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症状:
1、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2、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由此可以看出,胃中多少有些热,再经桂枝汤发汗,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用甘草干姜汤后,厥(足冷)好了,足温了,但脚还难以屈伸,这里的症:伤寒脉浮、自汗出、心烦(或烦躁吐逆、咽中干)、微恶寒、脚难以屈伸
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个人看法:腹满时痛、大便干结(腹中津液干者)当用芍药。小心使用的条件:太阴+脉弱。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论坛到处都是宝贝!!!慢慢学习体会!
谢谢分享宝贵经验,学习了
药症,学习了
小水说的太好了,形象
好东西,好经验,学习那
好东西,好经验,学习那
很有启发,学习!
有上了一课 加深了对经方的了解
学习了药证芍药主腹痛行血痹止痛利小便
慢火细炖中
学习了:victory: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不厥了 阳气恢复了可以用吧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了!:D
伤寒论严谨若此,怎么都不明白呢
学习了,仍需慢慢理解。
学习很好
多亏了小水老师的讲解,之前对芍药应用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这次算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