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宫血医案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守峰    时间: 2014-7-5 10:35
标题: 宫血医案
林某,女,35岁,公务员。2014-03-10,人流后出血不止半月来诊。自述服药后,流血不止,但量少。随去医院治疗。医院医生开宫血宁口服,用药后,出血量反而增加。刻诊:面色有神,活动自如。晚上睡眠不好,恶寒不明显,无汗出,头不痛,饮食如常,无腹胀,无腹痛。大便每天一次,成形。小便如常。下身出血鲜红,略有血块。舌质略暗红,苔白厚,略干。脉细软。
六纲:太阴系阳明
五证:饮,滞
处方:胶姜汤
川芎 30g 阿胶30g 甘草30g 艾叶45g 当归45g 赤芍60g 生地90g 干姜10g 黄酒600ml。
4付,煎药12包,每次1包,每日3次。
二诊:自述还略有出血,其余如常。原方6付,用法如上。以后未有消息。
按:恩师刘志杰先生著作里曾讲,此类出血病症,大都由于瘀血造成枢机关门不利。而由于失血,会造成阳气的不固而化热。所有滞证的成因,皆有寒的缘故。所以川芎、艾叶、当归、干姜、黄酒皆属温热之性,赤芍、生地为寒性去清那些由于失血造成的阳明虚热。阿胶、甘草、当归、生地、黄酒去补充丢失的津血。这就是为何患者自己讲,用药3天,出血基本就没了。宫血宁,这个成方药,药性是偏寒的,所以,患者用了以后,会增加病情。正如恩师所讲,辨病,首先要辨清寒热,中医的辩证就是寒热辩证。
一点心得和大家分享。
作者: 易邪    时间: 2014-7-5 11:40
精彩。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4-7-6 08:17
胶艾汤治宫血。
太阴,阳明。
五证:饮,滞
滞本于寒。
本方:
以川芎、艾叶、当归、干姜、黄酒皆属温热之性,赤芍、生地为寒性去清那些由于失血造成的阳明虚热。阿胶、甘草、当归、生地、黄酒去补充丢失的津血
作者: ttekuo    时间: 2014-7-6 20:52
学习了。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7-8 10:15
中医辨证就是寒热辨证,深以为是。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7-8 10:19
思考:
寒热不明显,又有滞证,要寒热并用,因滞证本寒。温热药去活血化瘀,寒性药清郁热。
作者: 听雪堂    时间: 2014-7-9 23:25
正如恩师所讲,辨病,首先要辨清寒热,中医的辩证就是寒热辩证。
谢谢分享!
作者: 平立方根    时间: 2014-7-11 11:37
学习了
作者: 桂-悠然    时间: 2014-7-11 23:17
谢谢分享!
作者: 听雪堂    时间: 2014-10-22 18:28
学习好案
作者: 金星淼    时间: 2014-10-23 07:27
宫血宁,药性是偏寒的,患者用了以后,会增加病情。学习了。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7-8-14 17:30
学习了,查了宫血宁,真的是凉血止血的。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7-9-26 20:26
读有晴中 发表于 2014-7-8 10:19
思考:
寒热不明显,又有滞证,要寒热并用,因滞证本寒。温热药去活血化瘀,寒性药清郁热。

厉害,分析相当好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7-9-26 20:30
刘师有一个单味川芎汤,用偶数,用量80克以上,直接入下焦破血止血,突然想到的,感激这个医案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