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大家参与,补齐方证标准:四逆汤证 [打印本页]

作者: mac100    时间: 2010-6-22 09:43
标题: 大家参与,补齐方证标准:四逆汤证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 反与桂枝欲攻其表, 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 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 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92]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225]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 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 干呕者,不可吐也, 当温之,宜四逆汤。[324]
(刘师修正为:少阴病,始得之,手足寒,饮食入口则吐, 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干呕者,不可吐也, 当温之,宜四逆汤。)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353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354]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 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372]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377]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388]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 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389]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金匮)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作者: mac100    时间: 2010-6-22 09:49
甘草:味甘平。 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川谷。
干姜:味辛温。 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川谷。
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御览》作痿)。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生山谷。
作者: mac100    时间: 2010-6-22 09:51
先交作业:
1、特征症状:四肢厥逆
2、主要症状 :①三阴寒证:恶寒蜷卧、但欲寐、口鼻气冷、下利清谷、自利不渴、四肢疼。
②有表证但阴寒盛:发热、头痛、脉反沉,呕吐、下利清谷不止、下利腹胀满。
3、可伴随症状: 体痛、腹拘急、出冷汗、或口渴喜热饮、饮量不多。
4、舌苔脉象:舌质淡、苔白滑、脉沉、或浮或迟、或脉微欲绝、小便清。


(注意:这只是我的作业而已,不可认为这是什么真正的应用标准。发这个,一是督促自己努力,让自己看书更认真仔细。二是顺便将一些有关条文整理在一起,方便大家学习。等哪天老师们有空指导一下)
作者: 紫罗兰    时间: 2012-4-13 16:48
学习了!
作者: 啥得    时间: 2012-5-21 10:55
学习了
作者: 青云    时间: 2012-5-21 12:03
学习了,
作者: zhangjiancheng    时间: 2012-8-5 14:28
敦促自己精益求精,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这点,学习了
作者: sunflower    时间: 2012-8-14 11:30
谢谢分享!
收藏。
作者: chinajxm    时间: 2017-4-4 19:26
学习了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