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20170322小前胡汤加减04
[打印本页]
作者:
庞尧斌
时间:
2017-3-23 00:16
标题:
20170322小前胡汤加减04
本帖最后由 庞尧斌 于 2017-3-23 00:19 编辑
. c+ s2 ~3 n" [7 n U8 L$ S
2 m8 S4 g4 X: R( B5 p# U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H4 ~" O7 S, f, q% V8 }4 y$ m* L
(前胡4,大黄 2,黄芩 1.5,人参 1.5,牡蛎 1.5,铅丹 1.5,大枣 6,茯苓 1.5,半夏 2,桂枝 1.5,生姜 1.5,龙骨1.5)
4 d- {. ~6 o* r! G+ ^' F9 t
) r2 A+ U2 v' g1 Z! {# S M
我们先把这个方和小前胡汤对比一下:
; J; D' K0 L, C0 ? c& ]
! ?2 G X) e, |9 ^% o* n6 C
大家看,他在小前胡汤药量减半的基础上,去甘草,增加了铅丹、大黄、牡蛎、茯苓、桂枝和龙骨,并暗含了前胡桂枝汤。
; _; K% I& c4 { U: r, {
/ s* d7 f n6 Q& W4 ]1 l" I
总体来说,阴性药多于阳性药,治疗的这个患者身上是热多于寒的情况,是属少阳病。
& F5 @( H' G3 Q q0 o! _- z& J
$ i; F! ?6 M1 n* g' ]
前面小前胡汤的加减,就是在示范药症加减,方子加减也是一个道理,原方主治的基础上,多了什么症,就加什么药,多了什么证,就合什么方。同理,原方主治证少了什么症,就减去什么药,为什么加,为什么减,都要有理有据。
" N2 E3 l" J+ c/ Q' `0 l
6 C. V) u7 ?9 D1 n7 X/ {" S e
再看君臣佐使
8 i( }; A$ i5 I" w% E( J
. y, Y" |7 \5 C8 N/ n% M: }, w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之四象解析法:
) H8 O/ ^" ]: A7 V- }* W0 U
/ ?; c u" [; p; W
5 t7 M( g( n" W) ~' Z. t/ `% c8 v
% J) ~/ n' z3 E' J$ e* ]. `% n% O
君:前胡4 阴(主症)
: @8 v4 E4 Z& b! T
7 G6 L8 c9 c k2 X7 ~7 |: F% u
臣:黄芩1.5 人参1.5 铅丹1.5 大黄2 牡蛎1.5 阴(兼症)
( Y R% a0 b2 j
/ C1 ^; Z- e4 B! ^, G% b
佐:茯苓1.5 甘淡
' _8 n4 Y' Z# ^& U) R) P# `6 d
D: _/ e( c! q2 z$ b* H: ^
大枣6枚 甘滋(辅助君臣而护胃气)
2 Z" k. S v5 T: h- w" T) ~
3 S F3 q2 X7 q& h5 W
使:半夏2 生姜1.5 桂枝1.5 龙骨1.5 阳(沟通阴阳)
" K1 e7 r) T, h* N4 r
5 U3 C8 b9 s6 A1 h) w9 h' P. i! i
分析一下这个方子的条文:
+ K; @/ {7 j4 w! ^2 y
/ z1 C2 }% o$ ^ n0 U' M
34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宋107)
H3 N4 j. j5 y( `. K; Y+ b
9 h: o+ U* \" |8 e# d( B+ h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2 U. ^& |' T* I% X( e m# |: p
5 L2 A9 R5 |- x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黄(二两) 牡蛎(熬,一两半) 大枣(擘,六枚)
- o* f6 Q: m3 M$ q( ~+ h' I3 X
. J' m$ Q# ^/ T! u0 H9 i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 v2 p+ D; j3 J; v
4 y: L3 ]) @) q* ^9 ]
348、“伤寒八九日,下之”,病人得了伤寒表证,过了八九日,大概出现了阳明证了,医生没顾及表证还在,用了下法,
% O2 a( _* Y+ W6 s4 N& E' {
) @, f* \- n: n+ @
349、我们知道,有表证,要遵循先解表,后攻里的原则,这个医生没有去解表,用了下法,表证未解;
( ~1 C* ?8 b0 u, n
; s; A3 x+ |5 Y* L4 Q% P
350、大下伤里,造成太阴里虚水饮上逆;攻下又把表证引入了少阳,阳明证也没解。出现了“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4 E. q6 x$ h p* q: e) U6 C
1 }$ H& [+ b3 o5 o1 I
351、胸满,就是胸胁苦满。烦惊,烦就是心烦,郁怒,甚至失眠;是上焦热造成的。
, `" C9 z& ?( ?! q' }+ R
5 ~- u& n% F/ r& P
352、惊就是惊悸,心悸,易受惊吓,或者是睡中突然惊醒。是水饮凌心导致的。
* S! ^! E/ c* G6 j8 d! W
' |2 x# }( O' b7 G
353、小便不利的原因,在前面讲过,这里不再重复。
' v/ Y" o' q( z; i- l# V2 A
) x+ S+ s' n3 ^8 Y& C
354、谵语,是阳明里实的一个表现。
7 q- ?6 o) a( Z8 { D' }6 B
$ r! Z" E/ P" J( ?, J
355、西医叫谵妄,百度对比一下这两个词,谵妄解释的更好,更广更详细,谵语,不仅仅是教科书说的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凡是因阳明病导致的精神方面的意识障碍,都可以归为谵语。
4 I$ W1 [; C* R1 l
! d F8 T: u7 B
我在ICU实习时,有一晚同时来了5个蘑菇中毒患者,3个只是消化系统症状,去了急诊处理,2个重的,有了精神症状,留在了ICU
( n# i+ ^+ X' k2 f5 j
7 d5 M$ P8 V8 f
最重的,狂躁,出现幻觉,胡言乱语,这是典型的谵语
, M" v5 G6 w- j" J
6 l. ?2 e. U. r3 R5 t
相对轻的那个,一直昏迷,说梦话。第二天一早醒了,有自主意识,提出要出院,但是这个人话很多,给人感觉略兴奋,貌似身体没什么事情了,再一询问患者的朋友,说他平时不是这个样子。
4 V, X( K3 m; X% _: X
5 o- F, R, x8 H" J, x+ c
到了晚上,经过了一天的血液灌流治疗,患者才正常下来,说话语速变缓,整个人的性格从“外向”变成了“内向”,其实这就是轻度的谵语,临床上不要忽略,不要认为只有狂躁,胡言乱语才是谵语。
$ f3 o$ w2 X, h+ y+ z) n1 B% j
3 X+ L& @. J8 e# b5 y/ R! S. B, z
而这条条文的谵语,就是说的轻度的情况。
- u+ ^0 V$ @ T6 H) _8 g; s) O
& ]; G! P+ C9 X, [, x2 W: X- @
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身体沉重,甚至都不能翻身,这个症状,有两个原因:
1 ~3 A- X) a9 ~) ]' }, _9 S E6 ~
1 w4 l0 c3 Q _7 B4 o" e+ P* A
用了下法,寒饮重了,寒饮不化,造成湿邪蕴于肌表。
A- X, ]. K. [7 x
" b8 a1 m; n8 ^7 [ t1 x' G
还有上焦热盛津亏不能濡养肌肉。
" T) t _; T/ F: u0 n
# _: W. ^7 \( a& O
寒热错杂了。
7 _ | n5 o2 I' S+ \$ B4 ~& r
; }: Y# \; i; O
分析一下配伍。
( y& C* V @! Q) d
/ ^) k/ i: M$ e! U1 D- x# C8 {
君药:
5 I7 p. F+ b2 L
% u* ^: `7 e- t8 t
前胡 凉 辛苦
- Y. ^& l( v- s
" O! e* T! F5 S5 a: p8 }" \
《神农》主心腹肠胃中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 T, }/ e/ v0 T" ]
( J; x: T/ |9 o+ N6 W
前胡前面已经讲过,大家多熟悉药症。
# J* g5 q# v1 R: J& r8 S F# }
' h7 W! r' v- Y7 k2 c3 l
臣药:
' y( t5 G, R' C# `9 i
! b$ h; ^, m2 d* v8 u
大黄 大寒 咸苦
9 z- _2 D9 I2 a+ A+ u
# h6 {3 d7 K( I- e( H5 c; T: y# q
《神农》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藏。
# e! \! J, X+ v' ] f
6 s6 ~, U4 @7 K7 Y, T6 h
病人有了阳明热,大便硬,用大黄泻热。
9 r% k/ B: |+ d; A+ `
/ G5 Z& n5 L0 I F1 l
黄芩 寒 苦
$ R" L8 u) h9 [% d7 V9 n
: w$ T+ f) R; ^) k! x/ p
《神农》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7 W; V- m7 f: a5 h# W
1 M1 p/ @1 S' ^$ |
《别录》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 G/ p& S6 e- ?% _; i6 s
5 U5 a6 v: s) Q: z
黄芩也可以泄热,通调肠胃。
- }2 a9 ^' q0 b* {9 I7 k5 z
- e4 [2 h h5 o9 v' L5 Z* L
人参 凉 甘滋
9 e/ `0 P5 p( q2 p8 z# n1 ?( f
g# k- G: n2 h2 S+ E) U2 U
《神农》补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6 S, U. Y6 ?! Z$ @
" {+ i, s! O: r
人参,清热补津液,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
: l, e& S% Q% w! L7 ?
$ C4 q, h3 z; _" T, y
铅丹,辛咸,寒,有毒。
1 K$ I% n6 B- k/ a
% L9 x: Y8 L) |' n3 i
《神农》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
9 r5 D3 m. ~" F6 a+ N
; P8 R* k8 Y/ j$ L9 [& Z* u0 G
这个药,质重,专门降逆的,能镇这个凌心的热性水饮或者说是有热混合而化成的痰饮。注意这个“热”字。寒性水饮是不可以的。
' W* B% p. M% |% r" K$ Y
9 u& a$ } ]$ x; N
牡蛎 凉 咸
) f% s) D" d5 n" G. L! F
/ T$ r. B( x6 Z; S! z+ N: g3 A& w
《神农》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
. ?- `, H3 ]6 X* L& T9 y- c6 H9 p
7 J" n$ T) R& b; ~
佐药:
$ G. i5 c+ N4 m4 m
. U- k d6 \4 i- V
茯苓 平 甘淡
& ]. X! x' a# h- R
* ^. \" ~. u" L6 L
《神农》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 Q5 K5 |6 d: s% N" m
V4 R5 U- E2 f) d4 ^
化水饮为津液,去心下痞结冲逆,心下结痛。
/ E2 ~' J+ E4 r
. F& G2 R0 v+ R' W
大枣 平 甘滋
# ], |. O; ]0 K4 N$ p% q
$ Q7 a8 L$ X. D0 w3 g6 [
《神农》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5 c: Z# U+ k# P
3 r% y9 @* y4 E1 F$ y4 @
使药:
/ f, u, n+ M) m, Y- Q
0 }& ?5 X+ t, e3 J! C4 g9 M# ~
生姜 大温 辛
2 H/ L3 Q0 I0 }: T
7 `5 t1 N9 w" A+ {- e
《神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 V9 r$ S) T7 F
9 @2 c$ M5 G. Z
温化水饮,解表祛寒湿。
$ |. S L+ c0 @5 D4 A1 Z
; w, U4 t" k; ~, E2 Y3 C$ O
桂枝 温 辛甘滋
( P8 ~- Z6 ^) D4 [7 [
; I4 U/ W1 n6 L' w: b
刘志杰:治伤寒中风。
) L6 h% h0 i. j( g" N; {! F- z
' Q) l9 n s- { d* m2 q' B8 I
《神农》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4 k0 y, f& o; y* x
, n4 u4 _5 C5 \! r! C2 o
半夏,温 辛甘淡。
8 g' B: |! o: `% @- l
) B( E" D8 y& [: s" U
《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
5 ]& @. @% V& ?1 M
' E2 S& S8 T; v% Y# L
半夏化痰饮,降逆气。
5 H* x- p6 [- i/ C' s
3 h5 q$ y+ d& [0 z
龙骨 温 甘淡
. T1 y- o- i3 c6 W6 G
% `$ x3 b6 S/ D3 z0 O
《神农》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1 J# G. N0 N. N/ d7 g
S. z3 O: y/ ^ B6 T
加龙骨牡蛎,是镇惊去水饮结聚,交通精神,去结气,化瘀浊啊。有清热作用。
' {% v& ?/ s* \* n) r5 j: K* L
, V1 B9 `% c E- F
这个方子,在小前胡汤的基础上,随症加减而来。用药寒热并用,还是少阳病证范畴。体现了少阳病的病机性质和方剂配伍法则。
L& a: c! x) B" ^
) ~* U Q; g( X5 _ w+ M$ u9 J$ z
解太阳,解少阳,清阳明宿热,养津液,固中焦胃气。兼可去饮,表里同治。症状上,要注意“烦惊”和“谵语”两个主症。会不会会有口苦、心烦、往来寒热?
& ~; ~/ W: u4 ~9 R7 W% c
" K: \ F- x/ X e7 v9 {9 r
会有的
$ J: r# B, j) E
6 J0 b. j, ~' h( ]
下一个方
5 |' t* |6 w# v
+ `0 Q |' ]; V6 h( V. Q' w
小前胡加黄连牡丹汤
- D$ [9 T* y3 {/ M7 ` D* ^/ k
(前胡8,黄芩 3,黄连 3,天花粉 4,丹皮 4,人参3,甘草3,大枣12,生姜3)
4 u; K/ Y+ o0 w1 g k& c8 i: \
' c( Q M6 o& |/ e& g* {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之三才解析法:
) r9 @) W. R1 U2 U; s
6 s1 D. t) V9 G5 t. i
阴性药:寒性药--黄连3 黄芩3 (除燥)
3 [, s) m% `2 B+ o+ e( V) g
4 J+ r8 _0 f" G+ w9 S# Y3 x% V+ r
凉性药--前胡8 人参3 天花粉4 丹皮4(除烦)
% z7 U. X% d3 w6 n
; g! d: y x, H( F
平性药:甘滋--炙甘草3 大枣12枚(助阴)
+ F) o5 k6 Q) U3 K, w5 K1 v
e: L+ M3 s1 J9 V* p
阳性药:温性药--生姜3(除滞)
G# B' H- }2 y2 |
/ I6 g3 n6 G: X" V& @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之四象解析法:
9 O. }: S7 N! w0 Y
) u6 k: N, r. ~0 g+ G8 @ O" D
3 c4 B( p" J) O, E }/ b, V
# x- h/ h1 f; g/ K, \+ F
君:前胡8 阴(主症)
1 R9 l5 R) p d$ l6 B# m9 T
; z! Z0 m( R* e' q
臣:黄芩3 黄连3 人参3 天花粉4 丹皮4 阴(兼症)
0 s8 T/ m2 ^9 j1 F
. T1 N& i7 _/ p' S6 s
佐:炙甘草3 大枣12枚 甘滋(辅助君臣而护胃气)
. N' [4 V/ I2 @8 j
3 N, E$ c& M' H0 B$ F- d
使:生姜3 阳(沟通阴阳)
: v/ b9 E0 q+ v D. l6 P
" ^7 ?9 p# o* U9 w% @
小前胡加黄连牡丹汤,在小前胡汤基础上,增加了黄连,天花粉,丹皮,去掉了半夏。看一下条文:
9 V2 O, o1 j: H6 C( |. B9 [/ _9 \
& n" B& l& T$ j( u, u
温病,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 Y5 \. U/ G& u0 Z4 d; r! n' i; X
7 C+ T" z. f2 {$ ?3 ^
温病,伤寒论里是这样定义的: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 x4 K/ A- m/ s/ U
8 b' o$ N1 q/ e4 E5 {
得了风温,发热,口渴,不恶寒,还出现了头痛,咽干,目眩,脉弦而急,这是少阳病症候: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
( N9 @, }% ~7 r% I
6 D0 A+ @% ~6 z: x r/ s- @
这是欲传少阳,或者说,已经开始向少阳病位发展和深入了;不恶寒,甚则谵语,说明阳明热像加重了,所以在小前胡汤的基础上,去掉了半夏,加了清热生津的天花粉,清阳明热的黄连,牡丹皮。
% K. c( E4 a0 J6 _. {
; e$ L( W( |$ w; g' }7 u# E) C
看一下药症:
" E8 b" W; `% j4 y1 R
5 j- @7 X; |( s/ E% ~
半夏,温,辛甘淡。
6 y! u" g& U" w7 P0 S# S/ p
: g7 I+ N5 s. W: y9 D7 i' H+ b4 z
《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
3 }% K; ^2 K% j, t+ g; e) i
, ~( Q! d: g0 I5 K
天花粉 凉 甘苦
0 h5 _/ x1 |; v4 e# l. u- B
; \* h$ D) T5 ?9 r
《神农》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 _$ Q* i( D* v6 ~; _ G1 ^
& a6 s2 N& ^3 E
半夏和天花粉的加减,前面讲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 w! `9 f2 s" R
4 D3 e/ Z0 S- w1 y' D( U* i; v, f
黄连,大寒。
5 ~8 E/ w$ B: u
1 H& l5 U' _) V; R
《神农本草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 i @/ r9 G T; ^: K" Y3 r* L% @
4 N0 ^7 @4 y1 R+ N9 q* Z9 _
黄连清阳明热,对上焦热盛导致的目眩,白睛红赤,也有很好的效果
: M! Y, u9 v" W8 ~5 P3 X
丹皮 凉 辛苦
1 @2 Y# G$ q: ^# a2 F/ d' d! j
% x, a1 z x8 E
《神农》主寒热中风,瘛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藏,疗痈疮。
7 ?, H! `! {$ i$ k6 W
, Z# H: H0 Z& n1 n. q; i
温病发热,严重了要热入营血,丹皮治疗外感温热,比较擅长。
3 f6 U. U' v5 \8 A, J
9 q- L% E- Z" n4 j/ W2 c
条文那句,甚则谵语,说的是前面那些症状继续发展重了,将会谵语,那是阳明里实加重了,如果是这样,就要考虑大前胡汤来治疗了。
2 s* \/ {# |) z8 J3 d! V- c! O% u+ r
3 n; E: X; Q3 Q4 V! F8 Z" o5 Q4 ]
【活跃】湖北-李昱昊-汉传弟子(369436008) 21:29:10
6 B( Q5 h+ |& Z( E
3 _, X% o4 D9 P; `
“小前胡汤,也就是伤寒论小柴胡汤,关于前胡与柴胡相关问题,这里简单说一下。
( r' C- G2 U- |5 {
- Z7 y9 H5 O+ T3 p0 m7 }0 h
柴胡这个药,《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是“茈胡”。也就是“紫胡”,全称是“紫花前胡”。
`: c, E; l* f3 a" l
- W( f$ n2 Z) K: d4 {6 M$ ^
据《外台秘要》记载:“小前胡汤,疗伤寒六七日不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寒疝腹痛方。(胡洽云出张仲景)古今录验同,仲景方用柴胡不用前胡)”。
( Q3 l: |2 L8 a
' m- E; ^5 Y- X
“大前胡汤,疗伤寒八九日不解,心腹坚满,身体疼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方。(胡洽云出张仲景)”。
% S% H( S* H; a: R) y% O G: f
+ l7 g/ r% E* ?# ~; p
陶弘景云:《本经》上品有茈胡而无此(柴胡),晚来医乃用之。
3 ~2 s: l, {- B/ F B% K+ Y
: D& b8 w9 x$ X. L8 S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的本草一篇,只收录了前胡,而不见柴胡踪影。
% t A; g0 q* Y0 s% ^
: Y( m' U0 e' {/ T( c4 C8 P' {
所以小柴胡汤准确说是小前胡汤。如果还有不明确的人,请参考汉传中医论坛中发表的关于前胡的考证帖子。在这就按前胡讲解。”(摘自2017年2月28日刘逍老师讲小前胡汤化裁的第一课)
# P, A! E& p! e b( m
; d* ~2 K/ q& @0 D
【管理员】吉-刘云舟-汉传讲师(448992577) 21:58:10
( B6 T$ y' r# C. M) y
; u% F# @" _5 @& q: F
我们也是经考证确认来确认所记柴胡实为前胡,临床实践表明效果却实比柴胡更好更明显,这样才有底气来把这个情况向大家说明。另外一剂方药不止柴胡一味药,其他的药物各有药证主治,配合起来自然会有效果。
. M. e* U/ i) Q" W
[attach]4705[/attach]
; z9 v3 Y, b1 u8 z5 e! p
作者:
庞尧斌
时间:
2017-3-23 00:21
20170322小前胡汤加减04
% U9 j2 V, i* I1 i3 d! \- n( m
小前胡汤化裁4
# P/ g3 U6 x# u; T
汉传讲师:刘逍
9 ^3 w! T! i- d7 g, I3 z7 W$ y
作者:
中医学子
时间:
2017-3-23 12:30
666小斌<( ̄ˇ ̄)/<( ̄ˇ ̄)/<( ̄ˇ ̄)/猴厉害。学习啦
作者:
chinajxm
时间:
2017-3-24 16:39
仔细体会
作者:
拂尘
时间:
2017-4-3 14:18
学习了。
作者:
杏林小生
时间:
2017-5-6 20:54
作者:
shiwenhu1981
时间:
2017-5-25 07:55
学习了。
作者:
当归
时间:
2017-7-19 08:49
好帖,受教了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8-1-24 17:04
胸满,就是胸胁苦满。烦惊,烦就是心烦,郁怒,甚至失眠;是上焦热造成的。
, g* b1 k: \8 B: ]7 B
惊就是惊悸,心悸,易受惊吓,或者是睡中突然惊醒。是水饮凌心导致的。
g& _8 ~- M; w8 R+ [+ A% ]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8-2-10 22:47
希望以后的课程能对龙骨牡蛎的药症讲的细一点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