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2014.08.08川-泸州-张建成:高血压病史2年,自小手脚心汗出,汗出如淌水案
[打印本页]
作者:
土豆子
时间:
2014-8-8 21:45
标题:
2014.08.08川-泸州-张建成:高血压病史2年,自小手脚心汗出,汗出如淌水案
主讲时间:2014.08.08
0 P9 h- j7 o. ~ L5 h' ?
主讲老师:川-泸州-张建成
$ v9 B; r# u" z5 u
主讲内容:高血压病史2年,自小手脚心汗出,汗出如淌水案
8 g4 G C9 W3 h2 {
本来想继续跟大家讲妇科的医案,但是想想今晚讲一个特殊医案,也是有目的性的,在于告诉大家“古方不能今用”是十足的谬论
- {8 |, U3 P( M. I8 ?$ `* H4 [
玛利亚,(中文名:白晶晶),女,年龄:21岁
7 \1 M. ?" u8 Z3 P& `
初诊日期:2014年7月8日。
) {. a9 D# e- N9 Y, N6 U
病史简要: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血压150/?自小手脚心汗出,汗出如淌水,医院诊断为自主神经紊乱,口服降压药及参芪五味子片,无明显缓解,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
6 s$ _4 ~0 F5 a1 q; @$ F: U1 e+ c
刻诊:平素不怕冷也不怕热,干咳,无痰,手脚心、腋下出汗出很多,如淌水一般,手足温,但汗出后手心冷,平素疲倦、困重乏力,头昏沉,腓肠肌酸痛,无腹胀腹痛,纳可,眠可,小便淡黄,大便一天一次质可,白带可,月经量可色红无血块。
9 j8 F8 T9 M7 m" ?' {6 P- m
舌象:舌淡红苔白腻
3 m2 r/ I. d: I! ~4 g: m1 \
脉象:【左】寸:弦细滑微浮 关:弦细 尺:细滑
/ g$ p7 w$ C3 M X+ r
【右】寸:弦细 关:细 尺:细滑
8 e$ m, v* {9 z2 ^# O
六纲:太阳太阴合病。
0 F. S% @9 o- s) j- \* m. M
五证:滞证、饮证。
0 x1 B: o% i% ?1 L B! n
方证:桂枝加黄芪汤
0 r, v" F9 N; x- b2 ]# S8 F
6付
6 m% c# O2 G* c; g+ A) r4 U" F+ {) \9 j
疲倦、困重乏力,头昏沉,腓肠肌酸痛消失,汗出明显减少。之前口服降压药,血压都没降下来,这次吃了这药竟然血压也正常了。所以,不要看到高血压都往续命汤的方向思考。这个思维就僵化了,跟学院派又没区别了。中医的灵魂在一个“辨证”。 由于外国人吃不惯中药,就不想再吃了,做了点丸药善后。
{1 [$ d% B7 I- i5 z5 _
这是治疗经过,接下来我谈谈我对这个病的病机认识。从大小便看正常,饮食、睡眠正常,经带正常可知病不在里。无明显阳热证。那么就排除少阳、阳明、太阴本证、厥阴病。所以辨证也是一个鉴别诊断的过程,通俗的讲就是排除法。那剩下就是太阳病、少阴病。从“平素疲倦”,可能大家往往想到少阴病的“但欲寐”,就辨证为少阴病。但欲寐只是一个临床症状,六纲都可以出现,不单单是少阴病。再看到汗出,综合判断是少阴中风证,用桂枝加附子汤
3 I; T+ }/ x: u4 m3 m) \
患者平素不怕冷也不怕热,说明真阳无明显的损伤
4 T+ m: B( k' F" `
那不是表、虚、寒的病机了,那就排除少阴病
6 ]! f, m6 [3 G9 {/ ~2 P
剩下就是太阳病了
* q0 s% {5 G2 _" s7 g
我们看条条文““太阴病,脉浮者,四肢烦疼,可发汗,宜桂枝汤。有的已经看出是太阴中风了,选用桂枝加黄芪汤
' d- a( t0 q8 _( _# x0 {* ^
那之前我们排除后剩下是太阳病,这不就是太阴中风相矛盾吗?其实不然,太阴中风其实就是太阳中风加太阴表湿
" y" v) y {: o1 O8 `
手脚心、腋下出汗出很多,如淌水一般,手足温,但汗出后手心冷这是在表的营卫不和,由于长时间出汗,耗损营卫,所以脉象表现出细脉。
- q# |, \/ z8 d
营卫损失不用滋养再加上表湿就出现了疲倦、困重乏力,头昏沉,腓肠肌酸痛。苔白腻、脉弦,说明有水饮,患者二便、饮食正常,可知饮不在里,而在表。
$ ]' l/ [! Z9 |" a9 _
黄芪可以渗表湿,同时能补在表津液,配合桂枝汤调和营卫
1 O5 V0 m: M' i$ u( {
对于黄芪药症的详细讲解,请看师父在论坛的帖子
1 Y% l' P Q* I/ D$ \. G
我们再看一下桂枝加黄芪汤证的条文
. \) E' y& a8 K+ ~5 j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目闰 。目闰 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2 C K, h2 l0 K, d: e" U
条文讲解的是桂枝加黄芪是黄汗的,但是这个病人却没有出现黄汗,为什么能用呢
6 e/ s8 D' ~) P+ [6 t
条文讲的是内里有阳明湿热,并且还有小便不利,才出现黄汗的,病机类似黄疸
" l8 D, Z- ~. ] j" r- A3 r }
所以不要死套条文,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就是病机。讲完了,讲解这个病案是想跟大家表达,经方这个古方,不但能治疗古人,今人也能治,外国能治,中国人也能治。饮在表,可以出现四肢肿,参看风水病,越婢汤类方等等
# I% Q+ L0 n/ |
作者:
金星淼
时间:
2014-8-8 23:18
本帖最后由 金星淼 于 2014-8-8 23:23 编辑
' m( Q6 k$ K& `9 k
D8 U8 T3 A7 q( @: l
桂枝加黄芪汤
方
( x5 q1 h% _! A3 ?8 N
3 \/ _& r" V$ o
桂枝三两30克 芍药三两30克 甘草二两20克 生姜三两30克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20克
" k I" B# R/ P: f
3 _9 B! ]$ m" y9 I' y, c. Z" u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取。
4 o7 z% z; ~* v: ]/ o* r
2 e3 g7 c H! S
. h' ^' S. g- W D) x4 G( N
( p Q8 B, A9 p# k3 N% W$ M# U
9 O7 ? ?8 ^1 }( `3 u" Q6 X
很给力,赞一个!
作者: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时间:
2014-8-20 14:56
学习了
作者:
白云人家有白云
时间:
2014-8-21 11:38
辨得很细,学习了,谢谢老师!
作者:
晋-孝义-张峰
时间:
2014-9-14 09:39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9-26 19:52
桂枝加黄芪汤与黄芪建中汤的鉴别点就是,本案表湿重,且苔白腻,无阳明,可知不能用建中类。
# ]6 Y+ ~4 U& g# {2 L9 N3 k
多谢老师。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10-22 15:36
再看一遍,呵呵
作者:
phuying
时间:
2016-6-22 22:28
好案,不错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9-5-25 14:11
但欲寐,应该是三阴都有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9-6-14 23:41
再次学习,好案。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