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从小建中汤到肾气丸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丕    时间: 2012-8-31 21:57
标题: 从小建中汤到肾气丸
                                             从小建中汤到肾气丸
      刘师在《金匮增补》第203页末提到:“黄芪汤是肾气丸的轻证”。以前一直很不理解,听完堂主讲阴阳化论,才有所体会。感谢刘师!感谢堂主!感谢各位老师!
      虚劳病根本病机是津液营血的亏虚,津血亏虚不能帮助真阴润肃,真阴润肃之力弱,则邪火上亢,在上焦津血不能下布。阴降阳升,真阴不降,则真阳不能蒸腾。真阳失职则下焦津血不能上奉,水饮内生。如此,则痞、烦、燥、滞、饮五证俱全。(此既地平老师指导小丕时所说的正气不足,邪气就横行。感谢地平老师!)
     从卫气营血来说,就是卫气营血虚弱,周转不畅,诸多症状蜂拥而起。但虚劳病也分伤及卫气营血不同层次。
     小建中汤主要是津液不足,营血因津液亏虚,化源不足而痹阻,营卫因此而不和,为什么?营卫为气血之用,气血为根,营卫为末,现津液不足,血不充而痹阻,根病而影响末的正常。故用大枣、甘草、生姜、饴而健胃补津液,白芍去血痹,桂枝白芍调和营卫。
      黄芪建中汤则是在小建中汤是基础上,出现了太阴外证中风;当归建中汤是在黄芪建中汤的基础上,加上当归温通营血,且黄芪、当归配伍能补血。至于黄芪建中汤的变化,请看《金匮增补》黄芪汤。
      而肾气丸比起黄芪建中汤,则是伤得更深一步。黄芪建中汤津血亏虚,表现出表的阴阳不和(营卫不和),而肾气丸则表现为里的阴阳不和(上燥热,下寒饮),兼见表的营卫不和。其方用生地滋血,山药补津液,附子温下焦阳气,丹皮去血瘀,茯苓、泽泻去水饮,山萸肉调和中焦寒热邪气,合茯苓则酸甘除饮,桂枝降气逆,和营卫。
      那么比肾气丸伤得更深的是什么方证呢?薯蓣丸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 用户名    时间: 2012-9-7 08:22
系统的总结了虚劳的发展转归。太好了。
作者: ab4928    时间: 2012-9-7 11:48
学习了
作者: 平常    时间: 2012-9-7 12:10
回复 小丕 的帖子

小丕兄弟日日精进啊!
作者: 小处学医    时间: 2012-9-7 12:27
学习了
作者: 心想事成    时间: 2012-9-7 20:15
学习了
作者: 张家    时间: 2012-9-7 23:20
学习了,羡慕啊
作者: 小丕    时间: 2012-9-8 12:05
回复 张家 的帖子

不用羡慕,只要认真学习汉传中医,一定会有所得!
作者: 观潮    时间: 2012-9-8 14:06
学习使人进步

作者: 豆子    时间: 2012-9-8 19:47
学习了!
作者: sunflower    时间: 2012-9-9 11:03
已收藏,谢谢!
作者: 当归小骥    时间: 2012-9-9 15:50
哈哈  小丕师兄厉害
作者: 张家    时间: 2012-9-9 19:42
我一定会认真努力去学习的
作者: dybys    时间: 2012-9-9 20:29
学以致用,要向楼主学习啊

作者: cxdgrt    时间: 2012-9-12 16:44
向精进的同学学习!
作者: laciqs    时间: 2012-11-24 17:52
小丕 发表于 2012-8-31 13:57
从小建中汤到肾气丸
      刘师在《金匮增补》第203页末提 ...

师兄我有问题:
津液入血,补充血,那么津液不足会导致血的不足,而刘师在《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当中讲炙甘草汤证时说桂枝汤去白芍,是因为血虚了不能再破泻。但是小建中汤不仅没去白芍,反而加大了白芍之量到六两之多。是因为小建中汤的津血虚得还不重以至于不必像炙甘草汤那样去白芍吗?
作者: laciqs    时间: 2012-11-24 19:23
小丕 发表于 2012-8-31 13:57
从小建中汤到肾气丸
      刘师在《金匮增补》第203页末提 ...

不过即使没伤到那种程度,但终究是虚啊,白芍却加到六两,感觉好像不合理?
作者: 梁晓光    时间: 2012-11-24 20:26
laciqs 发表于 2012-11-24 09:52
师兄我有问题:
津液入血,补充血,那么津液不足会导致血的不足,而刘师在《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当中讲 ...

理解卫气营血的变化要结合寒热的性质,小建中汤主要是津液不足,导致营血瘀滞而生燥热而血虚不明显,不然就要用阿胶啦;方子的立意是在大补津液的同时加大破瘀滞的力量而燥热消,加饴糖大补津液而缓急,加重芍药的用量破瘀滞。
  而炙甘草汤是严重的津血亏虚,脉不得续,心失所养,需要马上大量的补充津血,用的都是大补津血的要,配合桂枝生姜酒,辛以通脉,而不需要去破淤血;而芍药是破泻化淤的药,并不属于补血的药,用上不仅不补血还伤中焦胃气。小建中汤没有太阴里虚寒水饮及胃气衰弱的情况,可以用白芍。
作者: laciqs    时间: 2012-11-24 20:47
梁晓光 发表于 2012-11-24 12:26
理解卫气营血的变化要结合寒热的性质,小建中汤主要是津液不足,导致营血瘀滞而生燥热而血虚不明显,不然 ...

谢谢老师。
大体明白了,但是有两个问题:
1. 津液不足为什么会导致营血瘀滞呢?
我是这样想的:津液属阳中之阴,形态为阴,功能为阳,阳有通的作用,津液不足这个通的作用减少,所以津液不足会导致营血瘀滞?不知我想的对不对?
2. 为什么津液不足但还是血虚不明显?
我想:
津液不足不至于造成明显血虚?这就要看血的来源了,血不仅仅来源于津液的补充,还有饮食的补充,所以虽然有津液不足导致津液化血减少,但是血有其他来源,所以还没有明显血虚。

还请老师指点后学!
作者: 梁晓光    时间: 2012-11-24 21:23
laciqs 发表于 2012-11-24 12:47
谢谢老师。
大体明白了,但是有两个问题:
1. 津液不足为什么会导致营血瘀滞呢?

关于第一个问题直观地理解,需要用到西医微循环物质交换理论,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浆中大部分是水,它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是营转化为卫,同样组织间的液体进入毛细血管是卫转化为营的过程,津液要是不足,津液入血少,同时血液中的血浆就要出来补充,血液中水分比重偏小,血液就比较粘稠,这个就是营血瘀滞。卫气营血的中西医理论我会在下一节的连载篇里面详谈。
对于提到的津液阳通的功能,主要能体现的地方是津液不足了,卫外之力不足,受了寒气,血脉凝滞而不通,属于三阴范畴,而小建中汤的营血瘀滞属于伤了津液,导致血中津液不足,而非明显的寒凝血脉。打个比方就是河道里河水减少,泥沙沉积,河流变慢。

第二个问题你的认识是对的,小建中汤无三阴虚寒水饮,胃气算不上虚衰,化源之力尚可。不像炙甘草汤那样虚衰得一塌糊涂。学会根据方子的每一味药的药症反推方证的内在病机,判断邪气强盛及正气虚衰的大致程度。
作者: laciqs    时间: 2012-11-24 21:53
梁晓光 发表于 2012-11-24 13:23
关于第一个问题直观地理解,需要用到西医微循环物质交换理论,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浆中大部分是 ...

”它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是营转化为卫,同样组织间的液体进入毛细血管是卫转化为营的过程,津液要是不足,津液入血少,同时血液中的血浆就要出来补充“
这里不懂,这里是营化卫,卫化营,津液又入血。
书上说卫气=津液,而津液化血,血要化营,营要化气,气化津液,如此循环。
似乎矛盾?
”而小建中汤的营血瘀滞属于伤了津液,导致血中津液不足“
书上的《营卫气血论》说:
血行脉中,其气者,营也。气行脉外,其血者,卫也。

可见血和营一体,气和卫一体,而您说”血中津液不足“,我就不明白了。

吾对于卫气营血,百思而不解,还请老师解惑!
作者: laciqs    时间: 2012-11-24 21:59
本帖最后由 laciqs 于 2012-11-24 13:59 编辑
laciqs 发表于 2012-11-24 12:47
谢谢老师。
大体明白了,但是有两个问题:
1. 津液不足为什么会导致营血瘀滞呢?

还有您说”而芍药是破泻化淤的药,并不属于补血的药,用上不仅不补血还伤中焦胃气“
《神农本草经》上说: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对于这个益气我不懂,小建中汤治虚劳与这个益气有没有关系呢?
还有中焦胃气,指的是不是中焦的营卫呢?
作者: 梁晓光    时间: 2012-11-24 23:14
本帖最后由 梁晓光 于 2012-11-24 15:19 编辑
laciqs 发表于 2012-11-24 13:53
”它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是营转化为卫,同样组织间的液体进入毛细血管是卫转化为营的过程,津液要是 ...


你所讲的问题,主要在于只知卫气营血之名相,而不了解其内在实质。把我讲的话和书中的的名词去对应,一对应不上就觉得矛盾理解不了。
花几天时间看看西医微循环物质交换,过几天汉传经方中西医连载第二部分更新的时候,会根据西医微循环详细进行卫气营血理论阐述,到时待再体会。

中医讲究宏观,总结症状抓规律,而卫气营血理论相对经方的其他基础理论是微观的生理基础。如果没有客观可见的生理学知识,想要实质性的认识是比较困难。书中的话是总结出来的规律,而卫气营血具体的生成交换,不借助客观可见的又怎么能谈到实处。

明了了过程,受到的名词干扰就少,学得圆融,反之,执着于名相,学得闹心。血管里的液体要进入血管外,在血管内的时候叫营,在血管外时叫卫,都是津液(液体),区别在哪里?有多大区别?区别在于经方对它的六纲归属定性及一些病因病机的分析。在病因病机方面病位浅的卫气伤了不会直接立即出现营血分的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进入病位深的血管内,就要直接出现营血分的症状。又依各自位置深浅分别进行六纲的归属,完善经方的辨证。
作者: 梁晓光    时间: 2012-11-25 00:06
回复 laciqs 的帖子

学习不要断章取义,因为炙甘草汤证是身体衰弱的特殊情况,胃气本来就虚弱,用芍药的破泻肯定是不行的。但不代表里热证实证的时候用芍药的破泻之性也要伤胃气,不但不伤,把实邪排除还能促进胃气恢复。
本经中苦寒伤胃之药尚可益气,何况白芍。只是你的经方基础知识还没有掌握。
知母   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壮火食气(津液),刘师的书中也讲过。祛了火热,津液得复。
小建中汤怎么治疗虚劳,虚劳是怎么回事,胃气,刘师书中都讲得清清楚楚,你有没有好好看书?不把基础的东西掌握了,你怎么能懂?
作者: 当归小骥    时间: 2012-11-25 09:47
本帖最后由 当归小骥 于 2012-11-25 01:48 编辑

多谢小丕、晓光老师解惑
作者: 阿强    时间: 2012-11-26 09:16
感谢小丕老师,
特别感谢晓光老师的耐心解惑
作者: 我爱小猪    时间: 2012-11-26 14:43
老师说的对,执着于名相,学得闹心,我也有同感,还是要多学基础!感谢laciqs师兄的提问!
作者: laciqs    时间: 2012-11-30 18:13
梁晓光 发表于 2012-11-24 16:06
回复 laciqs 的帖子

学习不要断章取义,因为炙甘草汤证是身体衰弱的特殊情况,胃气本来就虚弱,用芍药的破 ...

谢谢老师的批评教导。
其实刘师中的胃气一节我已反复阅读多次,并非不知胃气是何物,但是由于上面并没有对胃气进行卫气营血的定义,所以感觉难以把握,不知胃气何时虚衰,何时强健?我理解胃气是中气,所以胃气应该是与卫气营血都有关联,卫气营血的整体状态决定了胃气的强弱,不知我理解得对不对。
作者: laciqs    时间: 2012-11-30 18:16
梁晓光 发表于 2012-11-24 15:14
你所讲的问题,主要在于只知卫气营血之名相,而不了解其内在实质。把我讲的话和书中的的名词去对应,一 ...

卫气营血我的确反复思考也是不通,看了医案集后也觉得矛盾重重,您这么一说,看来我对卫气营血的了解还是很粗浅啊!期待汉传经方中西医连载第二部分的更新!
作者: 语嫣    时间: 2013-5-15 20:48
受教了,谢谢!
作者: 程金亮    时间: 2013-5-18 21:13
感谢老师的讲解,受益很大。
作者: 观潮    时间: 2014-3-11 14:26
精彩,经典,谢谢
作者: 翔秀云    时间: 2014-3-11 16:57
学习了
作者: sshxy    时间: 2014-6-6 00:19
精彩分析 期待更多
作者: arshz    时间: 2014-6-6 20:03
学习了,谢谢
作者: jhai    时间: 2014-6-17 22:08
晓光老师讲的精彩!
作者: ttekuo    时间: 2014-6-18 17:19
感谢老师的讲解
作者: 听雪堂    时间: 2014-6-22 22:05
学习了,对虚劳症的病机和层次,有了梗概。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6-26 14:53
论坛里好东西多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6-26 15:15
梁晓光 发表于 2012-11-24 23:14
你所讲的问题,主要在于只知卫气营血之名相,而不了解其内在实质。把我讲的话和书中的的名词去对应,一 ...

“在病因病机方面病位浅的卫气伤了不会直接立即出现营血分的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进入病位深的血管内,就要直接出现营血分的症状。又依各自位置深浅分别进行六纲的归属,完善经方的辨证。“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6-29 10:54
“山萸肉调和中焦寒热邪气”
作者: 致命访客    时间: 2014-6-29 13:50
很好,感谢此贴让我加深了理解,感谢老师和楼主
作者: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时间: 2014-7-3 17:09
学习了
作者: 淡淡的竹枝    时间: 2014-7-4 19:38
麻黄升麻汤也很难理解
作者: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时间: 2014-9-3 15:40
学习了
作者: 钱国芳abc    时间: 2016-1-24 19:16
小建中汤主要是津液不足,导致营血淤滞而生燥热而血虚又不明显。
学习了!
作者: phuying    时间: 2016-4-18 01:12
谢谢分享,学习中
作者: linqibing    时间: 2016-4-18 01:57
学习了,谢谢

作者: 123456    时间: 2016-5-4 22:00

作者: chinajxm    时间: 2017-3-28 19:07
学习了
作者: derogba    时间: 2018-6-8 00:28


作者: LJF0225    时间: 2018-6-11 06:34

系统的总结了虚劳的发展转归,学习!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