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多年痹冷 [打印本页]

作者: popi153    时间: 2012-3-14 22:08
标题: 多年痹冷
王某,男,42岁,主诉多年四肢关节冷痛,怕风,饮食正常,二便正常。舌正脉弦大而硬。
因自己懂医,曾服桂枝加附子汤,附子汤,以及各类祛风寒湿之药,罔效。
最近自己又加服当归四逆汤。反而出现夜间抽筋现象。
因思病冷痛,怕风,桂枝附子,黄芪之类温药当对证,即使效差,然不当出现抽筋。出现肌肉痉挛,当是血分不足。
一诊给予白芍50甘草50附子15
二诊来症状减,唯怕风,加黄芪。
三诊寒冷大减,脉变缓和。原方不动继续治疗。

本病例虽病情简单,然多方治疗无效,就在于未发现营血的不足。
这类病人其实不少见,多见于常年风湿,使用温燥,耗伤阴血,然耗伤阴血必有血不濡润之热像,但本病若不是肌肉痉挛的出现,耗伤阴血的本质,实在难以发现。
临床治病,还是要多多总结呀。
作者: 定风草    时间: 2012-3-14 23:06
临床的确有同类似的情况,  有时遇上还真的棘手, 楼主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新的思路,  谢了.
作者: 用户名    时间: 2012-3-15 08:27
当归四逆汤就是针对营血不足的,为什么反而出现夜间抽筋现象。

作者: ytbcgm    时间: 2012-3-15 14:01
学习案例了
作者: 中医传承    时间: 2012-3-15 14:22
同问:当归四逆主要针对营血不足,用了怎么能出现抽筋现象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大枣的量少了  需要用25个。
作者: 骆驼刺经方学子    时间: 2012-3-15 19:18
学习了!
作者: 桂枝麻黄汤    时间: 2012-3-15 20:23
好经验,学习了。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作者: F-16    时间: 2012-3-19 17:12
值得深思。
作者: 一清道修    时间: 2012-3-19 20:59
这案不全啊 好像群里有类似的案 记得他们给了  黄芪桂枝五物汤
作者: 小丕    时间: 2012-3-19 23:31
值得深思。这让小丕想到了乌头汤。
    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外台》乌头汤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炙,三两)川乌五枚(哎咀,以蜜二升,煎服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畋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作者: 为了你    时间: 2012-3-20 11:08
学习了
作者: 附子干姜    时间: 2012-3-21 17:55
回复 小丕 的帖子

我正是这个意见!他出现肌肉痉挛了,用芍药附子甘草汤倒是8错的。过后用乌头汤,似乎能治疗根本!除乌头汤外,其它方药,力恐不逮!
作者: 弋戈    时间: 2012-3-25 21:38
学习了
作者: wabc    时间: 2012-3-31 13:01
学习了

作者: 啥得    时间: 2012-4-20 16:38
学习了
作者: 张善载    时间: 2012-4-20 18:27
这个应该是津液不足,不是营血不足

作者: cunfu    时间: 2013-10-11 14:04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