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经方实践医案一例 [打印本页]

作者: 医者仁术    时间: 2010-1-13 13:20
标题: 经方实践医案一例
于xx 女70岁。素有哮喘病,气管炎,常年使用哮喘喷剂及西药抗生素和不明治喘药面。近期因为外感,西医输液多天不愈。2010年1月6日,经人推荐来我处询诊。刻诊如下:
恶寒汗出无热,全身关节窜痛,口干口苦多饮喜温饮,尿频,夜起三四次,大便偏干,纳差,头感沉重,气短乏力,微烦。脉浮玄细。舌暗红苔白略干。

六纲辨证:太阴少阳合病属厥阴
五证:饮 滞 烦
方证:柴胡桂枝汤+五苓散
柴胡40克 桂枝15克 黄芩15克 生晒参15克 炙甘草10克 半夏30克 白芍15克 生姜15克 大枣6枚 猪苓15克 泽泻2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三剂,每剂一煎分三服。

1月9日患者复诊,说服药一剂后胃部微胀痛不适,昨日服完后除尿频胃微不适胀闷外诸症都有好转,口苦口干关节窜痛头晕恶寒汗出症状消失,哮喘也比以前轻多了,晨起感觉痰利舒适,不用哮喘喷剂也咳喘不严重了。气短乏力好些。胃微灼热胀闷。舌暗红苔白已润。

二诊处方:肾着汤+半夏泻心汤
干姜30克 茯苓30克 白术15克 炙甘草15克 半夏30克 黄芩15克 生晒参15克 黄连5克 大枣6枚 三剂
(因患者年老体质虚弱剂量按比例减少了)

今日患者复诊说症状又有很大好转,胃胀痞闷不适已除,尿频减轻,夜只起一次。精神体力恢复。哮喘咳嗽老病减轻许多。虽经建议继续治疗,但患者不愿再服用汤药,只好嘱咐服金匮肾气丸以巩固。
作者: 周利林    时间: 2010-1-14 21:50
恶寒汗出无热,全身关节窜痛,口干多饮喜温饮,尿频,夜起三四次,纳差,头感沉重,气短乏力---少阴表夹寒湿,太阴里饮!    可以这样理解吗?
口苦,大便偏干---夹有一些热象,也分不清是少阳或是阳明的热。
如果按我的分析会用上小青龙加石膏,呵呵,那就惨了!
怪不得近日连治几例咳案都失败!看来还是没找对切入点!
谢谢好案,学习了!
作者: 燕子    时间: 2010-1-17 00:12
于xx 女70岁。素有哮喘病,气管炎,常年使用哮喘喷剂及西药抗生素和不明治喘药面。近期因为外感,西医输液多天不愈。2010年1月6日,经人推荐来我处询诊。刻诊如下:
恶寒汗出无热,全身关节窜痛,口干口苦多饮喜温饮,尿频,夜起三四次,大便偏干,纳差,头感沉重,气短乏力,微烦。脉浮玄细。舌暗红苔白略干。
我的思路不成熟说出来请大家指正:这里有个少阴中风证,有阳明热,有太阴饮
少阴中风证可用桂枝汤加附子,太阴饮用五苓散,可阳明热用什么想了半天还没找个合适的,谁能指点一下呀?
作者: 医者仁术    时间: 2010-1-17 00:40
于xx 女70岁。素有哮喘病,气管炎,常年使用哮喘喷剂及西药抗生素和不明治喘药面。近期因为外感,西医输液多天不愈。2010年1月6日,经人推荐来我处询诊。刻诊如下:
恶寒汗出无热,全身关节窜痛,口干口苦多饮喜温饮 ...
燕子 发表于 2010-1-17 00:12

阳明似乎不很明显,少阳太阴合病。单纯便干心烦不能辩为有阳明证,少阳也会有心烦,少阳太阴中风解,上焦通津液下,太阴虚寒温化、津液恢复后便干心烦会好转。至于尿频,我认为还是太阴的问题。用柴胡桂枝汤+肾着汤。请师妹参考。请大家讨论指点。
作者: real7758521    时间: 2010-1-17 10:18
是否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湯?
作者: 燕子    时间: 2010-1-17 19:27
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还不错,谢谢师兄们指点,就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五苓散吧!
作者: qqqxxh    时间: 2010-3-20 21:57
到底是谁对谁错  难道就没有最好最合适的解释了吗? 希望刘老师来解答一下   期待中
作者: 医者仁术    时间: 2010-3-20 23:12
7# qqqxxh

刘师一般不在这里授课或解答。这里只给大家提供医案资料以供参考学习交流。认真学习刘师著作,我们都在其中学会寻找最精确的答案。知识的获得是要有个过程的,你说呢?
作者: 杨国政    时间: 2010-12-4 19:30
为什么用肾着汤
作者: 高三石    时间: 2010-12-10 14:23
学习了
作者: cunfu    时间: 2013-11-1 18:13
学习了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