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伤寒论方证病机类要(桂枝加桂汤)
[打印本页]
作者:
袁超明
时间:
2013-12-16 15:19
标题:
伤寒论方证病机类要(桂枝加桂汤)
本帖最后由 袁超明 于 2013-12-16 15:21 编辑
4 [! H) C# e( I" L: a9 B
7 N+ ^* F/ @2 K* z, Q- u8 D! s& ^
3、桂枝加桂汤
+ f4 \+ q" w1 c; R3 i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 K& v" ^/ K9 G. t9 ^% v2 T9 b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5 Q1 L4 Q( H" f( l% I S! w
相关条文:
0 a/ e$ k; \9 p3 ^
117.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 `8 O; J# x; ^7 O: h# P1 q
这条要和112条对比着来看。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112条是严重的亡阳饮逆。117条是用火针开泄皮腠,泻得很历害。针眼大啊!。表虚了,一旦针孔被寒邪染着,就是所谓的感染了,就会出现寒战高热。表虚有邪,里面下焦的寒饮就要上凌的。那么这个下焦寒饮为什么会上凌呢?这个我们要复习一下基础篇的内容了。外表虚了,导致(阳气)津液卫气不足,机体呢还有抗邪能力,就要往上向外聚集津液,因为上也主表啊,想要迅速的往外驱邪,这个时候,上中焦无力制衡下焦的水饮,水饮就要趁机就上冲。这个经过火针泻汗,而表虚有邪,不能用麻黄汤攻泻发汗了。怕更伤津液。因此用桂枝汤照顾这个表虚。并且,我们要知道,这个桂枝汤它不是专为太阳中风证而设的。太阳伤寒证,发汗太过,病还在表,就不能再用麻黄汤发汗攻表了。要用桂枝汤微汗出而解表。桂枝汤以前讲过,这里就不讲了。我们来看看这个桂枝就行了。
4 \7 ?+ d" Y8 u% e% i2 ?& ]. P6 D1 ~
桂枝,辛、甘,温。《神农本草》: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这个药入表,而透达发散,还去上逆,因为外邪去除后,气能旁流,才不上逆。性温味甘,可以温养胃气。
% C" H5 e1 H$ S& c, T) f
它加了二两桂枝用量,通表降逆,表通了,气得下降,就表里都通畅,还可以补充胃气津液,这个水饮就下降了。那个针孔受感染了,就在针孔处用小炷艾灸,驱寒逐邪,这个炎症消失很快。
( @8 p1 c1 C' b1 k
那么这条,不要认为只是对太阳病说的,其它病要是用火针而感染了,也会出现这个情况。也会有寒战高热出现,并且也会发生奔豚。这个病很奇怪,没有表证的病人,用桂枝加桂汤和灸其核上各一壮这个方法去治疗,效果不好。
; D# H6 E- c% D* K" L
' H" I2 N) O! P x7 w3 c
方证标准:
* e2 Z6 l& v0 ^
1、特殊症状:(气冲证):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呈发作性,腹中无形质可查,痛苦不堪。
( [; K1 Z' ~% Z! q
2、主要症状:(桂枝汤证): 寒战高热,汗出恶风、头痛或者头晕,鼻鸣,鼻塞流清涕,小便清。
, Z) h) ^% I7 M+ [
舌苔脉象:舌质淡红或淡白,舌苔薄白或苔白微腻,舌面水滑。脉浮细滑或浮弦而细滑。
6 |- y' Y2 b: e% L
+ U. o+ W" I) M8 u7 A
病机分析:
4 [: f* C) x+ U4 f+ s A5 J" c
这个方证,有太阳中风证的一些表现伴随,而主要难受感以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呈发作性,腹中无形质可查,痛苦不堪,为主要表现。另外多数是经过误治用火针大伤津液表虚邪不解,针孔又复被寒邪所伤而感染,同时会有寒战高热的症状出象。机体还要抗邪外出,调动卫气津液与之抗衡,就向上往外聚,它没能力再管住这个中下焦的水饮,这个时候下焦的水饮就趁机上冲而发生奔豚。另外还有一个就是他不一定是太阳中风证,或者有太阳中风证汗出恶风的表现。他是太阳伤寒证,被烧针大汗出大伤津液,造成如此症状,即使无汗出,人家都曾经大汗出,津液被大伤一次了,就不能用麻黄汤类攻泻发汗了。因此还得用桂枝汤来照顾这个表虚证。还要加大桂枝量,来降逆发表,表里俱通,胃气津液得补,则下焦水饮不得上犯。这个桂枝,它能补中益气,发表而降逆,它味辛、甘,温,辛能发散,甘补中,温能驱寒饮。
$ y( U* p2 R$ d. y* S7 E: X _
作者:
甘草干姜
时间:
2013-12-16 15:27
学习了,谢谢
作者:
廖绍坤
时间:
2013-12-16 15:45
学习了
作者:
淡淡的竹枝
时间:
2013-12-16 17:34
看得很明白
作者:
changsongpei
时间:
2013-12-16 18:03
很好!学习了,谢谢!
作者:
周利林
时间:
2013-12-16 19:42
高手就是高手,看了师兄的分析总能够有新的感悟!
作者:
张善载
时间:
2013-12-16 21:34
现在是明白了这个汤的来历
作者:
张善载
时间:
2013-12-16 21:34
现在是明白了这个汤的来历
作者:
观潮
时间:
2013-12-16 22:08
太好了,谢谢
作者:
yangry
时间:
2013-12-16 22:18
谢谢师兄妙解
作者:
理烈火
时间:
2013-12-16 23:21
又来转超明老师的东西了,嘿嘿.....
作者:
中医小道
时间:
2013-12-17 11:37
谢谢,学习了
作者:
张文轩
时间:
2013-12-19 14:07
超明师叔威武
作者:
村医
时间:
2014-2-4 16:04
学习了啊
作者:
psping2008
时间:
2014-3-25 23:38
正在学习中!谢谢师兄.
作者:
hillning
时间:
2014-5-7 13:03
学习了
作者:
hillning
时间:
2014-5-9 18:47
学习了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7-4 10:06
“不要认为只是对太阳病说的,其它病要是用火针而感染了,也会出现这个情况。也会有寒战高热出现,并且也会发生奔豚。
这个病很奇怪,没有表证的病人,用桂枝加桂汤和灸其核上各一壮这个方法去治疗,效果不好
。”
0 o4 N/ k2 b/ y9 i0 f3 ]" q
那么,没有表证的病人怎么办?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桂甘龙牡汤类应该可以解决。加了桂枝反而碍事,可能因为没有表要透发,用桂枝透表反而使体内的津液都聚到体表,更加重饮气上冲。所以不是效果不好,而是适得其反了。
0 {& R2 [& h& d' ^; z# O+ e: @& {
思考:
8 N' W# g$ B, `/ A9 d% K0 p
桂枝加桂汤,下焦水饮上犯。这个水饮不是虚寒水饮,只是上焦虚,则水液聚居之地的下焦的水饮必然上饭。
C/ l; i3 {, J, O7 _3 ]9 l
如果水饮严重,可以加茯苓白术干姜等,上焦津液虚的严重,可以加饴糖一类。
作者:
半夏没药
时间:
2014-9-29 12:33
谢谢。学习了
作者:
半夏没药
时间:
2014-9-29 12:46
学习了 谢谢
作者:
听雪堂
时间:
2014-10-6 07:41
学习类要袁师兄精彩分析!
作者:
听雪堂
时间:
2014-10-6 07:41
学习类要袁师兄精彩分析!
作者:
84539
时间:
2018-11-21 14:34
谢谢!学习了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