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略论"六经钤百病" [打印本页]

作者: 子曾曰过    时间: 2007-9-17 19:10
标题: 略论"六经钤百病"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陈亦人 发布时间:2006-04-14   

引     言

   《伤寒杂病论》自晋·王叔和重新编次改名《伤寒论》以来,不少医家长

期认为书中的六经辨证理论只适于指导外感病,直至清代,始有人提出了不

同意见。如柯韵伯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

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伤寒来苏集》)俞恨初说,"以六经钤百病,

为确定之总诀。"(《通俗伤寒论》)这在理论认识上,无疑是一次大的飞跃。

然而,由于违反了传统说法,柯、俞等的意见并未能被多数医家所接受。

相反,随着温病学说总结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为温热性质外感病的辨证

纲领以后,六经辨证又由广义伤寒降而为只适于风寒性质的外感病了。目

前,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除五版《伤寒论讲义》外,多数讲义仍旧沿

用传统说法。如《中医诊断学》关于外感病辨证仍是"属风寒者,用六经辨证方

法,属温热者,可选用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方法。"果如所说,六经辨证还有

多少价值?学习以阐述六经辨证为主要内容的《伤寒论》还有什么意义?近

几年来,中医刊物发表了许多从不同角度探讨六经辨证的论文,虽然还存在

争议,有些仍侧重千外感病,但毕竟有了良好开端,对于深入研究六经,重新

认识六经,都有一定启发和帮助。本文仅就"六经钤百病"问题,略抒管见,

敬希教正。



对六经涵义不同认识的认识

   讨论"六经钤百病"问题,首先应明确六经的涵义。可是对此认识极不

一致,有的专主经络,有的强调气化,有的等同脏腑,有的划分八纲,有的作为

证侯群,并喻为姓名、记号等等。下面就谈谈对这些认识的认识。

作者: 子曾曰过    时间: 2007-9-17 19:10
1·六经即经络  主张六经即经络的立论依据是《素问·热论》,因其所

   述六经病的特点大多是经络形证。晋、隋、唐、宋医家对六经病的解释也都

  侧重于经络病变,北宋·朱肱尤其强调临床辨识经络的重要意义。指出"治

  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

  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受毙。"(《类证活人书》)并给出

  足六经经络图,随图解释六经病证。各经之后又引录《灵枢·经脉》有关经脉

  循行径路的记载,以资佐证。然而,《伤寒论》所述的六经病仅有部分经络病

  变,单就经络解释,未免局限。明·方中行曾分析指出:"六经之经与经络之

  经不同,…¨犹部也。若出六经之经,断然直作经络之经看,则不尽道,惑

  误不可胜言,后世谬讹,盖由乎此。"(《伤寒论条辨》)按万氏主张--经、犹

  部也,确有见地,但说六经之经与经络完全无关,亦欠妥切。六经虽非专主经

络,也不能排除经络,是大概念与小概念、广义与狭义的关系。

      2·六经即六气  《伤寒论》注家中的气化派都十分强调六气与六经的

关系,如张隐唐说,"天之六气为本而在上,人身之三阴三阳为标而上奉

之,所谓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也。"(《伤寒论集注》)不但以风寒燥湿热

火分主六经,而且据以说明六经病情变化的相互关系。其内容主要引自《素

问·六微旨大论》与《素问·至真要大论》,确也能够自圆其说。但是,把六

经辨证精神全归于六气变化,则难免牵强附会。正如章炳鳞所说,"假借运

气,附会岁露,以实效之书变为玄谈,则张志聪、陈念祖是也。"(《伤寒论今

释》)章氏的评论虽然有些偏激,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3·六经即脏腑  六经离不开脏腑,《素间·热论》的六经分证,也是经

络与脏腑并提,如"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

矣。"然而何以不称脏腑,却名六经?又何以不称十二经?黄坤载曾作过解

释:"六脏六腑,是生十二经,经气内根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脾、胃、肝、胆、

肾、膀恍,经行于足,是为足之六经;肺、心、心包、三焦、大肠,小肠,经行于

手,是为手之六经。·…¨经有十二,六气统之,两经一气,故亦日六经。"(《伤

寒说意》)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释义》也曾作出"《伤寒论》的六经,实

际上就是以六经所系脏腑的病理反映来指导辨证施治的"的结论。就六经

与脏腑的关系来说,这一论点是能够成立的,足以纠正证候群、记号说的谬

误。但是,主张六经一定包括六脏·六腑在内,则又不符实际。例如大阳病

并无小肠经症状;太阴病只有足太阴脾病,因为手太阴肺经病已见于太阳

病中;厥阴病也只是肝经病,因为心包证的神昏谗语,亦已见于太阳病篇的

冈温与火逆证中。为了强调六经辨证理论的完备,在阐释各经病的病理机

制时,都要两脏两腑并提,这是刻意求全,将无作有,反而降低六经辨证理论

的价值。其实,六经是多方面综合的系统慨念,虽离不开脏腑,却有所侧

重,不应完全等同。况且《衔寒论》六经病内容本身就存在一些缺陷,应当实

事求是地辩证对待。

   4·六经即八纲  直接提出这一主张的是陈逊斋。他说:"伤寒六经者,

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之代名词也。"(1935年中央国医馆附设训练班演讲词)再

则以八纲区别六经,如日医丹波元坚提出:"太阳病者,表热证是也";"少阳病

者,半表半里热证是也";"阳明病者,里热实证是也";"大阴病者,里寒实证是

也";"少阴病者,表里虚寒证是也";"厥阴病者,里虚而寒热相错证是也。。

(《伤寒论述义》)陈逊斋所说似能突出八纲,但是,六经指病之所在,八纲属于

性质,是内涵迥异的两个慨念,却混为一谈,未免概念混淆。丹波元坚所说比

较具体,一般认为有助于区分六经病,因而得到许多医家的赞同。但如果与实

际联系,则显然失于机械,甚至概念错误。例如太阳病属表热证的说法,就不

够确当。表热证治当辛凉解表,麻桂辛温怎么能用?岂不"阳盛则毙"。阳明

病固然以里热实证为多,但也有里虚寒证,阳明病篇不但提到里虚寒证,而且

有主治阳明虚寒证的方剂。主张"阳明虚寒,即是太阴",这是丢开了脾与胃的

生理、病理特点,实际是站不住脚的。大阴病如果是里寒实证,那么"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怎惮解释?所以现代大多主张太阴病为里虚寒证,似较合理,

但也不可视为绝对。少阴病为表里虚寒证,只突出了寒化证,概括不了热化

证,也是片面的。至于厥阴病为里虚而寒热相错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厥阴

病的特性,但是,决不能认为没有单纯的寒证或热证。总之,六经病性质的说

法不符实际,不应盲从。

    5·六经即证侯群  陆渊雷曾有"热病之证候群,为汤液家所宗"(《伤寒

论今释》)的论述。因为"证候群"名称比较新鲜、时髦,得到许多医家的欣

赏。有说六经就是六大证候群,有说中医辨证就是辨证候群等,这是对辨证

理论的曲解。临床辨证固然离不开证候,但辨证目的在于求因(病机),不是

仅据表象。在证候的后面加一个群宇,则意味着仅是表象的集合,不存在什

么内在的病理联系。六经果真是六大证候群,则只需六张处万就能解决问

题。按照证候群的说法,每一张方剂的主治证,就应是一个证候群,那么,

《伤寒论》有112张方剂,就有112个证候群。推而厂之,疾病千变万化,又有

千万个证候群了,怎么执简驭繁呢?应当肯定陆氏对于《伤寒论》理论颇多

阐发,不乏真知灼见,但对六经分病意义的认识似嫌不足。他提出的"故本

论六经之名,譬犹人之姓名,不可以表示其人之行为品性"的观点,"可能是受

日医的影响(《伤寒论今释》)。如鹤冲元逸说:"伤寒六经,非谓病在六经也,

假其为纪也已。"(《医断与斥医断》,识如山田正珍说:"可见此书以六经立

名,犹数家者流以甲乙为记号。注家不察,解以《素》·《灵》经络之说,可谓不解

事矣。"(《件寒论集成》,批判六经专主经络,虽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由此认

为六经没有实质内容,仅是记号、姓名,则是错误的。

作者: 子曾曰过    时间: 2007-9-17 19:11
从历史来看,关于"六经钤百病"不外乎否定与肯定两种意见。否定固然

不对,但是只强调六经而忽视其他辨证,甚或主张以六经辨证代替其他辨证,

也是不对的。要求对"六经钤百病"能有比较确切的理解,必须弄清以下两种

关系。

     1·六经病与百病的关系  百病,是指各种不同的疾病,极言其多,故

称"百病",甚至称为"万病"。病种尽管根多,临床表现各异,但总是机体的

反应。因此,就其内在病理变化来说,必有一定的规律,而六经病正是对内

在病变共性的高度概括。所以,六经病既不是独立的病种,也不是百病之外

的疾病。何秀山曾经指出,"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

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颇能说明六经病与百病的关系。《伤寒论》采

用六经分病,乃是据疾病内在变化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实寓深意,是仲景

的伟大刨造。

    辨六经病的目的是辨病之所在,简言之,就是辨别"病所。,这是《伤寒

论》辨病理论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优点。正如章炳鳞在《伤寒论今释》序中

所说,"疗病者,以病所为依据者也,得其病所,则治不至于逆,随其所在而导

之可矣。。事实的确如此,不论外感病,内伤病,不论哪一科哪一种病,只要出

现某经主证,就可确诊为某经病,而随经出治,常可获得预期疗效。吴坤安

曾举厥阴病为例进行说明,他说:"六经主病,仲景非专为伤寒立言,如厥阴

所述气冲吐蛔等证,乃厥阴风木自病,不拘伤寒杂病,但见呕逆吐蛔者,即是

肝邪犯胃,宜兼厥阴而治。"(《伤寒指掌》,或者以为所举都是属于"伤寒

派"医家的论述,论据不够。那么,就来看看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是怎样

对待六经的。叶天士的代表作《外感温热病篇》中多次提到六经,如"里结于

何?在阴明胃与肠也·。""恐其有湿聚太阴为满。""以冲脉隶属阳明也。"防

是阳明胃实"等。在内科杂病的医案中,每据六经分析病机,如 "厥阴内

风,乘阳明脉络之虚。"(中风案,"少阳上聚为瘕,厥阴下结为疝。"(肝风

案)"厥阴上干,久则阳明失降。"(眩晕案)"太阴脾脏日削,自然少阳胆木来

侮。"(虚劳案,"厥阴少阴,龙相上越。"(吐血案,在确定治法与解释药物配伍

意义时,也往往援用六经,如"议少阳阳明同治法","治在太阴厥阴","通补

阳明",以及"白术补太阴,厚朴通阳明,当归补厥阴,丹皮泄少阳"等。由此

可见,叶氏不仅没有否定六经,也未把六经专属于外感风寒范围,而是厂泛

运用,且有较多的充实。吴鞠通的代表作《温病条辨》中,除太阳病名称外,

其他五经部多次提及,如"太阴温病"、"阳明温病"、"少阴温病"、"手大阴暑

温"、"手厥阴暑温"、"暑邪深入少阴"、"暑邪深入厥阴”、"阳明湿温"门及"太

阴脾疟"、"少阳疟"、"大阴三疟。、"少阴三疟"·"厥阴三疟"等,只不过增入温

暑诸名罢了。临床尤擅运用经方治疗疑难危重病证,屡起沉菏,为同辈医家所

赞佩,散见于《吴鞠通医案》,不赘。当代已故的名医如蒲辅周、岳美中、金寿

山等,都以擅用六经理论解决疑难病而享盛名。再如范中林之治内科杂病,

陈达夫之治眼科病,李树勋之治儿科病,也都是以六经辨证理论为指导。这

些,皆足以证明"六经钤百病"论点的正确。本人对此也有较深的体会,如治

一例西医诊断为脑干脑炎的女性患者,屡医乏效。诊属寒邪直中少阴证,用

温经通阳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收到显著的效果。又如用以石膏、大黄为

主药的清下方治愈阳明蕴热的顽固瘙痒症。再如治愈一例患胃穿孔急腹症

的高龄老人,证见亡阳厥脱,因而先用四逆汤加味急救回阳,怠阳回之后;继

用大柴胡汤和解兼攻,从而获得意外的疗效,充分体现了六经辨证的重要意

义。

    2·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的关系  《伤寒论》原文的六经主要是辨病,所

以每经病之前都标出"辨xx病脉证并治",每经病的首条,皆是"xx之为

病",多数条文皆冠门 "xx病"。对于两经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名为合

病;先后出现的,名为并病,而不称为合证、并证。至于"此为阳明病也","伤

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自利而渴者,属少

阴"等,则是辨六经病的实例。然而辨病离不开临床证候,所以《伤寒论》也

间有迳称"某证",如"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据证知

病,既然未见阳明少阳证,则知病仍在太阳,没有传入阳明、少阴。又如"伤

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提示治病的步骤应随证而异。虽然已经具

有阳明证,但少阳病的主证尚在,而且胆胃气逆颇甚,即不可专攻阳明。由

于辨病的依据是临床证侯,所以亦称"六经辨证"。北宋·庞安常所著的《伤

寒总病论》,已将"xx病"称作 "xx证",实耳六经辨证提法之先河。这

里,必须明确六经辨证之目的是辨病之所在,证相病名虽不同而精神是一致

的,乃是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的主要区别处。掌握了这一区别,则六经辨证

与其他辨证之间的关系可不言而解。否则,必然纠缠不清,或各种辨证并列

而忽视六经,或强调六经而贬抑其他辨证,或将八纲辨证排除于六经辨证之

外等等。

   六经辨证之所以重要,因其概括了内在病变共性的"病所",但只知病之

所在,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同时辨清病的性质,才能全面掌握病机。因

此,"《伤寒论》六经病篇的全部内容都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只不过没有八纲

名称而已。前辈许多医家对此已有认识,如无求子的《伤寒百问》就提出了

问表证,问里证,问表里两证俱见,问无表里证,问阴证,问阳证等。许叔微

说:"伤寒最要,表里虚实为先。"(《伤寒发微论》)程钟龄说,"伤寒变证,万有

不齐,而总不外乎表里寒热四字。"(《医学心悟》)陶节淹首次将阴阳表里寒

热虚实八者联在一起,提出"夫伤寒三百九十七法,无出于表里虚实阴阳冷

热八者。"(《伤寒全生集》)其后徐春甫又加上"纲领"两字,以示其重要。如

“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为伤寒之纲领。"(《古今医统大全》,约而言之,则

为"八纲",当是八纲辨证名称的来源。程郊情也曾强调指出“《伤寒论》乃

医门之轨范,其中教人如何辨阴阳表里,如何察寒热虚实。"(《伤寒论后条

辨》,日医丹波元简同样认为八纲是学习《伤寒论》的重点,并联系治法提出

"要之《伤寒论》一部,全是性命之书,其所关系大矣,故读此书,涤尽胸中成

见,宜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分,发汗吐下攻补和温之别,而痛著功夫。"

(《伤寒论辑义》)这些皆表明"八纲"确实是《伤寒论》辨证理论的核心内容之

一。有些医家认为"八纲"与《伤寒论》无关,并且只强调"八纲"具有共性,不

承认六经辨证具有共性,显然是错误的。要知六经概括了"病所","八纲"概

括了"病性",都属于共性而名有侧重,临床辨证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构

成《伤寒论》的辨证体系,而为各种辨证的基础。

   实践证明,既辨病所,又辨病性,是临床辨证的两个重要环节,必须紧密

联系,综合运用。然而,高度概括的六经与八纲,只能得出比较笼统的总的

病机概念,所以《伤寒论》在具体辨证时,又提出了"荣卫"、"水气"、"淤血"·

"上焦"、"中焦"、"下焦"等有关病机、病位的概念,有时则直接提到脏腑。

现代所说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等,实际是上述辨证内容的

引申和发展。由于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符合温病病情变化的规律,用

作温病的辨证纲领,确实有利于温病的治疗。然而,这仅是辨证个性方面的

发展,并没有离开辨证共性的六经与八纲,也不可能完全离开。共性不能代

替个性,个性更不能代替共性,所以,主张只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不

要六经辨证,或主张只要六经辨证,不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都是片面

的;不可取的。至于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尤其紧密,既不是对立的,

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作者: 子曾曰过    时间: 2007-9-17 19:11
结 语当前,关于辨证问题所以存在那样多的争议,总由于未深入理解各种辨

证的关系。所门会误把辨证共性的六经专属于风寒外感病,这是循名而不贵

实,满足于现成结论,缺乏认真研究而致的错误。

   ""仲景在六经与八纲构成的辨证体系之外,还有一个伟大创造;就是辨以

方名证的"汤证"。由于《伤寒论》的方剂大多配伍严谨,针对性强,只要方与

证合,则收效卓著,所以论中明确提出了桂枝证、柴胡证",为辨证治疗学另辟

了一条新的途径。"后人根据这一精神运用《伤寒论》方。取得许多新的成绩,

使得经方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张常用方有时能冶患几十种不同的疾病,

近几年来对于《伤寒论》汤证的研究已不单是临床实践,而是利思各种手段

进行科研。随着研究的深入,也进一步证实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理论的科学

价值。

   总之,《伤寒论》的辨证内容极为丰富,既有辨"病所”与“病性"的共性辨

证,又蕴含有各种个性辨证精神,是辨证理论的基础,对临床各科都具有指

导意义。"只因为圃于《伤寒论》书名,遂将这综合的六经辨证理论,专属于狭

义伤寒,实是天大的误解;柯、俞等氏在六经专主伤寒已成定论的时候;能

够勇敢提出"六经钤百病"的意见;对于"始终顺旧”的人来说,无异是当头棒

喝,可惜当时因禁锢太深;未能引起较大反响。如果现在仍然因循旧说,不

加研究,那就有愧于时代了。

作者: 李小荣    时间: 2007-9-17 21:26
《伤寒论译释》
好文章!
作者: 慎独    时间: 2008-9-6 22:20
好文章值得大家学习
作者: lony    时间: 2008-9-27 01:12
好文章值得学习学习
作者: cctv01    时间: 2008-9-27 23:27
标题: 要得要得
六经之法实在是要得.不明眼者,多矣,中医界瞎眼者多~!

未学六经学问者,哪知天地由此宽~~!
作者: 心心    时间: 2010-8-4 23:07
好文章啊。
作者: 小杏苗    时间: 2010-8-5 06:42
学习了
作者: ymljd001    时间: 2010-8-9 10:00
伤寒论从太阳篇到厥阴篇哪里出现过XX经的字样,不该画蛇添足!发明创造!
作者: 桂-悠然    时间: 2014-3-8 13:51
学习了!
作者: shiwenhu1981    时间: 2017-5-24 07:29
后来者学习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