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2018-5-22朴玲玲老师《六神类方解伤寒》第七课 [打印本页]

作者: sunjianchen    时间: 2018-5-22 22:05
标题: 2018-5-22朴玲玲老师《六神类方解伤寒》第七课
本帖最后由 sunjianchen 于 2018-5-22 22:06 编辑 2 m' i2 G& D3 e% u  {/ n

4 l& z+ y8 K2 c! O# T* d开始上课吧
5 O) K7 ?2 R" A2 ^今天继续讲阳旦类方剂: e3 ^: D' L1 d8 P) _' C6 z
葛根汤
% a' T" z% R4 T; K7 H8 O葛根(四两40克)麻黄(去节,三两30克)桂枝(二两20克)生姜(切,三两30克)甘草(炙,二两20克)芍药(二两20克)大枣(擘,十二枚20克)
0 p. `. A+ O; f  h  `  V; `1 p8 a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 r1 i( B; [: l/ G0 ~4 U先分析一下方子的组成。
% N  I: w/ Q4 G0 Z5 |' g: F" H3 o汉传经方解析法
. h. a4 T. e" v; l三才解析法:
9 Y3 b; L9 Q8 Z6 b% A. T  `( J阳:麻黄3桂枝2生姜3
2 e& ?4 b: ~8 Z/ L# i平:甘草2大枣12枚: K) r1 R' c' ^! c
阴:葛根4赤芍23 c! X5 t9 ]* K: O* u
四象解析法:
9 K6 P8 D% C/ n* }. l) d; [君药:麻黄3(温)
  |% B+ A* g: h$ l臣药:桂枝2(温)生姜3(大温)
0 F$ V6 P6 W; ]8 q" c1 A佐药:甘草2(平)大枣12枚(平)
3 X" `' r/ G! g! d# P7 q使药:葛根4(微寒)赤芍2(凉): I' U" `9 N  n; ~! S4 A) o% O
药证:
$ J0 K3 [4 ^& u( c3 y君药:麻黄温辛苦涩
+ ]) N* U) L2 y& ^% d《神农》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9 [6 T7 w/ Z4 u臣药:桂枝温辛甘滋
. B1 D3 I, m$ `( W3 K% C刘志杰:治伤寒中风。  z/ z9 n( C, _* P" L
《神农》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 ~* n2 n% \6 U, z9 m& _生姜大温辛
! }6 x- j+ h9 }《神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2 K7 t& M  D! W. u6 b) V3 K% Y
佐药:甘草平甘滋
% F0 U1 \5 q5 U' X9 o8 |& c《神农》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 L' T- s# N6 r! o* r2 ^5 w大枣平甘滋  y# X) {+ o9 a0 b" A: ^! n
《神农》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0 w# C5 X: i9 ]6 v$ Q使药:葛根凉甘滋微苦
7 N3 t& A2 J  r3 e% F: u《神农》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g) ^) U6 o" |6 L/ _9 M
赤芍凉酸苦0 p" t, Q$ A- X# _& I* l+ n
《神农》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1 _, Y5 C4 Q" j* e3 [' x看看这个方,麻黄汗出,麻黄+桂枝可以考虑这是有太阳伤寒束表了。* S2 w( j2 G/ W; c
这里面含有桂枝汤,把桂枝和芍药减了量。
/ @* M" X8 Z* O6 C7 ^桂枝和芍药调和营卫,还可以通上下表里。' X6 G2 Q+ p# g  q
同时,减轻发汗的力量。+ U* C4 w4 C: r% y& E
这两味药的组合以前的课程讲过。
% \8 Z% ?- h3 F% x, B+ s《脉经》里面说,“病常自汗出,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而外不解,此卫不和也。荣行脉中,为阴主内;卫行脉外,为阳,主外。复发其汗,卫和则愈,属桂枝汤证。”
* c& M5 D7 J, J' {2 w8 f其中,“荣行脉中,为阴主内;卫行脉外,为阳,主外。”
# |4 K) q8 S- p/ h  O* V& i! x这句很好,指出了桂枝和芍药的用处。, q# {5 Q# c7 y
两味药把内外道路给打通了。% R; T/ E/ `5 J  ?3 F5 I
这个方在麻黄、桂枝、生姜的基础上还加了甘草和大枣补充了津液。
: \3 H* a6 d* O% C* o) P5 V5 P前面说了桂枝芍药减量是为了减少发汗的力量,再加上甘草、大枣,这是提示有津液损伤了。( D1 l- F  l6 _5 b
这里有太阳伤寒证,所以一定是有无汗、恶寒、恶风的表现。
6 \3 h; f: L  h/ B2 i结合前两节课的内容,太阳病有津液损伤,要考虑可能有要向阳明发展的趋势了。9 n( V% E- H% o
此方又加了葛根。
9 w6 f; ^" e  x# j: a甘滋补津液;苦,涌泻病邪;微寒,清热。
9 ]: y3 @  p  l这个药,专入阳明病位,生津液,除热,尤其是对背部脖子的“痹痛”有专门治疗作用。
& f# V. s, Q& w& Q7 R* z痹是个什么东西呢?
0 R, a, W2 g1 L" m( }6 \8 o是麻痹,阻滞不通而痛的意思。' n4 a; ^3 F1 [6 o0 H
《素问》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 q  X. \; R0 X* g4 f2 [) v( C“起阴气”是什么意思呢?
% v  ~: B0 e: E  D3 \& v9 c/ J3 E; [+ v8 q就是能把“水热”化为津液而上达外布。
7 f+ I" f8 Y& Z' c这也是它能止阳明里热下利的机理。
$ z" Y/ a- V: Q: ^9 b这个药,本身就是**,用四两,取偶数,是沉降到下面,去“起阴气”。
6 _* H* [+ h- h, W, ]( e# b& Z' o因为葛根能起阴气,故而能够治疗阳明湿热下利。9 e' X: W4 h! r* M" F4 ]7 P
咱们来一起看一下相关条文。0 i: Y4 F9 P* }- z! o5 l
21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宋31)- L5 G+ |% @1 e% c2 r7 E; d7 ?
这里的太阳病,指的是太阳外感伤寒,所以有无汗、恶风的症状。
' t4 E  b) V; g  d# K0 I+ g0 d* U项背强几几,就是患者感觉到从腰的上部到脖子这个区域紧张,酸痛,簌簌的,象有虫子或者风一样的窜。他严重了,就要抽筋了,就是痉挛啊,那就要发展为“痉证”了。0 R6 k# q  v8 D) l. f) o
几几(疏音),也有解释为“酸唧唧”的那个样子。
3 F! q6 E/ ?3 X$ j/ z( O出现这个症状的原因呢,就是风邪损耗津液,津液不养肌肉了。" P- p& N/ w6 [1 A4 r2 ]
这条是说外感风寒,出现了无汗,怕冷怕风等一系列太阳伤寒证,但是津液受损出现了轻微的阳明热,并且不能濡养肌肉故而多了项背强几几。
) T* O9 h' E3 w  d1 ]- ]寒邪伤人易产生肢体疼痛困重等,而风邪伤人最易损耗津液,产生津亏的烦温。
1 `2 M# H6 O: C& i, I3 L所以选用了葛根汤。
/ |. a6 u3 G/ d- e. a" B21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者,葛根汤主之。(宋32)' Q- S  r8 i; z9 M7 u! H# X4 |/ v
这条呢,讲的就是合病了。
" a- C8 Y$ t% H5 l- |前面方剂分析了,葛根汤,不单是可以治疗属太阳病的。  K5 y% U2 F. a3 r* y( u
这条就说了,太阳病也有,阳明病也有,是个合病。
+ `: b0 c% q# C( k: d, l4 h- t太阳病,一定是无汗恶寒恶风的太阳伤寒证。0 F. \& z( Z7 k. w( A# [" w
阳明病,有里热下利证。
$ n6 U8 M( O( s+ A) Y# S: R: W6 c: w“必自下利者”,是什么意思?3 C& P- P' W3 p, E( s/ G
就是说,必须是有下利症状的。
6 @% Y: W: b3 L) w+ d5 V  e( X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必”呢?, [% L8 P9 d5 m
因为,太阳阳明合病,还有个症状,就是“脾约”。2 c2 c" _6 L" B
脾约,是由于太阳病汗多或者尿多导致的阳明病胃中干。" S! V) _2 V2 K! v# l& R6 `, c
这一条,用“必下利”,来和“脾约”做区分。5 q9 J. K* O; |8 I2 h
那么,太阳有伤寒表证,阳明呢,又有个阳明里热的湿热下利。
* k' u* j7 c( ^" `不用葛根汤,还用什么呢?. l$ Z( _9 u* |, g5 L4 t
这条,大家是不是就都明白了?
. g1 s+ `, l) g, b0 w" \& `+ o在讲越婢汤时讲过麻黄的“止咳逆上气”平喘之功,那么在葛根汤里,这个功效会不会体现呢?
, ]* _2 g, I+ M无汗使汗不得外发,津液淤滞而不得外发,易造成起上冲胸。
" e3 t5 M& H5 x" T3 s所以《金匮要略》里有补充条文:7 d; N% u$ J- O% ~
13.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9 [3 R0 ^7 l- r; N/ z8 ?太阳伤寒证,无汗的同时小便还少,水分发不出去,该尿多的,尿反而少。
$ D) A1 F; O8 d( a$ x' k, G* U- Z这是寒邪束表,津液瘀滞外越不得,尽为上逆上冲,肌肉因为津液与寒邪交争瘀阻而不得养,因而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要发为刚痉。+ _. N0 Y- g1 n; Z, ^4 @
这条其实也是有个里热上炎的问题,因为外寒束表,内热发不出去。但不是太重而已。; ]  C2 m* }) _, e
书上说用葛根汤治疗。
& K" B7 w- }" F# \; a( ^4 b, s他说要发刚痉。6 e0 `9 K& K& i3 G! v
“2.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z3 `" O: n; @* M0 Z( v/ U/ |1 B
发热无汗,还恶寒,出现了抽搐,叫做刚痉。
4 a8 C" e. E% A! ]' x* t* }. E刚痉的意思是,典型的症状要高热抽搐,要抽搐的剧烈,昏不知人,角弓反张。
& `# `  N; T# Q- r% W( E8 D- D就像那个癫痫的大发作一样,很重的。/ C5 a# Q+ d# |2 c# t/ B6 p) q
原因呢,就是寒邪束表,热不得外越,就携带津液血液上冲头脑,同时,津液被寒邪阻遏,不能润养肌肉,就出现了这个问题。, ~4 I! b( Z" W: F% x+ |$ \2 u. l5 b
那么如果发作了,用葛根汤可以吗?
( [$ ~  O- k+ Q9 q2 a- `, [5 ]也可以的。4 m7 R0 {* ~; j" V! d9 k6 [* q
里热不太盛,可以直接发汗解决,汗和热就都外越了。- {5 |0 q% ~  L8 Z+ J
病也就好了。- @& z; B9 S7 h+ S
《伤寒》里葛根汤下还有一条:
# D0 k: b2 c3 u5 @' C21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宋33)$ [, j, Q. l9 y
【葛根加半夏汤】) s+ W% [$ t  R# H) T; z1 y
葛根(四两40克)麻黄(去节,三两30克)甘草(炙,二两20克)芍药(二两20克)桂枝(二两20克)生姜(切,二两20克)半夏(洗,半升40克)大枣(擘,十二枚20克)
) i" F5 z! s* ?0 X9 G% _% D,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 u3 p) w9 i% E. ?5 \9 l! z, c汉传经方解析法
8 [. K/ U5 X( Q" G3 n0 @' E3 b三才解析法:* H/ g; }% ^: y3 s- t
阳:麻黄3桂枝2生姜3半夏4. z% P0 G7 P; C; D! J
平:甘草2大枣12枚/ @4 e4 U! d5 Z: \
阴:葛根4赤芍26 E, G5 l! Y. J, V
四象解析法:& _: S0 u: e- E% v% T$ Y; Q* P& d
君药:麻黄3(温)
- m- [. @6 z& x7 c臣药:桂枝2(温)生姜3(大温)半夏4(大温)" o5 ^9 L0 d) T
佐药:甘草2(平)大枣12枚(平)1 y+ I3 E$ @9 B1 Q; y) @
使药:葛根4(微寒)赤芍2(凉)
  H7 e7 r) H) y' q3 [) O4 h这条原书里生姜用了2两,比葛根汤里的生姜少1两,这个该是失误。, ?! I. K4 m1 {: X
患者呕的厉害,还要减生姜的量是不合理的。; q2 y# f, b# [5 q1 I9 n; C6 `
他说,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而是呕的症状明显。8 x. e# W5 N6 v& b: i. V
不下利,但是也没说是“脾约”。
4 B' p9 V$ @4 C( A% K5 ~因此,大家就要明白一个问题,太阳阳明合病,有很多情况,不一定就非要脾约、下利等。) m0 c  F( Q4 z5 z% K6 Z' `- i
其它病也是一样。
  N" h* v) `! b如果这个人发热恶寒无汗,还烦躁口渴厉害,这是不是太阳阳明合病呢?: E! t0 h; G& h) G. B3 n
这个太阳阳明合病,没有下利。但是有呕,很厉害的。
. q! R6 g  {$ N这是阳明上焦的问题了。
4 S4 _6 k4 l: W; i( v可以水热下趋,也可以水热上逆的。+ K/ @6 K7 B6 K) z" m
用葛根汤,可以解表,清里热,生津液,调和表里营卫。$ z5 p2 V) b& p: [( ]. ]% {8 @; u
半夏大温辛甘淡
, Q$ w3 y+ H* i9 w( C《神农》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K3 X6 m  x6 @5 Z
用半夏,可以降逆止呕,温散水饮。
- R5 K3 J9 a. N* S, i阳明里热水饮,干嘛加个辛温的半夏呢?( t# t  l; q5 f+ K
半夏,降逆的作用很厉害,专门止呕逆。) m1 f! M( e7 M9 s7 i8 ~0 D. I( f
同时用它的辛散力量,还可以发越解表,气得旁流而平冲逆。8 N9 p/ O% ~+ v+ `) G- M
这个方子讲到这应该已经明了了。
; C. l0 I, v0 j3 {, k; F因为我们讲的是阳旦类方,所以这里就不讲葛根黄芩黄连汤了,这个大家可以自己回去用汉传经方解析法分析一下。
  n8 L% [. u4 j2 ~: ~今天讲课内容全部结束,下节课由别的老师继续讲解接下来的方剂。* ]' v& D' d: h; a* ^8 c

作者: derogba    时间: 2018-5-22 23:41
拜读!!4 B( ]; u* E; z

作者: 84539    时间: 2018-6-5 09:22
用四两,取偶数,是沉降到下面,去“起阴气”         我读书少,难理解。单数不行?老中医抓药,很多不用称称的,常用手抓达到基本准量的。
作者: zhilin1991    时间: 2018-6-25 10:51
84539 发表于 2018-6-5 09:22# z2 o, F% s' m/ [6 Z0 ~
用四两,取偶数,是沉降到下面,去“起阴气”         我读书少,难理解。单数不行?老中医抓药,很多不用 ...
% e) H+ Z" a$ L* S; D5 d1 X
奇偶数这些不要太在意,这不太可信。
作者: 84539    时间: 2018-6-26 16:09
难怪中医难学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8-12-28 17:48
金匮刚痉,理解有一点稍微费解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9-4-22 10:10
谢谢,再次学习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9-5-2 21:59
84539 发表于 2018-6-26 16:09
3 w- v5 O& E6 F; S& w4 w难怪中医难学

6 A! A) b& S& K* I1 e5 C/ l+ d单数双数,是示范药物阴阳升降趋向的,如果您遇到葛根汤的病人,大可以试试三两和四两的效果哪个不一样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9-5-2 22:04
单篇将葛根汤,老师们用心良苦,感恩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