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椒丸
六纲:厥阴
五证:饮
药物:蜀椒5分乌头 杏仁 石菖蒲 矾石 皂荚各一分 款冬花 细辛 紫菀 干姜各三分 麻黄 吴茱萸各4分
性味公式:辛温+辛苦大热+苦辛温+辛温+酸寒+辛咸温+辛温+苦辛甘温+辛温+苦温+大辛大热
苓桂术甘汤
六纲:太阴
五证:饮
药物:茯苓4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2两
性味公式:甘平+辛温+辛苦温+甘平
肾气丸
六纲:太阴阳明属厥阴
五证:燥 饮
药物:干地黄8两 薯蓣4两 山茱萸4两 泽泻3两 茯苓2两 牡丹皮3两 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性味公式:甘寒+甘温+酸平+甘寒+甘平+辛寒+辛温+辛温
甘遂半夏汤
六纲:太阴系阳明
五证:饮
药物:甘遂(大者3枚)半夏12枚 芍药5枚 甘草(指大一枚) 蜂蜜1斤
性味公式:苦寒+辛温+苦酸凉+甘平+甘平
大青龙汤
六纲:太阳阳明属太阳
五证:饮
药物:麻黄6两 桂枝2两 甘草2两 杏仁40个 生姜3两 大枣12枚 石膏(鸡子大)
性味加减:苦温+辛温+甘温+苦辛温+辛温+甘咸温+味辛微寒
木防己汤
六纲:太阴阳明属厥阴
五证:痞 饮
药物:木防己3两石膏(鸡子大)桂枝2两 人参4两
性味公式:寒苦辛+辛微寒+辛温+甘寒
楼主太伟大顶一下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六纲:阳明太阴属阳明
五证:滞 痞 饮
药物:木防己3两桂枝2两 芒硝(3合) 人参 茯苓各4两
性味公式:寒苦辛+辛甘温+苦咸寒+甘寒+甘平
泽泻汤
六纲:阳明太阴
五证:饮
药物:泽泻5两 白术2两
性味:甘咸寒+辛苦温
小半夏汤
六纲:太阴
五证:饮
药物:半夏1升 生姜半斤
性味公式:辛温+辛温
五苓散
六纲:太阴太阳阳明属太阴
五证:饮
药物:泽泻1两5分 猪苓3分 茯苓3分 白术3分 桂枝2分
性味公式:甘咸寒+甘平+甘平+辛苦温+辛甘温
已椒苈黄丸
六纲:太阴系阳明
五证:饮滞
药物:防己 椒目 葶苈子 大黄各一两
性味公式:辛平+辛辣+辛淡咸寒+苦寒
《外台》茯苓饮
六纲:太阴阳明属太阴
五证:饮 滞 痞
药物:茯苓 人参 白术 各三两 枳实2两 橘皮2两半 生姜4两
药物公式:甘平+甘寒+辛苦温+苦酸寒+辛温+辛温
不懂这性味公式。能详细说说吗
好东西,谢谢分享
好东西 收藏了研究
谢谢,辛苦了
再学习
这样归纳太好了,谢谢,学习了。
太好了,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