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纯经方治疗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案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品堂主    时间: 2011-7-10 06:37
标题: 纯经方治疗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案
本帖最后由 一品堂主 于 2011-7-9 22:37 编辑

    温**,女,37岁,既往体健。                  脐下小腹跳痛, 左下腹隐痛  40余天。  近来在当地某医院做b超检查,提示    :左侧附件卵巢囊肿2.7cmx3.3 cm,子宫肌瘤3.2cmx3cmx4 cm,盆腔少量积液;院方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未允。 后经朋友介绍来到本门诊,要求服用中药,刻诊:   小腹跳痛, 左下腹隐痛 ,压痛明显;偶尔有头晕心慌,睡眠差;口微渴,饮水多则呕;胃纳尚可,食多则胀;大便日一次稍硬,小便少略黄,腰酸困足踝微肿,伴月经紊乱,白带量多无异味,舌质淡,舌下络脉有瘀斑,苔黄白相兼不腻,脉寸关浮缓,尺弱,左关尺之间细涩如豆。六纲:太阳 阳明 太阴    属厥阴病       五证:滞   痞   饮              方: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五苓散              药:当归15   赤芍40   白芍40   川芎15   泽泻40   白术20   茯苓20   桂枝20   桃仁20   丹皮20   猪苓20   上十一味,加水1200 ml,   煮取600 ml,温服200 ml, 饭前服,一日3次。     疗效:服药三剂后,腹已不疼,睡眠稍好,纳可,原方再进六剂,诸症若失,患者恐囊肿、肌瘤未消,又取原方2剂,加三棱、莪术各45克,制成水丸口服,一日3次,每次4克。三周后,患者自行到医院检查,  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消失。 这是本人上个月的病案,有感其价值,故记录在案,不解之处可以商椎,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 一品堂主    时间: 2011-7-10 06:37
未写完,误发了,急出诊,回来继续!
作者: 附子干姜    时间: 2011-7-12 01:17
谢谢堂主分享!我的作业是:桂枝茯苓丸,肾着汤,五苓散。另外你辩出痞证,的确也是,我在思考,由有阳明存在,是否考虑加泻心汤呢?
作者: fanbarsten    时间: 2011-7-12 06:02
楼主一品堂的处方真正做到方证正确,无多余的一味药,在下十分佩服啊。
作者: 一品堂主    时间: 2011-7-12 20:41
回复 附子干姜 的帖子

谢谢“附子干姜”提出的疑问,“泻心汤”脉见浮数,刘师在<金匮要略增补>(p458)说:“必须有阳明实证才行,要是有少阴或太阴夹杂的痞证,不能乱用”;至于肾着汤,乃寒湿所伤之肾著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身重腰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脉当沉迟或沉缓,其意用五行辩治说是“暖土胜湿”,本案虽有“腰酸困足踝微肿”,但是其一,它不是主症,其二“既往体健”,不是“衣里冷湿,久久得之”,其三,若初诊不效,当考虑用之。其四,本人对肾着汤,虽常用,可还没吃透,呵呵,见笑!谢谢学兄参与并提出建议!共同讨论,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并衷心愿意与你交个朋友!!!
作者: 一品堂主    时间: 2011-7-12 20:53
回复 fanbarsten 的帖子

偶有所中,学兄过奖了!还望多提宝贵意见,争当医代天骄!!!
作者: SLD639    时间: 2011-7-13 00:36
请问堂主如何看出太阳。望指教
作者: jfsj    时间: 2011-7-13 01:05
病案采集还是不够详细。从现有资料看应该是
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的。五证:滞、饮、燥
温经汤+茯苓、桃仁
作者: 一品堂主    时间: 2011-7-13 01:58
回复 SLD639 的帖子

本案“脉浮,睡眠差;口微渴,饮水多则呕吐,小便少,盆腔少量积液”,当有太阳表证未尽解(因为脉浮)。看《伤寒论》71条  :“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病篇:“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关键在于脉浮,“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这也是学习运用经方的一个窍门。不知对否?
作者: 一品堂主    时间: 2011-7-13 05:26
回复 jfsj 的帖子

谢谢指教,病案采集的确不够详细,那是本案的草稿,误发出去了。但与原病患的基本病情和治疗过程无甚差异。六纲属厥阴,本案“太阳 阳明 太阴    属厥阴”,学兄辨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差别在于“太阳”、“少阴”,姑且不论这个;再看五证,只有“燥”、“痞”之异,也先不论;方温经汤+茯苓、桃仁,其实暗含温经汤+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区别在于五苓散可用与否?学兄请参看本人回复 SLD639 的帖子。学兄可否把辨证思路详细说一下吗?另外,本人也疑惑,有些时候用经方治好了病患,但事后再思考,觉得还可以用这个方,也可以用那个方,还是经方没学到家,吾辈当努力呀!

作者: 伯阳    时间: 2011-7-13 17:01
温经汤应具备内有久寒吧?
作者: 一品堂主    时间: 2011-7-14 06:06
回复 伯阳 的帖子

温经芎芍草归人,胶桂丹皮二两均;半夏半升麦倍用,姜萸三两对君臣。 温经 汤具备内有久寒,因为温经 汤方子后面也介绍了:“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作者: 伯阳    时间: 2011-7-14 16:00
谢谢回复。从内有姜萸,也说明了要有久寒。这样考虑后温经汤为主恐怕不行。
作者: SLD639    时间: 2011-7-16 21:42
多谢指教,还的努力
作者: hanchuan    时间: 2011-8-4 03:28
宝贵经验,值得学习
作者: 一品堂主    时间: 2011-8-4 05:54
回复 hanchuan 的帖子

        小弟初学经方,愧文辞钝拙,恐辞难达意,差讹之处在所难免,谨盼诸位学兄不吝赐教!
作者: lshp0045    时间: 2011-10-21 12:09
学习,精彩
作者: 皮皮    时间: 2011-10-21 21:39
向楼主学习,精彩
作者: 信达    时间: 2012-2-14 15:53
先学习下!

作者: 骆驼刺经方学子    时间: 2012-2-14 17:10
学习了!
作者: 学思悟    时间: 2012-2-14 18:06
学习了!
作者: 紫罗兰    时间: 2012-5-4 16:46
学习了!
作者: 青云    时间: 2012-5-4 17:50
好案,学习了
作者: cunfu    时间: 2013-10-11 11:02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6-1-24 22:40
好案,好方,
学谢了!
作者: msf123456    时间: 2016-5-31 00:54
学习了!值!

作者: 中医学子    时间: 2016-5-31 07:14
长脸一定要顶
作者: phuying    时间: 2016-6-12 21:01

受益匪浅!谢谢堂主!
作者: 经者方也    时间: 2016-11-30 10:19
学习了
作者: 神奇的中医    时间: 2016-12-7 11:51
大神

作者: WEIWENZHU    时间: 2016-12-9 11:28
学而时习之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7-6-15 21:25
一品老哥首先医术精湛,辩证准确,条文主证了熟于胸
次者品德高尚,谦虚谨慎,大医风范
仔细看老哥一个医案,真是像看刘师的书一样,胜于十年。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7-8-29 22:20
再次看一遍,本案可以认为是水饮导致血虚血瘀,是个名副其实的水分,当归芍药散是要有的,对于滞证兼水饮,桂枝茯苓丸也是好方法,对于子宫肌瘤,不管怀孕不怀孕都可以用。本案亮点在水逆。而且刘师说过,所有痞证都是从五苓散为前提参考的,确实不假。感恩
作者: 当归    时间: 2017-8-30 14:04
学习了
作者: 中医学子    时间: 2017-8-31 20:44
同意堂主的处方。尺弱是否可以加个附子?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7-9-7 12:10
中医学子 发表于 2017-8-31 20:44
同意堂主的处方。尺弱是否可以加个附子?

尺弱,没有虚寒和真阳不足的症状,只能认为是下焦津液不足,把水饮和瘀血去了,津液就生了
作者: uuuhua    时间: 2017-9-18 17:39
先学习下!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