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汉传医经学的历史发展略谈 [打印本页]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14-1-29 19:10
标题: 汉传医经学的历史发展略谈
汉传医经学的历史发展略谈
北京汉传经方中医研究院  刘志杰
汉代传统医学,包括经方、医经两家,简称“汉传中医”,是传统的自然科学和循证医学,是有别于后世“时方”中医理论的正统中医学。
汉传医经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汉代传统的“医经”科学。
真正的正统中医科学,只包括汉代时期的“经方”和“医经”两家医学科学。经方医学,是以抽象的阴阳学说为框架原理,对疾病进行表里、寒热的规范性分类辨证,运用药物的四气五味配伍组方,以方证相应为目的进行有效治疗的一门自然科学和循证医学,属于中医内治法范畴。
而医经医学,则是以具体的人体解剖层面上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对疾病进行阴阳、寒热、表里的辨证分类,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人体经脉系统理论,并依据病情,采用针、灸、推拿、外用药等手段,对疾病进行有效对证治疗的一门科学和循证医学。属于中医的外治法范畴。
据汉代《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瘉为剧,以生为死。”
并列举了医经的七家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这些经典,失传至今,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所谓《黄帝内经》,是晋代皇甫谧在其所编撰的《甲乙经》一书的序文中命名的。他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有所亡失,其论遐远,然称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编次。”
他在整理《素问》和《灵枢》、《黄帝明堂经》等书籍时,未加严格的考证就进行不负责任的臆断,认为《素问》和《灵枢》就是《黄帝内经》,因此,后世以讹传讹,错把《素问》和《灵枢》,当做了真正的《黄帝内经》。
《素问》和《灵枢》两书,对药物的四气五味配属,飘摇不定,概念上,五藏与五脏混淆,理论上,脏腑与经脉硬性联属,更关键是将其基本理论,建立在错误的“五行生克”理论之上,书中生克法甚至多达数种,令学人浮想联翩,终生疑惑不解,遗祸近2000年!
已故的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裘沛然先生临终前道出了心声:“《黄帝内经》算不上经典,长期以来被捧得过高,尤其被一个作家,解读成上下两集的“巨著”后,它的地位更“虚胖”,像“圣经”一样,其实它也就是当年的“诸子”书之一,反映了两千年前,国人对人体疾病的认识,真知灼见固多,谬误偏见也有,何必对它顶礼膜拜呢。 比如《内经》说,天有日月,人有双目,一阴一阳。荒唐。还说,天有群星,人有列齿,天人对应,星齿感应。挨得上边吗?所以,真正的好书,还是《伤寒论》。”并谆谆告诫:“慎勿多言,有的话等我死后再说,否则要被(同行)骂死!”
我们客观的认为,这两部书,大概是东汉早期未得医理真传的人错误发挥出来的两部伪书。
医经的经典著作,已经失传旷远,但是其内涵和原理,从《汉书》对医经的评价和描述来看,已经说得很清楚,我们可以依此追根溯源的进行一下历史考证。
从考古出土的文物看,针具最早产生的年代,目前公认的,是在距今8000~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那时,便出现了砭石,之后,逐渐出现竹针、骨针、陶针、金属针具等。这已经证明,医经的外治法所产生的历史,十分久远。
早期纯正的医经学理论,是以“经穴坐标系统理论”和“经脉系统理论”为核心,该系统理论的产生,证明了医经理论的进一步成熟,为后世的学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早期所谓的经穴坐标系统,就是将在人体上不断发现的、繁多的、固定的治病穴位,看成“点”,并规范性的用数条“线”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经线”,以人体的关节以及其它显著的体表标志点为横向参照线,即类似于“纬线”,对诸多的穴位进行定点定位,便于记忆和临证时查找。
这些将穴位连接起来的经线,就像地球的经纬坐标线一样,形成了一个人体固定穴位坐标定位系统,我们称为“经穴坐标系统”。经穴系统,以“经”为主干,古人又称之为“脉”。其实经和脉是有区别的,古人对此概念,时常混淆,包括我们现在的针灸学,也是如此。这个问题,我们书中将会专篇论述,这里暂且不表。
那么,从经穴坐标系统形成的过程看,是先有固定穴位,然后才产生了连接的经线。穴位的产生,应该是有针具的时期就开始发现并不断积累了。一个个庞杂的固定穴位点,布满周身,只有通过连线分类和归属,才便于记忆和临床治疗时查找使用。这是该系统形成的重要意义。
经线的产生,我们以考古出土文物为依据,最早出现的,是西汉早期。
如西汉早期双包山2号汉墓出土的漆佣木人经脉图,标有十条经线,未注名称,脉行路线蜿蜒圆滑而挺直,没有成角度的折曲,更没有三次“之折”或“画圈”的现象。
又如西汉初期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出现了十一条经线,以三阴三阳类分法进行命名,并描述了各自的疾病主治范畴。其经线与木人经脉图相比,多出了一条。
因此说,木人经脉图出现的历史年代,当早于“足臂十一脉灸经”。
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黄帝明堂经》,这部书,经相关考证,该是成书于西汉末年与东汉早期,与《素问》、《灵枢》两书同一时期。书中的经线,列出了十二条以三阴三阳分类名词命名的经脉,以及奇经八脉,比“足臂十一脉”多出了手厥阴脉和奇经八脉。并列举了各经的穴位与主治,可惜的是,该书与《素问》、《灵枢》内容遥相呼应,杂入了经线与脏腑的牵强联属,并揉入了错误的五行生克理论。但是,抛开这些谬论不说,该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在历史上,首次列出了常见的固定穴位与主治,并将这些固定穴位,纳入了经线类属,形成了完善的“经穴坐标系统”。同时,因杂入了错误的理论学说,这也就标示着正统医经医学理论的迷失和败落的开始。
再说说“经脉系统理论”。
经脉系统理论,指的不是现在的经络系统,现在的经络系统,存在着严重的空想玄谈和谬论。真正的理论,是医经学的“经脉系统理论”,是研究人体经络和脉络系统的科学理论。在此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框架内,进行有目的的“阿是穴”取穴定位治疗。
“阿是”这一名称首见于《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云阿是穴也”。它们是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主治功用也不十分明确,但对病症的治疗常有奇效。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时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等而予以临时认定。
阿是穴通过真正的经脉系统与脏腑器官相联系,而真正的经脉系统在生理上具有沟通上下内外,将气血营养输布至全身的作用;病理上又是将病邪由表入里或由里出表的传注途径。有诸内必形诸外,何处有病,必会经过经脉传导,以各种形式显示在特定的体表区域内,所以,阿是穴即是治病的最佳刺激点,同时也是疾病反映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阿是穴的取法,是医经学理论中,至为关键的高级核心理论,有着系统规范的取穴理论为指导。这也是早期出土的经脉图里面,只有经脉,没有穴位的一个真正原因。如言某病刺某脉,就是让我们在那个经脉上寻找阿是穴进行针灸治疗。
这个高级取穴治疗的系统理论和方法,至今,也已经迷失殆尽,不成体系了。
正如《汉书·艺文志》说:“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
也就是说,从东汉早期开始,汉传中医学的经方和医经两家理论便开始迷失和不断错谬的恶性膨胀发挥,向下发展,直至今日!
为此,我们作为汉传中医人,将尽我们最大努力,溯本求源,去伪存真,力求将汉传医经学术的原貌进行彻底恢复。中医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此来迎接汉传中医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
作者: 20121605    时间: 2014-1-29 21:02
祝刘师新年新气象,新春新局面,马年大吉!后学在这儿给您提前拜个早年!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14-1-29 21:09
也祝你新年快乐如意,学术马上生风!
作者: 村医    时间: 2014-2-4 16:12
感恩刘师,感恩汉传,让我对中医有了清楚明白的认识,疗效也好了起来,祝刘师马年吉祥,身体健康
作者: angleum    时间: 2014-2-5 08:22
豁然开朗,感谢刘师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4-2-10 16:49
科学而严谨,感恩师父开示!
作者: 桂-悠然    时间: 2014-2-25 02:18
感恩刘老师!
作者: 杏林小生    时间: 2018-4-11 14:40

作者: derogba    时间: 2018-6-3 00:12
娓娓道来

作者: derogba    时间: 2018-9-29 20:21
温习一遍!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