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20140725蜀-成都-羊长青 小儿发热案
[打印本页]
作者:
听雪堂
时间:
2014-7-26 00:12
标题:
20140725蜀-成都-羊长青 小儿发热案
20140725蜀-成都-羊长青 小儿发热案
: a e: x* M8 c! K. t( Z8 `8 J. B
/ K4 n5 n6 c4 s6 `; w9 d- `$ a
小儿2岁,主诉发热,高热39度以上,腹泻每日6-7次水样便。发热时无汗。娃娃手脚不冷,无流涕咳嗽等证,饮水不多,小便偏少。食欲略下降。
$ A% ^# d' Y! A
来诊时脉浮数,舌质可苔薄白润。来诊前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肠炎,医院要求输液未允。吃退烧药无效(本来是一直发烧,因为退烧药退了一会儿,后来又烧起来的,不烧时哭闹吃奶时有微汗),后来又去找一中医,处健脾清热止泻药。亦无效。大家来分析一下:
) J+ x; z, c! P% E7 ]5 a/ u% o/ l
$ ]- l5 ~ w) I1 c
第一点,这个病人高热无汗,虽然吃了退烧药,但是汗出不多,而且很快又高烧上。
) c4 n/ [' z: |+ j
4 B. P# O0 A' ^+ V7 _$ w; k
第二点,腹泻,但是无腹痛,也没有里急后重,更没有完谷不化,手脚不冷。
+ ^' R4 Z1 M0 \/ h4 c
& I4 c6 ~9 t; p: _7 O6 R$ m
第三点,舌脉,舌质还行,不淡,苔不厚,这说明虚寒水饮可以排除。脉呢,浮数脉。小儿脉本来偏数,一指定关,浮像。这个是病人往外之机
6 c3 D" E' F+ @# ~
' [: Z# j% Z: u$ ]5 ^5 O D+ j* j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阳明合病,必自利,葛根汤主之。
+ {0 b5 d2 I2 S9 |6 Z5 S
这个病人,从整体六纲体系来分析,如果说是阳明湿热 舌脉不合。如果说是太阴病,高热无寒手脚自温也不合。
/ r5 C2 g: _# F; Z8 d
2 g, J8 y# X+ j+ A/ K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 (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 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法将 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 `0 @$ |1 i) k" ^' F
【原文指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 根汤主之。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 口噤不能语,欲作刚痉者,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若自下利,葛根汤主 之;若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 之。
5 b) S. {6 s& u2 F% T. h
# [+ x* [& }" P0 \0 a
葛根汤,七味药,很简单的。这个病的病机,其实是病在表,而症状在表里。表有寒闭的滞证
2 F1 H$ j, F( u# I! s/ _
: E" {7 X0 o0 Q/ y* Z
大家知道,肌表被寒所闭,通常呢,太阳病了我们会体现的是发热无汗身痛或咳或呕。这都是表闭气机往外发的趋势,但是闭得厉害,这个津液不能从表解,往里走了。其实也是表解不通人体自我调整的一种方式。但是从脉上来看,病还是有往外的气机。如果这个人脉不浮而沉,你们就要考虑了,这个方子就不太合适了
. O( f8 C+ _4 ^ J5 m% a. j5 w" ^
这种病,拉久了津液虚了有的会入阳明,有的会入太阴的,和患者平素的阳气强弱有关系。
! ?5 g$ E" X2 u9 A6 q" R8 y
葛根汤,有桂枝汤养津液的意思,同时加麻黄葛根
) a9 I% ]9 m& p" ]: j1 H3 y
) n* F+ d$ c* B3 N& C
为什么不直接用麻黄汤加葛根?
7 W! h- T( l0 Z5 \' G3 {
8 M& v5 l8 x) f& ?
考虑到下利后已经津液有损了。如果这个时候你用麻黄汤加葛根也能有效,但是可能病人会伤津比较厉害,有的甚至会出现痉症的。葛根汤,葛根《本经》讲起阴气,刘师书上讲得很清楚,也是它能止泻的重要原因之一。麻黄开皮毛发汗,配桂枝汤意思,一个是防止麻黄汗出伤津,一个是养津液。一个经方配伍,几味药很有深意,比你时方搞十几二十味更有深意。
) j! i% O. E- `2 c
这个也是有换药式的一些道理在里面。麻黄配桂枝能发汗,配葛根能起阴气,使从里走的气机再回正常,而使水津之液从表而出。但是因为一个腹泻,另一个用麻黄桂枝,就必须要考虑汗出伤津的问题。
' k7 K( U# m+ j6 |1 _9 i0 A! d @
. P" y) [+ G9 `5 j: j( M
为什么用芍药?不是说下利者去芍药吗?太阴的下利才去芍药。麻桂葛都是升散的药,如果没有芍药,这个方就不完美了。有升无降有散无敛。对于阳明本身问题的,即使腹泻,芍药用了反而有止泻的作用。为什么?比如大黄。芍药又叫小大黄,阳明病,里实热证可以出现下利不?伤寒论里面有条文的,大承气汤证。你们去找一找,里面有实阻,机体要排还排不出来,得用大黄去帮忙排出来。
7 l* d1 T9 O8 b, P* Y3 I
包括一些阴证的系阳明证,如果有下利的,也得用温下法去排泻。也就是说,大黄对证了也有止泻的作用。那么你的小大黄该不该用这个作用?大家下来自己去想一想,找一找条文和方证。
6 a# X( Q. ]* _/ y3 ?! n+ y
所以葛根汤,仲景叫太阳阳明病,没说是太阳太阴合病。这个是里面用药的关系。每个方子,每味药在经方里面都是独挡一面的。不会出现可用可不用的药,这就是经方。
) x7 ~9 j$ h) e5 E7 Q& {. o; M
; X% Z3 X6 P7 h! j9 R
今天晚上讲的内容呢,病案很简单,但是给大家分享两个思路。
! c- x- M' `; N5 \, w- R
# l0 L, `+ z/ M, b+ K2 \& x. y, z+ L3 i
一个就是中医不要跟着西医的诊断屁股走
$ t/ y9 O4 g+ w0 Y O* f% u
一个就是大黄芍药可以止泻,附子干姜可以治便秘。关键在整体的病证病机的把握。临床上我治疗了很多小儿便秘,很少用到大黄等通泻药。反而多用辛温和温润的药。
! y4 F# H# i9 p1 h' q
' s% y! `; Q/ A* r2 X
最近还治了一例重度湿疹,反来复去,最后用了千金的枳实丸搞定。如果大家遇到小儿反复重度湿疹的时候,不防考虑下这个方子。当然还是要严格辨证才行。
$ W" o. o( M: m4 @% h" |, f
: J- o0 C- l- ]5 U9 k# A b
: c$ v/ T) t Y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这个人还是这些症状,但是脉沉了,要怎么去考虑。作为课后思考吧。谢谢大家。
9 ~$ B# n5 b2 r
7 {. l: G1 j( T$ u+ z( P
R" t' ]" o; V" \# A
ㄟ( ▔, ▔ )ㄏ。。附。。十四老师课后吐槽:
6 Q* K- v/ i; i4 x$ Z# r7 _
如果是脉沉烧一定发的那么高。师兄辨症用药精准,叹服
8 A! E! Q; [: t0 a" o: @0 [- \
; I7 c& N* z# W/ s
葛根汤里总体温药多且养胃气津液药症也多,系太阴是事实。
6 T" A9 t i3 H5 h' Z4 S
( j9 T& v) C% B& V. | O, {! ]
久利本来就是太阴,甘草生姜大枣桂枝麻黄都是太少类常用药
3 U: Q0 M8 z- w/ b5 m2 ~
$ r6 e; G( y8 X7 L5 ]5 J* T& u6 f
伤寒中风,寒及津亏都是事实
( n$ ]) }3 W3 q
; Y5 x: v/ H/ P& ?& j) V
脉沉主里主虚主寒。需鉴别其他夹杂
& n3 H4 U: ]! D! d4 S& y* Z
5 O4 A# |, |, X" C/ q# B( J
大家不动脑不说只是自己进步不了,吃亏的是自己,这个案子羊师兄用的非常好,下次我们当多熟悉葛根汤证。这个案子不是太阴本家但是要知道中寒。
! M& [, ~" r) m/ J
/ i: G! s: [) U. M5 Q( I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 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 易动故也。[280]
a" B" G6 b+ ^( P& d& G
一个胃气强,一个胃气弱。对比
R" D4 }9 x- M+ L
一个阳明里热、一个阳明中寒。
7 u9 Y( W7 o( {9 F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7-26 09:54
补缀各位老师的课后发言:
0 r% e' a3 z' [, g# }
【传说】赣-高安-唐克勤(7130707) 2014/7/25 21:52:03
2 U) J w( k) {' m
如果是脉沉烧一定发的那么高。师兄辨症用药精准,叹服
; x/ V9 @3 p/ u% s- n
葛根汤里总体温药多且养胃气津液药症也多,系太阴是事实。
& {2 P# q/ L! q
【传说】赣-高安-唐克勤(7130707) 2014/7/25 21:53:42
, a/ N* Z. a+ i* ~5 u& g5 F5 h
不一定
. I5 a8 A; H5 }- e2 j8 X6 u! E
【吐槽】赣-梦泉-利林(1138325735) 2014/7/25 21:53:45
" f( K( |: `6 I* P4 V
唐!应该是属太阳
1 L3 H( s1 ~, F) e. V/ j- {
【传说】赣-高安-唐克勤(7130707) 2014/7/25 21:53:47
& ^& O8 ?4 s# ]+ K7 O R8 g& ?
少个字
$ q# @( B: L: `; `& E7 d; Z. G
【吐槽】赣-梦泉-利林(1138325735) 2014/7/25 21:55:12
4 j8 O# t v" [9 ^/ m r
系太阴是事实。
8 U% H$ q2 z" U
真得理中了
% |# a5 w8 B! @4 b" y5 r y
【传说】赣-高安-唐克勤(7130707) 2014/7/25 21:55:13
0 p( {$ U6 d. g8 i
久利本来就是太阴,甘草生姜大枣桂枝麻黄都是太少类常用药
4 ] v3 H' ^ }. S; ~6 b; @
【传说】赣-高安-唐克勤(7130707) 2014/7/25 21:56:05
+ K0 F! x M8 S5 ?0 V/ y; g/ U
伤寒中风,寒及津亏都是事实
: ]2 U) [! x' i8 J2 \, n
【传说】赣-高安-唐克勤(7130707) 2014/7/25 21:58:00
1 r* A1 O% K# V
脉沉主里主虚主寒。需鉴别其他夹杂
* e# l% y$ J8 @/ H' y
【话唠】鲁-潍坊-徐朋吉(1194531030) 2014/7/25 21:58:18
+ B7 d+ ]0 K7 @. p! Q
脉沉病就入里了
. I1 [ J0 F4 c# T5 C- H8 }
【活跃】豫一品堂朱培府(715518528) 2014/7/25 22:00:31
% f$ T7 G" H. E9 P' x
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如脉沉而弦,上焦内有寒饮,多是三阴病或系阳明)
& g5 |( G" }3 P) K, w/ J
【传说】赣-高安-唐克勤(7130707) 2014/7/25 22:00:54
0 I) g+ t+ {9 M; k
大家不动脑不说只是自己进步不了,吃亏的是自己,这个案子羊师兄用的非常好,下次我们当多熟悉葛根汤证。
/ G1 G" d4 K2 T" c4 W8 m
【活跃】豫一品堂朱培府(715518528) 2014/7/25 22:01:36
7 X7 n! C/ S8 X2 C
关脉沉,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如沉紧或弦,中焦寒饮上逆,理中汤、吴萸汤之类,西医的胃炎溃疡、肝胆病等,多有此类脉象)
2 A6 y# _& B, I+ P3 u
【话唠】鲁-潍坊-徐朋吉(1194531030) 2014/7/25 22:01:51
- E# K5 i, p! f' K( P$ l' [# ^
葛根汤师父书中说得很细
" T8 H1 W8 y, U
太阳阳明属太阳
1 f+ @+ A% U6 C X# X* [9 C
【传说】赣-高安-唐克勤(7130707) 2014/7/25 22:02:45
' H, s: j3 n% n) Z( {0 \, ^- G! F
这个案子不是太阴本家但是要知道中寒
9 ^, _$ f+ E( Y' U. E9 h
【活跃】豫一品堂朱培府(715518528) 2014/7/25 22:03:06
/ n2 [+ a. x, h6 E
尺脉沉,腰背痛。(浮取无力,沉取乃得,主病在里。多有弦紧象,或沉弦紧迟,如真武汤。兼有数象,就像肾气丸。为什么用肾气丸?因为沉而弦紧,主寒,数脉主热,寒热错杂,必是厥阴病。肾气丸,又是厥阴家的方子)
1 U8 T& R7 A4 t$ {7 q5 ^, q; P8 P
完毕
" L- M# F2 J4 C8 J6 u
【吐槽】粤-梁锦岳(32713141) 2014/7/25 22:03:35
5 F7 i+ e5 z! c" C3 N2 H7 b& H
恶寒很容易被刚才医案束缚,医案没说有怕冷等,刘师书中葛根汤证定性为太阳伤寒加葛根药症
4 n5 }( A( v% V; b
【吐槽】赣-梦泉-利林(1138325735) 2014/7/25 22:03:53
! o7 d3 t6 l# F$ u; P! r
真太阴啊
8 C9 M; [5 ]/ p# r$ D
【吐槽】粤-梁锦岳(32713141) 2014/7/25 22:04:53
- n% k7 {+ ^4 \) l
但脉浮
3 U! T2 I7 q" Z
无汗
8 T! s! r& X; H+ T* c% P
【话唠】鲁-潍坊-徐朋吉(1194531030) 2014/7/25 22:05:26
0 D/ ?) z: Z7 H; x" |) G6 C
这个孩子是不是应该再仔细问问大便的色质量味
3 N* {" s1 y7 b8 y, ^2 m
【吐槽】赣-梦泉-利林(1138325735) 2014/7/25 22:05:59
4 ~' t/ G5 B8 p, b/ f6 E; K
说培府的
+ o( B7 W3 m; y4 A( k0 |
【活跃】冀_秦_李云岭(1415027262) 2014/7/25 22:06:30
2 @- Z3 E$ y; o1 U, {# d; e
好像羊老师是用排除法
. p& \" d# b4 {
来分析病情
& `3 Q8 m0 o; p* s
【吐槽】粤-梁锦岳(32713141) 2014/7/25 22:07:19
2 Y" z0 c6 b) y& I+ q' V6 I0 u8 r: H
是的,但一排除,葛根汤又很对路,哈哈
8 u% e, c7 X1 q, N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7-26 10:21
“肌表被寒所闭,通常呢,太阳病了我们会体现的是发热无汗身痛或咳或呕。这都是表闭气机往外发的趋势,但是闭得厉害,这个津液不能从表解,往里走了。其实也是表解不通人体自我调整的一种方式。但是从脉上来看,病还是有往外的气机。如果这个人脉不浮而沉,你们就要考虑了,这个方子就不太合适了。”
5 W3 R% e% e/ ~6 x
思考:
, c+ \/ a+ b7 g D3 J# B0 d2 @
1,葛根汤的下利应该还是协热利,开始有阳明的表现了。
3 Q3 c* Y. p6 r
2,脉沉,病往里了,或许可以用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止利。如果是太阴病,就可能得用唐老师的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合理中汤了。
1 E! A, ^0 o3 }4 d! h$ ?# s
作者:
听雪堂
时间:
2014-7-26 13:09
谢谢 晴有读中 的补充 大家思路会更开阔。
作者:
半山风子
时间:
2014-7-27 14:41
有老师讲解,还收集了其它老师同学的讨论,整理得不错,赞一个!!
作者:
白云人家有白云
时间:
2014-7-27 17:30
讲解、整理都很用心,谢谢了!
作者:
jiangmingyuexin
时间:
2014-7-27 21:46
这个医案讲得好!
作者: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时间:
2014-7-28 07:28
学习了
作者: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时间:
2014-7-28 17:51
学习了
作者:
成家立业222
时间:
2014-7-29 14:36
感谢分享 学习了
作者:
桂-悠然
时间:
2014-7-30 00:05
很好,谢谢分享!
作者:
静儿91619
时间:
2014-8-1 09:24
整理的很精彩,学习了。。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8-1 10:43
程刘海大夫有一个类似议案,在《刘志杰师徒经方医案集》里。一百三十页。
) t2 Y3 r% O( i: l+ S1 M
女,27岁。08年11月。
/ Q! i0 |/ ?, \- ^! v8 f0 G/ d/ z
病史简要:病人自述高热,恶热不恶风寒,腹泻。
1 H& |" D5 W" ^5 r4 s. e; x
刻诊:高热,恶热不恶风寒,腹泻水样便,次数多,量多,上身、手心出汗,头痛,口渴饮冷。余正常。
, [* R# b% s& O9 X/ G
舌脉:舌有齿痕,苔薄黄,脉浮滑兼数。
5 a. {+ W" q0 `2 U! ]
六纲辨证:阳明太阳(太阴)合病,属阳明。
- L* w1 g6 W8 X" c; c! K W
处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石膏三两、麻黄二两。
# g1 y5 V7 |$ s+ W& q3 s$ @8 E
(因为后续治疗用了理中汤类恢复阳气。医案后来更正为应阳明太阳太阴合病;处方加上茯苓白术之品。)
6 l% [6 p. D. n4 [3 S+ b
1 r8 y( F& q4 W
对照羊长青老师的医案:
3 q0 z, ^" P+ q1 e# L
小儿2岁,主诉发热,高热39度以上,腹泻每日6-7次水样便。发热时无汗。娃娃手脚不冷,无流涕咳嗽等证,饮水不多,小便偏少。食欲略下降。
% e* b/ T5 @- p
来诊时脉浮数,舌质可苔薄白润。来诊前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肠炎,医院要求输液未允。吃退烧药无效(本来是一直发烧,因为退烧药退了一会儿,后来又烧起来的,不烧时哭闹吃奶时有微汗),后来又去找一中医,处健脾清热止泻药。亦无效。
1 a( t- k, Y6 i8 W$ \0 A. d: S5 K
作者:
LJF0225
时间:
2018-5-18 14:49
精彩,学习了。。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8-12-27 15:07
谢谢。学习,
) Y" N7 O. E8 b3 Z
个人感觉,葛根汤+五苓散如何
) K. S" x1 Y- A
作者:
中医学子
时间:
2018-12-28 11:25
赞赞赞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9-6-15 23:38
谢谢学习了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