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绪论篇读书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张界锋    时间: 2010-5-22 10:48
标题: 《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绪论篇读书笔记
中医辨证的内涵,特色及其科学性
1,内涵是什么?
辨别各种疾病的共同规律,将不同的症候群进行综合有机的归纳分类,得出最终结论,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对证治疗。
2,特色是什么?
--整体观,天人和谐观
--变化多样的治疗手段
--注重身心调整的健康养生理念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辨证观
3,科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严格----严格制定分析法则和辨证方法
--严谨----方剂配伍严谨
--可重复性----“有是证用是药”即可达到显著疗效

                         中医的学术体系与发展史
一,两大派别
医经派
经方派
二,医经派的特点
1包含了全部的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框架理论体系,气血,经络,脏腑的解剖,生理,病理)
2论述了五脏辨证理论和经络辩证理论
五脏辨证理论:
--理论依据:五行学说
--论治原则:以脏统腑,五脏虚实补泻
经络辨证的理论:
--理论依据:对经络采用阴阳的分类,五行,营卫气血理论
--论治原则:八纲辨证,经络的“六经辨证”和“十二经络(奇经八脉)”辩证
3特色
五脏五纲辨证与经络辨证联合运用,针药并施
4代表作
《黄帝内经》《辅行决》
三经方派的特点
1--理论:以阴阳的三阴三阳为理论依据
---辨证方法:六纲,阴阳,卫气营血,五证病机
---治法:汗,吐,下,温等
2特色
--辨证的清晰灵活
--方剂配伍严谨固定
--强调方证相应
--辨证准确疗效确实
3代表作
《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四三大体系
五行理论体系
阴阳理论体系
经络理论体系
五四大辨证
五脏五纲辨证
三阴三阳六纲辨证
经络十二纲(奇经八脉)辨证
经络六纲辨证
                发展史
一中医雏形
《神农本草经》---经方体系形成基础
《桐君药录》-----医经体系形成基础
二发展与鼎盛
商周时期
医经派---《内经》
经方派----《汤液经方》
三中医散落与散落的开始
医经体系变化:内经——金元四大家——温补派,温病派等——中西医结合学派——学院派
经方体系变化: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散落
散落后分两条路线发展
一条:王叔和整理掺杂——成无己经典伤寒派——通俗伤寒派(温病的参杂)
一条:孙思邈的《千金方》,陶弘景的《辅行决》,民间中医秘传
四经方体系苏醒
胡希恕学术
汉传中医师承学术
                      回归传统方证的重要意义
中医历程三阶段
一汉唐时期(古方派或广义的经方派)
古籍散落,体系混乱,但仍具有方证相应的理念,机械套方
二宋代至晚清(时方派)
方证相应理念丧失,崇尚理学,以运气学说为工具
代表---金元四大家
三民国至今(学院派)
金元四大家理念和温病理念合西医内容糅杂
四振兴中医的出路
正本清源,回归古汉唐之前的中医学术体系的理论,树立“方证相应”的中心理念
作者: 张界锋    时间: 2010-5-22 13:04
六纲理论起源
一,对《伤寒杂病论》的正确认识
1原始版本
《脉经》《小品方》
2中心理念
是一切疾病的辨证论治大法,采用三阴三阳的六纲辩证理念,以“五证”病机为根本,理法方药具备,赅括百病。
3伤寒与金匮的联系
本应是一部完整的医学临床全书。《伤寒论》以伤寒为例,讲的是疾病辨证纲要,以三阴三阳和五证病机为立法,而《金匮要略》讲的是在此基础上的广泛运用
4“六经”的正确称谓当为“六纲”
二阴阳学说的内涵与运用
1内涵
就是阴阳的三阴三阳理论,是阴阳学说的根本框架模型,是中医三大医学体系最根本的理论,也是指导六纲临床辩证的根本理论
2由表到里的顺序
三阳:太阳--少阳--阳明
三阴:少阴--厥阴--太阴
阴阳:三阳--三阴
3运用
--时间上的运用
--中医经络,运气,六纲辨证的应用
三三阴三阳(开合枢)概论
正确的配属
太阳--少阴
阳明--太阴
少阳--厥阴
作者: 张界锋    时间: 2010-5-22 13:16
六纲与八纲
一六纲
1六纲辨证是六大疾病总纲
2是一个纯粹的临床术
3阴阳是六纲之体,六纲是阴阳之用

运用
1病位  阴(阳)表--里--半表里
2病态  阴(阳)虚--实--半虚实
3病性  阴(阳)寒--热--半寒热
少阴(太阳)--表
太阴(阳明)--里
厥阴(少阳)--半表里
阳入阴--少阳
阴出阳——厥阴
二八纲与六纲的联系与区别
共同点:都是按照阴阳来确定疾病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不同点:
八纲:
1理论不完善系统
2为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提供依据
3不能单独完善的指导理法方药的正确运用,需结合其他的辨证理论
5呆板僵硬,是六纲理论的派生
六纲:
1完善,简明,实用的辨证框架纲要
2方证对应理论,方剂的配伍法则指导药症关系
3具备完善的,灵活的,理法方药相统一的系统化辨证施治理论
八纲解读伤寒的缺点:
僵化,以偏概全,欠缺完美
作者: 水云袖    时间: 2010-5-22 19:55
学习了
作者: 田皓云    时间: 2010-5-22 20:02
辛苦了!
作者: 冷建波    时间: 2010-5-22 21:33
好帖!!!
作者: zhangjiancheng    时间: 2012-8-3 16:56
整理得如此之好,学习了
作者: 汉传经方学子    时间: 2012-8-3 23:41
谢谢无私奉献
作者: 张小医    时间: 2013-11-7 20:34
辛苦了 谢谢
作者: hillning    时间: 2014-5-10 14:50
学习了
作者: derogba    时间: 2019-4-15 17:17
很好!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