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经方的临床11 [打印本页]

作者: 王荣生    时间: 2010-7-1 15:33
标题: 经方的临床11
本帖最后由 袁超明 于 2010-7-7 19:36 编辑

贾##,女86岁,20106-25初诊,主诉腹胀大便难两年有余。大便不干燥,小便正常,无寒热,无明显汗证。头不痛不晕,颈项痛,腰痛,双膝关节上楼痛,下楼不痛,双下肢无水肿。口苦口干不呕,眼花时有耳鸣,夜间口干重,喝水多,喜凉白开水,食欲一般,失眠,心烦翻来覆去。舌质淡白腻胎,脉滑力中。常年服用降压药,阿司匹林,安定。
六纲辨证:烦滞证,太阳少阳阳明,柴胡桂枝干姜汤+栀子厚朴汤。
柴胡40桂枝15干姜15天花粉20黄芩15牡蛎10炙甘草10栀子20厚朴40枳壳40
四剂水煎分三次服。
2010-7-1复诊,诸证皆愈,考虑患者年龄较大,原方中栀子厚朴汤减半三剂巩固疗效。
注:这是上周入师门以后接诊的病例,也是较我行医六年来感觉病人恢复最干净利索的病例,感谢师父教诲,师兄帮助。与同道交流,共同更好的服务于苍生。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10-7-1 16:40
尝到甜头了
作者: 田皓云    时间: 2010-7-1 16:52
本帖最后由 田皓云 于 2010-7-1 16:54 编辑

学习了,但不明白太阳症状何在?请指教!不知是不是太阴写成太阳了
作者: 王荣生    时间: 2010-7-1 17:13
2# zhongyi999 是的师父,谢谢您,我虽然行医六年,多用经方,但今天才有登门入室之感,想来前六年羞愧难当,自从遇恩师您才知相差甚远,我会努力赶上诸位师兄,师父在上,受弟子一拜。
作者: 王荣生    时间: 2010-7-1 17:17
3# 田皓云 太阳主表,颈项痛,腰痛关节痛都是在表的症状群,就是有太阳参与,不知道这样解释田兄是不是满意。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10-7-1 17:54
呵呵,这个病,是有太阴水饮参与的。
“舌质淡白腻苔,腹胀”
作者: 王荣生    时间: 2010-7-1 18:22
6# zhongyi999 师父说的是,我歪打正着了,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太阳少阳太阴的方子,有干姜甘草。兼顾了太阴。治愈似属侥幸。师父您要是亲诊这个病人会用什么方子?
作者: 王荣生    时间: 2010-7-1 18:25
7# 风中手 一切都是缘分,先好好读刘师的书,放弃所有的杂学,一门深入,必能得到刘师的教诲。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10-7-1 18:56
这个病,用栀子豉汤加桂枝芍药知母汤更合适。
作者: 王荣生    时间: 2010-7-1 19:19
10# zhongyi999 多谢师父教诲,如再遇类似病例我必验证之。
作者: xietao-cinf    时间: 2010-7-1 22:30
真是豁然开朗!
经方真是神奇!使我等信心倍增!
作者: ymljd001    时间: 2010-7-2 10:20
颈项痛,腰痛,双膝关节上楼痛,下楼不痛 太阳
口苦口干不呕   少阳
夜间口干重,喝水多,喜凉白开水,食欲一般失眠,心烦翻来覆去。    阳明(天花粉、黄芩、烦者栀子)
舌质淡白腻胎     消化不好,水饮。(干姜、厚朴证)  


口苦口干不呕,舌质淡白腻胎、眼花时有耳鸣,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柴胡桂枝汤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舌质淡白腻胎),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   桂枝 干姜三两   栝蒌根  黄芩  牡蛎  甘草

楼主用药很老辣的样子!
作者: 医者仁术    时间: 2010-7-2 15:48
7# 风中手 有志者事竟成,心诚则至。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10-7-2 16:11
慢慢来,出版的书中,都有阐释,反复细看就明白了。
亲自教学的学习群,是为了培养师资,因此选人严格些,为的是将来传播时,保证中医学术的纯正,不会妄造歪理邪说而误人,大家不要有偏见和误解。
我们一贯的宗旨是:实践师承教育,一身正气,大义凛然,为中医复兴默默的做件实事。
对真理正道,我们讲“六和敬”,对歪理邪说,我们讲“狮子吼”。
海纳百川,不能纳浊流臭水。为什么?全世界都在立法治理污染,净化海洋,这就是证据。
作者: 王荣生    时间: 2010-7-2 16:33
15# zhongyi999 师父教诲的是,我们做事行医做学问要谨言慎行,志同道合则携手共同复兴中医大业,对以假乱真,惑乱民心者坚决打击,除暴安良爱憎分明。做个负责人的中医人,做个有骨气的中医人。
作者: ybzmovie    时间: 2010-7-2 21:34
振奋人心
作者: eukijohn    时间: 2010-7-4 11:38
楼主所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感谢刘老师!感谢本网!
作者: 附子干姜    时间: 2010-9-3 17:19
感谢师父到板块中来指点。未看王师兄答案之前,我自己处方为:厚姜半甘参汤、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合方。似乎有点烦琐,但看来与师兄和师父的思想,都有所契合,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作者: 郑建域    时间: 2010-9-7 15:23
学习了
作者: 杨国政    时间: 2010-12-2 17:46
学习了
作者: cunfu    时间: 2013-11-3 20:27
学习了
作者: 84539    时间: 2019-1-5 10:57
学习学习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