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治妇人崩漏一例 [打印本页]

作者: 医者仁术    时间: 2010-1-16 13:17
标题: 治妇人崩漏一例
赵XX 42岁。本次来月经已一个半多月淋漓不止,来诊。
刻诊主诉:月经色暗有块,腹微痛,手足不温。恶风无汗出。乏力心慌微烦热。微咳。腰背困疼,手足易麻。小便频数,夜起5-6次,大便正常。纳食一般。舌淡红苔薄白润。脉关尺玄细,左寸沉微,右寸浮细。
来前曾服用益母草膏 金刚藤等药物,效果不明显。

六纲辨证:太阴少阴合病。
五证:饮 滞
方证:胶姜汤+肾着汤+黄芪
川芎20克 阿胶20克 炙甘草20克 艾叶30克 当归30克 白芍40克 生地60克 干姜40克 茯苓40克 白术20克 生黄芪100克
三剂,一剂煎一遍分三服。
2010年1月6日初诊。

患者初诊后再未来复诊,近日电话咨询,崩漏已愈。
作者: dybys    时间: 2010-1-16 15:19
好医案,谢谢分享
作者: laidoctor    时间: 2010-1-16 21:49
该案个人认为:
六纲辨证:太阴少阴合病夹阳明微热。
五证:饮 滞
方证:温经汤
请各位老师,同门指正!
作者: 医者仁术    时间: 2010-1-16 23:02
谢谢师兄纠正,应该有阳明证。温经汤也是厥阴病方子,我当时考虑是胶姜汤+肾着汤+黄芪更对主症一些。欢迎大家指正。
作者: 医者仁术    时间: 2010-1-17 00:12
温经汤--“整个方证,有个前提,就是少腹寒痛胀满,胸中有热,手掌热,两足寒。同时还具有尿频、便溏、白带异常、宫包下血等症”。多有瘀血阻滞出现阳明不合,导致上热下寒的厥阴病。
胶姜汤证的漏下淋漓,定有虚寒在内。虚寒漏下,胶姜汤止血祛寒治疗作为本案主症考虑,同时配合肾着汤温化固渗,加黄芪也是出于有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考虑,去桂枝生姜是因营血亏虚表证不显。
作者: real7758521    时间: 2010-1-17 10:23
謝謝分享
作者: 云开堂主    时间: 2010-4-21 11:43
临床中没必要用这么大剂量吧。生地
作者: eukijohn    时间: 2010-4-27 18:41
当归芍药散加阿胶是否可以?
作者: jfsj    时间: 2010-4-27 19:21
感谢分享!
作者: psq    时间: 2010-4-28 15:28
谢谢分享!
作者: 小水入海    时间: 2010-6-20 17:30
好案,学习了,谢谢。
作者: 郑建域    时间: 2010-10-8 19:52
学习了!
作者: 冷月无声    时间: 2010-10-9 17:01
好案,不错!
作者: Tina.    时间: 2010-10-9 22:41
好案,学习了!
作者: yangry    时间: 2010-10-14 12:56
学习分享经验
作者: 安之若素    时间: 2010-10-23 21:58
温经汤--“整个方证,有个前提,就是少腹寒痛胀满,胸中有热,手掌热,两足寒。同时还具有尿频、便溏、白带异常、宫包下血等症”。多有瘀血阻滞出现阳明不合,导致上热下寒的厥阴病。
胶姜汤证的漏下淋漓,定有虚寒 ...
医者仁术 发表于 2010-1-17 00:12

向老师学习了。
作者: k41109    时间: 2010-11-17 21:04
學習了
作者: cunfu    时间: 2013-11-3 21:09
学习了
作者: djcyj001    时间: 2016-5-11 23:05
学习了
作者: 钱国芳abc    时间: 2016-5-16 20:47
学习了,温经汤多有瘀血阻滞出现阳明不和,导致上热下寒的厥阴病。胶姜汤证漏下淋漓,定有虚寒在内,两方合方是否更好。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