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经方度量考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7-12-24 14:33
标题: 经方度量考
标题: [原创]经方度量考
--------------------------------------------------------------------------------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06-7-15 14:01     标题: [原创]经方度量考

[原创]经方度量考

">(引用)任爱杰(作者保留版权)

前一段讨论秦汉和三国史的时候,发现很多议论中对于战国至秦汉的度量衡演变没有作深入的讨论,因此造成歧义。所以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给出一个简明的战国至秦汉的量器演变,让大家将来讨论时作个参考。 当然,本人这篇文章也不是面面俱到。如果有错误,大家赶快拍砖头。

历代的度量衡都不相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丰功伟绩之一就是统一了各国的度量衡,全面采取秦制。汉承秦制,秦朝制定的度量衡一直沿用到汉末三国,主宰中国四五百年。这个体系中的容量关系如下:

1合=2龠
1升=10合
1斗=10升
1斛=10斗

那么,秦制又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呢?

古代的度量衡其实都是从一个基本单位出发的。这个基本单位就是据秬黍。《汉书》中说“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也就是说一龠可以容纳中等大小的秬黍1200粒。汉承秦制,这个标准一直可以沿用到汉末。出土文物也证明这一点。而长度则规定一尺等于横排的 100粒秬黍的长度。现代实测为23至24厘米左右。比现代的市尺短将近三分之一。至于重量则是规定一百粒秬黍重一铢。则一合所能容纳的秬黍数(2400粒)就是当时的一两。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重量制定的方法和现代公克的来源是一样的。公克的原始基础也是规 定多少粒粮食的重量为一克。

另:《类经附翼》曰:
”八两,十六龠黍之重。即古半斤,今之四两八钱也。“
张介宾在明朝,那么古一两就等于当时六钱,明清两代的重量比等同,所以应该是古一两=现代22.4克。取整数20克,方便应用。

秬黍,就是黑黍米。以长治市羊头山黑黍为标准。

以2400粒左右的中等大黑黍米重量合一两。
以10粒米合现代多少克算,那么再乘以240,就是一两合现代多少克。
大概在16克左右?(暂存疑)。
请长治市有心人实际测量一下。我们不妨等等结果。





道气三清贯天地
医易功德渡人间

医尊仲景伤寒论
药法神农本草经

2006-7-6 01:15 AM                  评分 ---- -25 -20 -15 -10 -5 +5 +10 +15 +20 +25 +30  

刘志杰
版主

凌虚斋主



积分 77
发贴 47
注册 2006-7-2
来自 吉林江城刘志杰中医诊所
状态 离线  #2  

经实际测算,古之一两约等于现代48克!
估计现代很少有人会用如此大剂量!
我治疗股骨头坏死曾用附子130克,桂枝100克,方才显现疗效,经方的用药剂量,有待于临床细细琢磨!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否则按侵权投诉!
--------------------------------------------------------------------------------
作者: qiuzhang    时间: 2006-9-18 19:21     标题: 中国历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

中国历代衡制演变简表
时代 衡制 统一换算(克)

战国 楚: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赵:
1石 = 12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魏:
1镒 = 10釿, 1釿 = 20两

秦: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斤 = 250, 一两 = 15.6
1铢 = 0.65

1石 = 30000, 1斤 = 250
1两 = 15.6, 1铢 = 0.65

1镒 = 315
1釿 = 31.5

1石 = 30360, 1钧 = 7590
1斤 = 253, 1两 = 15.8
1铢 = 0.69


秦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30360, 1钧 = 7590
1斤 = 253, 1两 = 15.8
1铢 = 0.69

汉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29760, 1钧 = 7440
1斤 =248, 1两 = 15.5, 1铢 = 0.65

1石 = 26400, 1钧 = 6600
1斤 = 220, 1两 = 13.8, 1铢 = 0.57


三国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26400, 1钧 = 6600
1斤 = 220, 1两 = 13.8, 1铢 = 0.57

两晋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26400, 1钧 = 6600
1斤 = 220, 1两 = 13.8, 1铢 = 0.57

南北朝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梁、陈:1斤 = 220, 南齐:1斤 = 330,
北魏、北齐:1斤 = 440,北周:1斤 = 660

隋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大:
1石 = 79320, 1钧 = 19830,
1斤 = 661, 1两 = 41.3
小:
1石 = 26400, 1钧 = 6600,
1斤 = 220, 1两 = 13.8

唐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79320, 1斤 = 661
1两 = 41.3, 1钱 = 4.13
1分 = 0.41

宋 1石 = 120斤, 1斤 = 16两
1两 = 10钱, 1钱 = 10分
1石 = 75960, 1斤 = 633, 1两 = 40
1钱 = 4, 1分 = 0.4

元 1石 = 120斤, 1斤 = 16两
1两 = 10钱, 1钱 = 10分
1石 = 75960, 1斤 = 633, 1两 = 40
1钱 = 4, 1分 = 0.4

明 1石 = 120斤, 1斤 = 16两
1两 = 10钱, 1钱 = 10分
1石 = 70800, 1斤 = 590, 1两 = 36.9,
1钱 = 3.69, 1分 = 0.37

清 1石 = 120斤, 1斤 = 16两
1两 = 10钱, 1钱 = 10分
1石 = 70800, 1斤 = 590, 1两 = 36.9,
1钱 = 3.69, 1分 = 0.37
--------------------------------------------------------------------------------
作者: qiuzhang    时间: 2006-9-18 19:24     标题: 一钱等于多少克

一斤等于十六两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杨辉有首“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

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

1959年6月25曰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曰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两、钱、分”等。

一钱相当于多少克?

“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也是有纰漏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

而此前的漫长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668.19克,末期222.73克等。
作者: 雲無心以出岫    时间: 2010-10-23 20:51
学习了,谢谢!只有准确的剂量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经方的作用。
作者: 楚天风云    时间: 2010-11-20 11:39
准确的剂量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经方的作用
作者: qinqingshu2011    时间: 2011-3-19 20:51
学习了   剂量非常重要
作者: yycmu4    时间: 2011-8-18 22:39
收藏了谢谢
作者: 不怒    时间: 2011-8-19 03:35
收藏了。
作者: 平立方根    时间: 2012-2-4 10:02
学习了,版主辛苦了
作者: chinajxm    时间: 2017-4-3 14:51
学习了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