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朋吉 发表于 2014-9-15 15:31:32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总结

本帖最后由 徐朋吉 于 2014-9-15 15:38 编辑

3、白虎汤
1. 组成: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炙甘草二两粳米六两
    2.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病机:1、太阳病本证。2、阳明中风证:实热在表,热盛津亏。
    4.三才:寒——知母6、石膏16,合计22;
          热——无;
          平:炙甘草、粳米

   5. 临床表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恶热,烦躁口渴,喜饮冷水,脉洪滑有力而数。舌质红苔黄燥。
6.药症:
1、石膏——辛寒。《神农本草》:主治中风, 寒热,心下逆气, 惊, 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这个药,属于十二剂中重剂类药物。专入阳明病位。寒能清热,辛能散结,能散热邪结聚。 能通彻内外,因为是石类药,又有重镇降逆的作用。
2、知母——苦寒。《神农本草》:主治消渴热中,除邪热,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十二剂中,属于清剂类药物。专入阳明病位。专门去邪热救津液(补不足,益气)还能利不化的水饮。

3、炙甘草——甘平。《神农本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在十二剂中,属于滋剂类药物。 针对太阴、阳明两纲的,其实也可以针对六纲疾病的,滋养胃气。
4、粳米——甘,平。《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就是大米。属于养身之物,入阳明、太阴两纲。 补津液胃气。
7.条文: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宋182)
阳明外证中风,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刘师拟补)
4、白虎加人参汤
    1.组成: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炙甘草二两粳米六两   人参三两
    2.用法: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病机:实热在表,热盛,津亏明显。阳明中风证(阳明外热证)。
    4.三才:寒——知母、石膏
                人参(凉)
          热——无
          平——炙甘草、粳米
    5.临床表现:身热,大汗出,(不恶寒)恶热,烦躁口渴,喜饮冷水明显或饮水数升,脉洪滑有力而数。舌质红苔黄燥。

    6.药症:
       1、人参——甘苦微寒。《神农本草经》: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补五脏津液。目前说的人参,特指的是辽参,主要的多为白参,也叫生晒参。
    7.条文: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宋222)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宋168)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宋169)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宋170)

钱国芳abc 发表于 2016-1-24 18:22:56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学习了!

linqibing 发表于 2016-4-17 16:21:35

学习了,谢谢

chinajxm 发表于 2017-3-29 08:54:43

学习了

derogba 发表于 2018-5-29 23:28:47

学习!

LJF0225 发表于 2018-6-3 19:09:21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学习

a894818129 发表于 2018-10-30 20:59:14

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总结