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经方治疗里急后重感一例 [打印本页]

作者: 经方—cijit    时间: 2009-10-7 22:48
标题: 经方治疗里急后重感一例
本帖最后由 经方—cijit 于 2009-10-7 22:54 编辑

*,男,39岁。近一周来晨起大便一次,成形微硬,但整天少腹时痛,最苦恼的是时有欲便感而不得便日56次。时口干欲饮,饮食正常,小便略黄,手足不温触之凉感,少腹按之痛,舌质略红苔白不润,寸略沉弱,关尺偏滑略数。

六纲辨证:少阳阳明合病。
   证:四逆散(汤剂)
三剂。

二诊,腹痛止,晨起大便一次,成形不硬,欲便感而不得便日尚23次,程度已减,口干减,小便清,手足仍不温,少腹按之稍有不适感,舌脉变化不明显,效不更方,复与四逆散三剂。

电话回馈已愈。

按:该案处方后心里没底。思之患者寒热错杂偏于阳者,故首辨为少阳,兼有阳明,而为少阳阳明合病。
作者: 武陵渔人    时间: 2009-10-8 19:47
少阳乃三阳之半表里,何来之寒?
若师兄所谓“寒热错杂”之寒是指“手足不温触之凉感”,
鄙人则认为那是阳气郁闭而不达四肢,并非真寒。
作者: 经方—cijit    时间: 2009-10-8 21:35
寸略沉弱,提示上焦津液有所不足,结合手足不温触之凉感,考虑微有虚寒。然而此津液不足正如武兄所言之“阳气郁闭”,是中下焦之气郁结不升所致。所幸上焦津液不足还不是很明显,机体的反应整体上趋于阳。
作者: 经方—cijit    时间: 2009-10-8 21:51
“少阳乃三阳之半表里,何来之寒?”
少阳病的实质是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之偏于阳者,有寒象不足为怪。
作者: jfsj    时间: 2009-10-8 23:16
定在少阳病位,津液应该往那里聚。日久欲传阳明的过度阶段阳明微热,消耗中气中气虚,寒饮上逆而痹所谓的邪高痛下。卫气聚在那里不去交通阴阳而二逆。是这样的吗?
作者: 袁超明    时间: 2009-10-9 01:55
个人认为少阳病不应有虚寒出现。
少阳病的病位,病性,病态。要分清楚一个概念。
病位在阳之半表里,病性是阳之半寒热,病状是阳之半虚实。
病位就好理解。而病性与病状,就相对会难理解一点。
病性是阳之半寒热,这里的半寒热是相对太阳与阳明说的。由其这里的寒并不是说虚寒的意思,而是相对阳明来说,少阳的热的程度要比阳明轻,但比太阳又重点而已。这是性质上的分别。要是有虚寒性的水饮问题那就该属厥阴病范畴了。
病状是阳之半虚实,这里的虚实,是从正气(津液)上分别的。
而少阳病的往来寒热,这里的“寒”不能认为是“虚寒”的寒。这个少阳病,病在阳的表里之间,想进里,而里面抗拒,就要热,类似于阳明的发热,然后胃气还足,抗拒它就往外表跑,就出现类似太阳表证恶寒的现象。它是这样一个机理。
以上是个人的粗浅理解,请各位多多指教!
作者: 经方—cijit    时间: 2009-10-9 16:42
袁兄分析透彻,获益匪浅。
少阳病的代表方小柴胡汤中半夏用了半升,仅次于柴胡,合生姜则有小半夏汤之意,合黄芩而为辛苦除痞
之用,能否说明夹有虚寒水饮的问题?
少阳和厥阴,是各自阴阳的交接渠道,也是整体阴阳交接的渠道。个人把寒热错杂偏于阳的归为少阳,偏于阴的归为厥阴,或许理解错了。
作者: 袁超明    时间: 2009-10-9 17:08
呵呵!我也理解错了!
在我没请教恩师之前,我也一直被这问题困扰着。没从大方位上去思考。
少阳应该有一定的水饮存在,就从用半夏,就可以看出来。
少阳不但是太阳和阳明之间的中间体。它也是整体阴阳的中间体,它与厥阴是相对的。
故此含有一定的水饮是正确的。
作者: 袁超明    时间: 2009-10-9 17:11
就是一点关不开窍,就会差之千里远。方向就会迷失了。
作者: jfsj    时间: 2009-10-9 18:44
呵呵!我也理解错了!
在我没请教恩师之前,我也一直被这问题困扰着。没从大方位上去思考。
少阳应该有一定的水饮存在,就从用半夏,就可以看出来。
少阳不但是太阳和阳明之间的中间体。它也是整体阴阳的中间体, ...
袁超明 发表于 2009-10-9 17:08


呵呵!弄错了吧!
应该阳明是太阳与少阳的中间体。厥阴是太阴与少阴的中间体 。厥阴沟通少阴与太阴,同时也和少阳沟通。故少阳厥阴有衔接,他也是整体阴阳的交接所在。
作者: 经方—cijit    时间: 2009-10-9 19:02
呵呵!弄错了吧!
应该阳明是太阳与少阳的中间体。厥阴是太阴与少阴的中间体 。厥阴沟通少阴与太阴,同时也和少阳沟通。故少阳厥阴有衔接,他也是整体阴阳的交接所在。
jfsj 发表于 2009-10-9 18:44

少阳是太阳和阳明之间的中间体。
作者: jfsj    时间: 2009-10-9 19:08
经方—cijit  你好好看看268页再说。阴阳四象是什么?太少所蕴生的中间体分别是什么?
作者: 经方—cijit    时间: 2009-10-9 19:40
经方—cijit  你好好看看268页再说。阴阳四象是什么?太少所蕴生的中间体分别是什么?
jfsj 发表于 2009-10-9 19:08

谢谢!你的问题让我重新研读了280页。
作者: jfsj    时间: 2009-10-9 20:04
经方—cijit兄,那268与280的中间体不对应是怎么回事啊?
作者: 经方—cijit    时间: 2009-10-9 20:25
经方独特的理论体系与《内经》的理论体系不同,不要混杂。
作者: jfsj    时间: 2009-10-9 20:28
阴阳四象理论的阳中间体是阐述含阳的量的角度来说的。而那个280的中简体是阐述三阴三阳辨证用的。同时中间体含义不一样。
作者: jfsj    时间: 2009-10-9 20:50
经方独特的理论体系与《内经》的理论体系不同,不要混杂。
经方—cijit 发表于 2009-10-9 20:25


是啊!谢谢!那个阴阳四象该是内经理论体系,不过没有注明。初次读时我对这里就有个疑问,呵呵!
作者: laidoctor    时间: 2009-10-9 20:56
袁兄和经方—cijit的讨论很精彩。学习了。
作者: 武陵渔人    时间: 2009-10-13 20:31
感谢诸位师兄的探讨,让我重温了师父的著作,并纠正了我对少阳的认识。
对于CIJIT兄的这则医案,以下是我的重新理解:
六经均可出现手足逆冷之症状。因本医案无三阴症状,故从三阳考虑:
1、太阳表虚,津液不足,不能温养四肢,故出现手足逆冷。如《伤寒论》条文148所述。
2、阳明热结阻碍气机流通,故出现手足逆冷。如条文335、350所述。
3、少阳本应沟通营卫,病入少阳,心下阻塞,营卫不通,阴阳不交,故出现手足逆冷。
本医案想来原属少阳小柴胡汤证,因津液进一步损伤,病势已有入阳明结实之倾向,属少阳阳明合病。
口干欲饮、小便略黄、大便微硬、时有欲便感而不得便、少腹按之痛、舌质略红不润、关尺偏滑略数:阳明。
舌苔白、寸脉沉弱(提示中焦不通):少阳。
故对于本案这个少阳阳明病,服用四逆散后自然诸证皆除。
以上叙述,不足之处,敬请诸位师兄们继续指正。
作者: 梁晓光    时间: 2009-10-13 21:45
感谢诸位师兄的探讨,让我重温了师父的著作,并纠正了我对少阳的认识。
对于CIJIT兄的这则医案,以下是我的重新理解:
六经均可出现手足逆冷之症状。因本医案无三阴症状,故从三阳考虑:
1、太阳表虚,津液不足, ...
武陵渔人 发表于 2009-10-13 20:31



对本病的六纲及手足厥冷的认识不错,看得出你下了很多功夫。
六纲辨证正确以后,进一步关键在于辨方证。少阳阳明有大柴胡汤,有四逆散。
318.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此病是典型的四逆散方证,六纲方证辨正确,疗效就能保证。
作者: 84539    时间: 2019-1-11 11:23
步步论述,理明矣。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