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2014.09.02 赣-高安-唐克勤 讲:风湿案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小医    时间: 2014-9-2 20:54
标题: 2014.09.02 赣-高安-唐克勤 讲:风湿案
主讲时间:2014.09.02! y. z& A4 f2 P3 t& y' I" {$ b
主讲老师:赣-高安-唐克勤6 j3 J% d" v+ L! e8 k
主讲内容:风湿案/ A1 o# z' E2 a, z) Y  L# E
丁某某 男 47岁 2014.06。04 职业:渔民
! v, q- \3 ]" i  w病史简要:左手肘关节处肌肉胀痛难忍半年余。经针灸,火罐,封闭治疗无效反越发厉害。- A" _# G! h! H! Q
刻诊:左手肘关节处肌肉触按僵硬,患者感疼痛不适双腿乏力,胃中常灼热感,眠差,梦多,小便数,偶尔尿道灼热,无不畅。大便溏,日二三次。余正常
. K, Z2 r3 Y9 X. j# @4 x# P9 E8 L舌脉:舌质暗胖苔白腻,左侧靠前舌边突起一个豆大瘀点块。
3 ?/ S& h9 H" q) X' h, J; o左脉浮滑,尺沉紧。右脉关尺沉弦紧滑。
  q- @. X6 v9 A. V# p: r五证:饮滞5 ]( \# Z! e9 P0 l# L5 m3 h
六纲:太少合病, R, N. e+ q! p, `
1 X% v/ S+ n( Y& Z+ W, L
中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风是指一切风邪所致的病,包括中风病(脑血管病),狭义的中风就是指感受风邪所致的表证中风。
$ O+ c# J! G9 X% \- P# Y. ?
& ^* v1 \& R6 e, B五证:饮滞
  x- c) n$ }, x8 G$ ]& [, z! e六纲:太少合病
' h5 ?* }: ]/ Z' |0 m, m# \+ h6 V处方:真武汤加理中汤加羌活三两一两十克换算3 m' M8 P' ^1 _) ?3 g0 O9 k' }' O
生附子5 白术20 茯苓30 赤芍30 生姜30 羌活30 炙甘草30 党参30
! q( C$ e' e9 M$ m+ S三剂自煎
+ I8 O& w) A+ r2 p6 h  c+ [
9 w  K8 H3 G* u0 Z* M8 M6 z, v(左手肘关节处肌肉触按僵硬,患者感疼痛不适双腿乏力,)此类症状很典型是滞无疑患者职业渔民起早摸黑,久居湿冷。. E6 J' U: t: a! C
胃中灼热,及尿道偶尔灼热这里是热症,而结合便溏,日二三次。舌脉舌质暗胖苔白腻,左侧靠前舌边突起一个豆大瘀点块。病变部位上也很典型左侧病变,这个舌上的瘀点是很明显一下就看出来的。暗胖舌苔白腻,胃气虚弱内里虚寒水饮。双腿乏力,脉象紧弦滑,真阳不足水饮内盛。  M( U0 z. J5 J$ e  ?& \
病位病态病性:病变部位属于表,且典型一派表里虚寒水饮淤滞疼痛。
! E% M. V' ]+ W. A* C: X) d9 A& M0 Q那么六纲五证辨证:
! B5 i6 f1 F* \/ [6 x6 X8 [% ~五证:饮滞
# g0 j; \8 y( P' b% p6 m滞证.
# F4 q2 H0 W/ Z  g  r0 e/ `滞证,包括气滞、血瘀、痰凝、风、寒、湿。9 @" ^% A5 X6 `) k3 Q- y
滞证的病机原理:人体营卫气血受风寒之邪影响,寒凉不能温升,不能正常布化,就会形成气机郁滞闭阻,病邪留滞。轻者气滞,重者血瘀、水饮。“滞”有凝积、不流通、停留不动之意。
; X9 K' T7 X1 y常见症状:) g8 N9 P$ R6 o2 O
胀、满、闷,自觉不通气;面黑如漆,唇口干燥,肌若鱼鳞,局部针刺样痛或定时疼痛,各种出血,妇人月经不利(包括血块),腹不满但病人自觉胀满,多梦,癥瘕积聚,喉痹,疮疡,身痒,身体沉重疼痛,局部寒冷感,舌质青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紧迟。% f, J' I3 p4 C; G* I! r
治疗滞证的方剂,组方药物的配伍关系。【辛咸除滞,佐以甘苦,守于温宣。】: ?3 \$ j8 L7 h+ i
饮证.1 E- Q  ]7 t# T; `
五证复习:
# X5 `' W9 X; y0 R( @饮证.
( y3 M: [7 `/ t! c饮证的病机原理:少阴真阳不足而寒,或太阴虚寒,或厥阴的阴阳不和(寒多热少),致使摄入体内的水分不能被机体正常消化运转而停聚,成为病理产物水饮。在发展上,寒盛则泛滥成水,热多则炼液成痰。所以,厥阴纲饮证的症状有热邪体现。
( Z" Z/ \' a+ @$ E( X8 ~饮证因其病位不同,症状表现也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如下:
7 G4 Y; f% n. X1 J- h头痛、头晕、目眩、耳鸣、面肿,眼睑浮肿、癫痫、神志异常。4 B. y# N7 X/ ^2 O, e) C) n- |$ N
咽喉紧束、滞塞不通感。  T$ f" G2 Q7 U( g
咳嗽、气喘、短气,恶闻食臭。
& z% H4 Y3 [' t心悸、心慌、胆小易惊。( f( ?1 B6 ^5 l8 Y  H- h- L
胸闷、心下坚满。7 Y- e% b3 q* l$ c. g, @
恶心、哕逆、心下满、食与不食均可,口干不欲饮,强饮则吐。6 J7 F, [9 O4 {% R
便溏、腹泻、腹满肠鸣、腹痛、下利口不渴,小便不利,饮食如故。
" i# R" ~. v2 E: N4 A肢体沉重、四肢酸痛、体倦乏力、肌肤麻痹、肌肉瞤动。
0 y1 r# L0 l, O, w% o0 r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水滑,脉弦细,脉微涩。% \  D, k! p8 Y! D6 d
治疗饮证的方剂,组方药物的配伍关系:【酸甘除饮,佐以苦咸,守于温渗。】
# q% A( i0 g4 J2 L六纲:太少合病
) d$ H1 X- [' q8 k: w6 F; {: l相邻两纲同病着谓之合病,合方加药症处理。7 {/ b  X6 O9 o, G
处方:真武汤加理中汤加羌活三两一两十克换算
. i5 q: q- B& O) q生附子5 白术20 茯苓30 赤芍30 生姜30 羌活30 炙甘草30 党参30 三剂自煎# {+ d$ _" F6 g( ^
合方出来方中涵盖,芍药甘草汤,甘草干姜汤,理中汤,真武汤,及时方的附子理中汤。0 E- n; `2 v% b( ]- L
+ u- a/ X! r8 \% j+ K4 S
这里我选用真武汤加理中汤且加一味药症羌活。" P  Y0 C( ?- L  g$ h
此病重点药症羌活:
8 ?+ z; @- ]9 c, w$ t5 P3 y羌活:苦、平   毒性:无毒   品级:上品   病位:太阳、少阴、厥阴、太阴、. l/ w2 q" [+ f- h
主治风寒所出,金创,止痛,賁豚痫痉,女子疝瘕。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护羌使者。生川谷。/ c0 V- B4 ^" \" b
【别录】:味甘,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一名胡王使者,一名独摇草。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生雍州,或陇西南安。二月、八月采根,曝干。(蠡实为之使。)+ B  w" _2 r6 O
味甘微温,滋养津液温散寒湿闭阻,尤其针对上焦颈项,手臂关节肌肉很好的温养攻散。
% [! y0 w% |+ K) T8 @1 ~5 _选用真武汤是针对内里虚寒水饮下焦真阳典型不足,而理中汤者此便溏典型太阴虚寒胃气虚弱,当要温养胃气固护中焦,而且这里的芍药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哪点胃中郁热同时除血痹。* `0 e5 ~; J/ e* f; r3 H
芍药也有大小黄之称,确实量大会导致腹泻伤胃气。而此案中脉证。这点芍药是很符合病机的。我们要重点理解这条条文: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宋280)  [条文]
4 I' ]' O+ a* H8 b5 |, o这条是泄泻的很厉害的,连脉象都虚弱的很。
3 b3 E% i6 \# M( z9 n9 o( Z4 r. m( B0 W0 `# k9 Q/ A
风湿病重点条文学习:
' E9 C: \" m/ m/ J% V! ^# {1,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7 s5 l- |; F6 B  V2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 a8 x9 A3 A9 i8 n! _二诊:2014.7.10
. v) Z) \& a' U4 s% q6 A! T上次服药后,大便明显好转,手轻微疼痛。右侧舌尖边瘀点已消失。6 T. W2 F7 T$ T1 ~8 m
舌脉:舌淡红胖苔薄滑,右脉弦滑关尺浮紧;左脉弦紧。- I% h0 p: ~. z' X( n
五证:饮滞- J& z4 O& Z; R' j+ W3 e2 L
六纲:太少合病  A) a# Z) d0 V' \: b, m4 A% a
处方:真武加加甘草细辛羌活各三两
# E9 F' C* `9 Q4 l( U生附子10 生白术30 生姜45 茯苓45 赤芍45 羌活45 甘草45& D( O% j7 C3 @+ ~6 ?
七剂代煎
% r, E2 Q8 j+ [; F) \后面服药后没再来。手的问题也解决了。其他每个人的阳气寿命我们也没法。 所以要积善行事积聚阳气德行。
4 T+ |, I+ z+ U/ [0 k(我们都是生附子用。五克十克 煎煮时间到了随便吃。)
% X, B7 F* }  Q# @% [# c- d5 M- g* E4 {! T/ d( m$ ~+ k2 E. a! Y& S
表症 在表的外在表现 也要合并里 四诊合参 你说的表证 我们通常说 的是太阳或者少阴的病机。
4 \& O; `1 I6 B8 M# Q) l* b希望今晚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 p3 P7 _& W3 m  Z9 r+ X+ |1 t9 ^" ^0 w4 K) B

作者: arshz    时间: 2014-9-2 23:12
本帖最后由 arshz 于 2014-9-2 23:13 编辑
0 ], ?6 L( T% c" ~% i' a0 ^; s* b* @: c/ K/ c7 f; U' {
直接新加真武加当归四逆可以吗。感觉当归四逆在这里挺合适的。另外胃热是郁热还是津液亏导致的阳明热?
作者: 擎山绿水    时间: 2014-9-3 13:14
有温习了一遍,加深印象。谢谢老师!
作者: jiangmingyuexin    时间: 2014-9-5 14:10
拜读了。
作者: ttekuo    时间: 2014-9-7 10:05
解析详细谢谢
作者: 白云人家有白云    时间: 2014-9-10 16:06
唐老师、张老师辛苦了!
作者: 此岸,雪落满天    时间: 2014-9-10 17:57
讲底好!
作者: djcyj001    时间: 2016-5-27 19:54
谢谢了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7-3-12 18:20
饮证和滞证讲的很细了,谢谢
作者: 鲁钟广    时间: 2018-9-1 16:31
讲的很细致,学习了
9 H# ~* Z$ b( d
作者: 杏林小生    时间: 2018-9-9 08:48
难懂1 \# d# O4 U- q

作者: 风儿吹吹    时间: 2018-9-9 12:30
太少合病是太阴少阴合病!易误解为太阳少阴2 u5 V: Q0 J5 d$ d+ w. }( V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