气血也。营卫者,气血之阴阳也。盖血藏于肝而行于心,气根于肾而发于肺。血行脉中,其气者,营也。气行脉外,其血者,卫也。卫者,津液也。营者,荣气也。气血,营卫之本;营卫,气血之用。津气营血互化,营卫相随,阴阳之道也。营赖中焦水谷而资化取汁,入上焦化赤为血,合天地气而成气血,化合营卫之用,乃成精气也。故卫出上焦也。卫气者,出入表里,卫正而伐邪。巡行内外,营气必随之,邪无所遁也。此生身之必倚。故首重其气,次重其血也。”


作者: 水云    时间: 2014-4-13 11:29
一部伤寒大论,论的就是津液在人体的分布,即以阳气为参照物,三阳病是阳盛导致的津亏热燥,阳气津液过旺了。三阴病,是阳衰导致的水饮瘀滞。阳气津液不足了。

受教了!
作者: 易邪    时间: 2014-4-13 11:48
精彩。
作者: 无霜    时间: 2014-4-13 17:00
精彩!!!对桂枝汤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作者: cunfu    时间: 2014-4-14 10:38
学习了
作者: ab4928    时间: 2014-4-14 22:08
受教了.精彩
作者: 汉传中医宋乐    时间: 2014-4-15 19:50
学习了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4-4-16 18:18
再读“卫气营血”之基础理论。
温故知新。
谢谢。
作者: 金星淼    时间: 2014-7-9 17:36
学习谢谢。
作者: 桂-悠然    时间: 2014-7-12 00:44
温故而知新!
作者: 醉里读伤寒    时间: 2014-7-14 14:54
学习了!
作者: 半夏没药    时间: 2014-9-30 10:53
非常重要的基础,再学习下 谢谢
作者: 太平绅士    时间: 2014-10-4 19:19
收藏了。好好钻研。
作者: 李阳    时间: 2014-11-4 21:26
非常重要的基础
作者: 中医小学生    时间: 2015-6-8 12:57
谢谢分享
作者: 中医小学生    时间: 2015-6-8 12:58
很精彩
作者: 余秉善    时间: 2015-7-15 15:05
太阳主卫,少阴主营,阳明主气,太阴主血,少阳主卫气之间,厥阴主营血之间。这句好
作者: 钱国芳abc    时间: 2016-1-9 19:54
再学习卫气营血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作者: 金芝    时间: 2016-1-10 11:05
学习了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6-1-17 21:08
讲得很精彩!
谢谢朱先生。
作者: 5bianfu5    时间: 2018-1-26 21:19

作者: 5bianfu5    时间: 2018-1-28 18:27

作者: 5bianfu5    时间: 2018-1-31 16:43

作者: 5bianfu5    时间: 2018-1-31 18:03

作者: 5bianfu5    时间: 2018-1-31 21:21

作者: 5bianfu5    时间: 2018-2-1 16:07

作者: 5bianfu5    时间: 2018-2-3 12:12

作者: 5bianfu5    时间: 2018-2-5 19:38

作者: 5bianfu5    时间: 2018-2-6 13:31

作者: 5bianfu5    时间: 2018-2-6 13:40

作者: 5bianfu5    时间: 2018-2-7 09:36
厉害啊

作者: uuuhua    时间: 2018-2-7 16:03
学习了
作者: derogba    时间: 2018-4-9 12:00
一部伤寒大论,论的就是津液在人体的分布,即以阳气为参照物!
作者: 杏林小生    时间: 2018-4-12 10:08

作者: 5bianfu5    时间: 2018-4-14 10:23

作者: 三叶    时间: 2018-9-3 21:17
一部伤寒大论,论的就是津液(阳气)在人体的分布。真知灼见啊
作者: a894818129    时间: 2018-9-3 23:34
精彩重温
作者: wangrongjian    时间: 2018-9-8 09:10
高手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