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2013.4.5晚 三焦理论--吉-集润化雨老师讲课
[打印本页]
作者:
信达
时间:
2013-4-5 21:04
标题:
2013.4.5晚 三焦理论--吉-集润化雨老师讲课
[ 本帖最后由 信达 于 2013-4-5 13:10 编辑 ]
) W& z. P1 `, [% g/ W
/ e* |7 L" o" F/ e, A4 n3 T
2013.4.5晚 三焦理论--吉-集润化雨老师讲课
2 c* T4 _, ]" z/ Z8 A7 `
大家好,今晚我们一起复习一下三焦理论:
: e8 D$ g1 n8 A) W4 d
今天临时加班,刚回到家,有点晚了
0 f8 _' ^+ m5 P! k3 W
三焦理论从广义上理解,分为上、中、下三焦。
% @7 n @: D+ Y- Z3 d4 W7 z; x1 I2 h. K
以人体为一个整体,横膈中脘部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头面部以及上肢;
( c; M; Q, O$ r- f) V
横膈胃脘部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
; N8 e. m1 a' h: l: r D& \
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肾、膀胱、肠道、生殖系统以及下肢。
/ j) S% s* R/ I; `$ C: R
以人体胸腹部脏腑来讲,就是:
p6 n" _0 @; r6 S- T* D" k
上焦——心肺;
6 G& r/ C8 ?0 K
中焦——肝胆脾胃;
* L5 f) Y% n% q" I2 E) x" B8 w
下焦——肾和膀胱肠道等。
2 D# U! X2 V$ f
这里大家要注意,这个脏腑是从古代的藏腑生理来分的。只是一个概括性的分类,不是非经方体系的脏腑功能。这一点一定要分清。
' D, {9 A7 n- e! O9 i
一、三焦的实质:
! O& I, A- u7 ~# a2 Y0 d' o6 L' B
上焦——火
& M. g/ T+ X; Q2 \6 Y2 d: z( R A
中焦----土
& v T) V0 A$ Q0 g( M8 J1 K
下焦——水
7 O- K! Y( Z" g1 t" B
读过恩师著作的一看就能明白,这个可以理解成哲学范畴的事物三分法。也是阴阳火热水寒的体现。
V/ U: ?: e8 q$ n
火性炎上,水性润下。中间是阴阳的“冲气”状态,形成新的属性,就是“土”。
8 ~ F x4 z$ a* [, R
土居万物之中,冲气以为和,化合万物的。它具有“水”和“火”的双重性质。是阴阳交感形成的。
9 Z. ?1 p! G- a0 k; K8 t
上焦属火,中焦属土,下焦属水。这个就是三焦的阴阳寒热属性,
3 I* d1 E* w, i/ m1 x" l: S1 K& j; Y" g
也就是三焦的实质。
* k: U5 h: P; m4 l- q* K" w
为了更加深入去理解三焦的阴阳属性,我们联系一下先后天阴阳来进一步总结:上焦=后天阳火+先天真阴=火
# Z) R7 U8 N/ S' o$ b0 }; r) q
中焦=阳火+阴水=土
- f1 b1 G9 }$ n( K) C. s! z6 T& [! d
下焦=后天阴水平+先天真阳=水
7 Y7 x" K/ ?! C8 o' Z+ U5 L
下焦=后天阴水+先天真阳=水
6 h. `! G% K- R
上焦是先天真阴祖居之地,与后天之阳火为一对阴阳;
, z& X# l( j$ C+ m0 K: x. A$ ~
下焦是先天真阳祖居之所,与后天之阴水也是一对阴阳。
! M1 ^1 b6 g* n! ]
中焦是阴阳交感而生,具有阴水阳火的双重属性,属土。
( S; h5 u3 m1 Q: A1 b8 ~( s
(土可以得上焦阳火温煦而有火的属性,又能得到下焦阴水滋养而有水属性。所以能化合万物,冲气以为和)
# l( r% _& V0 x9 y$ k
二、三焦的生理
4 _; \3 ~1 w1 d
三焦的生理,简单来说,就是:上管下,下奉上。
3 Q" U9 H( u+ G; {
三焦的生理,用国家政体分层来做个比喻:
3 o1 s8 \, V1 b$ F* i' u
上焦=就是中央;
1 a% ~' H9 Z5 u( D) f3 z
中焦=地方官员;
0 s) D' I/ p; ]- U
下焦=老百姓。
9 J, k8 J/ R7 ]+ T0 |/ ]
中央管地方官员→地方官员管老百姓=“上管下”;
U E3 u% Y" o, s+ x
老百姓上奉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上奉中央=“下奉上”。
( H3 V" D: ]/ c, o( o
上焦中央管理中焦地方官员,“上制下”;
) d2 A8 V+ a$ r
还有一点,就是“上化中”,
; A7 @+ @) h2 k4 E/ q, d
可以理解为上焦“阳火”温煦中焦“土”,也就是上焦中央要发给中焦地方官员奉禄,这叫“上化中”。
; I6 o1 x" R: T* B, D
这样“上制中”、“上化中”才能得到相对的平衡
~0 ~: N' G) M. j5 d9 Z
不然,中央只制约地方官员,管理着地方官只工作而不发给官员们奉禄,
6 t5 T6 w @: z7 Y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会和谐平衡。
5 e5 p5 M0 C1 @( L5 [
只有“上制中”和“上化中”得到平衡,才能使得“中焦管下焦”得以胜任。既给好处他,又要制约他。
4 B& B+ f3 y* w0 Y. D
“中制下”是中焦的地方官管理老百姓,有一些“不法分子”官员们要治理
8 _5 j' V. _ C, j3 |- F0 ?8 C
“不法分子”可以理解为水饮。
) M( A0 ]; @2 h$ C# r6 k! S" Z1 z
这样中焦“土”制约管理着下焦“水”。
6 {" V- X% h- d8 j5 _9 W" I
“下奉上”就是老百姓要交粮纳税给中焦的地方官,
' ~9 i' E7 p' t7 ?" c7 ?: @0 n
中焦地方官把收上来的粮和税上交到中央国库。
* R: O# n8 Y4 g7 ~: O6 V4 w- p( E7 ~
这个交粮纳税可以理解为“清气和津液”。
n% c% F* W- B0 @1 I/ W0 q5 {" @2 `# P
综合上述来说,就是上制中,化中;中制下;下奉中奉上,中奉上。简单来讲,就是:上制下,下奉上。
; R1 Y3 \) Y/ Q9 G/ K+ v/ Z& _
这里说一下,初学者最好不要用五行脏腑来理解三焦的生理,会容易误导。
1 t7 t$ |+ m( t" j5 X6 ]1 v
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用五行脏腑来理解的三焦,供大家参考:
* ^9 M0 b) f6 l7 }
上焦,在分部来讲,就包括了“火(心)”与“金(肺)”,而中焦,就是“土(脾胃)”与“木(肝胆)”。
' p, D) r# z" ]; O( J
上焦管中焦,就是上焦的“金(肺)”来制约这个中焦的“木(肝胆)”,之所以这个,就是害怕这个中焦的地方官员——“木(肝胆)”克制的“土(脾胃)”太过,搞得“官场”混乱,民不聊生。这个也叫做“上制中”。上焦管中焦,还有一点,那就是“上化中”,就是“火”要生“土”。只有“上制中”和“上化中”得到平衡,才能使得“中焦管下焦”得以胜任。既给好处他,又要制约他。
, G" k* }1 W" c# z4 n0 |
天下财富与糟粕,均出自于百姓,这个下焦百姓——就是“水”,实际上就是整个下焦的“清气”与“浊气”,而这个下焦就是“分清泌浊”的场所,百姓劳动的地方。“清气”,就是上奉给中焦,再由中焦上奉给上焦。这个就是“下奉上”。
: L8 P- z5 ?! I+ E& B- m2 {+ k
而这个中焦管下焦,就是地方官员对这个老百姓的“浊气”的管制,整个“浊气”,说明白了就是水饮,也可以说是管制老百姓——下焦进行废品处理。就是中焦土制约下焦水嘛。
* Z) e$ @& \9 c: E% S
这个就是三焦的生理情况以及解释。这个运用到了那些脏腑,但是并没有用它的功能,而是简单用的是五行属性中的“克制”。这个或者就是“法治”作用吧。所以在这里再强调一下:不要用非经方体系的脏腑功能来解释这个三焦生理功能。
, K2 B/ N/ C( w4 W+ M
三、三焦的病理
% Q/ k9 Z* v" J3 ^: g
三焦的病理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个人的认为还是应该结合六纲来学习。
0 R- r6 F# C- F+ p& R1 Z8 q
这样能更接近临床实践,学以至用,知行合一嘛。
3 n( `. D2 T* }; x2 S* ]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上焦的病理情况:
) o" c2 l/ k) Z+ p+ E# b% y
这里要结合先后天阴阳来理解
7 d/ ]' w/ Q$ d& M* @
1、 上焦为后天之阳火,在表位,为阳之表位。表阳归属太阳,所以,上焦的病理一般多为太阳病。
! q) D9 U. `% x! K7 y
2、 上焦有先天真阴,后天阳火这对阴阳。上焦多数出现阳火盛,灼烧真阴、津血情况。这种情况应该归属阳明范畴。阳明又有里证、外证、里实证等。
, f2 w( g. P2 H' T$ p7 X3 W8 T8 J
3、 上焦后天的阳火不足,不能温煦中焦“土”,会出现水饮,一般情况归属三阴范畴。
% r* J' I" B5 d4 Y2 \2 Z6 U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中焦的病理情况:
; J% o6 P+ ~# m
上面我讲了中焦具有寒热、水火、阴阳两种属性。
% n3 X- B; e) P! `
具有枢机作用,调节上焦下焦、水火、寒热、阴阳的功能。
- V! L/ w/ k+ U7 k7 Z
1、 中焦寒热并见的热多寒少,归属少阳。
7 B& u; p8 Q7 g- y% Z+ _
2、 中焦寒热并见的热少寒多(这里也会出现水饮问题),归属厥阴。
0 G. {0 ~: k4 |; P
3、 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产生的上下不能交通的下寒上热,也归厥阴。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下焦的病理情况:
! U+ U9 c- ^' h. F8 F
下焦有后天阴水,先天真阳这对阴阳。
, L+ ^& ~' t* ?/ P+ N1 m H/ r0 T
下焦真阳不足,不能蒸化津液,会产生一系列水饮症候。
) J- M8 G0 ^7 o: b( K$ T
1、 水饮在下焦,会出现小便色白,大便溏,少腹冷痛等一系列的症候。多归属少阴太阴,也可以是属厥阴。
# D8 H1 g* i' y* k" t n9 }. {& }
2、 水饮在中焦,会出现胃脘部的不适,恶心,干哕呕吐等。多为三阴证
( ]( H' [2 W& H+ {# L; x4 o
3、 水饮在上焦,会出现心悸,咳喘等,上冲至头面,会出现眩晕和五官科的一些疾病。多归三阴
+ E- I/ |" ?6 |: v3 N
水饮有四大证
) D" Q& R0 w6 S1 C. }
喘、呕、眩、悸
! s& p' t9 U) V4 a; s7 B
临床遇到这四大证,一般要考虑水饮
* J% P* t' x0 e+ J% W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小宇宙,它也有春夏秋冬,也有洪水泛滥。
( n0 y9 ~# h# E, Z7 O* t" z
水饮就是这个小宇宙,发洪水了
7 x/ i' e% k/ I: b' H O- y
水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堰塞湖
- _7 D9 M* A( M- R; q
会影响到人体的卫气营血的生成和相互转化
: k3 }; b9 f3 O: M
学习三焦,要把三焦放在大的阴阳,六纲里去理解分析。临床就会应用了
8 {3 L3 x7 F* I* D6 R
但临床只要抓住大的阴阳,分清寒热,方向就不会跑偏。
+ Y( A7 d* g* c$ d7 N; l/ e
以上是我学习论坛里帖子,听堂主师兄的汉传基础理论课程后自己做的一个小总结
; \8 U6 R' ], }4 }/ |' N- |
今天就和大家交流到这里。
2 Z8 n- F* d3 T( i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出,谢谢大家。
. V) d6 O" W- n& t* s. Q
集润化雨老师补充:有一个问题
# e6 y- `/ S7 w
疏忽了
. E* v% D- ]" ?7 Y
这里讲的归属,
1 |1 l5 j- R: v9 i- ^8 H. U
是归的意思
& v8 J: J ~; I1 h! f* ^. D
与合并系属的属没有关系是我不细心请大家注意理解
作者:
葫芦
时间:
2013-4-6 19:21
辛苦了 学习了
作者:
香雨
时间:
2013-5-16 10:51
学习了
作者:
合气道
时间:
2013-5-17 09:55
老师讲得真好,通俗易懂
作者:
白芍药
时间:
2013-8-20 16:37
学习了
作者:
NIANG
时间:
2013-10-29 11:58
学习了
作者:
一笑堂—李来
时间:
2014-3-3 21:16
通俗易懂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4-4-10 06:13
讲得不错,受益了,谢谢。
作者:
hillning
时间:
2014-5-8 11:10
学习了
: w4 z+ p: e7 H6 A2 v: U2 c
作者:
hillning
时间:
2014-5-9 16:16
再复习一遍,学习了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7-17 20:17
多谢老师
作者:
水六六
时间:
2014-12-22 10:22
感谢分享.....
作者:
sheus
时间:
2017-11-6 13:50
学习,非常感谢分享
作者:
陈桂春
时间:
2017-12-5 13:16
学习了,谢谢!
( E! }6 _# h3 u6 f# L, J1 ]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