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生半夏使用的经验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医梦    时间: 2010-7-13 09:20
标题: 生半夏使用的经验
我从网上买的生半夏,昨天麦门冬汤使用,因为半夏是整个的,于是自己就用粉碎机把半夏打成了粉,熬药时间不大概15分钟左右,结果加有粳米的药,可能因为半夏打成的粉原因混在药汁中,喝了两口后喉咙和舌头发麻,后来在网上找说生姜对治生半夏毒,可是麦门冬汤没有生姜啊。各位用生半夏有什么经验,指导一下。谢谢。
作者: 钱塘春晓    时间: 2010-7-13 09:25
不懂,还是帮你顶下!
作者: 中医凡人    时间: 2010-7-13 09:40
生半夏就是戟喉,那是你熬药时间少的原因,
【组成】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这里其实就包括熬药的时间的,你没有做到而已,仔细看看,你就会明白的!
作者: 中医梦    时间: 2010-7-13 09:51
是的我是熬药时间少,生半夏一般需要至少多长时间。
作者: 中医梦    时间: 2010-7-13 09:52
附子俺都是熬一个小时候以上,这个生半夏没有经验,没把生半夏毒性看的这样厉害,结果体验了半夏的戟喉,也算体会了药性把。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10-7-13 12:33
要用“旱半夏”,不能用“水半夏”。
旱半夏,水煎要超过20分钟。
作者: 中医梦    时间: 2010-7-13 15:25
[attach]2606[/attach]
网上找了个生旱半夏和生水半夏的对比图片 俺确认俺用的是旱半夏。谢谢师父!
作者: 彰机堂主    时间: 2010-7-13 20:07
旱半夏、附子、细辛、马钱子这些药物,一定要久煎
作者: 袁超明    时间: 2010-7-13 20:14
生旱半夏我都是打碎后入煎的,一般煎20分钟以上就没有不良反应了。整个不打碎的煎,太浪费了,很难煎透。很多时候药煎好了,半夏中间还是生的。
作者: 砸牛顿的苹果    时间: 2010-7-13 20:35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水一斗二升=2400毫升,要煎煮到1200毫升,这时间可不短。
半夏打碎煎煮就可以。
作者: 五随散人    时间: 2010-7-14 12:00
生旱半夏不要用粉碎机打粉,太碎,煎完了粘腻,还是用掏药罐打碎用比较好。
作者: ljcsss    时间: 2010-7-15 19:03
可以打粉,更容易煎出药味
作者: lwh007    时间: 2010-7-22 16:23
学习了!
作者: 小杏苗    时间: 2010-7-24 16:17
学习了
作者: 小杏苗    时间: 2010-7-31 19:46
学习了
作者: psx3095    时间: 2010-7-31 23:23
《<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出版了!
学习了
作者: 安之若素    时间: 2010-8-9 18:29
经方上半夏都让洗,请问老师,你们洗吗
作者: 我爱中医    时间: 2010-8-23 13:19
学习了
作者: wht    时间: 2010-9-26 07:23
学习了
作者: 没钱的日子    时间: 2010-10-1 11:27
我们在公司进物只有姜半夏,制半夏,旱半夏。没有生半夏,
作者: 郝昶    时间: 2010-10-23 20:38
旱半夏经方中的常用量能长用吗
作者: dybys    时间: 2010-11-9 19:17
我用旱半夏一般都是用捣碎的
作者: guodaifu    时间: 2010-11-10 22:40
很值得学习
作者: qinqingshu2011    时间: 2011-5-1 17:03
公司很难买到生旱半夏   买到也是不开发票的
作者: 太原中医42    时间: 2011-5-11 21:38
学习了啊
作者: 张景xp    时间: 2011-5-13 05:44
又长见识了!!
作者: guodaifu    时间: 2011-5-16 20:35
学习了
作者: 我爱小猪    时间: 2011-5-17 22:28
正在联系买旱半夏呢,学习了!
作者: 紫罗兰    时间: 2012-3-5 11:41
学习了
作者: 学思悟    时间: 2012-3-5 21:55
学习了
作者: yangry    时间: 2012-3-6 07:57
捣碎了就可以了吧
作者: chinajxm    时间: 2017-4-2 16:30
学习了
作者: a894818129    时间: 2018-10-3 08:35
学习了
作者: 84539    时间: 2018-10-9 10:36
来学习用法的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