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大承气汤 [打印本页]

作者: 金星淼    时间: 2014-10-8 09:28
标题: 大承气汤
本帖最后由 金星淼 于 2014-10-8 09:31 编辑

                                                                   大承气汤。
1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鞭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鞭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鞭,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鞭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209
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嚣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观,脉弦者生,蔷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
3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大枚也。若能食者,但鞭耳,宜大承气汤下之.215
4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217
5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絷絷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220
6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鞭,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238
7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0
8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241
9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
10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2
11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3
12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4
13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56
14少阴病,自利青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321
15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2
16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澉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208
17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55
18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鞭,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鞭,后必溏,未定成鞭,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鞭,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251
19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

方证【见208条】

  大承气汤: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药 症:
(1)大黄。味苦寒。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生山谷。
(2)厚朴。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3)枳实。味酸,微寒,无毒.主除胸胁淡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生河内.九月、十月采,阴干.
《本经》原文∶枳实,味苦,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
(4)芒硝。味苦寒。主五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御览》引云一名芒硝,《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六纲:
太阳阳明少阴
五证
滞,烦,燥。
重点理解:
1使用大承气汤的条件:(1)潮热。(2)大便硬。使用不对,阳明腑实转太阴病。伤胃气,伤人寿命。
2气不降会微喘。津液大亏直视。
3太阳中风阳明合病,即表虚里实。下不宜早。可以用小承气汤解决。
4日晡发热但没有潮热,脉浮虚,桂枝汤。和大承气汤日晡发热而潮热要区别清楚。
5小便多大便溏。四逆汤证。小便多大便硬。肾气丸证。小便少大便硬。承气汤证。小便少大便溏。理中汤证。
6看东西模模糊糊,不大便。真热假寒。注意识别。
7宿食下利可以有用大承气汤的机会。
8少阴病使用大承气汤要谨慎。
9急下存阴少了甘草。
学习刘老师的伤寒论,整理总结不足之处请老师同修批评指正。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