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2017/08/09李锋老师讲解栝蒌薤白半夏汤
[打印本页]
作者:
sunjianchen
时间:
2017-8-15 14:17
标题:
2017/08/09李锋老师讲解栝蒌薤白半夏汤
大家好,今天我来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栝蒌薤白半夏汤,并对比一下小陷胸汤。
8 R! a, y% B) N- v; d7 Q
本来瓜蒌薤白半夏汤属于金匮的内容是不讲的
" {( T0 v: o7 P0 S, Q
为了跟小陷胸汤做对比,加深理解,那么在这里就稍作讲解
0 }- p' p( ~: Y
我们先来看看瓜蒌薤白半夏汤
$ K) h) g1 e; x& n4 z Z" v. i
【栝蒌薤白半夏汤】
+ R a% `+ u0 `+ D! ~
栝蒌实(一枚,捣)6 薤白(三两)3 半夏(半斤)8 白酒(一斗)
2 o" a- P8 o% c0 y& h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S) ~& |6 F# N S# u! s* {3 Z
先用刘志杰经方解析法中的三才解析法来分析一下方子
/ r' d0 @% v, K# g" C* w, o- r% y
【栝蒌薤白半夏汤】
/ m2 V* Q7 e7 s: G: I
阴性药:半夏(大温 辛甘淡)、薤白(大温 辛)、白酒(温 辛)
* S( ], Z( g: G2 P' t
平性药:无
2 k. M& E1 R. @7 @- O$ V/ \% }% ^
阳性药:栝蒌实(寒 甘酸)
3 y" ?0 d' F+ }$ l9 \1 K$ f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方子也是一个寒热并用的方子,
. J) L3 F3 e7 E3 R6 x+ f
没有平性药。对治的也是寒热错夹的病证。
) A4 g) l: ^1 {: v: E
接着用四象解析法来分析方子
! T" q8 X& u: O2 `
【栝蒌薤白半夏汤】
% d3 n* t4 {* b" g2 o2 N8 V
君药:半夏(大温 辛甘淡)4
: @$ C) G3 t# @8 A# @/ Y+ d
臣药:薤白(大温 辛)3 白酒(温 辛)
+ h! b9 e& |5 E
佐药:无
3 y L; N6 j I5 D$ d
使药:栝蒌实(寒 甘酸)4
; s' A+ ^# _* |6 I: e8 I2 Z4 ~* o
君药
0 c" t9 h/ _9 G" z0 { `0 A d
半夏 大温 辛甘淡
% d9 m }/ e: i# X2 U" l; a9 {
《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 \$ G" A0 V# J8 ]# s
这味药前面讲了
: g7 c* q& }" r8 s' @% S% P
大温,对治寒饮和凉滞证。降逆水饮作用很强
* h. y: x7 R8 g3 ]3 x
用于寒凉引起的水饮上逆导致头晕、咳喘、心悸、呕吐等各种症状
. V3 m4 w$ Y# W, ]- G
在这里用量很大
( ^+ a6 g* k+ M% r! c5 ]
一个说明这个病证重,另一个说明这里水饮上逆很重
3 ^( X8 B" p: a* t
需要用大量的半夏来温燥寒邪降逆水饮
. f, r$ f) i6 U6 k' l$ R4 I
那么量这么大会不会安全了?
4 V5 Y8 D; I( D. Y7 i
这里的半夏用的是生的旱半夏
, w3 K: h+ o" ~' k/ R
入的是水煎剂,煮熟后半夏的刺激性毒性就没有了。可以放心的使用
0 k; b9 V# s3 I
臣药
8 u( L$ u! Y$ M: L1 {
薤白 大温 辛
( ~8 E0 }" t( P: F/ s) u/ P, m
《名医别录》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散水饮寒邪。
" h& H* O5 s0 S: K7 W( t+ n; s
薤白在东北那边又叫小根蒜,能驱寒温阳通痹结。
w4 V# {) D) L+ y( v6 E: Q+ R _
白酒 辛苦甘,活血驱寒养胃气。
* w n" X! L* ?4 V# F; Z Q
使药
/ G! O' g4 g. t& y5 e/ X r
瓜蒌 甘苦 寒
& B% S3 v9 z# A% e. P. n9 W N0 |
《名医别录》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利。
0 Q8 R! y3 y- M1 a- }' l4 z: B
全瓜蒌 《名医别录》主胸痹。
" a% G0 w# O% F" u4 X$ N
瓜蒌清泄上焦实热微结。整个方子寒热并用,以温阳化气降逆去水饮为主
$ S# X' i/ X" `
君药半夏政对应着这些病证
4 w6 ?+ Q; j% m" U) c
臣药薤白加强君药去水气
- i- f+ T/ O w2 G* R. V2 d# q
温散寒饮结聚
! m% I* \& D8 a1 Z8 ]
白酒活血驱寒
' h8 H4 R( T. H) L9 b* o
使药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1 d4 `7 U3 P. C( n* R
使药瓜蒌性寒
f, o! ~. P5 u8 m: Y' @( B
能去除寒热结聚
' C& ~* K, T. L7 c
能去除寒热结聚,上下焦无法沟通的郁热
6 ~1 D. n- K0 n0 q* P
方子所对治是真阳不足
. l' o% {% G5 V& q3 e5 \
寒饮上逆上焦胸中
/ m! p) Y' `4 G% S$ a, Q3 v
气血痹阻不通
# a2 G. a) v" l' n/ k& K
导致的各种胸痛胸痹、心悸、短气
3 `8 }7 ^ [! i& @ G7 X
我们看看条文的怎么说的
8 ]2 F8 J& h3 r- X
《金匮要略增补》233页第五条
+ W8 ?4 Y; w9 w7 n+ Y, }; ~+ P
5、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 v8 |$ _/ L) F7 ]) M2 K
这条是胸痹的重症,心痛的厉害
" |4 q2 d# t6 M7 q5 S. n
痛的都不能躺下了,从胸前到后背都痛,类似西医的心肌梗死了
, ^/ _3 @+ g# H A* x7 F, D
从病机上看,是寒饮上逆结聚胸中,造成气血痹阻不同
$ } b- v" ~, `( s$ ^* M( c' c! y7 K
心中失养
, d! p. b5 d/ J+ X- i
那么既然是寒饮上逆为什么还用瓜蒌寒凉药了?
5 J8 m/ u0 p( v0 v, H7 w4 O+ G; S
因为寒饮上逆的厉害
6 y/ F( U% P8 s4 N5 d3 w( p3 @6 L
逼迫的上焦的阳气不能下降,郁结化热。
; z+ O- [. k3 a7 H6 R
瓜蒌就是清理这么一点的郁热的
. x$ C, H4 S# A: j
同时瓜蒌也有去除胸痹的作用
7 O( x' o% g% I$ U/ L" u
既能去除郁热疏通痹阻,还能配合君药调节寒热沟通阴阳
/ j& Y3 h3 |0 G; e' r, J
要理解好这个第5条胸痹重症,必须联系第4条胸痹的轻症,看看是怎么用药的?
* N+ N7 y. e) k9 j+ V
4、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0 l- w5 ?' A q: N8 A
瓜蒌实(一枚)、薤白(半升)、白酒(七升)
4 Y" q! ]8 o, s; w0 w! L1 k% V/ A
可以看出第4条症状比第5条轻很多
2 B. g# Z+ U7 b
胸背疼痛没那么严重
/ E7 j2 V' |0 G; \, h$ D$ O
那么用的方子是瓜蒌薤白白酒汤
/ H/ Z# i; R. S& D6 c4 E t
比瓜蒌薤白半夏汤少了半夏
" V/ Z+ c/ Q& k2 j
同时药量也有所减轻
& y- v9 \# h. Y4 |5 l5 K& R g3 M
可见寒饮上逆没有那么严重
5 ]8 t- |$ A! e+ |" Z+ Q$ D: l
只是寒热错夹,上焦气血痹阻
7 ]1 E1 z. p2 v# l1 t
在驱寒的同时也要清热
2 X4 f' \2 c* o( i
寒热药几乎对等
- y5 y. `7 ]: w& ]2 |" I4 G2 S: Z- ^
但是这个病的本质是真阳不足
' U" x; O4 G; u& q0 O3 g- M' n
虚寒水饮上逆,导致上焦寒热错夹
_) ~" i" j3 A! z5 T) _. T" V
虚寒水饮上逆,导致上焦寒热错杂
- F# S& v3 W+ }+ m( x; q
这两个方都是治标的方法
" s. V. l* m2 f2 d% f+ R5 d
在症状缓解后,要治本解决真阳不足的虚寒问题。
& z/ ?" F! T2 R3 E! y( Q
不然很容易复发。
3 h4 S9 }: \0 V7 C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症状与体征。
% b( f2 z5 t M0 s1 N$ b `0 Z( h& m
六纲:厥阴
( L& T" d2 t5 ]( t% M, i
五证:痞
9 H- n+ O0 C! e7 g
病机:寒饮上逆寒热互结于上焦
# b/ i1 u* T0 r
常见症状:胸胁满闷,咳嗽,喘息短气,心痛,痛引胸背,不能平卧。
$ G6 Z8 U, E7 F1 G1 p( b& a
常见体征:舌体有齿痕,舌苔滑腻。脉象沉,细紧。
% j8 L9 @2 L8 {. d8 c
讲到这里我们要把小陷胸汤跟瓜蒌薤白半夏汤做个对比以加强理解
9 V4 e% e3 Q" I& C7 R: b
这两个方都是用于治疗胸痹
; J3 Q7 K" Q9 c) O' y. ?' \9 ]( ]
也都是用于寒热互结于上焦胸中
5 |. b" M9 k- |8 J; v! k! Y
是他们针对的寒热病机却是不同
$ U- J0 ?% M0 [' Z2 e. z
小陷胸汤是寒热互结于胸,以热为主。属于少阳
) f8 h9 M0 a& D
而瓜蒌薤白半夏汤是寒热互结于胸,以寒饮上逆为主。属于厥阴。
3 d7 j( ~/ B' j# s" K
这一点我们从他们的君药使药完成相反的药性也能看出来。
( D4 v, o- [& E. W0 d- x
【小陷胸汤】
7 s2 n: S8 l" E1 D; `) Q
君药:栝蒌实(寒 甘酸)4
" _% L" K- k: A' N
臣药:黄连(寒 苦)1
% q% t! N; f) ~4 a; n+ N
佐药:无
4 `) N8 W$ K! B, v* v# l
使药:半夏(大温 辛甘淡)4
$ i2 B2 ?) W7 K' `0 q
【栝蒌薤白半夏汤】
9 w. V* X e" g: h; R: o
君药:半夏(大温 辛甘淡)4
; j/ G3 a' g1 X* w* V
臣药:薤白(温 辛)3 白酒(温 辛)
0 g0 Y# ^3 {9 m, N
佐药:无
$ b$ W; e% L# ~4 @- M: d9 _
使药:栝蒌实(寒 甘酸)4
, _: d9 k. @) K+ ?: H
瓜蒌实性寒,在小陷胸汤中为君
1 J; G& g# A+ F% A( J8 F- h+ Q
主要清除上焦痹阻郁热
3 M( `/ X# j$ ^( z; E7 r0 q
辅助的臣药是寒凉的黄连
- }; D( d) }' ]- J- X, F7 F
半夏性温作为使药
9 {: _5 W J; { o. m4 [! [
针对着轻微的上逆的寒饮
- Z6 ^8 ~0 Z" I( e, i8 j: s9 m- s
而在了瓜蒌薤白半夏汤中,君药使药就颠倒过来了
1 ?" L6 f" f4 M( ]7 \/ k9 ^# X4 l
原来做使药的半夏成了君药
8 c6 Y) \) X* ^7 \+ V% K# o
大力的温化寒邪,降逆水饮,
) n/ |6 B/ d. }8 _
辅助的臣药换成了温性薤白白酒
4 v# e( U B. z' s+ v) a
瓜蒌成了使药去除痹阻的同时清泻轻微的郁热
3 b$ X" P" z0 f& y( b1 T5 D/ X! x
两个方子对比的重点在于:同样是寒热互结,根据偏寒偏热的不同,而君药使药的互换,就产生了截然相对的效果。
1 h3 b* [; j" P
可见君药使药在方子中的重要性,他们直接决定了治疗的方向
4 g, \. M) P% Z! i% E: R
抓住病机的要点,熟悉方子就能做到方证对应。
+ d/ _/ ^" M5 B9 x
病证的分析只能靠临床多实践了,熟能生巧。
. X: m% P: E: \5 h6 |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 ?: n8 u6 _( t' i; N- }
下周由其他老师给大家讲课。
' u0 k& V3 e! J& Z, h
* [$ b9 E1 d0 X
. C. f7 Y1 @1 p6 z
作者:
当归
时间:
2017-8-16 13:02
谢谢分享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8-3-1 13:53
搞不懂原方条文的计量为什么和经方解析法里面的不一样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8-3-1 14:06
整个方子寒热并用,以温阳化气降逆去水饮为主
5 R* |; N( t2 V4 C
瓜蒌能去除寒热结聚,上下焦无法沟通的郁热
8 z2 d1 e. Z: u
方子所对治是真阳不足,寒饮上逆上焦胸中,寒饮上逆上焦胸中,导致的各种胸痛胸痹、心悸、短气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8-3-1 14:10
但是这个病的本质是真阳不足
0 i2 Y7 P o( @. |
虚寒水饮上逆,导致上焦寒热错夹
3 u) q( ?( w1 @ m6 ]- p4 A+ q
这两个方都是治标的方法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