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2014.08.15 豫一品堂朱培府 讲:乳胀胁痛性冷淡 六纲辨证疗“妇炎...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小医
时间:
2014-8-15 21:24
标题:
2014.08.15 豫一品堂朱培府 讲:乳胀胁痛性冷淡 六纲辨证疗“妇炎...
主讲时间:2014.08.15
( M; Q. d* Q. P S/ i0 a
主讲老师:豫一品堂朱培府
- W! L2 M& n: p
主讲内容:乳胀胁痛性冷淡 六纲辨证疗“妇炎”經方治病(系列七十四)
( m O' ], ?" q5 k3 f& o( V
聂某某,女,39岁。
; h) O8 z* X. q! d C0 f' H
初诊日期:2014年4月3日
: y, N1 v% }4 [! P3 K
主 诉:性冷淡5年,乳房胀痛、两胁疼痛2年。
2 o9 ]8 W: m+ F! c6 c4 n
病 史:5年前离异,带着十几岁的儿子重组家庭,婚后行房困难,某院以“性冷淡”、“慢性妇科炎症”收治,效果不彰。2年前无明显诱因而双乳胀痛、两胁疼痛,小便困难,至北京某院被诊为“乳腺炎”、“盆腔炎”、“泌尿系感染”,输液并口服中药,似效非效,屡用偏方亦无明显改善。
% B3 X( }! Y Y( }
刻 诊:个子高挺,肤色较白,表情淡漠,最近半年,额头及双颊黄褐斑明显。眠差心烦,汗出不多,喝水一般,时常口干口苦,手脚发凉,好发寒热(经常怕冷怕热)。食欲不佳,食热易牙疼咽痛,饮冷会胃脘不适。双乳胀痛,痛则微微气喘,按揉稍缓,不揉痛甚;两胁痛胀,非得用手“揪着”、甚至揪出瘀斑或刮痧才能忍受。平时大便秘结,三四日一次,服通便药则脘腹胀痛;小便略黄,量少、次数多。腹部凉且腹肌紧张,月经周期正常,经期诸症缓解,经色暗黑,些许细碎血块;阴部湿痒,白带粘稠,如豆腐渣状。
6 i5 t' `. _1 u4 T, u( y; ]
舌苔脉象:舌淡嫩、尖红,苔白湿润、根部白腻,舌两边青色瘀斑明显,舌下络脉未见怒张。脉寸沉,关脉弦紧,尺脉细数,右脉略大于左脉。
0 r" V/ }" O; K) h' Y+ Z' y$ g/ |( W- U
这个病人,从症状上看,比较复杂,有多纲参与。
9 z/ J8 T# o' y/ Z* o
“表情淡漠、食欲不佳(默默不欲饮食),好发寒热(经常怕冷,容易发热),口苦、咽干、心烦、两胁痛,脉弦”这是少阳症状,两胁、也是少阳病位。
$ y: N* E' d* p" N0 A
而“大便秘结、小便黄、腹满、微喘,”是阳明症状
! J7 S% I# @8 v- M/ W
腹部是阳明、太阴病位
) R0 X0 \. T! O3 V) c( ?$ u, b* d
“饮冷则胃脘不适,服通便药则脘腹胀痛,腹部、腹肌紧张”,这是太阴症状。
' ^ S$ g% Y8 J* D8 Q
“手脚发凉,脉有紧象”,看似少阴表寒症状,但少阴提纲证据不全,而手脚发凉有阴阳不接续的意味,这里有厥阴属性。
# l- I+ i- W1 {
“双乳胀痛,痛则微微气喘,按揉稍缓,不揉痛甚,两胁痛胀,用手揪出瘀斑或刮痧才能忍受”,是不是气滞和血瘀了呢?
$ x" Z3 T( G0 s d; a$ Z
“额头及双颊黄褐斑,经色暗黑有血块,舌两边青色瘀斑”,这都是瘀血征象。
+ g/ d" d% {+ H& ^' B2 F9 H
“阴部湿痒,白带粘稠如豆腐渣,舌苔白根部白腻,脉寸沉,关脉弦紧,尺脉细数”,下焦寒湿明显,尺脉细数,这是有热邪来夹杂了。
! @* T2 e9 D5 H/ g7 a7 K
病人是血瘀血虚、有寒有郁热,气血营卫失调,寒热虚实夹杂,滞、烦、饮相兼,证属厥阴了。
, q0 w) k5 J" Y7 M. h
六纲辨证:少阳阳明太阴属厥阴
4 b" I4 Q3 F: {4 u/ t
五证病机:滞 烦 饮
8 u8 ?% y% ?5 u% z1 u# A
处 方: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旋复花汤+蛇床子
# i8 k! ~' O# b
前胡80赤芍30枳殻80 炙甘草30 旋复花30 葱白14茎 茜草10克 蛇床子20克
- E, p3 b7 z/ H; J G% v
上八味,以水3000毫升,煮取1600毫升,去滓,再煎取8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三夜一服。
% I: _( Y; ]' A1 q
三付
, M+ j7 L- H: G! W& @
按:
; n9 h8 Q1 x# h% O4 [* e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治疗腹痛腹胀上攻两胁
+ Z( d( K4 H: L2 B
前胡,能解决少阳主要问题
% g# d# F+ ^6 k( I& G0 m
芍药、枳实,是阳明家的气血药,行气破血通结滞,止腹痛,有枳实芍药散方义,治疗腹中留瘀
2 | E8 V+ ]4 _6 p8 E
甘草,是养胃补津液的。
) |0 Q, W# b! Z) u7 l
旋复花,多生长在水旁,味咸性温。
9 o0 y# u+ r( i& g" Y% r
本经:“主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 \+ x4 g+ }/ W; o& Y$ k' @! N
别录:“消胸上结痰,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
' Z* a8 l0 E! X: z9 |
新绛呢,即中药茜草。
' |1 O. v( {: L
它是古代胭脂配料的一种,也是染布及绘画颜料,如武将头上盔缨以及长枪上的红缨,就是它染制而成,多呈绛红色。
5 P' T& [0 e4 r7 F' z) ~/ r
茜草,苦寒,主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别录 》:止血,内崩下血。——这个药,治有瘀血停留,止血活血而不留瘀血。
0 L6 d5 _! h/ U! h S6 P7 {
葱白:性大温,味辛。主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葱白,是少阴家药,通在表飞越之阳、而回厥。
. s3 l5 u. n3 E [6 J
蛇床子:性平,微温,味辛甘。入太阴、厥阴病位。主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漏,湿痒,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疮。《别录》:主温中下气,令妇人子藏热,男子阴强,久服好颜色,令人有子。
% _2 ?" }8 b* H; O. p
《本草纲目》记载“蛇床,蛇虺喜卧其下,食其子,故有蛇床、蛇粟诸名”。
% p: ~& O$ S5 P4 V; O: Y
大家都知道:蛇喜欢肉食,极少食用植物,那它为何对蛇床子钟爱有加呢?
( C0 }/ d) U9 e2 u
蛇久居湿地,出于动物本能,“喜卧其(蛇床)下,食其(蛇床)子”,以去“湿痒、恶疮”。
; S3 M3 k C4 G% ^# ~' f" y- S
呵呵,我本人怕蛇,这个是臆测的,没有实地考证。有胆儿大胆儿肥的,可以多多去考证。
2 H1 N- I& ^2 T* _ `* N
参考条文:《伤寒论类编补遗》“241、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主之)”。(宋189)
! j& K2 }$ U }% J
《金匮要略增补》“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
% L- T" Q+ K: N' W( |
6 a& a) x6 K1 q+ W8 U9 @7 T
2014年4月7日
+ C/ ]" s# H9 b. R0 D
二诊,患者面有喜色,睡眠好转,食欲稍好,口干口苦心烦减轻,双乳及两胁胀痛缓解,虽说仍痛,但不用再揪了。喝完药后肠鸣矢气,继而大便通畅,一日两三次青黑色大便,小便顺畅,色淡,量可。手脚仍凉,腹部凉、腹肌按之紧张,偶有刺痛。白带略好,阴部湿痒依旧。
e! D; J2 p" Q; l, u4 U/ o: N) a- K
舌象变化不大。寸脉略浮,关脉弦,尺脉细弦,右脉大于左脉。
" G4 c0 ^. @" d. K) y
因门诊茜草用完,而患者下焦寒湿、瘀滞未净,故用性温之红花10克代替,蛇床子加至30克。
7 Y( C- Z$ d- d3 b O
处方:前胡80赤芍30枳殻80 炙甘草30 旋复花30 葱白14茎 红花10克 蛇床子30克
% m0 Q* t$ \' b6 C5 J! S1 w. Q
上八味,以水3000毫升,煮取1600毫升,去滓,再煎取8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三夜一服。
5 J3 C5 y& r+ x" t4 D
三付
; q4 u7 n! |4 ^. g
按:
5 m! E5 @! [2 m9 b' L' z
红花:性温,味辛、微苦。
; g; T# n0 Z; v$ f3 f; A) _
《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5 A6 A) Q) K( M
《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
1 J. H$ C9 h6 R$ ~1 g7 _5 L
红花,中国古代叫红蓝花,又叫番红花,产于天方国(伊朗、波斯一带)。
- g, z+ T( ~9 S! ~9 f
经印度传入西藏,再由西藏传入我国内地。
7 q$ X( _2 V3 }1 L
人们把西藏转运到内地的红花,误认为西藏所产,称作“藏红花”,价格昂贵,不好普及。
* y& s0 Y+ i1 x& K2 X, e0 t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了大量的异国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物。红蓝花的引进,也在这个时候。
, y. v p, y% p1 p
《博物志》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得红蓝花种子,“此物活血,主忧心郁积,气闷不散,又治惊悸,久服令人心喜”。
0 ]* ?( p- t8 `- w4 G% V" `4 |, u
古代的胭脂,就是红蓝花的花瓣,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色杂质,即成鲜艳的胭脂。
% N- Z5 Q7 l# u# ^) P/ R: O4 O
也有添加新绛(茜草)、黑豆皮、石榴、蜀葵花、及苏木等配制而成。
5 ]5 M& \8 H, P7 J" P$ z) H7 ~
美容养颜,壮阳养神,也能针对男、女,寒、滞等导致的“性冷淡”。
1 ]+ v6 q; ?1 ]' A/ Z7 i. ~
现在新疆一带多有种植红蓝花,物美价廉,颇为实用。
6 q% M1 U/ B1 v# n2 s
) z- T6 l' H# b. B) Y+ ~
2014年4月10日
9 e: p/ h! C! F
三诊:每次喝完药后,腹部隐痛,矢气频频,每日解下2次青色大便,小便可。月经今日按时而至,腹部不痛,腹部稍凉、腹肌紧张不明显。经色暗红,排下多个血块,白带好转,阴部湿痒减半。面色略有红润,睡眠渐入佳境,有食欲了,基本不心烦了。口干口苦不明显,双乳及两胁胀痛好转七八成。自述手脚渐温,但摸着仍凉。
4 G8 [7 s3 I, V7 K5 X6 Q: G8 ~0 z
舌淡红,尖略红,苔白转薄白、根部略厚,湿润,舌两边瘀斑颜色转淡。脉寸略浮,关脉弦,尺脉细,右脉大于左脉。
' l |) O$ G- V* y ~- B6 J
处方:二诊方加量,加黄酒继进。
% a: }- ^4 j( j `2 A( K4 i, e
前胡120 赤芍45 枳殻80 炙甘草45 旋复花45 葱白14茎 红花15 蛇床子45 黄酒200克
+ W$ A o) L1 o2 C% k' W
上八味,以水4500毫升,煮取2000毫升,去滓,再煎取1000毫升,入黄酒混匀,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一付喝2天。
8 Z) U9 ] i& ^4 }/ `$ L
三付
+ R( u R- W5 G7 U
按:
% C: W7 B7 ~# g' S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下,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是“去滓再煎,日三服”
6 z8 i6 v6 w5 z$ Z
旋复花汤是“煮取一升,顿服之”。
0 i) }0 |3 ~) `
红蓝花酒是“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 I% d. \( V1 [( H8 l2 v3 O
师曰:“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可以称之为‘中柴胡汤’,处于大、小柴胡汤之间”。
9 }' M1 `3 | f8 M
这里去渣再煎是为了使药物之间和谐,增强药物浓度,浓缩的才是精华嘛。
; [1 N) S6 b$ P7 W0 e, l% u: C
原方是日三服,这里药量偏大,药液偏多,就改成日三夜一服用。使药性能够持续,药物进入人体也容易精诚协调,最重要的是减少了胃气的负担。
# [$ V6 A3 W5 |, t+ q3 N- Q, `2 R
旋复花汤和红蓝花酒都是顿服,说明病势较重,用药也得霸道急速一些,这里考虑到患者久病,不任戗伐,就采取“中柴胡汤”的煎法,按常规量服用,这也是病势和药势的辩证关系,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 M& s- |3 D4 M
古代的酒,北宋以前多指米酒和黄酒,是粮食经过发酵而成,至宋代,才有蒸馏酒,即现在的白酒。
. l1 {0 T3 B2 ^9 O1 _+ J
米酒,性温,辛苦甘味,活血驱寒养胃气。别录:“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
! S1 E- h1 h' }# }8 T$ {
师曰:“要用黄酒,温中、活血、通脉、祛寒”。
1 o! n3 L; U9 o: N
一品堂主曰:“米酒入药,能助药力,养胃益津。黄酒驱寒,宣畅消忧。红酒行血润肤。啤酒徒增水饮。白酒使人兴奋发怒,少饮壮神,过则损命”。
' V2 p3 u$ N D* M. \ S/ j! L( b# O
' j/ g: v4 G( [. q' t& e+ @
2014年4月17日
! r/ P) i/ I2 V% l
四诊,月经已干净,白带正常,阴部湿痒已愈,双乳及两胁胀痛未犯。腹部不凉不温,手略温,脚出凉汗。心情逐渐开朗,气色大好,饮食、睡眠、及二便基本无恙,对生活重拾自信。面部黄褐斑消除七成,自觉美中不足,询问能否根治?
/ a) _* j$ X+ @3 a* D: C$ H, q
答曰:可以根治,需要时间而已。
8 u' \) B& ~) W/ a2 i" ^" R: I! P& Z
四诊处方:(1)自制美容面膜粉一包,每晚用蜂蜜调和一勺,外敷面部一小时。
6 [0 Q% O2 a P' k. X( _+ z+ Y2 R
(2)温经汤原方一付,去阿胶,加红花、红糖,打散,做袋泡茶,每包10克,每日用滚开水焖泡2包,代茶饮用。
6 e4 `& W( y0 D, U. E5 C+ u
半个多月后,我从成都(汉传中医临床讲坛四期班)归来,患者为给已成年的儿子看心肌炎,专门在诊所门口等我。其人面部黄褐斑完全消失,白里透红,显得年轻,其他病患也夸这不像母子俩,看着更像姐弟。
" F4 ^! p8 v c# m/ y
更为可喜的是,患者的性冷淡不知不觉已愈,打算再生个女儿。临走时又拿走2包美容面膜粉,说要送一包给同事用。
9 k& n8 [1 B& T8 q. c% }
嘿嘿,小小的为美容面膜粉广告了一把,一切都是来自师门汉传的威武,感恩师父!感谢经方!感谢汉传中医师承论坛总群tv!
* t d+ s; }9 U- H: m: F: @
7 a9 ^0 E# v& }
今晚就讲到这里吧,总按就不写了,大家可以自己总结,结合书本以及临床去感悟,会加深印象,讲得不对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了!
作者:
金星淼
时间:
2014-8-16 09:39
蛇床一味。治疗盆腔炎。
5 [* }, {4 V8 j9 W
感谢老师整理。感谢老师讲解。
作者:
观潮
时间:
2014-8-16 19:42
谢谢整理。感谢老师讲解
作者:
太极云
时间:
2014-8-16 23:15
请问老师:温经汤打散,是否将生姜换成干姜?
作者:
一品堂主
时间:
2014-8-17 00:11
太极云 发表于 2014-8-16 23:15
& ^. a. `' ?* [
请问老师:温经汤打散,是否将生姜换成干姜?
/ L) y- w1 {/ Z6 ^5 `7 _# ~
温经汤打散,可以生姜换干姜,干姜用一半量就行。
作者:
sherry
时间:
2014-8-17 01:00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太极云
时间:
2014-8-17 12:56
谢谢老师
作者:
此岸,雪落满天
时间:
2014-8-18 06:44
太棒了!
作者:
ttekuo
时间:
2014-8-18 12:01
谢谢整理。感谢老师讲解
作者:
经方传人
时间:
2014-8-18 12:20
应该用柴胡解决少阳问题,前胡是阳明家的药?
作者: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时间:
2014-8-18 16:32
太精彩了
作者: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时间:
2014-8-18 22:03
“
口噤
,证名。牙关紧急,口不能张开的症状。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因内有积热,外中风邪,痰凝气滞,瘀阻经络所致”不知对否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8-19 10:47
学生服到无语。
9 k7 I- h- o) `' j5 Y9 M6 m5 f. j
请问老师:
# M7 ~' `. ~2 W! v
1.“双乳胀痛,痛则微微气喘,按揉稍缓,不揉痛甚;两胁痛胀,非得用手“揪着”、甚至揪出瘀斑或刮痧才能忍受”,是否说明气滞血瘀,还未形成块状的实邪;因为若是形成块状了,揉按应该会很痛吧(类似阳明腹痛)。这类是否可以叫做无形的瘀滞?
* Q% T8 o5 [. P; J' O# o/ L8 |$ z
(另,虚寒的腹部疼痛,揉按则舒,是可以加快疼痛处的气血流通,所以会揉按则舒。与本案的气滞血瘀还是有区别的,本案有很明显的少阳证,合参的话,还是四逆散证。所以,揉按则舒的疼痛,还是要看情况分阴阳,淤滞有阴有阳。请问是不是这样,老师?)
$ x4 Z4 R# g/ B* x$ v! A( j1 L- P- i
2.到第四诊用温经汤了,其实少阴太阴症状是主要的了,所以滞证去除之后,常常少阴太阴证会凸显或者说成为主要之证,请问是不是,老师?
作者:
村医
时间:
2014-8-21 09:39
精彩,实在精彩
作者:
白云人家有白云
时间:
2014-8-22 23:26
学习了。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