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方证是中医成才的捷径 [打印本页]

作者: 雁潇湘    时间: 2009-1-14 19:38
标题: 方证是中医成才的捷径
三、方证是中医成才的捷径刘渡舟教授认为,要想穿入《伤寒论》这堵墙,做到登堂入室,必须从方证的大门而入。方与证是学习《伤寒论》的关键,而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叶橘泉先生强调,中医的主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亦即辨症求“证”,论治施’方’,方证相应,疗效卓著,这是在继承中医,发展中医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的核心原则和关键。经方是历来中医入门的基础,也是中医成才的捷径。经方组成简单,但非常严谨,要随证用药但不可乱加乱减,否则效果就出不来,甚至其中药量的比例也不能乱。黄煌教授有个比喻,学经方就像读棋谱,学书临颜柳,作诗先吟唐诗一样,是规范,是基础。清代医家陆九芝说:“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而大难。”为何大难?就是开始没有建立规矩,最后就不着边际,永不入门了。不成规矩,何成方圆。学中医不学《伤寒论》、经方者,必难成大医。 四、人人可以学好经方求实是《伤寒论》、经方医学的灵魂。现代中医学的发展为何步履维艰,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多少年来,辨证论治,常常理解为对病机的思辨,临床上直观的东西少了,而思辨的玄学的东西多了,许多本应成为规矩的东西变得不可捉摸,中医学变得越来越难学,临床疗效也越来越不明确,问题全出在思维上。日本的汉方派,他们大多不讲传统的阴阳五行、脏腑辨证以及一些玄学的东西,指导他们的就是“方证相应”的思想,临床应用中药治疗疾病也颇多效验。其实学好《伤寒论》,学好经方并不难,清代柯韵伯说过:“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伤寒论》的方证、论述简洁实在,无空泛之谈,只要认真研读,反复对比,多向老中医学习讨教,多与同行交流,并在临床上反复运用,自然可以达到左右缝源的地步。由于受胡老学术思想的影响,笔者渐渐理解了《伤寒论》之独特经方理论体系,六经辨证的实质以及“方证相应”之思想内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方治病三步曲”:第一步是定病位,即症状反应的病位是表、里或半表半里;第二步是定病性,并结合病位以判断六经之属;第三步是辨方证,六经属性定后,再寻找与疾病症状反应相适应的方证,整个过程简洁明了,易于把握,临床上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之,《伤寒论》是中医之魂,经方是中医之根,《伤寒论》亦是“至平至易”之书,把握六经之实质,经方方证的内涵,并加以归纳总结,临床反复验证,人人可以学好《伤寒论》,用好经方,人人可以成为仲景的“入室弟子”。

把这两段给单独发出来。。
作者: langjitya    时间: 2009-1-14 22:16
,学习啊
作者: 黄河儿女    时间: 2009-1-17 23:11
谢谢楼主  指点
作者: across    时间: 2009-2-24 06:56
仲景之学指导临床两千多年,确有过人之处.后世医著能如此者几希.
作者: 阿君    时间: 2009-6-7 16:04
楼主说得很好,要学好中医就要从经书学起
作者: 肖童    时间: 2010-5-10 09:47
感谢分享
作者: 冷建波    时间: 2010-5-10 11:54
谢谢分享 很好!学习了
作者: 冷建波    时间: 2010-5-10 11:56
请问论坛有一  二部分吗?
刚看了一下 只有三四部分 所以对一二也比较好奇
刚搜索了一下没有发现
作者: liuh266    时间: 2010-6-18 22:09
感谢分享
作者: 小处学医    时间: 2010-6-19 00:28
蒽..迟点一定深研
作者: sfno111    时间: 2010-6-19 06:30
从辩六纲到方证对应是一个大的跨越。不知各位有没有好的学习心得
作者: 漫步    时间: 2010-6-22 18:45
学习了,谢谢
作者: 小杏苗    时间: 2010-7-22 18:24
学习了
作者: 心心    时间: 2010-7-23 16:54
说的好
作者: psx3095    时间: 2010-7-23 21:43
《<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出版了!
谢谢分享 很好!学习了
作者: qinqingshu2011    时间: 2011-3-18 22:28
学习   谢谢  
作者: 自然乡村    时间: 2011-12-30 21:11
有道理!
作者: wabc    时间: 2011-12-31 09:11
感谢分享
作者: wx4304    时间: 2012-1-7 23:25
很能启发人!
作者: HGSA667788    时间: 2012-1-29 20:29
谢谢楼主  指点
作者: zhangjiancheng    时间: 2012-1-29 21:58
一语点破
作者: 骆驼刺经方学子    时间: 2012-2-7 17:36
谢谢分享!
作者: 青云    时间: 2012-5-20 22:26
谢分享 很好!学习了
作者: cunfu    时间: 2013-8-24 08:50
目标清晰
作者: 此情此景    时间: 2015-9-7 22:24
冷建波 发表于 2010-5-10 11:56
请问论坛有一  二部分吗?
刚看了一下 只有三四部分 所以对一二也比较好奇
刚搜索了一下没有发现

这个是“]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3)——《伤寒论》学习体悟 "的三四两节,你可以这么搜,就能看到了一二两节了
作者: 冷建波    时间: 2015-9-19 09:59
此情此景 发表于 2015-9-7 22:24
这个是“]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3)——《伤寒论》学习体悟 "的三四两节,你可以这么搜,就能看到了一二 ...

谢谢 呵呵
作者: linqibing    时间: 2016-4-17 18:22
典型的理论,很好的解析!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